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十四)

2020-11-29 中國經濟網

  ——關於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一)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二)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三)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四)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五)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六)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七)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八)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九)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十)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十一)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十二) 

  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十三)

  美國

  美國政府重新重視機械工程領域。美國政府正在探索一條積極的工業政策,鼓勵製造業企業重返美國,為本土創造就業機會。2011年夏天,美國總統歐巴馬啟動高端製造業合作夥伴計劃(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以下簡稱AMP),以私有部門為主,聯合高校、企業和政府部門代表,共同尋找「新興技術發展的深化與投資」的道路。

  AMP指導委員會由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史丹福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密西根大學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等美國頂級工程院校的校長及卡特皮勒、康寧、陶氏化學、福特、霍尼韋爾、英特爾、強生、諾斯洛普·格魯門、寶潔和聯合技術公司等美國大型企業的CEO組成。

  2012年7月,AMP指導委員會在報告中詳細列出16條建議,包括建立覆蓋全國的製造業創新機構網絡(National Network of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stitutes)。這些機構採取官辦和民辦相結合的形式,意欲成為「區域優秀製造業中心」,提升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吸引製造業設施投資。

  另外,歐巴馬政府還為製造業研究提供大量研發資金。2013年美國政府預算當中,高端製造業撥款增長19%,高達22億美元。美國標準化工作主管部門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獲1億美元資金為本土製造行業提供技術性支持、研究設施和專業知識。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還負責建設和維護高端製造業門戶網(Advanced Manufacturing Portal)。高端製造業門戶網是在AMP的建議下建設的,旨在幫助美國機械工程領域的政府主管部門、高校和企業加強聯繫。美國政府還通過就業和創新加速挑戰計劃(Jobs and Innovation Accelerator Challenge Initiative)為10個公私合作的地方集群發展項目投資2000萬美元。

  信息物理系統和物聯網技術從美國政府獲得資金支持已有多年。實際上,早在2006年,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已經確立信息物理系統為關鍵研究領域。

  但是,信息物理系統在製造業上的具體應用卻開展得很少。網絡和信息技術研發計劃(Networking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為18個不同的研究機構提供框架,協調各自在IT領域不同方向的研究計劃,包括人機互動和信息管理等。2011年,網絡和信息技術研發計劃的可支配預算超過30億美元。

  中國

  中國也在大力發展機械工程行業。十二五規劃的目標要求減少對外國技術依賴程度,追求全球技術領導力的目標,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到2015年,中國政府為實現這些目標將提供總額1.2萬億歐元的資金,並通過補貼、減稅和其他金融手段鼓勵和刺激供需。

  中國政府還將提高研發佔GDP的比重從現在的1.5%提高到2015年的2%。工具機領域的發展的重點包括智能製造裝備行業、智能控制系統和高端數控機器,而IT領域的重點包括物聯網及其在工業控制和自動化等方面的應用。

  2010年起,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物聯網。從2010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物聯網大會,中國的第一個物聯網中心在首屆物聯網大會期間成立了。這一研究中心獲得了1.17億美元的資金研究物聯基礎網技術和相關的標準。

  另外,早在2009年,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學院就成立了研究小組,研究目標之一即是信息物理系統在自動化工程當中的應用。中國還在江蘇省無錫市建立了「物聯網產業基地」,已有300多家企業落戶,7萬多名員工上崗。中國領導人正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向物聯網行業投入總額達8億美元的資金。

  歐盟

  歐盟通過研究第七框架計劃(2007-2013),大力支持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研究第七框架計劃向信息通訊領域撥款90億歐元,是該計劃中最大的單項資金。框架計劃中包括多個推廣物聯網在製造業應用的跨行業項目。

  由西門子負責的「IoT@Work」項目獲得580萬歐元的預算,研究即插即用概念在實際環境的應用。ARTEMIS技術平臺獲框架計劃24億歐元注資供平臺中8個子項目開展研發工作,子項目包括生產和製造自動化和物理信息系統。

