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T用於心臟功能評估,為醫療技術進步助力

2020-11-28 儀器信息網

隨著造影劑及心跳門控技術的發展,顯微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Micro-CT)成為臨床前活體動物心臟研究的有利手段之一。Micro-CT可以在相對短時間內獲得心腔高解析度的三維圖像,時間短也就意味著麻醉時間短,對心臟的副作用小,同時也滿足高通量的成像。

許多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Micro-CT可以對心臟的形態學和整體心室收縮指數進行量化,如心搏量體積、射血分數(EF),心臟輸出量等。但是,使用Micro-CT評價收縮期排空或舒張期充盈的其他功能參數未見報導。舒張和收縮功能的評估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收縮功能異常常見於心血管疾病中,尤其在早期臨床表現中;而舒張功能的改善與生存時間的延長有關。如果Micro-CT這種簡單的成像模式,即可測定舒張和收縮期雙心室功能參數,將對心肺疾病的診斷、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大鼠肺動脈高壓模型

為了評價Micro-CT能否同時評估左心室(LV)和右心室(RV)的動態舒張充盈和收縮排空,文中使用了SU5416-低氧(SuHx)大鼠肺動脈高壓模型(PAH)和健康大鼠進行實驗。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但極具破壞性的疾病,由於肺動脈血管收縮和重構,引起肺動脈低壓升高。與LV不同,RV對後負荷的增加很敏感,隨著疾病的進展,額外的負荷會導致RV肥大、纖維化和衰竭。

實驗方法

使用PAH及健康大鼠,尾靜脈注射血池型碘化造影劑eXIA160XL(Binitio Biomedical, Inc, Ottawa, Ontario, Canada),劑量5μL/g體重,調整自動注射泵至速率0.3ml/min。大鼠經過氣體麻醉後,置於珀金埃爾默Quantum GX microCT成像系統中進行成像,管電壓調整至90Kvp,電流80 μA,僅需4min即可完成掃描。重建的數據加載到Analyze 12.0軟體中,在心內膜輪廓線進行圖像重建,計算所有重建的LV和RV體積。

*相關縮寫:

EDV:舒張末期容積;ESV:收縮末期容積;SV:心博量;LV:左心室;RV:右心室;EF:射血分數。

實驗證實SuHx大鼠右心室顯著增大,肺動脈擴張(圖1A-1C),以及扁平的室間隔朝LV偏移,形成壓縮的d型LV(圖1A和1B)。而健康的對照組大鼠,圖像顯示沒有異常。

圖1. SU5416-hypoxia(SuHx)和健康對照大鼠的心臟功能評價。(A)冠狀面, (B) 橫斷面,(C)三維圖像。

此外,與對照組相比,SuHx大鼠RV舒張末期和收縮末期體積顯著增加(圖2A-C),而RV心搏量體積和EF明顯減少,該結果與臨床一致(圖2C和2D)。同時,SuHx大鼠LV舒張末期,收縮末和心搏量顯著低於對照組(圖2E–2G)。值得注意的是,SuHx大鼠的LV EF不受影響,這表明LV收縮功能還可以維持(圖2H)。

SV= EDV-ESV

EF=SV/EDV×100

圖2. SuHx和對照大鼠心臟容積及功能參數對比。

(A)右心室舒張末期容積, (B) 右心室收縮末期容積,(C)右心室心博量容積,(D)右心室射血分數,(E)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F)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G)左心室心博量,(H)左心室射血分數。

心臟肥大小鼠造影成像

幾十年以來,一些心臟肥大和心力衰竭的轉基因小鼠模型被學者們用於心肌肥厚和心衰這些致命疾病可能的分子機制研究。其中Gαq(G蛋白的一種)過表達小鼠就是很好的模型,Gαq蛋白過表達可引起心肌細胞的肥大和左心室功能減退。在此文章中使用珀金埃爾默Quantum GX microCT成像系統來評價,Gαq過表達對心臟的影響。

實驗方法

使用Gαq-過表達及健康小鼠作為模型,尾靜脈注射ExiTron nano6000,100μl/只,注射後立即掃描,使用analyze軟體進行分析,用四種顏色代表心臟的不同分區。

由圖中可以看出,Gαq過表達對心臟的影響,使用自帶軟體可以清晰的看到冠狀面斷層圖像,可以劃分出心臟的四個腔室(圖3.上排)。藍色:右心房,黃色:右心室,粉色:左心房,綠色:左心室。相應橫斷面的圖像顯示出心房和心室肥大(圖3A)。通過軟體可以測定各個腔室的容積,從而比較Gαq40小鼠和對照小鼠的心臟容積的差別。通過比較容積發現,相對比照小鼠,Gαq40轉基因小鼠四個心腔都顯示肥大,心房肥大更加明顯(圖3B)。

