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型心肌病,主要表現為心臟舒張功能降低,嚴重者直接危害生命

2021-01-10 小雨聊養生

導語:限制型心肌病是一種以心臟舒張功能,降低為特點的一種心肌疾病。這種情況的發生與代謝異常或者是藥物等引起的病變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在臨床表現啊,主要表現為活動量下降和出現呼吸困難的而在治療的過程當中,主要採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患者。一旦確診後,如果使用藥物對症治療可以很好地緩解和預防併發症的出現,如果出現一些嚴重的併發症,例如猝死和心率失常的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除非有一些特殊的治療方法確診後的患者五年生存期僅為30%。

01什麼是限制型心肌病?發病的病因有哪些?

1、疾病定義

限制型心肌病是一種由多種不同的病因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心臟舒張功能降低,這是該病的主要特點。發病的情況與遺傳因素,物質沉積,代謝異常,藥物等引起的心肌和心肌膜病變有著密切的關係,而臨床表現主要為呼吸困難,活動耐量下降,全身水腫,肝大和腹水等。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患者會採用藥物和手術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但是一般情況下,預後較差。

限制型心肌病在人群當中的發病率是比較低的,其多發地區集中在熱帶地區與溫帶地區,而男性的發病率要明顯的高於女性,其發病比例大約為3:1左右,大多數的發病年齡集中在15歲到50歲之間,而該疾病通過並因基本上分為兩類,一種是原發性限制型心肌病,原發性限制型心肌病:包括特發性限制型心肌病、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繼發性限制型心肌病:包括浸潤性、貯積性、代謝性、腫瘤轉移性及放射損傷誘發性的限制型心肌病等。

2、基本病因

(1)貯積性限制型心肌病:此類限制型心肌病多繼發於血色病、糖原累積病和Fabry病。血色病可導致過多的鐵沉積在心肌細胞內,破壞細胞結構導致細胞死亡,使心肌出現纖維化。糖原累積病和Fabry病是由於特定酶缺乏引起異常代謝物沉積於心肌,導致心室收縮功能降低和限制型心肌病。

(2)纖維增生性限制型心肌病:放射治療和硬皮病會導致心臟出現瀰漫性纖維化,心室擴張受到限制。

(3)心內膜限制型心肌病:與此類限制型心肌病相關的病變有熱帶心內膜纖維化、類癌症候群、阿黴素等,這些病變引起心內膜纖維化,左右心室均有病變,二尖瓣和三尖瓣多出現反流。

(4)特發性限制型心肌病:此類限制型心肌病指的是在排除其他病因後,未發現任何特異性病因。目前推測大多由遺傳因素導致的心肌組織異常引起。

3、誘發因素

一些癌症患者在採取放射治療,蒽環類抗生素等很可能會誘發本病。

02限制型心肌病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這些症狀一起來看看

1、典型症狀

患者會出現活動耐量下降的情況,限制型心肌病會使得心臟充盈功能得到限制,而心肌功能下降,患者就容易感到非常的勞累,患者也容易感到疲勞,同時患者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體力活動後心臟的回血量會增加,而心房的壓力也會隨之升高,這樣做就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的體循環淤血,和廢物循環淤血的情況很容易影響肺部的通氣,因此患者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

不僅如此,患者可能會出現腹水,胸腔積液和下肢凹陷性水腫,由於限制型心肌病時體循環淤血,靜脈壓力升高後出現的水腫,這種情況就很容易再有間隙的部位產生積液,例如腹部和胸腔等。同時患者頸靜脈徵,這是由於體循環量增多和壓力升高導致的靜脈位於人體淺表,可以觀察到患者的簡,靜脈出現明顯增強波動的現象。甚至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充盈和怒張,同時患者也可能會出現暈厥的現象,一些患者病情比較嚴重,心臟功能就會隨之下降,這時候人體的血液就不能滿足大額供血,就會出現暈厥的症狀。

2、一般治療

患者平日與一定要注意休息,及時的預防感染,一定要避免過度的體力勞動和情緒激動,從而增加心臟的負荷,會導致病情的加重。同時,對於一些全身水腫的患者,一定要減少鹽的攝入,還要保持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補充,這對於疾病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3、藥物治療

(1)對症治療:在使用藥物治療的時候,其主要目底是對症治療,採用一些利尿劑和擴血管的藥物,這樣可以有效的緩解呼吸困難和身體水腫,腹水的症狀。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進行小劑量的服用,避免出現循環低血容量,從而影響到心臟的排血量,同時針對出現心律失常的患者也要適應當的選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藥物。而對於縮型房顫的患者可以採用洋地黃改善症狀,同時也可以採用抗凝治療和抗血小板治療,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血栓的形成,也可以控制血栓的形成。

(2)對因治療:主要是因為限制型心肌病的病因非常的多,針對其中的一些病因。在目前而言,具有一些針對性的藥物可以治療。但是這種治療卻具有局限性的,因為大多數類型的限制型心肌病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明確的對應治療方式,對於澱粉樣變性導致的限制型心肌病和是酸性細胞增多導致的限制型心肌病,這兩種是有對應治療的方式和藥物進行治療。

