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重要成因

2021-01-12 中國科學院
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重要成因 將為治療癌症提供新途徑

2017-02-27 科技日報 顧鋼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人體每個細胞都含有完整的DNA基因,其不僅含有人體所有遺傳信息,而且基因中的所謂甲基基團是人體組織的必要成分。德國耶拿人體老化研究所研究人員首次證實,DNA出錯並甲基化缺失是導致癌症的一個重要成因。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人體每個組織由特定屬性的組織特異細胞構成。基因選擇非常嚴格,如在腸細胞裡只有相應的基因目錄激活成為腸細胞。在基因調控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所謂的甲基基團,它通過酶的作用激活基因,這被稱為DNA甲基化。人體得癌症或患老化疾病時,正常基因片段的活性會出現錯誤,確切的過程和DNA甲基化的作用迄今還沒有被充分研究。

  DNA甲基化作為基因啟動「開關」(啟動子)的功能已經為人了解,但為什麼單個基因內(所謂基因體)存在甲基基團迄今還不清楚。由萊布尼茨人體老化研究所的弗朗西斯·納利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證實,當基因體內的啟動子出現甲基基團損失,基因就會出錯。其結果是產生非正常蛋白質,幹擾正常細胞的構成,使細胞的功能和身份識別遭到大規模破壞,細胞變異並可能導致癌症,這就是DNA甲基化的一個神秘過程。

  弗朗西斯·納利博士在研究報告中稱:「這項研究結果之所以令人興奮,是因為我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癌細胞中的DNA很少甲基化,是它的缺乏導致基因處於非正常活性狀態,產生異常蛋白質,並使癌細胞擴散。」不同於DNA生命周期中的自然退變,那些DNA甲基化缺失出現的變化,原則上可以通過所謂的化學信使物質進行調控。納利博士認為:「基因體沒有DNA甲基化,可能出現蛋白質變異,這是一個完全新的認識,這將為治療癌症提供新途徑。如果我們找到一種方法,能使甲基基團轉移到暴露的癌細胞DNA序列上,就有可能阻止癌細胞繁殖。」

