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entral Sci:華人科學家開發個性化的癌症疫苗

2020-12-06 生物谷

2020年3月5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治療性癌症疫苗早在100年前就被開發出來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什麼效果。在取得具體成果之前,必須克服兩大障礙。首先,由於

腫瘤

突變對每個患者都是獨特的,所以必須非常精確地靶向癌細胞抗原,這是很難做到的。其次,需要一個安全的系統將疫苗送到正確的位置,並實現強大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近日EPFL工程學院Tang Li團隊在提出了一個解決輸送問題的方案。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縮聚的聚合技術來開發一種原型疫苗,這種疫苗可以自動移動到需要的位置並激活那裡的免疫細胞。這項專利技術已經在老鼠身上進行了成功的測試,這也是《ACS Central Science》雜誌上一篇論文的主題。Tang Li還與合伙人共同創辦了一家名為PepGene的初創公司,他們正在研究一種快速準確預測突變

腫瘤

抗原的算法。這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將在未來幾年內產生一種新的、更好的癌症疫苗。

圖片來源:ACS Central Science


幫助身體自衛


大多數疫苗--例如麻疹和破傷風疫苗--都是預防性的。健康的人接種弱化或滅活的病毒部分,這促使他們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讓身體做好了防禦未來感染的準備。


然而,治療性癌症疫苗的目的不是預防疾病,而是幫助身體抵禦已經存在的疾病。"除了疫苗,還有很多其他的免疫療法,但是有些病人對疫苗反應不佳。疫苗可以與這些免疫療法相結合,以獲得最佳的免疫反應。" Tang Li解釋道。另一個好處是疫苗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


但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呢?


避免在血液中迷失


向免疫系統提供癌症疫苗涉及不同的階段。首先,病人經皮下接種疫苗。因此,疫苗將進入淋巴結,那裡有許多免疫細胞。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疫苗就有望穿透樹突細胞,樹突細胞是一種預警機制。如果疫苗正確地刺激它們,樹突細胞就會向抗癌T細胞提供特定的抗原,這個過程會激活並訓練T細胞攻擊癌細胞。


這個過程看起來很簡單,但卻很難付諸實踐。因為它們很小,疫苗的成分在到達淋巴結之前就會分散或被血液吸收。


為了克服這個障礙,Tang Li開發了一個系統,通過化學方法將疫苗的各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實體。新疫苗名為聚凝新抗原表位(PNE),由新抗原(針對被攻擊

腫瘤

的突變抗原)和一種佐劑組成。當這些成分在溶劑中結合時,它們會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太大而不能被血管吸收的

納米

顆粒,它會自然地進入淋巴結。


一旦進入樹突細胞,疫苗成分就會再次分離。這使得樹突狀細胞能夠向T細胞提供正確的抗原,從而引發強大的免疫反應。Tang Li說:"這種新疫苗,結合對每個患者新抗原的高度先進的分析,應該能讓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統以一種個性化和安全的方式被激活。"


該團隊仍在完善腫瘤特異性抗原的檢測階段。"這個識別階段同樣重要," Tang Li總結道。"由於這些新抗原並不存在於健康細胞中,準確的鑑定將使我們能夠非常精確地瞄準

