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類藥物危機的發展:Injury Epidemiology主編李國華訪談

2021-01-08 科學網
阿片類藥物危機的發展:Injury Epidemiology主編李國華訪談

論文標題:State marijuana laws and opioid overdose mortality

期刊:Injury Epidemiology

作者:Stanford Chihuri & Guohua Li

發表時間:2019/09/02

DOI:10.1186/s40621-019-0213-z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eMbLZEVs3fiRwNGzcZoyMA

自1996年以來,阿片類藥物危機已經奪去了美國50多萬人的生命。在接下來的訪談中,BMC旗下期刊Injury Epidemiology 的主編李國華討論了這一流行狀況的起源和最近的發展。

Credit: flickr/Find Rehab Centers

什麼是「阿片類藥物危機」,該危機是如何產生的?

阿片類藥物危機是指異常且大規模的阿片類藥物過量使用現象的的增加,其主要是基於美國過量使用阿片類藥物的致死人數而定的。這種危機的起源可追溯至1996年處方阿片類止痛藥奧施康定的問世,多年來逐漸形成了這種危機。這種危機最初是由處方阿片類藥物引起的,之後發展到處方海洛因和合成芬太尼及其類似物。自2016年以來,古柯鹼和甲基苯丙胺等興奮劑類藥物已成為新的驅動因素。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應將這種危機稱為「藥物過量危機」,而不是「阿片類藥物危機」。

自1996年以來,這場人為的公共衛生危機已經奪去了美國50多萬人的生命。儘管其主要發生在美國,但在過去10年中,在加拿大和英國等許多其他國家,因藥物過量而導致的死亡率也在大幅上升。

為什麼美國聯邦政府宣布阿片類藥物危機為國家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意味著什麼?

由於與藥物過量相關的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有增無減且廣泛傳播,美國聯邦政府於2017年10月宣布藥物過量疫情為國家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項公告將控制阿片類藥物危機列為國家優先事項,促進位定和實施國家綜合應對計劃,並幫助動員社區、政府機構、醫院、學校、企業等社會各界力量來控制這一危機。在過去兩年中,聯邦政府撥款超過100

有人建議將大麻用於醫療或娛樂用途予以合法化,從而將大麻作為阿片類藥物的一種危害較小的替代品。根據您的發現,大麻合法化是否會降低阿片類藥物的死亡率?

如果是,為什麼?

不會,現有的研究文獻中沒有明確的實證證據表明大麻合法化可以顯著降低阿片類藥物過量引起的死亡率。我們必須記住,目前相關的證據基礎相當薄弱,只有少數幾項研究專門評估了大麻合法化對阿片類藥物相關危害的影響,且結果不一。快速演變的阿片類藥物危機使得從州政府和地方社區同時實施的其他幹預措施的效果中明確梳理出州大麻政策的影響(如有)尤其具有挑戰性。將大麻用於醫療用途合法化不太可能在人群水平對阿片類藥物危機產生重大影響,因為該項法律僅涵蓋少數具有特定醫療條件的個體。隨著越來越多的州開始將娛樂性大麻合法化,未來幾年的研究將有助於更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

阿片類藥物過量除了導致死亡外,已證實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在致死性車禍事故中發揮作用。您能解釋這種相關性嗎?

在臨床上,阿片類藥物被用作止痛劑和鎮靜劑。其副作用包括頭暈、嗜睡以及安全駕駛所必需的認知功能和精神運動技能受損,如專心、注意力集中和警覺性。大劑量使用阿片類藥物可誘發呼吸系統抑制並導致死亡。我們的研究表明,在過去20年中,在致死性損傷的司機中阿片類藥物的使用率增加了700%以上,使用阿片類藥物使司機發生致命性車禍的風險加倍。

除了大麻的使用,其他藥物的使用和阿片類藥物過量所致的死亡率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是的,自2016年以來,古柯鹼和甲基苯丙胺等興奮性藥物的過量導致的死亡顯著增加。此外,聯合用藥(即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也在增加。例如,在大麻檢測呈陽性的司機中,約40%的人血液中酒精濃度也升高。事實上,大麻雞尾酒在酒吧和俱樂部中也越來越受歡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使這些飲料尤其危險。但不幸的是,這些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監管的。

摘要:

Background

The opioid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 national public health crisis. In recent years, marijuana legaliz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adopted by state governments as a policy intervention to control the opioid epidemic under the premise that marijuana and opioids are substitutive substances.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is to synthesize the empirical evidence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state marijuana laws on opioid overdose mortality and other opioid-related health outcomes.