  人體每個細胞都含有完整的DNA基因,其不僅含有人體所有遺傳信息,而且基因中的所謂甲基基團是人體組織的必要成分。德國耶拿人體老化研究所研究人員首次證實,DNA出錯並甲基化缺失是導致癌症的一個重要成因。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人體每個組織由特定屬性的組織特異細胞構成。基因選擇非常嚴格,如在腸細胞裡只有相應的基因目錄激活成為腸細胞。在基因調控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所謂的甲基基團,它通過酶的作用激活基因,這被稱為DNA甲基化。人體得癌症或患老化疾病時,正常基因片段的活性會出現錯誤,確切的過程和DNA甲基化的作用迄今還沒有被充分研究。
  DNA甲基化作為基因啟動「開關」(啟動子)的功能已經為人了解,但為什麼單個基因內(所謂基因體)存在甲基基團迄今還不清楚。由萊布尼茨人體老化研究所的弗朗西斯·納利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證實,當基因體內的啟動子出現甲基基團損失,基因就會出錯。其結果是產生非正常蛋白質,幹擾正常細胞的構成,使細胞的功能和身份識別遭到大規模破壞,細胞變異並可能導致癌症,這就是DNA甲基化的一個神秘過程。
  弗朗西斯·納利博士在研究報告中稱:「這項研究結果之所以令人興奮,是因為我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癌細胞中的DNA很少甲基化,是它的缺乏導致基因處於非正常活性狀態,產生異常蛋白質,並使癌細胞擴散。」不同於DNA生命周期中的自然退變,那些DNA甲基化缺失出現的變化,原則上可以通過所謂的化學信使物質進行調控。納利博士認為:「基因體沒有DNA甲基化,可能出現蛋白質變異,這是一個完全新的認識,這將為治療癌症提供新途徑。如果我們找到一種方法,能使甲基基團轉移到暴露的癌細胞DNA序列上,就有可能阻止癌細胞繁殖。」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揭秘宮頸癌與基因甲基化的關係
    很多小夥伴問敬善基因導致宮頸癌的原因不是HPV病毒感染嗎,怎麼又來了個基因甲基化,這有什麼關係呀,什麼是基因甲基化呀?今天敬善基因就來好好和您介紹介紹! 雖然研究表明幾乎所有宮頸癌都是由HPV病毒感染引發,沒有HPV感染就很難罹患宮頸癌。
  • 腫瘤的基因檢測與基因甲基化檢測的關係解讀
    基因甲基化作為調控遺傳信息表達與否的重要機制,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有著與基因變異同等甚至更大的作用。細胞關鍵抑癌基因甲基化狀態的改變,導致關鍵信號通路(增殖、凋亡)異常變動,進而細胞命運改變,發展成為腫瘤細胞。
  • 宮頸癌檢測的生物學基礎:探秘基因高甲基化
    HPV病毒在整合過程中,E2的結構破壞,病毒致癌基因E6E7表達增加,宮頸細胞輕度病變,癌症風險有所提高。E6E7的過量表達,導致宮頸細胞內甲基化狀態失衡,關鍵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區域發生異常甲基化,抑癌功能喪失,細胞癌化,癌症風險大大提高。我們來看一下E6和E7誘導基因高甲基化的共同機制。兩種癌蛋白的共同目標是DNMT1,它通過不同途徑被E6/E7激活。
  • 基因甲基化是什麼意思?甲基化與癌症的關係解讀
    首先,解釋什麼是基因的甲基化?基因甲基化是屬於表觀遺傳的範疇。第二種,正常細胞的一個亞群甲基化發生變化,可能是年齡的結果,可能是其他致癌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物理化學因素等),這部分甲基化發生變化的亞群是腫瘤轉化的首選目標。根據第二種說法,癌症中異常甲基化的存在實際上是通過選擇以甲基化表型為特徵的正常細胞來實現的。一旦形成,它當然會被保存在子代細胞中,與突變的方式大致相同(Klutstein, et al. 2016)。
  • 基因組印記是DNA甲基化影響基因表達的重要例證
    細胞中的DNA中腦化酶又分為兩類:化的CpG位點進行甲基中國化修飾,這一過程可能涉及特異性DNA序列的識別,對發育早期甲基化位點的確定具有重要作用。維持性甲基化酶可以在甲基化的DNA模板鏈的指導下,使其互補鏈中對應位置上的CpG發生甲基化,從而在子代細胞中恢復豪代的甲基化狀態。
  • 鄧大君團隊發現p16甲基化直接導致基因失活從而驅動腫瘤細胞轉移
    近日,北大腫瘤醫院病因學研究室在p16基因DNA甲基化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利用人工鋅指蛋白構建了p16基因DNA特異性甲基化酶,實現了人工誘導p16基因DNA特異性甲基化,證明DNA甲基化能夠直接抑制該基因轉錄。同時在細胞和動物水平證實p16基因甲基化失活促進腫瘤細胞轉移。
  • DNA甲基化是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重要的表觀遺傳屏障
    點擊查看 DNA甲基化是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重要的表觀遺傳屏障。然而,整個基因組的甲基化是如何被重新編程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Sardina等人通過繪製正在重新編程的細胞的DNA甲基化圖來解決這個問題,並表明TET蛋白和轉錄因子協同配合去甲基化對重新編程至關重要。
  • Genome Research:病毒基因甲基化圖譜研究
    來自西班牙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等處的科研工作者在冷泉港出版社的Genome Research上發表文章,解析病毒的表觀遺傳學變異對癌症發生的關係,為病毒致癌理論增添了新的內容。目前,科學家們發現有15%的癌症與病毒感染有直接的關聯,比如說,子宮癌就與HPV有直接的關係。
  • 貧窮會寫進我們的基因:環境引起的DNA甲基化會遺傳
    為證明這個觀點,科學家跟蹤了上百名貧困地區的兒童的一種叫做SLC6A4的基因的變化,這個基因生產血清素轉運蛋白,將血清素轉運到大腦,使大腦保持興奮,而血清素的缺乏會造成抑鬱症。他們發現,來自貧困背景的人在這個基因上或基因附近發生了比富裕環境的兒童更高程度的甲基化,這可能抑制了貧困兒童血清素轉運蛋白的產生,從而使他們大腦可利用的血清素減少,導致了抑鬱症的發生。
