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現「阿片危機」,新冠重症患者暴增致鎮定劑供不應求

2021-01-09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川普政府曾試圖將國內的「芬太尼危機」甩鍋中國。可在中方加強出口管控後,美國又因為新冠疫情遭遇另一層面的「阿片危機」。路透社6月9日報導,接受呼吸機治療的重症患者急需強效止痛劑,卻發現注射阿片類藥物供不應求。

結果,美國各地醫院不得不自己動手或以次級藥物替代,增加了劑量錯誤與副作用的風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承認,考慮到病人的特殊狀況,換藥導致的負面後果往往難以統計。

而出現供需失衡的背後原因,又與美國製藥行業對利潤的追求有關。

截圖:路透社

芬太尼作為一種類阿片的強效鎮定劑,在市場上以藥丸、貼片、噴劑或注射液等多種形式出現。其中注射液的主要採購客戶是各地醫院。

隨著新冠疫情暴發、重症患者增加,直接導致對注射液的需求瘋漲。由於呼吸機強行將氧氣注入肺部,患者會下意識地想拔掉導管並陷入嚴重的緊張,因此需要注射液來為患者提供鎮定作用。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數據顯示,截至4月份,美國每天有超過1.6萬名新冠患者接受呼吸機治療。

美國最大的醫療保健諮詢公司Vizient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份至4月初,美國注射阿片類藥物的需求增長了兩倍以上,醫院與製藥商的存貨很快耗盡。負責醫院採購的醫療保健公司Premier. Inc發言人透露,常用芬太尼注射液訂單增長了將近3倍,但供應商的出貨量僅達一半。

文章形容美國芬太尼注射液供應鏈「緩慢又脆弱」,大型藥企更關注高的產品,圖為芬太尼注射液包裝盒

早在疫情衝擊美國之前,醫院與供應商的存貨就存在短缺。相比大規模生產的藥丸等產品,注射液的生產成本及難度較高,需要無菌環境與各類防汙染檢測等。

路透社形容,美國國內的相關注射液生產線「緩慢又脆弱」,只有一小股生產商能接近全面產能,但工廠日益老化,已很難有進一步提升空間。行業專家稱,機械故障與汙染的風險很高,增設新的生產線與工廠則需要至少一年以上。

根據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去年10月的報告,注射阿片類藥物的售價可能已經低於生產成本。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製藥公司對利潤更高的藥丸、貼片等產品的追求,哪怕二者實際上都來自於同一款藥物。比如,一盒25瓶裝的小型芬太尼注射液網上售價為76.99美元;一款緩解癌症疼痛的芬太尼鼻腔噴劑單價為985美元。兩者間每微克劑量的價格相差近40倍。

強生公司、普渡製藥推出的處方藥物,如OxyContin、Opana及Duragesic等,在專利到期以前,各自的年銷售額均超過10億美元。

雖然美國對呼吸機的需求已在4月份達到高峰,但預計每天仍有超過7000名新冠患者需要接受呼吸機治療。尤其是近期好幾個州的確診病例開始激增,各地醫院也恢復了此前中止的擇期手術,都進一步限制了阿片類藥物的供應。

美國各地醫院為替代芬太尼注射液採取的措施,可能導致患者面臨的副作用風險增加

面對這樣的局面,美國各地醫院不得不自行想辦法,包括將藥丸搗碎加入靜脈注射液,或在新冠患者中調劑用藥。而這一過程將增加出現劑量錯誤與副作用的風險。

比如,紐約市疫情高峰期,有醫院在缺乏足夠的芬太尼情況下,不得不要求醫生使用二線或三線等效果更差的藥物替代,比如氯胺酮。研究顯示這種藥物可能導致躁動與心跳過速。

數名醫生稱,由於芬太尼注射液短缺,他們只能使用麻痺劑阻止病人下意識地抗拒呼吸機,但由於這種藥物過於強效,病人可能失去對疼痛的感覺。有護士稱,她們必須時刻關注病人是否出現疼痛或不適症狀,比如心率突然加速等。

紐約北島-長島猶太裔醫院的重症監護區域主任Mangala Narasimhan表示,使用二線藥物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幻覺或是躁動。「你可以看出來他們非常的不舒服。」

