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又叫做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和相當方便,是一種超實用的思維工具。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大家只要學過歷史就知道象形文字,其實就是中國古人最早就發現了思維導圖的原理,只是沒有通過一套理論進行論證。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對圖形的記憶往往高於對文字的記憶,圖像可以引起人類大腦的高度關注,這是大腦本身所具備的功能。運用思維導圖學習知識,學習效率將提高數十倍,這是在一定科學根據下的實驗結果。
我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大學老師講了自己的學習經歷,非常認真的把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傳授給了全班同學。當時自己也以為是心靈雞湯類的學習方式,無非就是堅持努力,提高記憶力。但是很偶然在圖書館自己發現了一本關於思維導圖的書籍,抱著看著玩的態度看了起來,沒想到其中有一些理論觀點和自己的生活經驗非常符合,自己便開始半信半疑的用思維導圖學習大學課程。
直到今天自己仍然感到能夠和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相遇,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我運用了思維導圖學了二個月的大學課程,感覺自己的知識突飛猛進,圖像記憶真的比枯燥無味的文字更有穿透力。運用了思維導圖之後感覺自己的記憶力變強大了,理性的思考應該是圖像記憶優於文字記憶。大腦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圖像記憶是記憶知識最好的學習方式。
我本人運用了思維導圖學習大學課程之後獲得了全班前第八名的優異成績,要知道在接觸思維導圖前自己還是一個考試剛及格的差生。我回想大學的學習階段,不難發現思維導圖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情,而沒有之一。大學第三個學期自己甚至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這件事情甚至被室友都驚嘆了,自己也是相當的自豪,畢竟比別人強了那麼一點點。
思維導圖一般都是用樹形圖表達出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識的圖像,圖像的好看與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關鍵在於自己對於自己畫的圖形的理解。一般情況下,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在樹形圖上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主幹就畫上最重點的知識,分支要標清楚幾個重點知識的分類,其次要在細枝末節的知識上下功夫。思維導圖儘管給人一種圖像的認知,但是文字的表述也非常重要,只不過要是精華所在,言簡意賅。
畫思維導圖最好選一張A4紙,因為紙張的大小對思維導圖的描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要是紙張太小就難以把知識充分表達出來,要是紙張過大一眼看去很難抓住主要知識和次要知識,還容易增加大腦的惰性。因為大腦對簡單的事情自然而然會表現出一種積極的態度,要是大腦從內心就否定了自己畫的思維導圖,那麼自己很難記住所需要學的知識,因為潛意識非常的強大。
運用思維導圖學習知識,學習效率將提高數十倍,不管大家相信不相信,千萬要嘗試一下。存在即合理,學習思維導圖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的嘗試過程,只有自己知道哪條路走錯了,才能夠找到正確的路。思維導圖將會伴隨我一生,甚至自己想要大力推廣這種學習方式,不過自己人微言輕,目前只是在網絡上讓大家了解有思維導圖這一回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