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製造業企業要不要「重返有機體」?

2020-11-28 江蘇省企業信息化協會

閱讀提示:如無特別說明,本系列文稿中談到的企業均指製造業企業。

企業是有機體還是無機體?細究起來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但是從經營常識來看,在數字時代,眾多企業無法迴避這個尖銳的問題。社會組織只能用自然科學中的「有機體」和「無機體」來打比方,我們還不能生硬地套用。但是我們確實看到不少企業在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企業變為「無機體」。

為什麼?

不得不說,這和企業界相愛相恨的IT有關。

「業務在多個垂直系統中試圖集成,但是企業卻在慢慢被割裂」

企業的經營越來越離不開系統,越來越離不開信息化,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個共識。近幾年的MES熱,讓許多企業突然感受到系統集成的壓力,信息化工作開始正式進入「深水區」。MES不只是生產執行系統,它的輸入包含來自ERP中的訂單、計劃任務,包括來自WMS中的物料數據,還有設備聯網產生的數據,也還有PLM中的工藝數據,CRM中的客戶特殊要求與在交付周期裡幾乎連續的變更。生產車間是企業價值創造的關鍵節點,這裡許多太多的系統來匯集,與越來越多的智能生產裝備做結合,企業經營才能如虎添翼。

在MES得到充分尊重之前,企業的ERP作為人財物和業務的管理工具,我們所強調的流程,通常還是聚焦在制度的落地與工作效率的提升這些方面。系統與機器並沒有廣泛的連接,大部分是一個「工單」。車間與企業經營系統以一個弱連接的方式在協同。至少,人和機器還是在不同的域,並不需要非常一致的「語言」。直到社會倡導的智能製造無法依靠車間力量的時候,我們發現了問題。

我們發現,企業有兩種類型的系統:

(1)各司其職的組裝型:根據功能選擇不同品牌的軟體,通過數據接口連接。

(2)功能一體化的整合型:選擇包含企業所需大部分功能的軟體,通過二次開發進行補充。

無疑,更多的企業採用的是「類型一」。這並不是企業主動選擇的結果,而是在企業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也是軟體公司快速發展過程中相對被動選擇的結果。如前所述,我們僅僅局限於在流程方面的集成,或者說是「軟集成」,即便無法達到,還可以通過人工來實現一部分。但是如果要做和設備有關的「硬集成」,生產現場對系統的耦合要求就提升了至少一個量級。

「ERP的基因是來源於製造業,本身就是「有機體」的外部表達」

瑞典有一家ERP公司叫莫寧特(Monitor Group),其中國區總經理朱偉翔先生最近在一次課上說:

最早期的ERP其實就是一個針對製造型企業的,以製造流程管理,主要是生產計劃和倉庫管理為核心的製造系統。

但是隨著時間變遷,由於企業管理需求的增加,ERP逐漸發展為包含銷售、採購、生產、質量管理、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等的綜合性系統。

從生產製造層到業務財務一體化再到管理層BI,企業夢寐以求的管理-業務-製造一體化的縱向集成形成了。

這是一個「自然進化」的進程。

一個與蘇州人口相當的瑞典,製造成本高於蘇州至少三倍以上,卻製造許多國際知名高價值產品,其中製造的作業管理信息化,肩負起高質量、降成本的任務,而莫寧特的Monitor ERP System系統貢獻了約40%製造業者以上的任務。

系統的力量也早已被中國企業認識到,但是懊惱之處是集成。目前相對積極的辦法是打造不同的「中臺」來試圖從結構上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市場在敏捷性方面越來越高的要求,讓這樣努力的方法也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今年年初茅臺的中臺項目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背後與這樣的潛在衝突不無關係。

企業的系統選型越來越傾向於「類型二」。

真正的類型二是什麼樣子的?

類型二為什麼會在企業中擁有更好的認可度?

對於到現在為止,信息化工作還不充分的企業來說,類型二會讓它們擁有新一輪的「後發優勢」嗎?

處於集成泥沼裡的企業是不是就能有了新的契機?

