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實驗性新植入物 用微電流電脈衝來治療心肌病

2020-11-25 cnBeta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此前已經開發出使用電脈衝促進組織生長來幫助治癒傷口的方法。實驗性新植入物使用相同的原理來輔助心臟組織的再生,可能推遲或甚至消除對心臟移植的需求。

該設備由德國公司Berlin Heals製造,由維也納醫科大學和維也納綜合醫院合作進行評估。它適用於患有擴張性心肌病的患者,這是一種心肌退化到無法再充分收縮的狀態。

目前的治療涉及藥物治療方案或植入起搏器,但當這些方法不能發揮功效時,通常需要進行完整的心臟移植手術。這就是新設備的用武之地。新設備被稱為C-MIC(心臟微電流)單元,通過兩個小切口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腹腔鏡植入。它包括兩個電極,其中一個以貼片的形式施加到心臟的外部,並且其中一個插入一個心室中。

一旦被激活,完全植入的主裝置發射微電流電脈衝,其穿過兩個電極之間的心肌。這會刺激肌肉組織,使其再生。在目前的人體試驗中,第一個受試者在三個月前接受植入後顯示出再生的初始跡象。

「初步研究結果給我們帶來了對心肌病患者的真正希望,」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Dominik Wiedemann說道。「微電流再生可以讓我們更接近能夠再生受損器官的夢想。」