4、化療

採用化療的方式對於一些單克隆性漿細胞病引起的心肌澱粉樣變性型限制型心肌病,這時候可以採用聯合化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有一些由於惡性腫瘤轉移而引起的限制型心肌病,也可以採用相映的化療方式,從而可以延長患者的壽命。

5、手術治療

(1)起搏器置入:如果採用起搏器置入的方式進行治療。是有一定限制的,這種手術侄兒方式。適用於限制型心肌病,發緩慢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患者,然後選擇植入心臟起搏器,這樣可以代替病變的心臟起博來實現正常的心臟電活動,這樣可以很好的保證心臟對全身的貢獻。但是如果想要進行起搏器植入手術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預防感染,不僅如此,還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起搏器的控制。並且不要發生劇烈的運動,要在醫生的建議逐漸增加運動量。

(2)心內膜剝脫術:如果使用心內膜剝脫術這種方式適用於心內膜炎中纖維化的患者。可以通過切除纖維化的心內膜,從而可以達到改善心臟的舒張功能。大部分的患者術後的心理衰竭可以得到明顯的好轉。並且在隨訪的2~7年之內沒有發現患者心內膜纖維復發。

(3)心臟移植:使用心臟移植是主要適用於心臟病片為主的限制性心肌病患者,有一些患者可以通過心臟移植來獲得較長的生存時間。但是對於器官受累的患者,心臟移植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很少有人會採取這樣的方式進行。

結語:如果換有限制型心,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還要注意休息,戒菸戒酒一定要改變這些錯誤的生活方式,就目前而言,該病並沒有一個很好的預防措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才是最關鍵的。

