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造仿人機器人踢足球 帶球不需要遙控指揮

2021-01-21 搜狐網
  現場播報:

  帶球不需要遙控指揮

  這個縮小的足球場有13.5平方米。雙方隊員一上場,哈,每隊只有兩個「人」,一個守門員,一個前鋒。

  先介紹一下隊員,清華隊的兩位叫魔士1號、魔士2號,浙大隊的兩位叫八戒、沙僧。

八戒、沙僧一歲不到,身高58釐米,體重3.3公斤,如初生嬰兒。他們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人,全身有22個關節,是電機做的;有100多塊骨頭,是鋁合金做的;有一個大腦,是DSP6000處理器,類似電腦裡的CPU;還有一隻大眼睛,那就是攝像頭。

  比賽開始了!足球場上的沙僧居然像老頭一樣蹣跚起步。他每秒只能走5釐米左右。他的「父母」說,其實他最快每秒能走20釐米,但那時他一碰就倒。說這話時「父母」們都甩甩手站在旁邊,並非遙控指揮。原來只要電源一啟動,上場、走路、找球、搶攻、射門……一切都由沙僧自己決定,這正是這機器人最絕的地方!

  沙僧和魔士在場上不斷轉頭找球。沙僧的眼睛能辨別橙、綠、黃等7種顏色。比賽時足球是橙色的,他先找一切橙色的東西,然後根據形狀去判斷,大小如雞蛋的那就是球了!

  找到球了!沙僧和魔士撞在一起了!沙僧摔倒了,居然自己爬起來!這時魔士射門了!可怎麼射進自家大門?原來魔士憑顏色判斷大門,上半場浙大的門是藍色的,下半場換場後清華隊的門是藍色,他「父母」沒及時撥動他背後的開關告訴他,結果進了一個烏龍球!最後沙僧3∶1完勝魔士!

  最新通報:

  將造1.5米高的唐僧

  比賽過後,記者採訪了沙僧和八戒的父母:一群快樂奶爸!奶爸之一,博士杜鑫峰說,他們這個團隊有二三十個人,來自自動化、電機、信電、計算機等各個專業。「許多人都覺得好玩,所以就來研究。」比如大三就入隊的機電專業學生朱國秋是一個標準的機器人發燒友,為了沙僧,一天到晚泡圖書館、找資料、找教授,學了很多與本專業無關的東西,結果現在比搞機器人的同學還強。

