我之前也分享過一些如何快速閱讀的方法,但是有很多小夥伴留言問我,有一些大塊頭的書怎麼辦呢?
的確,速度法並不適用於那些大塊頭或者文學類的書籍,更多的是用於乾貨類或者工具類的書。而書的種類繁多,我們不可能用同一個方法去閱讀所有書。那麼遇到不同的書籍,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方法去閱讀呢?
秋葉大叔新出版了一本《閱讀7堂課》,在這本書裡,秋葉針對不同類型的書籍給出了不同的閱讀方法。10種閱讀方法幾乎涵蓋了所有品類的書籍。
比如在我們休閒的時候,拿出一本書,目的是為了消遣放鬆。所以這個時候不必拘泥於用什麼方法閱讀,只要能夠讓大腦休息即可。不過休閒消遣類的書籍也並不是對自己沒有幫助的。閱讀這樣的書籍,可以讓我們大腦獲得放鬆,了解當下流行的趨勢。並且當我們換一個領域的書籍閱讀時,容易迸發出靈感和創意。
而像是經典名著類的書籍,遇到金句或者非常好的片段,我們可以用邊抄寫邊誦讀的方法。這個方法雖然很傳統,但是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我們用筆來記錄的時候,這些美好會在我們的記憶裡留存。
像是詩歌和散文這一類的書籍,需要有很好的節奏和氛圍的。所以有感情的誦讀是最好的方法。
除了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書籍之外,其他的書籍秋葉幫助我們通過5個步驟來閱讀。
第一步:提問題,建立初級框架
當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時,更容易在書裡找到答案。所以我們在閱讀之前,可以先寫好一個問題的框架。當我們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時,也代表著我們理順了這本書的結構脈絡。
寫下幾個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這本書裡面有哪些觀點?
作者用哪些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的?
這本書能夠解決哪些問題?
作者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這些問題的答案才是一本書的價值所在。所以我們先提出問題,再將精力聚焦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上面,那麼我們閱讀的效率將更高。
第二步: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帶著批判思維
帶著批判性思維閱讀的好處,就是能夠客觀的認識一本書,而不僅僅是跟隨著作者的思維和觀點。
有一句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有時候同一個主題的不同作者也會有不同的觀點。比如說關於習慣的養成這樣的書籍。《微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提倡一直堅持微習慣,才是能夠養成習慣的重要法則。而堅持微習慣的法則之一就是不要漸漸地加大任務量。而《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這本書中,作者將習慣的養成分成三個階段:「反抗期」 「不穩定期」 「倦怠期」。在反抗期時,作者提倡通過微習慣開啟行動模式。而到了不穩定期,要漸漸地加大任務量。
所以如果我們不帶著批判性思維去閱讀,那麼我們不知道該聽從哪個作者的觀點,那麼我們讀了很多書也還是沒有收穫。
所以通過批判思維去讀書是帶著自己的頭腦去閱讀。讓我們可以公正客觀的了解作者的價值觀和觀點。並且了解到這些知識需要應用到什麼樣的場景和什麼樣的情況之下。這樣的閱讀才更有意義和價值。
第三步:精讀
精讀是從不同的維度去讀。並且把一本書裡的知識點,連接到整個知識體系當中。
比如說像《刻意練習》這本書。整本書都在介紹刻意練習這一個方法。所以這個方法在整本書中的介紹是非常全面的。但是也有很多書裡面很粗略的提到一個方法,但是我們並不能把這一個知識點僅僅放在這本書裡面學習,這樣的話我們學到的知識並不全面。
比如很多書都提到過費曼學習法。但僅僅是將費曼學習法簡單的介紹。如果我們真正想了解費曼學習法,就應該把這一個知識點單獨提出來放到網上搜索,或者找到所有費曼學習法相關的書籍綜合學習。讓這個知識點自成體系。
這些都屬於精度模式。精讀可以幫助我們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點在一本書中的解讀,而是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解讀。
所以精讀一本書的目的並不僅僅是了解這一本書,而是將這本書裡面的知識與知識體系做連結。讓我們能夠從多角度去擴展一本書裡面的知識結構。
第四步:圖解歸納
當我們讀完一本書的時候,可以用思維導圖或者視覺筆記等等方式,把一本書的結構脈絡畫出來。這個過程是回顧的過程,如果遇到停頓的地方,可以回過頭去再次回顧知識點。
這樣作圖可以幫助我們增加對這本書的理解和記憶。並且將一本書的知識或者一個知識點在體系中的位置串聯起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吸收和內化這些知識。
而且圖片是比文字更能夠吸引我們的視覺注意力的,更容易在我們的腦海裡形成記憶,也對於日後的回顧更便利。
第五步: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構建知識體系最好的方式。因為可以把一個知識從不同維度不同作者的觀點裡整合起來。幫助我們從不同面去了解一個知識如何應用到我們的實踐生活中。
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的角色代入到書中觀點。或者把書中知識結合自己的實踐去總結經驗。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吸收和內化知識。
而且同主題的書籍可以幫我們建立起知識結構體系,讓我們的知識點串聯成線,最後結織成網絡。
秋葉在《閱讀7堂課》裡面不僅僅是給出了10個閱讀方法,還從如何理解吸收知識和如何學以致用兩個方面給出了解答。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籍。裡面很多方法不僅僅可以應用於讀書,也可以應用於我們的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很值得大家去閱讀和學習。
下面是10個閱讀方法的思維導圖,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並且通過主題閱讀、精讀、建立框架結構等方法,將讀到的知識為自己所用。
歡迎關注益菲讀書,更多個人成長類的乾貨分享給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面留言,我都會盡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