相關焦點

  • 擴張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一文概覽
    具體表現為心肌收縮不良、代謝紊亂,最終引起細胞纖維化、壞死。臨床上和肥厚型心肌病一樣,也需要通過超聲心動圖和心臟磁共振成像來明確診斷。 擴張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擴張型心肌病以心室擴大、心肌收縮功能減退為特點。
  • 心肌病和左束支傳導阻滯之間的先後關係以及對心臟再同步治療的...
    心臟再同步治療(CRT)已被證實可以改善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伴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LV)功能,減少心衰住院率並降低死亡率。然而依據目前指南植入CRT後,仍有20-40%的患者CRT治療無反應,其原因可能是未充分考慮到心力衰竭的發病機理以及心衰和LBBB之間發生的先後關係。
  • 中國科學家揭示肥胖性心肌病線粒體自噬調控新機制
    肥胖的發病率不斷增長,並且被認為是癌症等慢性病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關係密切,特別是冠心病、心衰和房顫。肥胖也與心肌肥厚、心室功能障礙和舒張順應性降低的發生發展有關。目前針對肥胖性心肌病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手段,尋找有針對性的防治靶點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重要課題。
  • 何為應激性心肌病 怎麼辦?
    與急性心肌梗死相比,Takotsubo症候群患者的初始收縮功能可能與其相似或更差,而舒張功能可能相似或更好。已提出的機制假設包括兒茶酚胺過量、冠狀動脈痙攣以及微血管功能障礙。兒茶酚胺的作用:Takotsubo症候群的許多特徵,包括其與軀體或情緒應激的關聯,表明該疾病可能由兒茶酚胺誘導的廣泛微血管痙攣或功能障礙引起,並由此導致心肌頓抑,或由兒茶酚胺相關的心肌毒性直接引發。
  • Science Advances:微針介導的基因傳遞可治療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是指由於長期心肌缺血導致心肌局限性或瀰漫性纖維化,從而產生心臟收縮或舒張功能受損,引起心臟擴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臨床表現的臨床症候群。目前,用於該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是直接心肌注射藥物,由於其局限於針劑注射且藥物在心肌的滯留量較小,因此心肌修復效果甚微且存在給藥錯位的風險。
  • 磁共振延遲釓強化技術在非缺血性心肌病中的研究進展
    >DCM是臨床上最常見的NICM,以左心室或雙心室擴大伴收縮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其在病理上通常表現為非特異性心肌細胞肥大、變性、纖維化同時存在,隨著病程進展纖維化程度逐漸加重、心肌收縮力及射血分數降低,進而發展成心力衰竭伴左心室重構;進一步發展表現為左心室容量增加,心室壁變薄,心室成球狀擴張,最終可導致進行性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不良心血管事件。
  • 世界心臟日:呵護生命 「用心愛心」
    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今年世界心臟日的活動主題為「用心愛心」。那麼,應該如何關愛保護我們的心臟?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病主任醫師劉先霞和大家聊一聊心臟的保健問題。  什麼是心臟  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其作用主要是維持全身血液循環、保證人體所有重要器官的氧氣輸送、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 2017執業醫師考試心臟瓣膜病的分析
    二尖瓣狹窄 B.二尖瓣關閉不全 C.主動脈瓣狹窄 D.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E.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二尖瓣狹窄【臨床表現】 1.體徵:心尖區有低調的隆隆樣舒張中晚期雜音,局限,不傳導。 *二尖瓣關閉不全【臨床表現】 1.症狀:急性輕者僅有輕微勞力性呼吸困難,重者可很快發生急性左心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
  • 肥厚型心肌病屬於遺傳性疾病,會引起身體變化,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02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會出現一些異常症狀,從而導致生活不能正常進行,症狀主要包括這四種1、勞力性呼吸困難大概有80%的患者在勞累過後,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這和左室順應性差、充盈受阻、舒張末期壓力的升高,以及肺淤血有很大的關係。
  • 韓玲:線粒體心肌病諸多難題亟待攻克
    由於人類mtDNA 分子小、結構簡單,使線粒體病、線粒體心肌病的臨床研究與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研究相對更為深入、廣泛和確切。2006年美國心臟學會及2007 年歐洲心臟病學學會的心肌病分類均將線粒體心肌病歸類為原發性心肌病中的遺傳性心肌病。
  • Micro-CT用於心臟功能評估,為醫療技術進步助力
    但是,使用Micro-CT評價收縮期排空或舒張期充盈的其他功能參數未見報導。舒張和收縮功能的評估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收縮功能異常常見於心血管疾病中,尤其在早期臨床表現中;而舒張功能的改善與生存時間的延長有關。如果Micro-CT這種簡單的成像模式,即可測定舒張和收縮期雙心室功能參數,將對心肺疾病的診斷、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 湖南首例|心內科完成肥厚型心肌病合併房顫「一站式」射頻消融術
    心臟是輸送血液到全身的「泵」「泵」一旦出了問題會引發一系列心血管功能異常甚至生命危險77歲曹女士的「泵」明顯是出了問題。最終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律失常心衰專科診斷為「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並心房顫動」。左:正常心臟右: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簡稱HCM)的心臟張志輝教授帶領的心律失常介入團隊經充分討論和研究,制定了「一站式」射頻消融解決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並心房顫動的治療方案。11月24日,張志輝教授帶領羅文治主治醫師和鄧煦主治醫師為該患者實施了手術。
  • 劉彤:EXPLORER-HCM揭曉,肥厚型心肌病新藥放異彩
    歐洲心臟病學會2020年年會(ESC 2020)首日,EXPLORER-HCM研究結果揭曉:肥厚型心肌病新藥Mavacamten初放異彩,可降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oHCM)患者左室流出道壓力梯度,減輕患者臨床症狀,改善心臟收縮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丨指南共識
    與成人不同,嬰幼兒及兒童HCM病因複雜,臨床表現呈高度異質性。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制定了《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部分HCM患兒的心電圖改變具有病因提示性意義,如短PR 間期、高大QRS波和廣泛T波倒置提示為Pompe病;短PR間期伴房室傳導阻滯提示為線粒體心肌病或PRAKG2心臟症候群等。
  • 心臟磁共振在左室心肌緻密化不全診斷及風險評估中的研究進展
    ,而且其高度的空間解析度以及大視野、無死角等優勢彌補了超聲的不足,在心臟結構細節和功能顯示方面表現出諸多無可比擬的優勢。 當出現遺傳基因缺陷等情況時,心肌正常緻密化過程受阻,最後心室壁由外層較薄的緻密化心肌和內層較厚的非緻密化心肌兩層結構組成,心內膜下肌小梁粗亂呈海綿狀,深陷的小梁隱窩與心室腔相通,心肌結構的先天性異常進一步發展表現為心室壁順應性的降低和僵硬度的增加,最終導致心肌舒縮功能障礙,引起心腔擴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與成人不同, 嬰幼兒及兒童HCM病因複雜, 臨床表現呈高度異質性, 可在任何年齡階段發展為心力衰竭, 其診斷和治療較為複雜。200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歐洲心臟病學會(ESC)首次發布了HCM專家共識,2011年美國心臟病學院基金會(ACCF)/美國心臟協會(AHA)發表了第1部HCM診斷與治療指南, 2014年ESC也發布了HCM診斷與治療指南。
  • 專家:心臟沒有記憶功能
    5歲那年,小翔因頻繁胸悶查出肥厚性心肌病(後來,隨著病情的進展發展成了擴張性心肌病,心臟移植患者中最為多見的一種疾病)。自那以後,他開始變得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了,他每天需要吃各種藥,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奔跑、跳躍,劇烈運動對他而言都是「危險」。「在移植前,每次體育課我只能站在邊上看,從沒在操場上跑過。」
  • 心臟超聲異常就是「心臟病」?這 12 種表現無意義
    心臟超聲是心血管科常用的輔助檢查之一,也是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據,然而有些心臟超聲表現中的所謂「異常」,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或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筆者整理了心臟超聲檢查中,可能沒有意義或意義甚微的 12 種表現,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心臟彩超疑問解答--中國數字科技館
    首先,我們要知道心臟彩超的這個結果是怎麼來的:從心臟彩超看心臟收縮功能正常與否,主要是看左室射血分數這個指標,英文代號LVEF,這個左心室射血分數等於每次左心室收縮時射出的血液量除以左心室舒張末期所充盈的血液總量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