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飛宇稱自己不神秘:我是一本打開的書 一切袒露無遺

2020-12-08 江蘇頻道

原標題:畢飛宇:我的西方文學接受史

導讀:就在不久前,一位記者對我說,作家多神秘啊。我告訴她,我不了解別的作家,但是,我一點也不神秘,相反,我渴望簡單,就像穆裡尼奧所說的那樣,「我是一本打開的書,一切都袒露無遺。我願意分享。」

畢飛宇(右)與張莉的對談構成文學的「言語之旅」。李殷/攝

有人問我,在寫作之餘,你最愛做的事情是什麼?我回答說,對話。我所說的對話不是聊天,不是一堆人,無主題、無目標地閒扯,那個是消磨時間。我喜歡兩個人就一個問題進行開放式的討論。從我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那一天起,這樣的對話就沒有離開過我。可以說,對話就是我人生的另一個局面。

201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給我出一套文集,其中有一本就是對話。出版社邀請了新銳批評家張莉女士,她專門來到南京,就在我們家樓下的那家咖啡館裡,我們一口氣談了兩天。我要感謝張莉女士,為了這次對話,她做足了功課,她保證了這次對話的開放性與邏輯性,

就在不久前,一位記者對我說,作家多神秘啊。我告訴她,我不了解別的作家,但是,我一點也不神秘,相反,我渴望簡單,就像穆裡尼奧所說的那樣,「我是一本打開的書,一切都袒露無遺。我願意分享。」是的,一個以寫小說為生的人,他的工作就是打開他自己。作家有可能神秘嗎?有,要麼寫不出來了,要麼從來都沒有寫過真正的文學。——畢飛宇

西方文學:一開始我想讀到愛情和性

畢飛宇:說起西方的文學,我們也別往大處說,其實一開始,我還是希望讀到愛情和性。

張莉:哈哈,年輕人讀小說都有那種隱秘的小心思吧,我最初讀《紅樓夢》時是跳著讀的,喜歡看寶黛鬥嘴。

畢飛宇:應當這樣說,我在青春期的前後閱讀西方小說是決定性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和我們一代所有的人一樣,我們都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底子,在「國學」方面是很可憐的。等我真的具備了閱讀能力的時候,「文革」也結束了,相對來說,接受西方文學就更容易。

張莉:你想說,西方文學對你的寫作影響很大。

畢飛宇:其實我想這樣說,西方文學對我最大的影響還是精神上的,這就牽扯到精神上的成長問題,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尊嚴、法的精神、理性、民主、人權、啟蒙、公民,人道主義,包括專制、集權、異化,這些概念都是在閱讀西方的時候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在價值觀方面,那個時候的閱讀是決定性的。你在閱讀故事、人物、語言,到後來,它在精神上對你有一定影響。

《懺悔錄》:一個鄉下人才有的衝擊力

張莉:我們先回憶你讀過的第一本西方書籍吧。

畢飛宇:這個不用回憶,是盧梭的《懺悔錄》。

張莉:那時候你多大?

畢飛宇:十六七歲,讀高中。我首先要和你談談書的事。我們那個時候很奇怪,你讀哪一本書,不是你去買,然後你再讀,不是這樣。哪一本書會落到你的手上,完全是隨機的,像命運的安排,你根本不知道你會遇上哪一本書。是神奇的命運把《懺悔錄》送到我的手上的,一開頭就吸引了我,哪有這樣對待自己的?只讀了幾句話我就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動蕩、憤激,很適合青春期。可我沒有想到盧梭會那樣對待自己,很嚇人的。

我剛才說的是第一點,第二點呢?我要說細節的力量。你知道書裡頭有盧梭和華倫夫人的不倫之戀,一個細節實在驚人,我到今天都忘不掉。華倫夫人在吃飯,正要吃肉,盧梭說,肉上有毛。華倫夫人就把肉吐出來了,盧梭接過來,放在了自己嘴裡。

張莉:哎,這細節太肉感啦!

畢飛宇:衝擊力大。盧梭有衝擊力,是一個鄉下人才有的衝擊力。

張莉:蠻力。

畢飛宇: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叫「細節」,但是,心驚肉跳,皮膚都是燙的,這些都是理性的感受。年輕時的閱讀就是這一點好,許多時候,它不是精神在閱讀,也不是靈魂在閱讀,它是身體在閱讀,是血管在閱讀。

張莉:我得說,關於這個細節,你有男性讀者的趣味,至少在那一刻。我讀到時卻是另外的感覺。

畢飛宇:這個不重要。雖然《懺悔錄》是一本非虛構,但在刻畫人物方面,華倫夫人這個形象無疑很成功。母性,淡定,雍容華貴,淫蕩卻優雅。她和盧梭可不就是秦可卿和寶玉嗎?

