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成億成億的人患有各種這樣的成癮性,但是我們對這些行為的機制及其治療方法卻還很有限。
發表在今天的《自然-醫學》上的一篇重要研究論文,題為:「高頻神經調節改善強迫性行為」,開發出了一種通過高頻電流刺激調節協助大腦神經治療成癮性的途徑。
根據這一新的研究,有癮性的賭徒、購物狂、毒癮者等,可以通過給他們大腦「通電」來「調整大腦」的癮症。
科學家使用稱為高清經顱交流電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縮寫HD-tACS),它涉及將電極放置在患者頭皮上。這種非侵入性技術涉及向眼眶額皮層發送少量電擊。眼眶額皮層屬於大腦神經灰質區域,其中紋狀體迴路的β-γ神經生理與影響成癮性的大腦神經生理相關。
電流電極以特定頻率傳送,提供微電流以「重新調節」腦電波。在測試過程中,該技術表明最多可減少3個月的成癮性強迫行為。研究表明,在成癮性症狀最嚴重的患者中所得到的改善最為明顯。
由波士頓大學心理與腦科學系、神經系統科學中心、認知神經影像中心、感覺交流與新興神經技術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了這一新型技術。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型的個性化大腦調節新形式可能會有效地為因強迫飲食、賭博和購物等行為而苦惱的人們帶來長久的利益。」 這項新療法為戰勝影響地球上約八分之一人口的病症打開了大門。「藉助這種非侵入性神經調節,可以根據個體的神經生理動態對幹預進行個性化治療。」
研究人員說:「目前,我們的研究結果為涉及眶額皮質皮質強迫性行為的原因提供了證據。」神經調節的頻率特異性作用為神經生理學提供了見識,可將其作為症狀改善的目標。
參考:High-frequency neuromodulation improves obsessive–compulsive behavior. Nature Medicine,Published: 18 January 202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117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