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崔國輔旅行《甘州》,喟嘆:鄉國不知何處是,雲山漫漫使人愁

2021-01-20 來點悅讀

人生的驛站,我們走過一程又一程,腳步丈量過許多的地方,卻似乎永遠也難以尋覓到一處可以安放內心的淨土。畢竟,我們都是被上蒼遺忘的棄兒,註定放逐在精神王國之外,永遠不會得到安寧。

古代行旅詩,家鄉是逃不過去的永恆歌頌主題。對於唐朝詩人崔國輔而言,樂府小調才是他的強項,其五絕深得妙處,惹人讚嘆:「短篇則婉而多風,如崔國輔五言小樂府是也」(《石洲詩話》)。

《甘州》【唐】崔國輔亭亭孤日照行舟,寂寂長江萬裡流。鄉國不知何處是,雲山漫漫使人愁。

詩作題目名為《甘州》,思考後原本覺得就是一個地名,即現在的甘肅張掖,而不會是那個《八聲甘州》似的曲牌名。但結合其人擅長樂府小調,又推翻自己的猜想。古代真正的文人真是風雅極了,起個曲目名字就是這樣雅致,如《一剪梅》《西江月》《雨霖鈴》。光看字面流露出來的意境,就十分張人耳目和愉悅心靈。

「亭亭孤日照行舟,寂寂長江萬裡流」,亭亭,遙遠或長久,晉陶淵明《飲酒》詩之十八:「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時間亙古意十分明顯。孤獨的日頭高懸空中,散射光芒照耀江面上行駛的船隻,長江之水寂靜無聲地流動,滔滔奔瀉向萬裡之外。

無限拉長的鏡頭把廣闊的範圍包括進來,這裡面有「孤日」,它是落寞的野望;有「行舟」,它是孤寂的身影;有「長江」,它是斬不斷的牽掛,也是停不下的思念。時光就像河流,緩慢卻恆久地流淌著,沉穩而堅定。

「亭亭」和「寂寂」,就像絮叨人的喋喋不休,如眼前長江之水綿延不休,似乎時光驀然停止瞬息,一道殘影鋪地誘惑無限愁緒翻滾心頭。這無端憑空漫漶的情思,又如何是這兩個字詞能夠展現得了?罷了,且讓孤日照行舟,一同伴隨長江流瀉不盡的萬古幽寂和哀愁。

「鄉國不知何處是,雲山漫漫使人愁」,鄉國,即家鄉,可見《顏氏家訓·勉學》有句:「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詩人目睹流向遠方的江水,心間驀地升起一股茫茫然之感:長期漂泊在外,家鄉的樣貌漸漸變得模糊,有時會陡然產生一種身在何方的迷惘。江岸兩邊高聳的群山之間繚繞的雲霧,縹緲不定,愈發增添人的愁煩之情。

山間雲霧瀰漫,無端遮住旅人眺望家鄉的目光,憑空使人加重了愁煩。其實,憂愁煩惱的原因或許並非山間雲霧,事實上更多的可能恰好是因為人的內心湧現許多的煩亂愁緒,更像那縹緲在山間胡亂繚繞的雲霧。是山間雲霧增人愁,抑或是人心有愁看雲霧厭煩?雲霧不知,人亦不知。

詩人並不是自尋煩惱,也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真正的緣由其實早已在前面說過:「鄉國不知何處」。固然可以張口就說:心安處皆是家園。可是,那些無處安放的情感就像那山間吞吐不休的雲霧,一直纏繞在心間沒有辦法驅趕。