我們在後續的討論中將一一展開。

相關焦點

  • 開目軟體「製造業企業數位化工藝與製造技術研討會」(南京)成功召開
    2012年9月21日,開目軟體「製造業企業數位化工藝與製造技術研討」中國行華東站在南京中山大廈隆重召開。,並詳細介紹了開目數位化工藝與製造整體解決方案。    隨後,開目公司三維裝配工藝規劃軟體(KM3DCAPP-A)和三維機加工藝規劃軟體(KM3DCAPP-M)兩位產品經理分別從「三維設計時代如何提升工藝人員的裝配工藝水平和機加工藝水平」等方面與參會人員共同探討,並詳細地展示了開目公司在三維CAPP領域的最新產品——國內首創的開目三維裝配工藝規劃軟體(KM3DCAPP-A)和三維機加工藝規劃軟體(KM3DCAPP-M),還通過詳細的用戶案例展示了兩款軟體系統在企業的實際應用
  • 數字時代的創新視角!清華大學博導李樂飛島城開講
    12月4日,由青島市新經濟企業家商會與風口財經聯合主辦的《數字時代的創新視角》專題講座在嶗山區舉行,該講座得到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管理委員會、青島仲裁委員會大力支持,主講嘉賓更是重磅——來自清華大學的工業工程系長聘副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李樂飛,對就數字經濟時代服務業開展技術與模式創新融合的路徑進行分享,同時結合國內外豐富的案例,闡釋了數字經濟時代傳統企業的轉型與變革。
  • 原子智庫 | 後疫情時代的數字經濟
    按這兩條線,今天跟大家介紹這樣7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第二,數位技術在新冠疫情的防治中確實大展身手;第三,新的技術會拓展新的空間;第四,我們要啟動更多的服務消費,都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第五,產業網際網路會加快發展;第六,中央要求的服務業、製造業要融合發展;第七,今後數字經濟發展中,政府和企業、政府和市場要各歸其位,發揮各自應該發揮的作用。
  • 後疫情時代的數字經濟|原子智庫
    按這兩條線,今天跟大家介紹這樣7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第二,數位技術在新冠疫情的防治中確實大展身手;第三,新的技術會拓展新的空間;第四,我們要啟動更多的服務消費,都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第五,產業網際網路會加快發展;第六,中央要求的服務業、製造業要融合發展;第七,今後數字經濟發展中,政府和企業、政府和市場要各歸其位,發揮各自應該發揮的作用。
  • 大咖啡上的「數字」|狄拉克:數字能力將成為「新老」企業的分水嶺
    數字經濟正在加速滲透到各行各業,並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對於企業來說,數字能力將成為決定「新舊」企業的分水嶺。 數位化是一項綜合能力,包括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的應用。在數字時代,它們將成為產業和區域發展的基本要素和核心競爭力。
  • 研究表明:63%的中國企業疫情後加速數位化,製造業轉型兩大因素成...
    然而,如何通過數位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特別是製造業,實現數字空間和物理空間的融合,形成新的數位化產業,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重點環節,也是難點所在。 綜上,一般來說,製造業企業對數位化轉型服務提供商的要求是既要懂行業,又要懂MES、APS、SRM、工業仿真等智能製造技術。
  • 美媒:「新冠像臺時間機器」 迫使全球企業加速進入數字時代
    原標題:美媒:「新冠像臺時間機器」 迫使全球企業加速進入數字時代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26日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企業邁入未來》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對於今年很多跨越了數字鴻溝的人來說,他們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 【觀察】「製造業立市」,天津要製造什麼?
    所以,美國,從歐巴馬時期就一直在講製造業回歸,川普要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同樣離不開製造業;日本在精密製造上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德國更是以製造業立國。還有金融服務業,龐大的網際網路衍生品,我們在感嘆時代進步的同時,是否也要留意更多的「P2P陷阱」、「次貸危機」?壯大實體經濟,防止脫實向虛,黨中央屢屢強調,用心良苦。確實,相比於第三產業,製造業投入周期長,累計投資大,技術要求高,在整個經濟範疇中屬於相對難做的事情。
  • 沈國軍:打造「浙江民營經濟有機體」
    「對於做得好的頭部企業,要繼續創新進取、做強做大。」沈國軍說,頭部企業的發展目標不應再局限於企業自身,而是要給整個行業、地區乃至國家帶去力量,「大企業的創新,不能片面講求數量,而要講質量,要促進產業鏈的完善和提升,帶動中小企業更好發展。」  「對於中小企業,則需要漸進地借鑑、吸收、轉化。」
  • 走進數字虛擬時代 企業管理出現六大新問題