  另外,框架計劃還撥款12億歐元支持公有部門和私有部門的合作項目「未來工廠」(Factories of the Future),未來工廠每年將對外徵集智能製造業的項目。其中,由SAP負責的「ActionPlanT」項目最近提交了《製造業2.0願景》報告,供第八框架計劃——2020地平線(2014-2020)討論未來的資助研究項目。地平線2020的預算為800億歐元,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發資助項目。

  印度

  資助創新是印度五年規劃(2012-2017)中的核心任務之一,規劃要求將共有部門和私有部門的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提高到2%。2011年,印度通訊和信息技術部正式啟動「信息物理系統創新中心」,開展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多個領域的研究。

  此外,博世於2011年11月在班加羅爾成立了信息物理系統研發中心。該中心的顧問包括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和印度多個一流研究中心。這項合作計劃總額高達228億歐元,旨在為未來的IT專家提供最佳研究和工作環境。印度今後還會通過研究合同的方式向產業和研究領域提供支持。根據Zebra Tech公司的最新調查,即使今天,印度企業使用物聯網技術的水平也位於世界前列。

  德國的許多競爭對手已經意識到物聯網將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製造業當中,並且正在通過多種制度和金融的手段推動這一趨勢的發展。工業4.0工作組認為,德國有實力成為工業4.0時代的全球領袖。工業4.0平臺應定期接受評估,保證德國在計劃和實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

  應用示例5:生產商因不可控因素突然更換供應商

  生產商在遇到不受自身控制的情況時,如自然災害或政治危機,往往需要在生產過程中臨時更換供應商。通過模擬對下遊服務的影響,工業4.0可以幫助生產商順利地在變動中過渡,評估不同供應商,從中做出最佳選擇。

  現在:

  現有條件下,如果供應商不能及時供貨,製造商很難評估對當前生產和下遊服務造成的影響並及時做出反應。突然斷貨會導致大量額外成本,推遲生產周期,從而對公司業務造成巨大風險。製造商需要迅速作出決定考慮替代供應商、解決在產品的物流問題、當前庫存的維持時間、在產品是否已經使用前一家供應商的零部件以及現有供應商是否具備所需的能力和技術按時提供所需供貨能力。目前的IT支持還不能解決上述全部問題。

  未來:

  工業4.0可以模擬生產流程中的全部步驟,並確定各個步驟對生產的影響。模擬包括存儲水平和運輸物流,還能跟蹤已經投入生產的零部件的使用記錄,提供零部件壽命信息。通過這些數據,可以計算出不同產品的起模成本,用最節約的方式重新分配生產資源。工業4.0還可以評估相關風險。這樣就能模擬出使用不同供應商的成本、利潤和環境影響。廣泛連接製造系統可以實時動態分析供應商的供貨能力,同時在供應雲的安全渠道中直接與供應商溝通聯繫。

  7 前景

  德國有潛力成為工業4.0時代全球領先的市場和供應商。為此,除了攻克技術難關,不同行業的企業和員工要攜手合作,共同造就發展。工業4.0平臺是確保工業4.0的創新潛力能夠被各行各業充分利用的重要一步。

  實現工業4.0的美好願景需要漸進式的發展,發展的速度在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公司不盡相同。因此,我們需要建立示範項目,儘快向市場推出新產品。

  落實願景應採取雙軌戰略。現有的基礎技術和經驗需根據製造工程的需要進行調整,並迅速大範圍推廣。同時,還要為新製造地點和新市場研發創新方案。如果雙軌戰略能夠成功實現,德國將會成為工業4.0的領先供應商。打造全球領先的市場還將使德國成為具有吸引力的製造地點,保護國內製造業。

  2011年初,產學研究聯盟(Industry-Science Research Alliance)提出了工業4.0戰略。預計2013年4月,BITKOM、VDMA和ZVEI等製造工程行業協會,將與企業、專家和公民社會一道,共同確保工業4.0戰略的漸進發展和連貫落實。

