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磁場調整機械性能 超材料可從柔性「秒變」剛性

2020-11-26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指數=0

&nbsp&nbsp&nbsp&nbsp科技日報紐約12月11日電 (記者馮衛東)美國研究人員使用機械超材料(具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獨特機械性能)開發出一種新型材料,可響應磁場從柔性變為剛性,在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柔性機器人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nbsp&nbsp&nbsp&nbsp當前的機械超材料有著吸引人的特性,如負熱膨脹,低重量時的高強度和高剛度。但一旦構建完成,其屬性將無法更改或調整。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共同開展的新項目,旨在利用磁場創造一種具有動態可調機械特性的機械超材料,同時又不會引起顯著的形狀變化。

&nbsp&nbsp&nbsp&nbsp他們採用了所謂的4D列印技術,其得名於3D列印物體可隨時間改變形狀,時間是第四維度。通常,這種類型的結構會對刺激(熱、水化作用或磁場)作出響應而改變形狀。

&nbsp&nbsp&nbsp&nbsp研究人員開發的場響應超材料(FRMM)可根據磁場的變化改變其性質。然而,與典型的4D列印材料不同的是,其不會改變整體形狀,而是改變剛度。

&nbsp&nbsp&nbsp&nbsp其製造過程是,首先通過3D列印製作機械超材料,該材料由空心梁而非典型的實心梁構成。列印出中空管狀超材料後,將磁流變流體注入梁芯,完成場響應超材料的製造。磁流變流體由磁性顆粒構成,懸浮在非磁性介質中。當流體存在磁場時,磁性粒子沿磁場線排列成鏈,增加了流體的剛度,從而同時增加了整體結構的剛度。當磁場被移除時,流體表現為液體,能夠自由流動。

&nbsp&nbsp&nbsp&nbsp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磁機械效應不僅僅是一個開關響應,結構的剛度還可通過施加的磁場強度進行調整。通過仔細選擇管狀結構,場響應超材料的機械性能可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顯示出高達318%的拉伸剛度。

&nbsp&nbsp&nbsp&nbsp研究人員認為,場響應超材料可用作柔性機器人中的可變剛度接頭,並可集成到智能可穿戴設備中,這些可穿戴設備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是靈活的,但在檢測到威脅時可改變屬性以吸收衝擊或振動。

&nbsp&nbsp&nbsp&nbsp總編輯圈點

&nbsp&nbsp&nbsp&nbsp看不見摸不著的磁場,真是一種神奇的客觀存在!在現代科技和人類生活中,從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電報到加速器、熱核聚變裝置……無不與磁現象有關。如今,連材料的軟硬都能瞬間因之轉換,腦補一下,機器人、電子設備乃至人類被賦予「變形超能力」後,將是何種魔幻世界?!