相關焦點

  • 心肌病和左束支傳導阻滯之間的先後關係以及對心臟再同步治療的...
    心臟再同步治療(CRT)已被證實可以改善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伴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LV)功能,減少心衰住院率並降低死亡率。然而依據目前指南植入CRT後,仍有20-40%的患者CRT治療無反應,其原因可能是未充分考慮到心力衰竭的發病機理以及心衰和LBBB之間發生的先後關係。
  • 《Science》重磅:無線電控制精準治療I型糖尿病,僅需植入硬幣大小的生物器件!
    在概念驗證研究中,植入封裝設計工程細胞來微調蛋白治療劑的原位生產和系統遞送,以響應化學和物理信號。基因表達或囊泡分泌電刺激需要生物電界面來管理電極和電敏設計細胞之間的電傳導,以及通過去極化將電子信息轉換為蛋白質的產生和釋放。隨著遺傳學的出現,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控制遺傳學生物醫學植入物,以上傳設計細胞的指令,產生並全身遞送治療劑量的胰島素生成肽的方法,進而控制血糖。血糖水平的調節是一個閉環恆定過程。
  • 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接力心臟起搏器 助力心衰升級治療
    七年前張大爺確診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在醫生的建議下植入了傳統起搏器,並且術後結合藥物治療。最近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數(LVEF)值為30%,醫生建議療法升級,進行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手術植入。張大爺就迷惑了,不是已經植入起搏器了,為什麼還要植入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
  • 突破性進展:定向電脈衝療法或使癱瘓病人重新行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11月1日報導,一項突破性治療能使癱瘓病人再次行走,重新激活了神經連接,甚至為經歷事故後多年的人們也帶來了希望。該團隊包括神經外科醫生和工程師在內,使用定向電脈衝來達到這一效果,按順序觸發單個肌肉單元,如同大腦發出的信號。
  • 安妮斯頓推薦「微電流美容」,專家稱最多改善肌肉張力
    「微電流美容是運用與生物電流相似的低強度微電流來刺激皮膚產生更多的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加快面部血液循環,由此達到緊緻、去皺、去水腫等功效」——廣告詞是這樣誇誇其談的,而以此為基礎、號稱「非手術的拉皮」的微電流美容儀也應運而生,成為愛美人士追逐的香餑餑。
  • 埃隆·馬斯克的新大腦植入設備,是炒作 or 科學?
    腦機接口的任務清單上有很多不可思議的項目,例如:讓癱瘓人士重獲運動能力,用人類意念控制機器人,以及實現心靈感應等。拿馬斯克的話說,它還將在治療抑鬱症、失眠、疼痛、癲癇、失明、失憶、中風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方面的兌現巨大潛力。有些項目確實已經粗有眉目了。
  • 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口新突破:已無損植入豬腦,可實時讀取信息…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皮層腦電圖」(ECoG),是將與常規腦電圖相似的電極直接植入大腦皮層。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曾利用這個技術讓一名少年病人能夠只靠腦電玩《太空侵略者》(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小蜜蜂」類遊戲)。但研究者同時指出,利用基於皮層的腦電圖實現超過一維的運動很困難。
  • 《自然-醫學》:通過高頻微電流神經調節協助治療成癮性
    全世界有成億成億的人患有各種這樣的成癮性,但是我們對這些行為的機制及其治療方法卻還很有限。發表在今天的《自然-醫學》上的一篇重要研究論文,題為:「高頻神經調節改善強迫性行為」,開發出了一種通過高頻電流刺激調節協助大腦神經治療成癮性的途徑。
  • 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這「神器」,已步入臨床試驗階段
    人類用電來治療疾病的最早記錄,源於歐洲。2300多年前,古希臘人亞里斯多德記載了地中海電鰩有強烈的「震擊」作用;400年後,古羅馬的醫生曾利用電鰻放電來治療疼痛。一直以來,西方醫療界佔據著優勢。如今,這種通過電刺激止痛的治療方式有了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神器」——脊髓刺激器。
  • 美國科學家將研發磁脈衝睡眠儀器
    在了解人類睡眠狀況的基礎上,威斯康辛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利用磁脈衝來促進睡眠的技術。在研究中,科研人員使用特殊的頭套,以標準醫療設備———顱磁刺激機產生無害的電磁波,刺激大腦中控制「慢波活動」的深度睡眠神經。通過強迫大腦接收電磁波,使患者的大腦產生慢波而進入典型的深度睡眠狀態。腦電圖儀監測結果顯示,慢波通過腦部的速度約1秒鐘,慢波活動時間佔到整個睡眠時間的20%%。
  • 「仿生眼」將進行人體試驗:大腦植入晶片 為盲人帶來光明
    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位於大腦表面的無線植入物,據說可以恢復盲人的視力。這種植入物被稱為Gennaris仿生視覺系統,包括一個裝有攝像頭和無線發射器的定製頭套,一個視覺處理器單元和軟體,以及一組植入大腦的9x9毫米的貼片。這套系統在羊身上使用後發現非常成功,沒有產生任何不利的健康影響。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尋求資金,以加快這種植入物的生產和銷售。
  • JCI:FoxO1轉錄因子或成糖尿病性心肌病治療新靶標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發生在糖尿病中,不能用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及其他心臟病來解釋的心肌疾病。心肌壁內微血管病變、血管周邊間質纖維化可能是產生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的原因。
  • 神秘的神經電刺激治療丨治網癮?近代酷刑?電刺激治療是什麼?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華醫資本整理請點主流技術療法腦深部電刺激 DBS將電極植入到患者腦內,運用脈衝發生器刺激其大腦深部的某些神經核,糾正異常的大腦電環路脊髓電刺激 SCS將一根很細的電極植入人脊髓背側硬膜外腔
  • 美國科學家研發腦部植入晶片,可使盲人有視覺感知
    Glybera由荷蘭UniQure公司開發,是首個被批准用於治療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療法,適用於罕見疾病脂蛋白酯酶缺乏症。2015年Glybera在歐洲上市時治療價格為每次100萬美元,是世界上最貴的藥物。由於定價太高、市場需求受限,Glybera於2017年退出市場。
  • 限制型心肌病,主要表現為心臟舒張功能降低,嚴重者直接危害生命
    導語:限制型心肌病是一種以心臟舒張功能,降低為特點的一種心肌疾病。這種情況的發生與代謝異常或者是藥物等引起的病變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在臨床表現啊,主要表現為活動量下降和出現呼吸困難的而在治療的過程當中,主要採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患者。
  • 幹細胞治療:帶你了解日本治療糖尿病有什麼新方法
    海外醫療界中,日本醫療可以排名前幾,今天多睦健康來給大家講一講海外醫療治療糖尿病的新希望:日本幹細胞療法。 糖尿病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可有效控制,但終究無法治癒的疾病。 移植活體胰腺 醫學界還嘗試通過移植活體胰腺來治療糖尿病,但由於「異體排斥」,效果不佳。
  • 小兒擴張型心肌病幹細胞療法機理查明
    小兒擴張型心肌病幹細胞療法機理查明創新連線·日本日本岡山大學醫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擴張型心肌病豬模型及小兒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實施心臟內幹細胞移植髮現,已陷入心力衰竭的心臟功能可以恢復。尤其是移植的細胞內分泌的細胞外囊泡中,名為miR-146a-5p的微RNA能直接發揮抗炎作用,從而防止受損的心臟組織纖維化,還有助於預測治療效果。研究還確認,從豬模型中檢測出來的6種微RNA在源自患者本人的心臟內幹細胞的細胞外囊泡中均大量存在。尤其是miR-146a-5p的表達量與移植患者的心臟功能恢復程度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 通過耳塞刺激大腦:該技術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科學家們嘗試過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偏頭痛,中風,心力衰竭等炎症問題,如克羅恩氏病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這種被稱為神經調節的治療方法,通常是通過外科手術植入一個帶有電極的刺激裝置,電極直接接觸神經纖維。然後電脈衝被送到迷走神經,改變神經元之間的通訊。例如,SetPoint Medical公司已經成功地用一種能刺激頸部迷走神經纖維的植入裝置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 人造血管植入身體就能用 已有14種器官能人造
    有關專家表示,仿生血管種植技術會讓心臟病、腎病、中風等疾病的治療變簡單,一些大費周折的手術就可以免除。另外,未來人們全身上下的器官都能用人造品替換。   研究是由劍橋大學的桑吉伊·辛華教授領導進行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在過去四年裡,研究人員成功種植出三種用於形成血管壁的平滑肌細胞,有了這些細胞就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中批量「生產」人造仿生血管。
  • 光有微電流推拿儀,就可以解決筋膜炎引起的痛症了嗎?
    因為徒手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達到深層筋膜,容易產生較大的疼痛。而藉助於微電流儀的微電流可以透過肌肉層直達肌筋膜,而且可以瞬間發熱,讓喜溫暖的筋膜更容易恢復其舒展狀態,而且痛感也不會那麼強烈,不會發生加重患者痛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