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entral Sci:華人科學家開發個性化的癌症疫苗

2021-01-19 生物谷

2020年3月5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治療性癌症疫苗早在100年前就被開發出來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什麼效果。在取得具體成果之前,必須克服兩大障礙。首先,由於

腫瘤

突變對每個患者都是獨特的,所以必須非常精確地靶向癌細胞抗原,這是很難做到的。其次,需要一個安全的系統將疫苗送到正確的位置,並實現強大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近日EPFL工程學院Tang Li團隊在提出了一個解決輸送問題的方案。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縮聚的聚合技術來開發一種原型疫苗,這種疫苗可以自動移動到需要的位置並激活那裡的免疫細胞。這項專利技術已經在老鼠身上進行了成功的測試,這也是《ACS Central Science》雜誌上一篇論文的主題。Tang Li還與合伙人共同創辦了一家名為PepGene的初創公司,他們正在研究一種快速準確預測突變

腫瘤

抗原的算法。這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將在未來幾年內產生一種新的、更好的癌症疫苗。

圖片來源:ACS Central Science


幫助身體自衛


大多數疫苗--例如麻疹和破傷風疫苗--都是預防性的。健康的人接種弱化或滅活的病毒部分,這促使他們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讓身體做好了防禦未來感染的準備。


然而,治療性癌症疫苗的目的不是預防疾病,而是幫助身體抵禦已經存在的疾病。"除了疫苗,還有很多其他的免疫療法,但是有些病人對疫苗反應不佳。疫苗可以與這些免疫療法相結合,以獲得最佳的免疫反應。" Tang Li解釋道。另一個好處是疫苗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


但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呢?


避免在血液中迷失


向免疫系統提供癌症疫苗涉及不同的階段。首先,病人經皮下接種疫苗。因此,疫苗將進入淋巴結,那裡有許多免疫細胞。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疫苗就有望穿透樹突細胞,樹突細胞是一種預警機制。如果疫苗正確地刺激它們,樹突細胞就會向抗癌T細胞提供特定的抗原,這個過程會激活並訓練T細胞攻擊癌細胞。


這個過程看起來很簡單,但卻很難付諸實踐。因為它們很小,疫苗的成分在到達淋巴結之前就會分散或被血液吸收。


為了克服這個障礙,Tang Li開發了一個系統,通過化學方法將疫苗的各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實體。新疫苗名為聚凝新抗原表位(PNE),由新抗原(針對被攻擊

腫瘤

的突變抗原)和一種佐劑組成。當這些成分在溶劑中結合時,它們會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太大而不能被血管吸收的

納米

顆粒,它會自然地進入淋巴結。


一旦進入樹突細胞,疫苗成分就會再次分離。這使得樹突狀細胞能夠向T細胞提供正確的抗原,從而引發強大的免疫反應。Tang Li說:"這種新疫苗,結合對每個患者新抗原的高度先進的分析,應該能讓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統以一種個性化和安全的方式被激活。"


該團隊仍在完善腫瘤特異性抗原的檢測階段。"這個識別階段同樣重要," Tang Li總結道。"由於這些新抗原並不存在於健康細胞中,準確的鑑定將使我們能夠非常精確地瞄準