此外,也有藥劑師、麻醉師與前線醫護人員向路透社透露,他們甚至需要將阿片類藥丸碾碎,或者是穿著全套防護設備、一劑一劑地抽取液體並做成50毫升的靜脈注射袋。

而食藥監局的工作組發現,這些做法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很難量化,且十分有可能被低估。大多數上呼吸機的重症患者已無法說話,陷入鎮定與失去意識的狀態,事後也往往不記得當時的經歷。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發布針對新冠重症患者新發現,有望幫助改善治療策略
    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呼吸道後會發生什麼?肺部細胞感染究竟如何影響人體的免疫反應?近日,美國科學家近日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對相關問題的研究結果,有望對改善新冠患者的治療策略提供新思路。據美國科學促進會全球科學新聞服務平臺EurekAlert 12月16日報導,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研究人員對24名死於新冠肺炎的患者屍體解剖材料進行研究後發現,新冠重症患者存在兩個階段的感染情況:在早期階段,患者肺部的病毒量很大,從而刺激啟動人體的免疫反應;在後期階段,人體組織中已經沒有病毒
  • 「託珠單抗」治療新冠重症患者療效顯著,20名危重症者19名已康復出院
    在救治新冠重症患者過程中,又發現了一種有希望的藥物--託珠單抗( Tocilizumab)。3月5日發表在ChinaXiv上一篇題為《Effective Treatment of Severe COVID-19 Patients with Tocilizumab》的論文顯示:託珠單抗對治療新冠重症患者療效顯著,在參與治療的20名重症患者者,已有19名康復出院,剩餘1名恢復良好。
  • 阿片類藥物危機的發展:Injury Epidemiology主編李國華訪談
    阿片類藥物危機的發展:Injury Epidemiology主編李國華訪談 論文標題:State marijuana laws and opioid overdose mortality 期刊:Injury Epidemiology 作者:Stanford Chihuri & Guohua Li 發表時間:2019/09/02 DOI:10.1186/s40621-019-0213-z 微信連結
  • 新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
    目前,人們尚不清楚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相關的呼吸道免疫特徵。當地時間5月12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便聚焦新冠患者的呼吸系統免疫反應的異常情況。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的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研究者表示,這或許有助於理解新冠病毒所觸發的免疫反應背後的潛在機制。以上研究來自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復旦大學公附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免疫學系,通訊作者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所所長張政教授等。
  • 癌痛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頻率與影響因素
    阿片類藥物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癌症患者的疼痛,因為其安全性好、有多種給藥途徑、易於劑量滴定、可靠且對所有類型的疼痛(即,軀體痛、內臟痛和神經病理性疼痛)都有效。雖然神經病理性疼痛可能更難治療,但應用以阿片類藥物為基礎的鎮痛治療常可獲得較好的效果。阿片類藥物也存在藥物濫用的可能性。阿片類藥物濫用會帶來不良的公共衛生後果,因此必須確保所有醫生因合理醫療目的開具阿片藥物時負責實施風險管理。那麼是否有方法對癌症患者出現非醫療性阿片類藥物使用(NMOU)行為,即濫用阿片類藥物行為進行預測呢?
  • 涉嫌造成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賽克勒家族或將面對法律後果
    但是從 90 年代起, 美國對它們的管制卻越來越松,致使阿片類止痛藥成為治療疼痛的常規手段。而隨著對這類藥物使用量的增加,成癮問題在美國愈演愈烈,由此導致的失能和死亡,讓美國社會為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白宮去年公布的數據,2015 年阿片類藥物大流行所導致的醫療成本和生產力的下降,給美國造成了 5040 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 患者止痛需求如何滿足?盤點阿片類藥物常見誤區
    秦叔逵(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副理事長)  癌痛患者止痛需求未得到滿足  作為目前已發現的鎮痛作用最強、止痛療效最確切的藥物,阿片類藥物是治療癌痛的首選,這也是世界範圍內的共識,得到了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歐洲臨床腫瘤學會、歐洲姑息治療學會等國外權威機構的推薦。
  • 華人女科學家領軍美國生物初創企業參與新冠藥研發
    新冠疫情在全球已經持續數月,但仍然沒有針對這種病毒的特效藥和疫苗研製成功。目前唯一獲得緊急批准的瑞德西韋的兩項臨床試驗即將於今年5月底前終結,美國研究人員擔心,屆時患者獲取瑞德西韋的途徑將會被關閉。在全球新冠藥物缺失的背景下,大量生物製藥公司正在積極研發潛在的包括抗體療法在內的新冠「特效藥」,並希望能加速獲得審批。業內人士稱,藥物研發到最終給患者用上通常需要好幾年,而且成功率極低。由華人科學家唐南珊博士領導的位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San Diego)的生物製藥公司Ansun正在嘗試將一種在研的治療病毒性呼吸道系統疾病的廣譜抗病毒藥物來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