  他們悄悄透露,現在已經開始著手做八戒和沙僧的師傅:大型機器人唐僧!師傅當然比徒弟強!所以唐僧會有兩隻眼睛,身高會有1.5米,和真人差不多大小。

  本報通訊員 周煒 張華

  本報記者 俞熙娜

(責任編輯:黃慧敏)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的機器人不僅會踢足球,還拿到了八連冠
    同濟大學的機器人不僅會踢足球,還拿到了八連冠 來源:青春上海   時間:2020-11-22  瀏覽: 當足球世界裡的射門、守門一連串技戰術動作,發生在一群萌萌噠機器人之間,憨態可掬又奮力拼搶的模樣
  • 從僵硬到柔軟,仿人機器人取得了顛覆性突破!依賴於「骨架+肌肉」
    目前仿生機器人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二足仿人四足仿狗等一系列行走機器人,克服了傳統的輪式和履帶式機器人對地形的要求,
  • 遙控機器人:被遙控的宇宙探險者
    它們通常連接著水面艦艇的控制中心,由水面艦艇指揮控制,獨自下潛到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裡。此外,醫療器械和微創手術領域也離不開這些「高手」朋友。有了它們,醫生可以解決更多目前人工無法解決的醫療問題。可以說,遙控機器人的使用範圍多不可數,人類在哪裡遇到困難,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它們的身影。
  • 中國機器人足球隊三奪「世界盃」 比真人傳球更準
    日前,在Robocup2018(機器人世界盃)比賽中,浙江大學ZJUNlict隊獲得機器人足球賽小型組冠軍。這是浙江大學隊第三次奪冠。帶球用「嘴」,爭搶靠「吸」機器人世界盃,跟人類世界盃比賽的比賽規則有些區別。
  • 機器人踢足球
    河南商報訊(記者 馬俊曹)也許你對足球世界盃並不陌生,但你還沒看過機器人踢足球吧?本月下旬在鄭州你就可大飽眼福——由中國科協和河南省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將於本月18日~22日再度在鄭州舉行。
  • 仿人生物醫學工程技術:下一項改變世界的技術?
    3 仿人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 DEKA手臂系統、達文西Xi手術系統只是近期仿人生物醫學工程發展的兩個典型案例,事實上類似的例子已經有很多。以仿人型殘疾人假肢為例,就有Otto Bock假肢、TBM假肢、HIT/DLR假肢、i-LIMB假肢、FluidHand假肢等多種功能的假肢已經得到開發。
  • 機器人踢足球(圖)
    機器人踢足球(圖) 點擊進入>>>   華工百步梯機器人足球隊正在積極備戰。記者昨日獲悉,廣州理想杯2004年(第四屆)中國足球機器人大賽將在10月15日到18日舉行,近百所高校和機器人研究所將組織逾百支比賽團隊一比高下,優勝隊將代表中國參加機器人足球世界盃比賽。
  • 看看國內雙足仿人機器人有哪些
    提出了仿人機器人運動規劃新方法,首創了運動相似性評價準則,可全範圍定量計算機器人運動與人體運動的相似度,解決了多自由度機器人擬人化複雜運動難題,提高了機器人運動的自然性和穩定性。 提出了快速傳感反射平衡控制方法,無需機器人數理模型即可調節踝、膝、腰等關鍵部位,解決了複雜環境下突發擾動等平衡控制難題,顯著提高了仿人機器人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和反應速度。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
    具體說來,學生們通過「腦-機接口」系統實現用思維控制機器狗踢足球。所謂「腦-機接口」系統,它是由貌似泳帽的電極帽、一個腦電波放大器和一臺計算機信息處理器三部分組成。「腦-機接口」神奇的地方,就在於能夠在大腦和外界設備間建立起直接溝通的渠道,不需要通過外周的神經肌肉去完成,從大腦獲取命令,直接控制設備。
  • 北京: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 「仿生蝙蝠」「仿生魚」機器人同臺競技
    觀眾體驗家庭服務型機器人。京東無人超市系統。京東無人機。服務型機器人通過自主識別環境完成攀爬梯子遊戲。服務型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進行踢足球遊戲。服務型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進行踢足球遊戲。服務型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進行踢足球遊戲。家庭語音服務機器人。姚明高仿真投籃機器人。新松公司的蛇形臂機器人。仿犬爬行機器人「機械狗」。家庭服務型機器人。登上春晚舞臺一夜成名的悟空機器人。中信重工消防滅火特種機器人。中信重工消防滅火特種機器人。
  • 機器人踢足球 瀋陽城市學院獲冠軍
    找球、跟蹤球、帶球、射門、碰撞摔倒後還會自主起身……瀋陽城市學院代表隊自主研發的類人足球機器人,身高70釐米左右,每場有5個「機器足球運動員」上場比賽!經過5場比賽,以進5球失0分的成績,瀋陽城市學院代表隊勇獲2018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中國賽冠軍!
  • 日本展示最新版本機器人 會跑步跳舞踢足球(圖)
    日本的人形機器人在英國倫敦有線會議上展示爬樓梯技能。人形機器人在踢足球本田的人形機器人展示跳舞技能  國際在線消息:據每日郵報10月17日報導,日本科技巨頭本田把最新版本的Asimo機器人第一次帶到了英國,並在倫敦有線會議上展示了它們的技能。它們會跑步、踢球、跳舞,最新版本的機器人還可以倒飲料、做手語。
  • 踢足球打籃球 機器人高手瀘州比高低(組圖)
    機器人正在進行人型全能比賽
  • 機器人也踢足球比賽 全靠程序設定完成動作
    新華社合肥7月21日體育專電 機器人踢足球什麼樣子?小型組機器人具備默契的合作能力,標準組機器人踢得像模像樣,類人組機器人則有著和人相似的身形……  第19屆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19日在合肥揭幕,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選手和他們的機器人「球員」參賽。  身高不超過人類的膝蓋、圓柱形身材、「頭頂上」是各種顏色的色卡方便區分,這就是小型組足球機器人的模樣。
  • 深海探險,你需要這樣一個遙控機器人
    1997年5月21日至6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聲學所等單位研製的6000米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AUV)CR-01,圓滿完成了太平洋海底的各項調查任務,開啟了我國深海水下機器人研發及應用的新篇章。
  • 仿人機器人的前世今生——腿足篇
    小時候,人形機器人出現在我們的動畫片中,熱血沸騰的機甲戰士,英勇無畏的變形金剛,一同造就了多少人的童年回憶。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積累,人類正在將科幻中的機器人變成現實,打造這種同樣用雙腳走路,具有肢體語言、表情和情感的「生命體」,用來幫助人們完成那些難以完成的事情。
  • 浙江大學熊蓉教授:仿人機器人研究的三大關鍵技術 | CCF-GAIR 2018
    浙江大學於 2006 年開始仿人機器人研究,2011 年 10 月,他們對外發布一個能打桌球的仿人機器人,這個機器人通過外部視覺對球進行識別和定位,進行精確的軌跡跟蹤。今年年初,他們團隊發布四足仿生機器人「絕影」,也引發極大關注。
  • 埃及:遙控機器人醫院顯身手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1月26日 (外代一線)(2)埃及:遙控機器人醫院顯身手 11月18日,一款可為患者進行新冠病毒相關檢測的遙控機器人為一名志願者進行檢查。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1月26日 (外代一線)(3)埃及:遙控機器人醫院顯身手 這是11月18日在埃及坦塔一所醫院拍攝的可為患者進行新冠病毒相關檢測的遙控機器人。
  • 獵鷹突擊隊反恐新利器:爬牆機器人 遙控狙擊武器
    獵鷹突擊隊反恐新利器:爬牆機器人 遙控狙擊武器 2015-11-27 09:44:26來源:解放軍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步入教室觀摩區,只見遙控聚集武器平臺、柔性聚能切割器、智能爆破裝置等一批該院自主研發的反恐「重頭」科研裝備整齊陳列,其中不少裝備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手控遙控到腦控 機器人產業如何把握老齡化東風?
    手控遙控到腦控 機器人產業如何把握老齡化東風?這一款機器人能夠通過一個特殊的電極帽,讀取人類的思想,這或許就意味著以後機器人不再需要學習、識別繁雜的人類語言。而對於我們來說,或許也不需要學習複雜的指令才能指揮控制機器人,依靠思維活動就能達到一樣的效果。未來,機器人或許會進入「腦控」時代。當然,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玄乎,機器人其實並不能直接讀出人類的思想。不過它可以依賴腦電圖監視器分析出我們在思考什麼,同時將指令發送給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