腫瘤

細胞,而不會對健康組織產生任何毒性。"(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ACS Central Sci:華人科學家開發個性化的癌症疫苗
    2020年3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治療性癌症疫苗早在100年前就被開發出來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什麼效果。在取得具體成果之前,必須克服兩大障礙。首先,由於腫瘤突變對每個患者都是獨特的,所以必須非常精確地靶向癌細胞抗原,這是很難做到的。其次,需要一個安全的系統將疫苗送到正確的位置,並實現強大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 Cell Stem Cell:ips技術用於開發癌症疫苗
    在這項研究中,75隻小鼠接種了輻射滅活的誘導多能性幹細胞疫苗(iPSC vaccine)。四周之內,70%的小鼠在接種了乳腺癌細胞之後發生了排斥反應。而剩下30%的小鼠體內腫瘤的體積也明顯縮小。相關現象同樣在肺癌以及皮膚癌中得到了驗證。(圖片來源:Kooreman and Kim et al.
  • 個性化癌症疫苗、諾華CAR-T 免疫治療進入了怎樣的新階段
    導語:7月11日,《自然》雜誌刊登德國和美國兩支團隊針對不同腫瘤突變研發的個性化癌症疫苗,分別在黑色素患者中大獲成功,這是癌症疫苗研究首次在臨床試驗中取得重大突破。貝殼說特邀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研究所和中國藥科大客座教授、《國際醫藥動態》雜誌主編、江蘇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建新作客線上沙龍,獨家解讀免疫治療和個性化癌症疫苗的發展前景。1.為什麼說這兩大研究發現具有裡程碑式意義?2.這兩項科研成果有何實質性不同?
  • EMBO Mol Med:重磅!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ACS Cent. Sci:用於亞單位疫苗持續共遞送的可注射水凝膠增強體液免疫
    然而不幸的是,由於各種原因,針對很多傳染性疾病的疫苗很難開發,這些原因包括抗原免疫原性差、針對快速突變的抗原靶標的保護範圍差或免疫保護的持久性差等。為了獲得持久的保護性抗體反應,疫苗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和空間與適當的細胞相互作用。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免疫系統暴露於抗原中往往長達1-2周,而單次注射大劑量亞單位疫苗產生的作用僅持續1-2天。
  • 科學家開發出RAS基因突變引發的癌症療法
    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療法,這種療法能夠有效治療因RAS基因突變誘發的療法耐藥性癌症,RAS基因突變在很多癌症中都存在;研究者表示,這項臨床前研究結合了能夠將靶向作用PARP及MEK(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劑療法。
  • 加強自身免疫細胞 癌症疫苗使預防惡性腫瘤成為現實
    科學家認為人體平時就有癌細胞的存在,但大部份的時候會被健康的免疫系統所消滅;當免疫系統失靈時,正常細胞受到病毒的感染後,產生癌化現象,也就是癌症。有關於LDG,請參看連結:   在歷經15年的利用加強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的實踐後,今年7月LDG又開拓了癌症疫苗的新舉措。
  • ACS Cent Sci:龐貝氏症治療取得突破
    這些工具允許科學家測量人類細胞提取物中GAA酶的水平,允許進行酶水平的快速檢測。研究人員說,這些化合物將為更有效的治療提供信息,最終導向更好的療法和個性化醫學。類似的診斷方法已經改進了其他遺傳病的醫療。研究團隊包括紐約大學化學繫結構生物學實驗室的Liang Wu博士和Gideon Davies教授。
  • Int J Mol Sci突破!研究確定SARS-CoV-2基因組中可能的...
    2020年7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COVID-19病毒(SARS-2)的奧塔哥大學的科學家在其基因組上發現了潛在的靶點,這可能有助於未來對該病毒的治療。該研究第一作者Hosseini先生說,他希望這項工作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病毒是如何逃脫宿主免疫反應的,並有助於開發減毒病毒疫苗。
  • ACS Macro Lett:開發出可解開雜亂DNA分子的納米通道
    由於DNA分析和操作的方法極為普遍,因此尋找到一種可以解開釋放易於纏結的DNA分子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通道,其就可以幫助實現釋放纏結DNA的目的。(生物谷Bioon.com) Knotting and Unknotting Dynamics of DNA Strands in NanochannelsCristian Micheletti *† and Enzo Orlandini *‡ The self-knotting
  • Front Bioeng Biotechnol:「生物發酵」提高維生素與阿爾茲...
    它可以防止細胞壓力,進而預防神經系統損傷和癌症等疾病。基於大鼠和線蟲的研究表明,麥角硫氨酸在預防痴呆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此外,研究表明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者麥角硫氨酸的血液水平明顯低於正常群體。這些發現表明,麥角硫氨酸可以作為預防或延緩這些疾病的「維生素」。 目前,通過化學合成的手段生產麥角硫氨酸既複雜又昂貴。
  •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新型癌症疫苗 用病毒樣粒子抗癌
    網易科技訊 3月5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開發一種能引發對腫瘤細胞免疫反應的癌症疫苗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利用一種類似病毒的粒子來幫助動物對抗癌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為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了240萬美元的資助,用於為動物研製一種癌症疫苗,它使用類似病毒的粒子引發抗癌免疫反應。雖然這種疫苗最初將在動物身上進行檢測,但最終有望成為人類患者的治療方法。癌症可能很難治療,特別是因為癌細胞能夠通過隱藏觸發免疫反應的蛋白質來抑制免疫系統。
  • Science:新藥研發突破技術——sci-Plex!
    12月5日,最新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題為「Massively multiplex chemical transcriptomics at single cell resolution」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華盛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描述了一種名為sci-Plex的新技術,該技術結合了細胞核標記技術的改進以及單細胞基因表達分析的進步
  • Nat Machine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助力生物醫學成像
    2019年10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成功利用機器學習方法來改善光聲成像。這種相對年輕的醫學成像技術可用於諸如可視化血管,研究腦活動,表徵皮膚病變和診斷乳腺癌等方向。然而,渲染圖像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備使用的傳感器的數量和分布:傳感器的數量越多,圖像質量就越好。
  • 泛素化新藥開發 華人科學家獲投種子輪1500萬美元
    近日,一家與華人科學家密切相關的蛋白質降解技術新銳Cullgen宣布成立,並獲得了1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專注於開發泛素化蛋白降解機制新藥。Cullgen是一家自北卡羅來納大學(UNC)拆分獨立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利用泛素介導的蛋白降解技術平臺uSMITETM ,開發首創的新藥, 用於治療缺乏有效治療方法的疾病,最初專注於腫瘤學領域,然後計劃擴散到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 Biol:開發出用以追蹤癌細胞在機體中循環的新型螢光蛋白...
    2014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在機體擴散後尋找並且破壞循環在機體中的癌細胞對於癌症患者的生存至關重要,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hemistry &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技術,其可以幫助研究者標記循環在血液中的腫瘤細胞並且對其進行追蹤,這將大大幫助研究者們理解癌症的擴散機制以及如何有效抑制癌細胞的擴散。
  • 為什麼新抗原疫苗可能成為下一個重大的癌症免疫治療突破口?
    二、新抗原疫苗帶來了更個性化的癌症治療藥物  二、新抗原疫苗如何發揮作用?  三、研究進程如何?  四、開發新抗原疫苗的公司  五、新抗原疫苗下一步如何發展?  免疫療法已在抗癌鬥爭中佔據了中心地位。一些免疫療法通過尋找存在於癌細胞表面的抗原(通常由蛋白質組成)來治療疾病。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科學家建立高效...
  • 加快疫苗開發!美英韓科學家創建首個新冠全長刺突蛋白開源全原子模型
    加快疫苗開發!美英韓科學家創建首個新冠全長刺突蛋白開源全原子模型  Emma Chou • 2020-06-23 10:14:21 來源:前瞻網
  • Sci Transl Med:突破性成果!幫助癌症擴散的血管或能增強免疫療法的治療效率
    研究者認為,在癌症患者開始治療之前進行簡單的血液檢測或許就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有效預測哪些患者會因癌症免疫療法而獲益,至少是黑色素瘤患者;目前僅有一小部分患者會因免疫療法而獲益,研究人員希望能夠開發出新型的策略使得癌症免疫療法更加有效地對癌症患者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