腫瘤

細胞,而不會對健康組織產生任何毒性。"(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ACS Central Sci:華人科學家開發個性化的癌症疫苗
    2020年3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治療性癌症疫苗早在100年前就被開發出來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什麼效果。在取得具體成果之前,必須克服兩大障礙。首先,由於腫瘤突變對每個患者都是獨特的,所以必須非常精確地靶向癌細胞抗原,這是很難做到的。其次,需要一個安全的系統將疫苗送到正確的位置,並實現強大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 個性化癌症疫苗、諾華CAR-T 免疫治療進入了怎樣的新階段
    導語:7月11日,《自然》雜誌刊登德國和美國兩支團隊針對不同腫瘤突變研發的個性化癌症疫苗,分別在黑色素患者中大獲成功,這是癌症疫苗研究首次在臨床試驗中取得重大突破。貝殼說特邀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研究所和中國藥科大客座教授、《國際醫藥動態》雜誌主編、江蘇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建新作客線上沙龍,獨家解讀免疫治療和個性化癌症疫苗的發展前景。1.為什麼說這兩大研究發現具有裡程碑式意義?2.這兩項科研成果有何實質性不同?
  •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新型癌症疫苗 用病毒樣粒子抗癌
    網易科技訊 3月5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開發一種能引發對腫瘤細胞免疫反應的癌症疫苗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利用一種類似病毒的粒子來幫助動物對抗癌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為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了240萬美元的資助,用於為動物研製一種癌症疫苗,它使用類似病毒的粒子引發抗癌免疫反應。雖然這種疫苗最初將在動物身上進行檢測,但最終有望成為人類患者的治療方法。癌症可能很難治療,特別是因為癌細胞能夠通過隱藏觸發免疫反應的蛋白質來抑制免疫系統。
  • ACS Cent. Sci:用於亞單位疫苗持續共遞送的可注射水凝膠增強體液免疫
    然而不幸的是,由於各種原因,針對很多傳染性疾病的疫苗很難開發,這些原因包括抗原免疫原性差、針對快速突變的抗原靶標的保護範圍差或免疫保護的持久性差等。為了獲得持久的保護性抗體反應,疫苗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和空間與適當的細胞相互作用。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免疫系統暴露於抗原中往往長達1-2周,而單次注射大劑量亞單位疫苗產生的作用僅持續1-2天。
  • ACS Central Sci:研究開發腫瘤靶向治療新策略
    2019年6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保留正常細胞是癌症化療的核心挑戰。如果科學家能在腫瘤中放置一個"歸航信標",他們就能吸引這些藥物,並減少藥物對健康細胞產生的副作用。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種水凝膠,當注射到小鼠腫瘤附近時,可以招募藥物來縮小腫瘤,副作用也更少。
  • 癌症免疫療法巨擘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華人科學家擦肩而過?
    實際上,真正的癌症免疫療法已經有了超過百年的歷史,在這一過程中,還有一位今年沒有獲獎的華人科學家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世紀末  美國骨科醫生William B.Coley意外的發現手術後感染釀膿鏈球菌病人的癌症出現了緩解,第一次打開了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大門,他也被稱作「腫瘤免疫療法之父」。
  • 科學家開發出RAS基因突變引發的癌症療法
    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療法,這種療法能夠有效治療因RAS基因突變誘發的療法耐藥性癌症,RAS基因突變在很多癌症中都存在;研究者表示,這項臨床前研究結合了能夠將靶向作用PARP及MEK(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劑療法。
  • 史丹福大學成功研發新型癌症疫苗
    找出消滅、治癒癌症的方法,是許多科學家一生追尋的「聖杯」。其中最大的一個努力方向,就是希望研發新疫苗,徹底打敗癌症。
  • ACS Cent Sci:一種新型分子探針讓癌症幹細胞無處可逃
    2018年8月8日/生物谷BIOON/---在治療原發性腫瘤後,癌症幹細胞仍然可能潛伏在體內,作好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的準備並以更具侵襲性和抵抗治療的形式導致癌症復發。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分子探針來找出這些難以捉摸的癌症幹細胞並照亮它們,這樣不僅能夠在體外的細胞培養物中而且也能夠在天然環境---身體---中鑑定、追蹤和研究它們。他們描述了利用這種分子探針在多種人癌細胞系的體外培養物中和活小鼠體內鑑定出癌症幹細胞的有效性。