圖3. 心臟造影圖像及定量數據。

(A)造影后,對照組和Gαq40小鼠心臟成像;

(B)心室及心腔的容積計算。

參考文獻

1. Baktybek  Kojonazarov, Alexander Belenkov etc., Evaluating Systolic and Diastolic Cardiac Function in Rodents Using Microscopic Computed Tomography. 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18;11:e007653

關於珀金埃爾默:

珀金埃爾默致力於為創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續創新。我們為診斷、生命科學、食品及應用市場推出獨特的解決方案,助力科學家、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解決最棘手的科學和醫療難題。憑藉深厚的市場了解和技術專長,我們助力客戶更早地獲得更準確的洞見。在全球,我們擁有12500名專業技術人員,服務於150多個國家,時刻專注於幫助客戶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類生活質量。2018年,珀金埃爾默年營收達到約28億美元,為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一員,紐交所上市代號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關珀金埃爾默的信息,請訪問www.perkinelmer.com.cn

相關焦點

  • 行業|為什麼影像廠商都愛強調「這款CT能掃描心臟」?
    一、為什麼說能掃描心臟的CT很牛?影響心臟CT影像質量的因素有時間解析度、空間解析度和密度解析度。其中,時間解析度由CT機架旋轉速度、扇區重組技術、雙源技術和探測器的寬度共同決定;空間解析度取決於探測器技術的進步;密度解析度由CT球管技術決定。X-Y軸時間解析度又稱圖像時間解析度是能否捕捉心臟運動的決定性因素。
  • 漢高醫療3D列印材料 用於心臟解剖模型
    兩家公司將利用各自的專業知識領域,共同開發用於醫療行業的先進3D列印解決方案,以用於製作解剖模型和假肢等領域。漢高醫療材料 3D列印心臟軟組織結構模型NewPro3D是數字光處理(DLP)3D列印技術的專家,最近成為漢高開放材料平臺的成員,目標是達到生產規模的增材製造。
  • Micro LED技術又獲突破,商用進程加快
    該公司推出用於MicroLED應用的商業化天然紅氮化銦鎵(InGaN)LED外延片。micro-LED全彩顯示是其中最有潛力的應用之一,未來的智慧型手機、手錶、虛擬實境眼鏡等小尺寸顯示屏都將受益於micro-LED技術。
  • 醫學界的重大進步,醫生戴AR眼鏡做心臟手術,宛如科幻大片
    相信不少人在前幾年就開始接觸AR技術,不僅僅在尖端武器和飛行器的研製和開發、數據模型的可視化等領域已經開始應用,我們最早接觸的就是AR眼鏡等娛樂領域。由於這項技術還具有能夠對真實環境進行增強顯示輸出的特性,所以在醫療研究和解剖訓練有很大的優勢,醫生可以運用這項技術更輕易的對手術部位進行精準定位。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完成該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
    近日,在齊魯醫院心內科張運院士和張梅主任指導下,心內科張鵬飛主任醫師和放射科王茜副主任醫師合作完成了齊魯醫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標誌著該院在這一領域達到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該病例患者為60歲女性,以胸悶憋氣5年為主訴入院,有高血壓、腦梗死和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病史,心電圖報告多導聯的ST-T改變,並因此疑診為冠心病而行冠狀動脈造影,但並無阻塞性病變發現。此次一站式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左心室壁輕度增厚,各左心室節段血流灌注及血流儲備出現差異(左圖),各節段血流灌注速度不均一(右圖),對解釋了患者症狀和長期心電圖異常提供了依據。
  • 從三種檢測對象,看液態活檢助力反映腫瘤基因圖譜
    用於液體活檢相應的多種檢測技術也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目前液體活檢的檢測對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循環腫瘤細胞(CTC)、循環腫瘤DNA(ct DNA)和外泌體。循環腫瘤細胞通常把進入人體外周血的腫瘤細胞稱為循環腫瘤細胞。1869年Ashworth首次提出循環腫瘤細胞(CTC)的概念。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打開APP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瑞爾特傳感器之家 發表於 2020-11-23 11:48:35 其核心算法可以將採集到的有效肌電數據通過濾波轉化為清晰波形,然後通過處理波形應用到康復、健身、VR\AR等領域,目前已經通過國家二類醫療器械質量檢測。   2、日本研發膏藥式腦電波醫療傳感器   日本大阪大學的科研團隊於2016年8月17日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如同「降溫貼」一般,可以貼在額頭上使用的膏藥式腦電波傳感器,能夠幫助人們實時觀察大腦狀態。
  • 2019世界十大醫療新技術排行榜,排名第一的竟然是……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評選出 2019 年醫療革新技術和藥物。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是美國最好的醫院之一,每年由它評選出「未來一年十大世界突破醫療革新技術」的排行榜已經成為醫療界的風向標。 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克利夫蘭診所評選出 2019 年醫療革新技術和藥物。
