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水椰在文昌引種成功

2021-01-10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張期望)近日,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水椰(Nypafructicans Wurmb)在文昌引種成功,落戶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所國家熱帶棕櫚種質圃熱帶經濟棕櫚圃。

  據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椰子研究室主任、博士範海闊介紹,水椰屬於一種真紅樹植物,是一種「胎生」的熱帶海岸植物,漸危種,為典型的熱帶海岸植物。

  目前,我國僅在萬寧石梅港青皮林保護區(已被破壞)、文昌霞場港紅樹林保護站及瓊山東寨港紅樹林保護站等地方有小面積水椰分布。早在2007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椰子研究室團隊先後多次從萬寧石梅港青皮林保護區引種,經多年努力,近日移栽成功。

  範海闊表示,水椰的移栽成功對於珍稀棕櫚的遷地保存意義重大,也對我國沿海紅樹林生態修復提供了重要試驗數據。

相關焦點

  • 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水椰在文昌引種成功
    近日,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水椰在文昌引種成功,落戶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國家熱帶棕櫚種質圃熱帶經濟棕櫚圃。  據介紹,水椰屬於一種真紅樹植物,是一種「胎生」的熱帶海岸植物,漸危種。水椰佛焰花序上的汁液含蔗糖15%左右,種仁可食,有防風浪、固海堤、綠化海岸、淨化空氣的作用,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水椰對研究棕櫚科的系統發育及起源,熱帶植物區、古生物學等都很有價值。  早在2007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的椰子研究室團隊就意識到保護水椰的重要性,先後多次從萬寧石梅灣青皮林保護區引種,開展移栽試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 椰鄉美韻冠瓊州
    無論城區,還是鄉村,近年來,文昌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椰鄉風景更加迷人。  「『兩橋一路』(鋪前大橋、清瀾大橋、濱海旅遊公路)工程不僅改善了交通格局,助推文昌加快融入海澄文一體化,未來城鄉面貌還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文昌市委書記鐘鳴明說,30年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文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珍稀瀕危植物知多少?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植物資源尤其令人嘆為觀止。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樹,奇妙的「胎生」植物
    410年來,在海南的東北部,那天水相接的地方,東寨港紅樹林迎晨送暮,生機盎然。紅樹,生活在潮起潮落間,因常常連片生長,成為熱帶、南亞熱帶特有的海岸帶植物群落——紅樹林。  紅樹林有著太多的習性與眾不同。
  • 華潤陷海南水椰門 被指毀壞百畝海防林
    然而,日前,華潤卻因為石梅灣的兩個項目施工,被指毀壞了中國瀕危植物水椰和百餘畝海防林,而遭受到了來自各界的聲討。而這起事件的發起披露者是海南省前政協委員劉福堂。這被網友稱作「一個老人和華潤置地的戰爭」。  而這場戰爭引發的一個深層次思考就是,房地產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如何平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市規劃局「升通·椰海芙蓉小區」規劃批前公示
    「升通·椰海芙蓉小區」項目位於文昌市清瀾北三環路,規劃總用地面積17505.06平方米,屬《航天大道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範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植物大觀園的熱帶情調
    文/見習記者 蘇慶明 海南日報記者 符王潤 特約記者 陳循靜  藍調萬寧  植物  傍山依海的萬寧,長夏無冬,雨量充沛,屬於典型熱帶季風氣候。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這裡十分適宜於各種熱帶亞熱帶植物的生長發育。
  • 水椰子:中國人「吃」出來的保護植物
    可您聽說過「水椰子」嗎?水椰子顧名思義就是長在水裡的,它是水椰的果實,水椰是一種「胎生」的熱帶海岸植物。叢生常綠灌木,高3至7米。水椰主要生長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還有澳大利亞、索羅門群島等一些熱帶地區,在我國分布於海南局部地區,為典型的熱帶海岸植物,具胎生現象,幼苗還具有飄遊特性,能抗風浪,常成純林。