相關焦點

  • 作家畢飛宇來渝聊創作:知識錯誤可能讓作家錯失「茅獎」,小說...
    知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畢飛宇聊起了自己的「小說生活」近乎光頭的「髮型」,臉上滿是笑意,走過來時不忘和到場的記者逐一握手打招呼,讓人腦海裡首先蹦出來的詞是「謙和」。12月8日晚,帶著自己的兩本重新編輯再版書《平原》《小說生活》,知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畢飛宇就這樣走進了萬象城西西弗書店,和山城讀者面對面分享了自己的「小說生活」和創作心得。
  • 《一本神秘的厚書》
    曾獲「五個一」工程獎、第五屆國家圖書獎、第五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獎、第六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等幾十項獎項。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她的一部作品——《一本神秘的書》。一本神秘的厚書肖定麗第一次冒險火團越來越近,越降越低。哦,不是火團,是一架紅色的滑翔傘。
  • 《一蔸雨水一蔸禾》丨每種植物都是一本打開的書
    文丨朱永新去年一月,蔡皋送我這本籤名版的《一蔸雨水一蔸禾》,還特地畫了兩個牽著小手、童趣盎然的小朋友,好喜歡。當時就讀過一遍,感受到蔡皋那一塵不染的童心、對大自然的敬畏摯愛之心。這是一本充滿自然氣息的靈氣散文,也是一位童書插圖家的心靈畫像。
  • 酒後吐真言,深藏心底的話語會袒露無遺
    6.選擇燒酒的人:這種人性格外向,開朗善交際,喜歡結交朋友,社交廣闊,待人和藹,很有順應力,只要是看得順眼的人,就會打開心扉與之交往,即使涉及個人隱私也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不論是工作或遊樂,都很積極地參與,很有「青春活力」,在工作上,是個很好的「合作者」,頗受信賴。
  • 較勁與失重的快感:畢飛宇小說的「精神飛行」
    多年後的今天,我重讀畢飛宇的短篇小說《地球上的王家莊》,我沒有失望,我的確再一次聽見了那種極為獨特的聲音,它擺脫了時間的塵封和越加挑剔的苛刻,依然那麼鮮活,令人暗暗讚嘆。這個聲音構成了畢飛宇不可替代的風格學,也成為他醒目的美學標誌。畢飛宇的敘事對於「聽覺」的重視在當代小說家中不說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屈指可數的。
  • 在這片大海前,任何人都毫無秘密可言,心靈深處的痛苦被袒露無遺
    記得小時候家裡住的還是平房,晚飯後一家人爬上屋頂乘涼。被太陽曬了一天的屋頂還有餘溫,下邊暖烘烘,上邊則是清澈的星空。父母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我則看著遙遠的星空慢慢入睡。從小時候開始就對遙遠的地方充滿了幻想,長大以後更是對深邃的宇宙無比嚮往。
  • 推薦一本我喜歡的書——《小王子》
    第一次看到關於《小王子》的內容是在日本學者的一本法律書籍,書名和作者名字記不大清了,他在書裡提到了小王子、玫瑰花和狐狸。後來在一個節目裡,肖戰在推薦這本書時的解說很吸引我。「如果你們沒有讀過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 別不好意思,學學畢飛宇...
    畢飛宇就寫過一篇《我讀》,他在裡面大方承認自己真的看不懂:「我一點也不懷疑專業人士可以讀懂這樣的論述,可是,我讀不懂……我和許多人討論過這本書,有一句話我問得特別多:『你讀得懂嗎?』得到的回答令人欣慰:『讀不懂。』我很喜歡這個回答,直截了當。至今為止,我還沒有遇上能夠讀懂《時間簡史》的人。」
  • 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可以讓你站在宇宙的中心思考
    我第一次讀三體,是高一那年的暑假,在書店閒逛時偶然裡打開了一本已經拆封過的《三體》第一部。在那個暑假剩餘的時間裡,我如同一個飢餓的旅人,瘋狂地咀嚼著面前這份饕餮盛宴。然後,就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三體》到底有什麼魅力?
  • 倪萍:我情願背一本沉沉的書