Method

A comprehensive search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n 18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returned 6640 records, with 5601 abstracts reviewed, 29 full text articles screened for eligibility, and 16 eligible studies included in the systematic review.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software was used to generate summary estimates, forest plots, funnel plots, and heterogeneity statistics.

Results

Of the 16 eligible studies, 4 assessed the association of state marijuana law status with opioid overdose mortality, 7 with prescription opioids dispensed, and the remaining with nonmedical use and opioid-related hospitalizations. Random effects modeling based on pooled data revealed that legalizing marijuana for medical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a statistically non-significant 8% reduction in opioid overdose mortality (95% confidence interval: − 0.21 to 0.04; p = 0.201) and a 7% reduction in prescription opioids dispense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 0.13 to − 0.01; p = 0.017). Legalizing marijuana for recreational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an additional 7% reduction in opioid overdose mortality in Colorado and 6% reduction in opioid prescriptions among fee-for-service Medicaid and managed care enrollees.

Conclusions

Legalizing marijuana might contribute to a modest reduction in opioid prescriptions. Evidence about the effect of marijuana legalization on opioid overdose mortality is inconsistent and inconclusive. If any, the effectiveness of state marijuana laws in reducing opioid overdose mortality appears to be rather small and limited to states with operational marijuana dispensaries.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he presumed benefit of legalizing marijuana in reducing opioid-related harms outweighs the policy’s externalities, such as its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and traffic safety.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欲了結阿片類藥物訴訟 麥克森藥物批發(MCK.US)漲超6%
    原標題:美股異動|欲了結阿片類藥物訴訟,麥克森藥物批發(MCK.US)漲超6%   周三(10月16日)美股盤初,北美最大醫藥批發商麥克森藥物批發
  • 涉嫌造成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賽克勒家族或將面對法律後果
    阿片類藥物(opioids)是一類能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阿片受體,從而抑制疼痛的麻醉劑。它們既包括鴉片提取物比如嗎啡,也有合成與半合成物質比如美沙酮(Methadone)和羥(讀 qiǎng )考酮(Oxycodone)。由於具有成癮性,這些麻醉藥物被廣泛限制使用。
  • 癌痛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頻率與影響因素
    癌痛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頻率與影響因素 2021-01-12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盤點阿片類藥物常見誤區
    事實上,國內外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在醫生科學、規範、合理的指導下使用阿片類藥物成癮的概率極低。而且,疼痛是成癮的「天然拮抗劑」,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灶,是對止痛強烈的要求而非享受「欣快感」。對於疼痛患者特別是癌痛患者來說,阿片類藥物就是將他們從地獄拉回到人間的良藥。  阿片類藥物有其雙面性,如果不遵照醫囑,胡亂使用,極易產生依賴性,也就會成為人們口中的「毒品」。
  • 研究:非處方止痛藥功效或與強效阿片類藥物相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8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非處方止痛藥,如泰諾和莫特林可能與阿片類藥物一樣能有效地減輕疼痛。實驗涉及紐約市蒙特菲奧爾頭疼治療中心兩個急診室的411名發生腿部和手臂骨折或扭傷的患者,結果11月7日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公布。
  • 強生涉欺詐推銷阿片類藥物被起訴,檢方舉例「19世紀鴉片毒害中國人」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 繼「爽身粉致癌」事件後,強生又被捲入一場「美國史上人為造成的公共健康最大危機」。 自5月28日起,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檢方正式對強生進行起訴,指控強生利用誤導性手段銷售含阿片成分的止痛藥,並淡化藥物副作用影響。