  • 強生涉欺詐推銷阿片類藥物被起訴,檢方舉例「19世紀鴉片毒害中國人」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 繼「爽身粉致癌」事件後,強生又被捲入一場「美國史上人為造成的公共健康最大危機」。 自5月28日起,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檢方正式對強生進行起訴,指控強生利用誤導性手段銷售含阿片成分的止痛藥,並淡化藥物副作用影響。
  • Science:降低阿片藥物上癮風險的新型止痛藥有哪些?
    隨著阿片類藥物上癮危機在美國愈演愈烈,科學家們和醫藥公司也加大了研發更安全,更不易上癮的止痛藥的力度。如今,多個研發團隊已經在研製創新阿片類藥物,或者替代藥物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日前,《科學》雜誌撰文對在這一領域的突出進展進行了盤點。今天我們將為讀者介紹這篇盤點,一起看一看在創新止痛藥領域方面的最新研究。
  • 毒品合法化,美國發生了什麼?
    但1980年1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了一封簡短的報告(後被證實有誤導性),標題為「用麻醉藥治療的患者中很少有成癮現象」,開啟了阿片類藥物危機的序幕。,勸說醫生們為患者開各種阿片類處方藥來治療各種疼痛病。
  • 持續阿片受體激動劑治療可降低阿片類藥物使用障礙患者的死亡風險
    持續阿片受體激動劑治療可降低阿片類藥物使用障礙患者的死亡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6 23:44:39 加拿大卑詩省愛滋病卓越中心Bohdan Nosyk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美國人濫用造成危機!中美元首會晤中提到的「芬太尼」究竟是啥?
    如今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成癮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問題。為應對阿片濫用危機美國宣布進入「衛生緊急狀態」阿片本是一種止痛藥,多年來卻因被濫用,在美國釀成危機。去年10月,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備忘錄,宣布為應對阿片危機,美國進入全國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 癌症患者阿片類止痛藥的合理應用
    作者:馬亞平 阿片類止痛藥或麻醉性止痛藥 這類藥物最突出的特點是止痛作用強大,但成癮性也強,因此,一般的慢性鈍痛不提倡應用這類藥物。
  • 研究:非處方止痛藥功效或與強效阿片類藥物相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8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非處方止痛藥,如泰諾和莫特林可能與阿片類藥物一樣能有效地減輕疼痛。實驗涉及紐約市蒙特菲奧爾頭疼治療中心兩個急診室的411名發生腿部和手臂骨折或扭傷的患者,結果11月7日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公布。
  • 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人數暴增 倫敦進入「重大事件」應急狀態
    英國當地時間8日13點(北京時間21點)左右,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宣布由於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人數暴增、醫院面臨崩潰威脅,首都倫敦進入「重大事件」應急狀態。目前英國倫敦每10萬人中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多達1000人,意味著每100人中就有1人感染。
  • 數百萬人死於無法有效止痛 在美卻因濫用造成危機
    在美國,阿片類處方止痛藥導致每天有42人死亡,如今阿片類藥物危機已成為美國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對於美國來說,還需要繼續應對阿片類藥物濫用帶來的破壞性影響。可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世界上更多的人卻因為藥物不足而受到影響。
  • 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這家公司近日被美國媒體曝出了一個巨大的醜聞,更有網友直接稱麥肯錫是「殺人公司」。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
  • 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
    來源:央視網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這家公司近日被美國媒體曝出了一個巨大的醜聞,更有網友直接稱麥肯錫是「殺人公司」。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上月25日,美國阿片類藥物生產商普渡製藥承認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中扮演了醜惡角色,通過行賄等方式慫恿藥店和醫生大量推廣公司生產的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
  • 麥肯錫公司曝出醜聞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這家公司近日被美國媒體曝出了一個巨大的醜聞,更有網友直接稱麥肯錫是「殺人公司」。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還有網友指出,普渡公司和麥肯錫公司的醜聞是美國法律系統和政府不作為的結果:「這是人們對美國法律系統和政府失去信心的另一個原因。」「數」說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問題 為什麼麥肯錫和普渡製藥的行為遭眾人唾罵?這就不得不說美國的「阿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