  • 藍帆醫療1.02億元入股同心醫療 專注人工心臟布局心衰領域賽道
    目前來看,心臟移植手術是公認的治療終末期心衰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然而嚴重缺乏心臟供體卻極大地限制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進行。數據顯示,我國目前一年僅能做300例心臟移植手術,因此心臟移植不能成為惠及大眾的醫療手段。  人工心臟是國際指南推薦的心衰標準化治療方式之一。據了解,人工心臟是以機械泵的方式將血液輸送到人體循環系統中來輔助或代替自然心臟的泵血功能。
  • 2019世界十大醫療新技術排行榜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是美國最好的醫院之一,每年由它評選出「未來一年 十大世界突破醫療革新技術」的排行榜已經成為醫療界的風向標。 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 克利夫蘭診所評選出2017年和2019 年醫療革新技術和藥物。 以下是克利夫蘭診所公布的「2017年10大醫療科技創新」榜單。
  • 彩超,X光,CT,核磁,都有什麼不一樣?醫生和你講一講
    期待著這篇文章可以為你解惑。1.X光作為最先出現的一種醫學影像,我們也要把它放在第1個為大家講解。所謂的x光就是我們大家俗稱的拍片子,X光具有著極強的穿透能力,而在檢查的時候,他就會給身體內部拍一張單獨的照片。
  • 雙源CT的技術原理與臨床應用
    本文介紹了雙源CT的技術原理和臨床應用。雙源CT(DSCT)是一個帶有兩個X射線管和兩個探測器的CT系統,其角度約為90°。a)第一代 兩個測量系統之間的系統角度為90°。b)第二代 為了提高探測器(B)的SFOV,選擇了95°的較大系統角。使用第三代DSCT(c),探測器B的SFOV進一步提高到35.4cm。圖紙由德國西門子醫療Junia Hagenauer提供。DSCT的主要好處是它改進了心電同步心臟掃描的時間解析度。
  • MEMS加速傳感器和陀螺儀設計瞄準醫療領域的應用
    心電圖可以為我們提供大量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心臟功能障礙、心臟疾病、以及心臟功能恢復情況、患者的軀體和心理壓力情況。但是,心電圖不能很好地檢查患者心臟的機械泵血功能或者心臟的機能。此外,這些電極可能會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幹擾患者的娛樂活動和夜間的心電監測。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美敦力測試可插入式心臟監護儀...
    Reveal LINQ ICM識別心衰風險的試驗美敦力宣布ALLEVIATE-HF臨床試驗的首批參與者,該試驗將評估其Reveal LINQ可插入式心臟監護儀(ICM)在識別心力衰竭惡化的高危患者方面的能力。
  • 盤點醫療技術領域最值得併購十大目標
    今年上半年在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下,醫療技術公司的併購交易並沒有給行業帶來任何驚喜。EvaluateMedtech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前6個月,醫療技術企業完成了57宗交易,平均規模為1.08億美元,總價值不到20億美元,這是過去十年的低點。
  • 用於種子質量評估的新興熱成像技術:原理和應用
    本文綜述了熱成像理論,簡要介紹了熱成像系統的基本原理,並對不同種類種子質量評估的最新進展和研究工作進行了探討,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 近幾十年來,隨著成像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不同農產品的無損檢測和質量監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技術進步和智能應用。
  • 36氪首發|研發超小型磁懸浮人工心臟,「核心醫療」獲數千萬元天使...
    36氪獲悉,人工心臟研發公司「深圳核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核心醫療)已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荷塘創業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GMP車間建設,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的研發、生產以及動物實驗,以期儘早推動上述產品進入臨床應用治療。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ct檢查都有聽說過吧,可能有些人雖然聽說過,卻不怎麼了解,只知道ct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也因此有很多人在聽到需要做ct的時候就直接拒絕,生怕她對身體有什麼傷害。但其實,如果需要做ct檢查,就要進行,而且ct檢查雖然有危害,但是有些卻不是傷害特別明顯的。
  • 重視胸部CT診斷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angiography,CCTA)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心臟CT檢查技術之一。冠狀動脈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能明顯克服冠狀動脈嚴重鈣化和支架植入這兩個易導致CCTA陽性預測值低的問題,將CCTA對冠狀動脈支架的評價直徑推進至2.5 mm,同時將支架不能評估率從56%降至4%。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6期:美科學家3D列印出會跳動的心臟...
    醫療技術公司CARMAT宣布在丹麥首次植入全人工心臟 7月23日,醫療技術公司CARMAT宣布在丹麥首次植入全人工心臟,植入手術由哥本哈根Rigshospitalet心臟中心的心胸外科醫生Peter Skov Olsen博士團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