    由於量子力學的研究,讓人類進入了電子時代;計算機的發明,讓人類又進入了數據時代。電子時代,我們進行了模擬信號的處理,把聲音和圖像用電子的方式記錄下來。計算機的發明,需要把模擬信號轉化成數位訊號,虛擬世界就變成了數位化虛擬世界。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變化,因為數位化虛擬世界更便於計算。     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用拓撲的方式去重構現實世界。
  • 先進位造業集群企業專訪:布局5G+AI 繼遠軟體繪就數字新基建藍圖
    中國聲谷作為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立足人工智慧產業基礎,培育和引入了一批以創新技術推進位造發展的頭部企業,藉助集聚發展的產業優勢,打造先進位造業的領先優勢。》將帶你走進企業,解密先進位造業。本期《易道》邀請安徽繼遠軟體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超做客節目,與大家聊聊繼遠軟體如何用好「新基建」之策,築牢創新「數字基礎」,為「新基建」建設提供繼遠力量。
  • 數字時代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展望
    就連大媽們玩的廣場舞也受到資本青睞,近幾年有多個廣場舞APP獲得融資,投資者看好近億廣場舞參與者與觀賞者,要先做這部分中年群體的娛樂生活入口,再跨進到交易變現。在數字時代,群眾體育運動具有了明顯的商業價值,許多企業願意「免費」提供服務,以獲取積累用戶數據並從中獲益。四、數字時代體育產業發展的挑戰及應對   數位技術並非只為體育而生。
  • 洞察先機,後疫情時代中國製造業如何重塑競爭力!
    可以預見數位化作為智能化的基礎必將成為後疫情時代提高製造業競爭力的關鍵技術。 從最初的變阻器,啟動機控制器到享譽業界的可編程控制器、變頻器、伺服驅動器與電機,羅克韋爾自動化經歷了從產業電器化到自動化的轉型歷程以卓越的品質與性能,書寫了百年傳奇。
  • CIDP製造業數字資源平臺上線
    昨天,國家相關部門在第十三屆文博會新聞出版·媒體融合館(4號館)舉辦了「CIDP 製造業數字資源平臺」評測報告發布會,宣布國內首個智能製造數位化知識服務平臺上線。 「CIDP 製造業數字資源平臺」是國內上線的第一個智能製造數位化知識服務平臺,被譽為「工程師的寶典——中國製造業科技書數位化的典範」,有超過70萬個機械零部件的標準件庫,囊括數控加工領域的新標準、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平臺對於每個智造知識都選擇了適合的表現形式,包括文字描述、圖表示意,甚至有的還配有小動畫、小視頻。
  • 無錫"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衝浪數字經濟新藍海
    原標題:車間「靜悄悄」「雲端」很熱鬧:無錫「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衝浪數字經濟新藍海 平均佔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大方塊」車間,一共有14個,整齊地排列在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一隅。在這些車間裡,零星散布在126臺機器人操作臺附近的工人們,正在把做好的汽車零部件取下碼好,待檢驗完成後裝箱發貨。
  • 褚健: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重要的是讓工廠變成可視化
    這種企業如果沒有怎麼樣肯定是不行的,沒法運行,按照今天大規模製造,大規模生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在這想匯報一下,針對這樣的工業企業,包括其他的離散型製造業我們下一步如何實現數位化轉型,因為大家都知道數位化轉型已經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可能說我們不要這條路我們還有其他一條路。
  • 大家丨重返月球,殖民火星:今天的人類能重啟太空時代嗎
    要知道,當時阿波羅登月艙計算機的算力還比不上我們普通人的智慧型手機,也沒有採用太陽能。 所以,在探討人類重返月球這一話題時,重新思考登月的意義和目的,比重新把人送上月球本身,更重要。 分享三點思考: 第一,當年阿波羅登月項目的驅動力是什麼?
  • 從工業4.0出發 洞察全球製造業發展趨勢
    用戶要從產品的研發、生產、消費、服務等各個環節,都要把自己的意見加進去。因此,工業3.0(工業經濟時代)的生產是「我生產什麼你買什麼」,工業4.0(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是「我需要什麼你就幫我生產什麼」。消費者開始定義企業。
  •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十四)
    美國政府正在探索一條積極的工業政策,鼓勵製造業企業重返美國,為本土創造就業機會。2011年夏天,美國總統歐巴馬啟動高端製造業合作夥伴計劃(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以下簡稱AMP),以私有部門為主,聯合高校、企業和政府部門代表,共同尋找「新興技術發展的深化與投資」的道路。
  • 我市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11月26日從市經信局獲悉,為進一步搶抓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機遇,把數字經濟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招,我市出臺《銅陵市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進一步加速推進全市製造業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