  用系統的辦法讓所有的利益相關方參與其中、互相交流技術和社會創新將為這一領域的成功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編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中國經濟網-國際頻道-國際IT行業資訊」  

 

相關焦點

  • ...這種好轉將在未來幾個月再次增強。歐元區製造業對德國的依賴...
    2020-12-01 17:12:33來源:FX168 Markit:令人鼓舞的是,對未來一年的樂觀情緒象徵著一個更光明的前景
  • 你所不知道的德國製造業強大的真相
    反觀2013年,歐債危機下的歐洲各國經濟哀鴻遍野,唯有德國一家成為歐元區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針」。究其根本,德國製造業的長盛穩定,無疑是其抵禦歐債危機的銅牆鐵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透過行業視角解析「德國品質」的精髓所在,小編帶你一同揭秘「德國製造」強大的真相。
  • 「人機一體、智能製造」將是未來製造業新的發展趨勢
    由亞洲製造業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亞洲製造業論壇年會在山東濰坊舉行。來自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德國、英國的專家和企業家代表等圍繞「新一輪增長與未來製造業發展」「德國工業4.0戰略」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近期,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工業4.0是具有自調適功能的智能化,能在設計製造過程中根據變化情況,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與智能技能軟體及時作出調整,使製造過程達到最小汙染,這也是製造業追求的最高境界。」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傑說。
  • 未來展望|將出臺新一輪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
    「加快編制工業『十四五』規劃和出臺新一輪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這位負責人說,堅決貫徹落實好關於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按照「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總體發展思路,編制完善全市工業十四五規劃,並推動規劃編制落地落細,加快出臺關於推動我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 製造業德國靠裝備,日本靠人,美國靠數據,中國靠什麼?
    仔細觀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進行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這次工業革命中在過去近200年的工業積累中,美國、日本、德國等工業強國都形成了非常鮮明的特點: 1、德國:通過設備和生產系統的不斷升級,將知識固化在設備上 德國的先進設備和自動化的生產線是舉世聞名的,可以說在裝備製造業的實力上有著傲視群雄的資格。
  • 【觀察】「製造業立市」,天津要製造什麼?
    同時還要注意到,其中出現了「製造業立市」這樣的提法——通過查詢不難發現,在全國直轄市範圍內,將其寫入發展規劃,天津是第一個!中國工業十強城市當中,天津是北方唯一的一個。我們從《建議》中的表述可以看到,天津這座城市在發展製造業上下了多麼堅定的決心!換言之,這裡將高舉製造業大旗走向未來。為什麼是製造業?
  • 中德製造業合作「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中國目前在國外投資併購的製造業企業裡,德國企業獲得的投資總額最多,併購的企業數量最多。德國也是歐洲對華技術轉讓最多的國家。截至今年5月,中國從德國引進技術合同累計超過768億美元。德國的製造業在世界上是最具領先性的,尤其是在裝備製造。其在高端製造領域一直處在「第一梯隊」,但中國在製造業門類齊全方面有優勢,可以說中德製造業的互補性很強。
  • 事關8000萬人的未來!江蘇公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放眼未來5年乃至15年,江蘇將如何謀劃發展,「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8000萬江蘇人的工作生活將有哪些改變?12月28日,《中共江蘇省委關於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公布,給出了答案。
  • 從2018德國最大IPO中讀懂先進位造業的千億市值之路
    作者系阿爾法工場特約研究員早在1887年的時候,「德國製造」還一直被英國當成劣質產品的標籤,而今人們談到「德國製造」都會認可它代表著一流產品的品質。除了我們老生常談的「工匠精神」外,德國製造業的崛起背後還有著怎樣的推動力?
  • 明明:從逆周期到順周期,看好製造業板塊
    展望未來,短期看,經濟周期的邏輯由逆周期切換到順周期;中長期來看,經濟轉型,政策利好,人力資本紅利不斷釋放,製造業板塊也將在結構轉型中迎來新的機遇。盈利向好,順周期邏輯演繹製造業盈利和資本支出有望共振上行。從短周期來看,國內製造業受到海外供需錯配和國內政策利好兩方面的提振。
  • 中信證券:「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展望(附下載)