  • 持續阿片受體激動劑治療可降低阿片類藥物使用障礙患者的死亡風險
    持續阿片受體激動劑治療可降低阿片類藥物使用障礙患者的死亡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6 23:44:39 加拿大卑詩省愛滋病卓越中心Bohdan Nosyk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Science:降低阿片藥物上癮風險的新型止痛藥有哪些?
    隨著阿片類藥物上癮危機在美國愈演愈烈,科學家們和醫藥公司也加大了研發更安全,更不易上癮的止痛藥的力度。如今,多個研發團隊已經在研製創新阿片類藥物,或者替代藥物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日前,《科學》雜誌撰文對在這一領域的突出進展進行了盤點。今天我們將為讀者介紹這篇盤點,一起看一看在創新止痛藥領域方面的最新研究。
  • 美國再現「阿片危機」,新冠重症患者暴增致鎮定劑供不應求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川普政府曾試圖將國內的「芬太尼危機」甩鍋中國。可在中方加強出口管控後,美國又因為新冠疫情遭遇另一層面的「阿片危機」。路透社6月9日報導,接受呼吸機治療的重症患者急需強效止痛劑,卻發現注射阿片類藥物供不應求。結果,美國各地醫院不得不自己動手或以次級藥物替代,增加了劑量錯誤與副作用的風險。
  • 阿片類毒品都有哪些?
    我們可以把阿片類毒品理解成具有鎮痛作用的藥物,被人胡亂服用後造成上癮。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科學研究人員,我們只要知道這類毒品有哪些,有什麼作用就足夠了。 阿片就是鴉片,兩者是一樣的意思。鴉片對於大家自然很熟悉,曾經的鴉片戰爭確實是我們的恥辱,至今我們也一直和毒品鬥爭著。
  • 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阿片類藥物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類似效果的物質,它與人體大腦神經細胞上的阿片類受體相互作用後,可以起到鎮痛作用。但長期、過量使用會帶來藥物依賴、成癮和死亡風險。
  • 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背後竟是藥企與監管部門的「共謀」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阿片類藥物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類似效果的物質,它與人體大腦神經細胞上的阿片類受體相互作用後,可以起到鎮痛作用。但長期、過量使用會帶來藥物依賴、成癮和死亡風險。
  • 麥肯錫公司曝出醜聞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阿片類藥物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類似效果的物質,它與人體大腦神經細胞上的阿片類受體相互作用後,可以起到鎮痛作用。但長期、過量使用會帶來藥物依賴、成癮和死亡風險。
  • ...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還導致「藥癮新生兒」激增,背後成因...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1999年至2018年之間,有將近45萬美國人因濫用阿片類藥物死亡。圖片來源:央視新聞上月25日,美國阿片類藥物生產商普渡製藥承認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中扮演了醜惡角色,通過行賄等方式慫恿藥店和醫生大量推廣公司生產的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
  • 美麥肯錫曝出醜聞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 背後成因更可怕!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 阿片類藥物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類似效果的物質,它與人體大腦神經細胞上的阿片類受體相互作用後,可以起到鎮痛作用。
  • 近45萬美國人死於這種藥物濫用,還導致「藥...
    這與它助長了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有關。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1999年至2018年之間,有將近45萬美國人因濫用阿片類藥物死亡。圖片來源:央視新聞上月25日,美國阿片類藥物生產商普渡製藥承認在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中扮演了醜惡角色,通過行賄等方式慫恿藥店和醫生大量推廣公司生產的阿片類藥物
  • 癌症患者阿片類止痛藥的合理應用
    作者:馬亞平 阿片類止痛藥或麻醉性止痛藥 這類藥物最突出的特點是止痛作用強大,但成癮性也強,因此,一般的慢性鈍痛不提倡應用這類藥物。
  • 輝瑞防濫用長效阿片類止痛藥物Troxyca ER獲美國FDA批准
    )已批准Troxyca ER(鹽酸羥考酮和鹽酸納曲酮緩釋膠囊,CII),作為一種口服藥物,用於需要日常全天候長期接受阿片類藥物治療的嚴重疼痛管理,以及用於其他替代方案不足以控制的嚴重疼痛管理。Troxyca ER具有防濫用藥物設計,能夠防止尋求快感的人通過壓碎藥物顆粒經由口腔或鼻內途徑濫用。此次批准,使Troxyca ER成為首個在藥品標籤中描述口服防濫用信息的口服羥考酮。需要注意的是,以濫用為目的或意外服用太多該藥物可造成羥考酮過量,導致死亡。
  • eLife:中科院神經所孫衍剛組揭示阿片類物質鎮痛的新機制
    該研究結合遺傳學操控、藥理學實驗、光纖鈣記錄、行為學實驗等技術手段,揭示了在炎症性疼痛中,外源性和內源性阿片分別通過作用於表達在穀氨酸能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經元中的mu型阿片受體(MOR)發揮鎮痛作用。該研究為解析阿片系統的功能、以及深入研究痛覺調控環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 Injury Epidemiology
    發表於Injury Epidemiology 的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這一數字已經下降至了46%,也就是說54%的工作場所殺人事件發生於非搶劫事件中,譬如個人爭執或大規模槍擊事件。該研究的第一作者Mitchell Doucette對這一轉變背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推測,他認為相應的預防措施也應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