相關焦點

  • 超材料可從柔性「秒變」剛性
    根據磁場調整機械性能 超材料可從柔性「秒變」剛性 2018-12-13 科技日報 馮衛東 【字體(具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獨特機械性能)開發出一種新型材料,可響應磁場從柔性變為剛性,在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柔性機器人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 我國科學家研發出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
    >,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該相變材料膜機械柔性好、形狀可裁剪及摺疊、冷熱循環壽命長,相變過程中材料始終保持固態,可實現大尺寸製備,並為開發高性能柔性相變儲能材料及熱管理器件提供新的方法與思路。
  • 柔性材料支撐剛性需求 探索「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隱形力量
    在航天領域,為了確保太空飛行器著陸時的安全性,採用充氣式柔性紡織材料氣囊緩衝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在防彈防刺領域,柔性複合材料結合緊密織造以及塗層整理技術,可提供與剛性防刺裝甲相同的性能,但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舒適性……   CINTE20現場,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將重點推出軍工配套紡織品、核生化(NBC)防護、消防特警與工業安全、特種行業防護、衛生應急防護、柔性複合材料及製品、單兵防護材料及裝備七大系列產品
  • 《Science Advances》應變速率相關的機械超材料
    開始的探索範圍相對有限,然而,迅速發展,現在的目標不僅在拉脹性,負熱膨脹,突彈跳變不穩定性以及超高性能的成熟行為,也包括更新奇的功能,例如形變,運動傳遞中的非互易性甚至像可編程邏輯門。在某種程度上,材料和機器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一些研究者甚至引入了機器物質這樣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柔性超材料顯示了最大的前景。
  • 科學家參透瓢蟲翅膀「玄機」,造新型柔性可摺疊機器人
    在減震機構、機車機械手等結構中,可摺疊設計也十分常見。但是,傳統設計中,可摺疊機械結構的每個表面都是不可變形的剛性面,難以儲存能量和實現穩健的自鎖。首爾大學的研究克服了這一局限性。瓢蟲的翅膀上有帶式彈簧(tapespring)形狀的翼脈,翼脈的橫截面曲率和柔性使其翅膀既能彈性儲能,也具有自鎖能力。在翅膀處於摺疊狀態時,橫截面曲率使翼脈產生了較高的初始剛度,也保證了翅膀的自鎖。同時,在翅膀摺疊過程中,大量的能量被儲存在翼脈中。這一點給了研究人員啟發:可以利用柔性材料實現機械的儲能、自鎖功能。
  • 大連化物所史全/吳忠帥合作《ESM》: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
    (DNL1903)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通過簡單易行的合成策略,開發出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論文對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評述。機械學院文力教授為本文第一兼通訊作者,丁希侖教授與卓越百人博士後潘飛為本文的共同作者。然而要想實現能媲美生物體運動靈活準確、承受外載高效、適應環境迅速等複雜特性和功能,軟體機器人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由剛、柔結構共同組成的張拉整體結構就是一個新的突破點。然而,如何實現張拉整體結構的快速製造,如何利用張拉整體結構增強軟體機器人機械性能等問題尚待解決。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論文對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評述。機械學院文力教授為本文第一兼通訊作者,丁希侖教授與卓越百人博士後潘飛為本文的共同作者。然而要想實現能媲美生物體運動靈活準確、承受外載高效、適應環境迅速等複雜特性和功能,軟體機器人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由剛、柔結構共同組成的張拉整體結構就是一個新的突破點。然而,如何實現張拉整體結構的快速製造,如何利用張拉整體結構增強軟體機器人機械性能等問題尚待解決。
  • 中科院研發出柔性相變儲能薄膜可用於可穿戴領域
    水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相變材料,當溫度低至0°C時,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結冰),當溫度高於0°C時水由固態變為液態(溶解),在結冰過程中吸入並儲存了大量的冷能量,而在溶解過程中吸收大量的熱能量。 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恆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廣泛應用於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
  • 新型柔性可穿戴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性能更好!
    導讀柔性和自供電,是目前可穿戴設備的技術前沿和發展方向。最近,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提高柔性可穿戴設備中熱電發電機的性能和效率,採用EGaIn 液態金屬互連線連接溫差電元件,這些互連線不僅電阻很低,還具有拉伸和自我修復的特性。
  • 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在人體彎曲動作中,柔性器件仍保持穩定的熱管理性能。本報訊(記者劉萬生通訊員寇豔)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上。
  • 可重編程的變形電磁軟機器人超材料
    為此,他們將含有嵌入鐵磁性顆粒的軟磁性材料加熱到嵌入顆粒的居裡溫度以上,並通過在冷卻過程中施加外部磁場來重新定向其磁疇。該團隊展示了具有高空間解析度的離散,三維和可重編程磁化強度。然後,使用可重新編程的功能,他們配置了三個對象的機械行為-膨脹的超材料結構,表面行走機器人的可調運動和對柔性抓手的自適應抓取。
  • 麻省理工Science子刊封面文章:離散裝配的機械超材料
    機械超材料的基礎來自於單元固體的研究,其中天然材料,如木材和骨頭,或合成材料,如隨機泡沫,被理解為一個閉合或開放細胞網絡。在後一種情況下,邊緣形成了梁的網絡,根據梁與基材的連通性,可以解析地預測梁的宏觀行為。數字製造的進步,特別是增材製造,使這些複雜的設計得以實現。
  • 柔性電子材料未來可取代心臟支架
    原標題:柔性電子材料未來可取代心臟支架   在2020中國5G+
  • 科學家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恆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廣泛應用於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
  • 基於材料組合的4D列印裝置可實現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基於材料組合的4D列印裝置可實現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7 15:03:34 2020年3月27日,南極熊注意到學術雜誌《Advanced
  • 科學網—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在人體彎曲動作中,柔性器件仍保持穩定的熱管理性能。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寇豔)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上。
  • 我國科學家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傳統相變儲能材料一般利用其固液相變行為進行儲能與控溫,然而,固相材料剛性大、不具備柔性;液相材料在相變過程中會發生洩漏,無法應用於柔性可穿戴器件熱管理。
  • 聚醯亞胺材料在柔性電子、4D列印、電磁屏蔽等領域的最新研究
    ,芳香型聚醯亞胺具有的特殊剛性結構。聚醯亞胺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超低溫特性,在液氮中仍能保持機械強度,不發生脆裂。聚醯亞胺具有極低的熱膨脹係數,與金屬的熱膨脹係數接近,應用於柔性印刷電路板的製造。根據元件的動態電容變化,還可輕鬆識別物體的滑動。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力學性能可調節、可編程的拉脹超材料
    拉脹力學超材料(即負泊松比材料)在受到軸向拉伸時會產生橫向擴張,並表現出優異的力學性能,如抗剪切、耐壓縮和抗衝擊等性能,在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超材料的宏觀力學屬性受控於組成微結構的拓撲結構,這意味超材料在製備後力學性能固定,缺乏自適應能力。針對以上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課題組近日在《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