  • DNA甲基化
    好多讀者說找不到我們公眾號了大家星標一下,下回就能正常看到推送了喲~DNA甲基化在DNA共價修飾中,最主要的就是DNA甲基化。在DNA鹼基上增加甲基基團的化學修飾稱為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在除酵母以外的所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多發生於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在哺乳動物中,5mC大多發生於CpG二核苷酸中,而CpG常常在基因5′-端的調控區成簇串聯排列,構成CpG島,大小為300〜3 000 bp。
  • 宮頸甲基化適合多大年齡做
    預防宮頸的重要策略是早期發現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及早期宮頸癌,並實施針對性的治療,阻斷宮頸癌病程進展,預防宮頸癌的發生。WHO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1~64歲的婦女每年篩查一次。但有個前提是:患者在過去20年中沒有患過CIN II級、CIN III級、原位癌或宮頸癌;接種過HPV疫苗的女性也不可掉以輕心,需要遵循的篩查建議同未接種疫苗的女性是一樣,最好是每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甲基化檢測。DNA甲基化屬於表觀遺傳修飾的一種,是真核細胞DNA最普遍的修飾方式,可以通過影響基因突變、表達調控、細胞增殖等調節基因轉錄活性和表達。
  • 癌症嚴重性與甲基化程度有關
    來自西班牙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等處的科研工作者在冷泉港出版社的《基因組研究》(Genome Research)上發表文章,解析病毒的表觀遺傳學變異對癌症發生的關係,為病毒致癌理論增添了新的內容。
  • 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的RNA分子,來自於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 絕大部分的lncRNA基因功能和作用機制尚不明確。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lncRNA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細胞中,LncRNA表達和組織特異性的主要表觀遺傳機制(包括DNA甲基化)調控。與此同時,DNA甲基化改變已被確定為腫瘤發生的重要標誌。
  • 胃癌中微小 RNA 與 DNA 甲基化調控的關係
    miRNA基因的缺失、突變、擴增或表觀遺傳沉默以及生物合成過程中的異常都可能導致miRNA表達水平的改變。DNA甲基化作為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現象,在腫瘤細胞中經常發生。最新研究表明,與蛋白編碼基因一樣,miRNA表達同樣受DNA甲基化等表觀遺傳影響。
  • 【好文推薦】CHO 細胞中DNMT3A 對ATF3 基因甲基化的影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CHO 細胞中DNMT3A 對ATF3 基因甲基化的影響
  • 北京基因組所等發現RNA甲基化調控基因出核新機制
    通過分析對比人和小鼠不同組織,發現m5C在mRNA上的分布特徵在哺乳動物中十分保守,而在不同組織中修飾的基因具有特異性。研究團隊同時發現,在小鼠睪丸發育過程中,動態的m5C修飾基因顯著富集於精子發育相關功能,提示m5C修飾參與生殖發育調控。
  • Cancer Cell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的RNA分子,來自於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 絕大部分的lncRNA基因功能和作用機制尚不明確。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lncRNA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細胞中,LncRNA表達和組織特異性的主要表觀遺傳機制(包括DNA甲基化)調控。與此同時,DNA甲基化改變已被確定為腫瘤發生的重要標誌。
  • Nature:基因內的甲基化作用
    DNA甲基化在通過其對基因表達的效應來保持細胞身份中扮演重要角色。5'啟動子的甲基化抑制基因表達,而基因內的DNA甲基化(即甲基化過程發生在一個基因體本身的內部)作用的研究卻不是很多,仍然存在爭議。現在,一個基於測序技術的、來自人腦的下一代DNA甲基化圖已構建成功,其覆蓋面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 新致癌基因被發現!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致癌基因作為癌症「催化劑」,會導致腫瘤生長;而抑癌基因作為癌症「制動器」,則會抑制腫瘤生長。 致癌基因的功能獲得性突變、額外的基因拷貝數(即擴增),或表觀遺傳激活,均可引發腫瘤;而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比如功能性突變的喪失、基因本身的缺失或表觀遺傳沉默,也可藉助激活信號通路,引起癌症。 致癌基因對癌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
  • 基因甲基化檢測癌症準確嗎
    只有精準檢測才能做到及時治療,相較於傳統的HPV檢測和TCT檢測,宮頸癌甲基化檢測最大的特點就是「精準」了;檢測技術可直接檢測癌細胞釋放到血液中DNA的甲基化程度,等效於直接檢測癌細胞,給出精確的診斷信息,為醫生提供明確的診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