  • 為什麼新抗原疫苗可能成為下一個重大的癌症免疫治療突破口?
    二、新抗原疫苗帶來了更個性化的癌症治療藥物  二、新抗原疫苗如何發揮作用?  三、研究進程如何?  四、開發新抗原疫苗的公司  五、新抗原疫苗下一步如何發展?  免疫療法已在抗癌鬥爭中佔據了中心地位。一些免疫療法通過尋找存在於癌細胞表面的抗原(通常由蛋白質組成)來治療疾病。
  • 輝瑞新冠疫苗可抗癌?新型癌症疫苗有效率高達90%
    目前,在全球至少有十多款癌症疫苗,BioNTech執行長稱,預計將在2022年內看到首個癌症mRNA疫苗上市。2. mRNA技術屬於新一代免疫療法,可以採集到所有抗原信息,從而為個人定製腫瘤疫苗。BioNTech是第一家將mRNA個性化腫瘤疫苗引入臨床的公司。3.
  • 病毒的DNA測序,以期開發下一代癌症疫苗
    通常,98%的宮頸癌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引起,而HPV疫苗可以預防HPV感染,使宮頸癌發病率降低約71%。此外,研究表明約20%-40%的人類癌症由細菌和病毒引起,了解並鑑定哪些細菌和病毒會導致癌症,這對預防癌症意義深遠。
  • ACS Cent Sci:龐貝氏症治療取得突破
    2016年5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新發表於《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中,紐約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在龐貝氏症這些工具允許科學家測量人類細胞提取物中GAA酶的水平,允許進行酶水平的快速檢測。研究人員說,這些化合物將為更有效的治療提供信息,最終導向更好的療法和個性化醫學。類似的診斷方法已經改進了其他遺傳病的醫療。研究團隊包括紐約大學化學繫結構生物學實驗室的Liang Wu博士和Gideon Davies教授。
  • 自然展望2018年生物醫學突破:促進癌症疫苗研發
    (原標題:促進癌症疫苗研發 建立科學物聯網)
  • 華人女科學家再獲殊榮!成為首位「ACS Central Science顛覆者與...
    作為一名化學工程師,鮑哲南因其「在導電聚合物分子設計及其應用領域的廣泛性和顛覆性研究,以及在人造電子皮膚和其他生物電子器件的開發方面的突出進展」而獲得該獎項。她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包括開發可拉伸電路、柔性電池和連接醫用植入物與生物組織的材料。這些可拉伸電子器件使她能夠製造出與活體組織相連的裝置。這種電子皮膚還可以用於人體假肢和機器人。
  • 加強自身免疫細胞 癌症疫苗使預防惡性腫瘤成為現實
    科學家認為人體平時就有癌細胞的存在,但大部份的時候會被健康的免疫系統所消滅;當免疫系統失靈時,正常細胞受到病毒的感染後,產生癌化現象,也就是癌症。有關於LDG,請參看連結:   在歷經15年的利用加強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的實踐後,今年7月LDG又開拓了癌症疫苗的新舉措。
  • 新型癌症疫苗:預防復發,100%小鼠存活
    在我們開發的新系統中,免疫療法能吸引大量免疫細胞進入腫瘤,而化療能產生大量死亡癌細胞碎片,免疫細胞可以利用這些碎片產生有效的腫瘤特異性反應。」無需等待的個性化疫苗可注射癌症疫苗於2009年首次被開發出來,在治療小鼠多種癌症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前景,並已在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進行了治療黑色素瘤的臨床試驗
  • PNAS:抗CD47抗體給癌症疫苗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3年5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表明,他們先前發現的通過免疫細胞--巨噬細胞對抗癌症治療的方法,也提示可引導殺手T細胞攻擊癌細胞。研究發表在5月20日的PNAS雜誌上,該方法可能是創建癌症疫苗一個很有前途的戰略。多年來許多研究者已經創建對抗癌症的疫苗,但所產生的疫苗都沒有非常有效。
  • PNAS:科學家發現新型抗原肽 或加速癌症免疫療法的開發
    2014年3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利用一種新方法鑑別出了一些未知的抗原肽,這些抗原肽是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的,新型未知抗原肽的發現對於未來研究者們開發新型疫苗以及癌症的免疫療法提供了新的希望,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NAS上。
  • 新型癌症疫苗有效預防復發
    在我們開發的新系統中,免疫療法能吸引大量免疫細胞進入腫瘤,而化療能產生大量死亡癌細胞碎片,免疫細胞可以利用這些碎片產生有效的腫瘤特異性反應。」無需等待的個性化疫苗可注射癌症疫苗於2009年首次被開發出來,在治療小鼠多種癌症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前景,並已在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進行了治療黑色素瘤的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