    日前,她一身休閒裝扮出現在直播間,白色衛衣搭配灰色絲巾,直播結束後還在直播間裡為大家籤名售書。倪萍在接受採訪時說:「因為這樣一場直播,能為實體書店添一把火的話,我是非常願意的。」倪萍在中央電視臺時就曾做過多次直播,直播對她來說並不陌生。但是網絡直播她並不熟悉的,當工作人員和她說,「直播很輕鬆,渴了就喝點水,要上廁所就直接去,跟大家說一聲就行」,讓她覺得很新奇。
  • 英文原版My Morning Routine,這本關於自律的書讓我一口氣讀完了
    可是當我們垂垂老時,我沒有牙可以咀嚼香味,沒有腿可以爬山渡河,我不能去蹦極不能去跳傘不能去嘗試一切屬於年輕的餘興節目。我寧願讓我的每一天都過的充實而快樂,即使我沒有那麼多錢沒有那麼高權。我享受的快樂,別人也許無法看到,這種幸福感卻是真真實實在我舌尖的一絲甜。
  • 蔡志忠《智慧彼岸的微笑》,一本很有趣的書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好看的漫畫+淺白的文字,作為心經的興趣入門閱讀可,單純作為漫畫也是好看的。從看胡蘭成的《心經隨喜》,到星雲大師的《心經》五講,再到蔡志忠的智慧彼岸的微笑:《心經》解密,對《心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禪,最大的天啟,頓悟出生命的真理。
  • 畢飛宇:《紅樓夢》幫你了解中國歷史和社會結構
    不讀紅樓,就不能理解中國的「人情社會」。 據說你開始閱讀《紅樓夢》已經三十多歲,為什麼那麼晚才邂逅紅樓? 我說三十歲之後才讀《紅樓夢》,其實有誇張的成分,我讀《紅樓夢》其實並不晚,就因為年輕,老是沒有讀完罷了。但是,由於喜歡詩詞的緣故,我在十多歲的時候手頭有一本書,那就是蔡義江先生的《〈紅樓夢〉詩詞曲賦選注》。
  • 老書蟲推書|5本巫師流小說了解一下,這是一個相當神秘的職業
    這期的主題是巫師流,最後一本是我差點漏掉開山作,慚愧了每期推薦五本小說兩本養肥佳作,三本完結好書嚴格評分+精彩看點+完結資源(文章末尾)虛實轉換的獨角獸之影,對視石化的蛇怪之瞳,操控火焰的鳳凰之力……在收集血脈的過程中一個不一樣的魔法界已經展現在了伊凡面前。精彩看點:這是一本久違的、文筆不錯、金手指也不讓人覺得膩歪的hp同人。
  • 選一本哲學入門書
    這個時代,乍一看哲學很不受歡迎,大家都忙於實務,哲學就顯得沒用而玄虛。但也不盡然。比如哲學入門書《蘇菲的世界》,就從西方火到東方,在中國,自20年前初版以來,一直再版,一直暢銷。電子書時代,你到任何一個網絡閱讀平臺上,只要能找到這本書,必會發現每一頁上,相當於視頻彈幕的評論和留言都有好多條,大大超過一些爆款流行讀物。
  • 童書·新書|我剛吃掉了我的朋友
    「敘事」是圖畫書藝術中最重要的特色,也是一本圖畫書的本質所在。怎樣將獨特創新的巧思與傳統具象的敘事手法相融合,並保持兩者的折中平衡,正是本書要探討的。《不不園》《古利和古拉》作者中川李枝子將身邊的三件大事:書、孩子、繪本都凝結在這本隨筆集中。
  • 16本關於春天的書
    原標題:16本關於春天的書 春暖花開的季節,除了帶寶貝出門感受春天,還可以通過繪本來感受春天的美哦!今天小編為爸爸媽媽們推薦16本春天的繪本,快來收藏! 說明:書名標題後的數字+為適讀年齡。
  • 五本早已完結卻仍在巔峰的小說,一書封神口碑炸裂,評分9.5+
    凡人之後,再無修仙!世人只知凡人之輝煌,卻不明忘語背後的艱辛,起初凡人因前期平淡如水,到了40萬字仍未能和網站籤約,這對一位剛踏入網文創作的作者打擊極大,不過忘語依舊穩定更新,不急不躁,籤約上架後直接爆火全網,半部書已成白金作家,完結後更是成為仙俠文的標杆!另外,簡介沒什麼好說的,就是一個山村小子的坎坷修真路,不過具體內容還需慢慢體會,強烈推薦!  2.《遮天》辰東
  • 央視神仙紀錄片,6個人撐足中國面子:不把他們拍下來就是失職
    畢飛宇在故鄉這些人對故鄉的感情幾乎都是一樣的。賈平凹、莫言、劉震雲、阿來都是拼命要離開家鄉,他們要離開的心情是一樣的。阿來說: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差的地方嗎?莫言挨餓,阿來小時候沒有書可讀,一讀媽媽就罵他偷奸耍滑,不幹活。所以就像劉震雲說的,離開是一種哲學。
  • 一本漫畫書 全班輪流看
    一本漫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