    外部來看,金融開放背景下,必須打造富有競爭力的國內金融市場與金融中介機構,以應對衝擊和挑戰2019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首提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未來金融領域工作的總綱領金融體系對促進雙循環格局形成具有獨特作用, 預計金融改革在「十四五」規劃中的地位將明顯提升雙循環格局下,需解決產業鏈和需求「兩頭在外」的狀況,保障經濟安全
  • 裝備製造業之機器人國際發展趨勢及前景
    強勁的德國工業製造業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實體經濟之巨大使其在2011年就擺脫了由 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奔潰 工匠精神的德國製造從不輕視製造業並大規模實現其產業自動化,提高產品效率的同時使德國製造以上乘質量聞名全球
  • 中金公司:八大主線看「十四五」 緊扣五條主線挖掘投資機遇
    「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國可能會繼續強化實體經濟地位,促進我國產業進一步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方向,培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而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科技創新則將是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重要支持。  在外部環境更加複雜、經濟增速換擋的當下,我們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結構的轉變和產業升級將1)帶動我國製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改善我國貿易條件,提高我國工業體系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性;2)提高我國的供給體系質量,從戰略角度為我國提供保障。而進一步發揮全產業鏈的優勢、深化我國製造業向高端轉型的先決條件,就是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自主創新能力。
  • 遠東控股:擁抱「十四五」,共謀新未來
    「十四五」新徵程即將開啟,遠東控股集團緊跟國家發展方向,在線纜行業深耕35年,進而成就了如今線纜行業領軍者的地位。  立足於新徵程的起點,遠東控股與黨同心、與國同頻,擁抱「十四五」,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共謀新未來,一同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 德國播出十四小時廣播大劇《引力的彩虹》
    德國廣播電臺西南二臺自4月17日起,開始播出根據美國作家託馬斯·平瓊(ThomasPyn⁃chon,另譯平欽、品欽、品瓊或聘瓊)小說《引力的彩虹》(Gravity'sRainbow)改編的系列廣播劇。
  • 聚焦丨山東:到「十四五末」聚焦製造業四大領域建設300個公共實訓...
    高技能人才是實現製造業強省建設攻堅、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總工會、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打造製造業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的意見》,山東將構建全省公共實訓基地體系,以院校、企業為主體,建設一支數量充足、技能高超、結構合理、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 解碼「德國製造」的七大基因:以高質量之名
    從國際上看,德國製造業國際市場佔有率始終保持在世界前列,剔除金融危機的影響,德國、日本、美國製造業國際市場佔有率總體上均呈現波動走低的趨勢,美國、日本製造業市場佔有率下降幅度較德國加大,這可能與中國製造業的市場佔有率加速上升搶佔了部分市場份額有關。
  •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前司長談「十四五」規劃(全文)
    如何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延續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增長和繁榮,需要更好地謀劃「十四五」發展,需要我們看透基本態勢,直面突出挑戰和問題,尋找科學合理的出路,實施堅定有效的舉措。02合理確定未來增長預期從供給側宏觀增長模型看趨勢按照新古典增長模型的描述,經濟增速是由技術進步增速、資本投入增速和勞動力投入增速共同決定的。
  • 先進位造業是什麼?工業4.0又是什麼?
    先進位造業,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也是「中國製造2025」在未來十年中國製造業從大到強的一個重要的路徑。    5月26日,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省政府關於推進先進位造業大省建設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進行了審議。
  • 德國邁雅 | 六十華章 逐夢未來
    六十華章 德國MEYER 1960年誕生於德國北部靠近科隆的美麗小鎮瓦爾德布羅爾 (Waldbroel) ,由Bernhard Meyer先生創立,以家族姓氏命名,現由第二代管理者經營,是歐洲名列前茅的專業男式褲裝生產商之一。如今,MEYER褲裝在全球超過35個國家/地區,5000多家店鋪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