  • 海南周刊 | 海南大多數珍稀保護植物具有多種用途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單憬崗  所謂珍稀植物,一是珍奇而有用,二是稀有而獨特。海南的珍稀保護植物大多符合這些要求。  海南大學教授、博導楊小波介紹說,《海南珍稀保護植物圖鑑與分布特徵研究》(以下簡稱《海南珍稀保護植物》)所收錄的111種珍稀保護植物中,每一種植物都有一個「保護價值」的選項。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青青寸草守痴心
    每次到野外,特別是進山考察,白昌軍帶著大家凌晨四五點就出發,為了把包裡的空間省下來裝牧草,他們儘可能減輕負重,每天只帶一點乾糧和水。為了一粒種子,他可以無數次奔波,哪怕一次次瀕臨險境,一次次無功而返。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的「旺根技術」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在海南生活多年、今年56歲的福建人陳新,自年輕時就偏愛琢磨如何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苦心研究30多年努力破譯植物的生長密碼,研發了植物的「旺根技術」(也稱「三旺技術」,即旺根、旺杆、旺果),讓苗木生長加速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將建四個植物原生境保護小區
    )》,我省將在全省首次建立四個國家級原生境保護小區,以加強四種瀕危植物在其原生境地域的保護。  據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海南水菜花原生境保護小區位於海口市美蘭區龍泉鎮,主要保護水菜花及其原生境;海南水蕨原生境保護小區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七仙嶺,主要保護水蕨及其原生境;海南茅膏菜原生境保護小區位於文昌市昌灑鎮,主要保護茅膏菜及其原生境;海南野生獼猴桃原生境保護小區主要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平鎮,主要保護野生獼猴桃及其原生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不是吃素的
    文\本刊特約撰稿 高高  能吃動物的植物,說真的,編者也只是在紀錄片裡見過,不曾想在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就有此類植物。
  • 海南西部地區已種植萬畝「文椰」新品種
    椰子樹長勢良好,部分已結果;年畝產值可達1.62萬元海南日報海口4月30日訊 (記者傅人意)椰子產業是我省「三棵樹」(椰子、檳榔、橡膠)產業之一。海南日報記者4月30日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獲悉,截至目前,我省西部地區已經種植萬畝「文椰」椰子新品種,長勢良好,且部分椰子樹三年時間已結果。「中國椰子冠海南,海南椰子半文昌」,椰子在自然分布的條件下多集中在海南島的東南部。「傳統的觀點認為海南省西部地區不適合種植椰子,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
  • 海南日報數字報-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文\見習記者 蔡 倩  海南日報記者 符王潤  通訊員 黃茲志  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 傑  將南洋風格與本土元素相結合是海南僑鄉建築的普遍特點,文昌符家宅,不但海南人文元素隨處可見,還將南洋風格與伊斯蘭風格的時尚大氣
  • 海南文昌出現怪魚續: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
    海南文昌出現怪魚續: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 2008年06月25日 10:25 來源:南海網 發表評論   海南師範大學生物系副教授王力軍親自前往文昌東郊椰林海邊查看「豬頭魚」,經鑑定,該「豬頭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斑斕流彩歷久彌新
    文\見習記者 陳怡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在海南文昌、瓊海、定安、海口一帶瓊北民居的牆上,常見色彩斑斕、情趣盎然的壁畫,它們裝點著宅院的門面,記錄著宅院的歷史,承載著主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盼。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南灣猴島觀猴 分界洲島玩海
    島上除了有熱帶植物近400種,動物近百種,原始的自然環境和2500多隻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獼猴外,現居住著21群千餘只獼猴,因此人們稱之為「猴島」。熱愛動物的朋友們可不要錯過了這裡,而同屬於南灣猴島的一號沙灘也一樣風光綺麗,不僅具備優質的陽光、海水還有全海南島東線最原始的濱海沙灘礁石海岸風光,對於喜歡潛水的朋友,這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開發相對較晚,海底世界保存相對完整,當您潛入海底,可以欣賞到海底世界的奇妙。  從清水灣出來,另一個要去的景點非分界洲島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