本詩善用疊字,假若去掉「亭亭」、「寂寂」兩個詞,變成「孤日照行舟,長江萬裡流」,其中的節奏相對增加了爽快度,相應就會減少一種悠遊幽遠之意,缺乏抹不去的靜寂漫長之感。那種浸入人骨子裡的寥落情緒,就蘊藏在這看似尋常的文字裡,不可言喻,卻能使人心領神會。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詩人為何偏愛月亮?他們告訴你
    當雲胡閱讀一首詩時,心想詩人也曾同我這般遙望那一輪明月,打消心頭的紛亂情緒。月亮,在這千萬年來見證詩人的浪漫和惆悵,是今世與古人至深的連接。今天我們就去詩中探尋一番,詩人對月亮有多鍾愛。第一,思鄉。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到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 訴盡衷腸卜算子,八聲甘州莫傷懷,請你帶上我的心離開
    或許花開總是那般短暫,讓人留戀的卻總是刻骨銘心。《卜算子·消得人憔悴》羅帕鉛淚沈,誰解其中味?心字成灰月成玦,消得人憔悴。研磨寫相思,萬語千言匯。訴盡衷腸待雁歸,卻惹愁添倍。只今聽殘聲,何處為歸徑。淚染清衣不覺涼,只是心悲冷。我終究逃離不了俗世的紛擾與糾纏,不懂愛與傷,所以便學會了偽裝。《卜算子·笑對群芳妒》追夢借東風,憑遠孤身去。
  • 「當代詩人詠夏天」張海燕 卷
    夏季值得吟唱也必得吟唱,詩人在這個季節裡當然不會擱下手中的筆,停下詩歌的腳步。雲帆特色欄目《當代詩人詠四季》繼續為您推「送清涼一夏」系列精彩作品。【雲帆頭條】張海燕 || 夏日詩詞輯夏日即感除卻颱風力,清涼何處得。雨潑老天愁,雷驚深夜黑。
  • 八位詩人,一人一首成名作
    有些詩人一首作品驚豔四座,眾人讚賞,但,再去翻看其「履歷」,卻並無其它作品,或者更出眾的作品,於是,這首「獨苗」便成為詩人最「閃亮"的標籤。有些詩人,只有一首詩,卻毫不妨礙他流傳千古。《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 古詩詞鑑賞:舊隱不知處,雲深樹蒼蒼
    詩歌末句以觸目所見霧靄雲深、林木莽莽的景象收束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孟浩然後繼無人的傷感、失落,更見出詩人對孟浩然的追懷。④「清風無人繼」一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無人繼承孟浩然情操、詩風的感傷,用「清風」喻孟浩然之風韻,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欽慕景仰之情。【小題1詳解】本題考查對詩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詞被人笑話為艄公上廁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這首詞也是宋朝婉約詞中最高水平高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這兩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被人稱為「古今俊語」。但也有無聊之人開玩笑說,詩人酒喝大了,楊柳岸是「艄公上廁所「之處。
  • 甘州217人通過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考核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 >> 甘州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出自何處?
    這句話最早出自元代著名女戲劇演員珠簾繡的《醉西施》,後來又被明代劇作家湯顯祖收錄進他的名作《牡丹亭還魂記》裡,到今天更由於被各種影視作品的影響帶動而被各色人等爭相引用,使得人盡皆知。元曲《醉西施》全文如下:「檢點舊風流,近日來漸覺小蠻腰瘦。想當初萬種恩情,到如今反做了一場僝僽。
  • 古詩詞中最愁的一場雨,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最後11字千古名句!
    對於這種自然現象,詩人的感情卻是複雜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表達的是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雨給人帶來的喜悅,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訴說的卻是在愁苦之上又添新愁的煩惱。概括來說,即雨所蘊含的人類文化情感,分為喜雨和愁雨兩種。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更漏子·玉爐香》,便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一首以雨抒寫愁緒的詞作。
  • 張掖甘州:氤氳溼地 生態畫卷
    張掖甘州:氤氳溼地 生態畫卷 2021-01-07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愁「愁」什麼
    它的紅後來源於臺灣詩人余光中、文化學者席慕容的同名詩作《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哪頭;長到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哪頭……   詩作中對故鄉充滿的思念、哀怨、惆悵,不知打動了多少少小離家、有鄉難回的遊子之心。
  • 煩人感悟—少年不知愁滋味!
    傷感的是一下子失去那麼多人,幸運的是我們很多人活著見到了來年的春天。因此,我自然會感恩,雖然我對社會上的很多現象已經心存不滿。比如在當下手機直播的今天,我已經對小視頻文化非常的厭煩了。2021年,估計是微信和抖音在小視頻領域打鬥激烈的一年。吃瓜群眾看熱鬧吧。但我依舊會感恩!李文亮醫生是一名普通的醫生,他也有家庭,將心比心,難道這樣的生命不值得大家緬懷嗎?
  • 唐代詩人上千,此二人詩歌獨樹一幟,其詩讓李白扔筆跪拜!
    一、王建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