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62號)國土資源部關於修改《地質...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將其合法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捐贈給符合條件的收藏單位收藏。 第三十八條 收藏單位不得將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轉讓、交換、贈與給不符合收藏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收藏單位之間轉讓、交換或者贈與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向國土資源部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流通申請表; (二)轉讓、交換、贈與合同; (三)轉讓、交換、贈與的古生物化石清單和照片; (四)接收方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相應古生物化石收藏條件的證明材料。
-
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_政府信息公開專欄
第二十三條 國有收藏單位不得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轉讓、交換、贈與給非國有收藏單位或者個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轉讓、交換、贈與、質押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第二十四條 收藏單位之間轉讓、交換、贈與其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應當經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
-
科普|收藏單位怎樣獲得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根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第23條)規定,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博物館等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合法收藏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依法挖掘。◆ 依法轉讓、交換、贈與。◆ 接受委託保管、展示。◆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指定收藏。◆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
《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新聞通氣會
但是,一些管理事項的規定還有待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職責尚不明晰,不利於專家作用的充分發揮;二是申請古生物化石發掘、流通、進出境應提交的材料尚不明確,不利於管理相對人申請報批;三是收藏單位的收藏條件、對收藏單位的管理措施不夠明晰,不利於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法加強管理和監督檢查;四是個人收藏化石的處置和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流通制度等事項未予明確,不利於公民合法財產權益的保護
-
...規劃計劃 江西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印發《江西省古生物化石保護...
(2)管理職能分散、交叉《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頒布前很長一段時期,古生物化石保護職能沒有明確界定,文化、國土等多個部門參與化石管理,權責不明確,管理不協調。重點調查古生物化石種屬及數量、埋藏特徵、賦存層位和保護利用狀況等。
-
二連巨盜龍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
人民網二連浩特4月5日電 近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一批)》。其中,二連巨盜龍化石列入一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一批)》的編制,是依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和《國家古生物化石分級標準》的規定,結合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具體情況,確定的全國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
-
個人收藏一般古生物化石可買賣
國土資源部法規司副司長姚義川今日表示,國土資源部在行使管理職責時不增設行政許可及其前置條件,不超越權限設定行政處罰。 國土資源部今天召開新聞通氣會,姚義川在會上表示,2011年國務院出臺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但由於缺乏配套法規,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職責尚不明晰;申請古生物化石發掘、流通、進出境應提交的材料尚不明確;個人收藏化石的處置和一般保護古生物化石的流通制度等事項未予明確。 辦法作為條例的配套法規,解決了上述問題。
-
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劫」與「難」
在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魚龍、海龍、海百合、鸚鵡螺等古生物化石而聞名世界的新鋪,盜挖盜採、走私販賣化石,曾經是常態。從2003年開始,關嶺縣持續加強對保護區內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持續打擊盜挖盜採,收繳魚龍、海百合等珍貴古生物化石上萬塊。然而,由於資金和基礎設施的缺乏,收繳的大量古生物化石保護和處理也成為難題。
-
古生物化石保護杯「地球的故事」攝影作品網絡徵集啟事
為尋求保護地球資源環境的途徑和鑰匙,廣大地質工作者正通過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來探索地球演變的歷史和生命的起源發展,為倡導每一位社會公民保護地球歷史遺蹟——古生物化石,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在第43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國土資源部聯合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所屬五洲傳播中心,以「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為主題,在全國開展古生物化石保護杯「地球的故事」攝影作品網絡徵集大賽(以下簡稱
-
守好古生物化石這份財富
這些沉積和化石,不僅是中國的財富,也是世界的財富。」 然而,作為世界古生物學家「聖地」的中國,盜採盜挖和非法買賣古生物化石現象普遍,很多珍貴的化石被破壞或流失海外。 國務院頒布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已一年,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國家行政法規。
-
綦江南部地區古生物化石你了解多少?
以前,人們常常把古生物化石當成歷史文物來看待,由文物部門實施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也確實發揮了很好的作用。1995 年,國土資源部和文化部聯合發出通知,就兩個部門之間在古生物化石和文物的管理範圍和職責分工進行規定。
-
化石收藏門檻高監管嚴
當前,在國內的公共博物館和私人收藏館裡邊,科學愛好者們能夠觀賞到的古生物化石主要包括魚類、鳥類、兩棲類、哺乳類、昆蟲類、銀杏類、松柏類、被子植物類等生物門類。記者從國土資源部早前公布的一份文件中了解到,僅僅是被納入首批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的就有數百種,包括四足類脊椎動物、魚形類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高等植物三大類。廣西桂林是國內重要的觀賞石集散地。
-
海百合化石不允許買賣
昨天本報的南京市民8萬元叫賣海百合化石的報導引起了各方關注,不少市民打進電話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大多數的市民旗幟鮮明地表示:不管這塊化石的科研價值如何,都不可以買賣,江蘇省國土資源廳的有關人士在仔細查詢了化石的相關信息並向國土資源部諮詢後明確表示:該海百合化石屬國家保護的品種,不能買賣。
-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經過國土資源部和海關總署批准後,於近日移交給了浙江自然博物館。 「一些採掘隊,因為沒有相關古生物化石保護方面的專業知識,既不對出土化石進行記錄編號,也不能對挖掘的化石進行妥善地修補、保存,使得大量古生物化石標本源源不斷地流入市場,更有一些珍貴的化石流失到國外。」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對記者說。 曾參與「2004·11·1」化石案偵破工作的緝私人員告訴記者,該案走私者收購的不少化石都來自遼寧一些化石市場。
-
遼寧西部106個重點古生物化石資源清單已出爐
遼西106個重點古生物化石資源清單出爐形成我國目前古生物化石保護研究方面最系統資料 2月10日,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由渤海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省地質勘查院、北票市古生物化石保護研究中心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項目組共同完成的我省重大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遼寧西部古生物化石時空分布與保護利用機制構建
-
8件珍貴遼寧古生物化石從歐洲萬裡歸鄉
8件珍貴化石去年年底運到瀋陽 經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研究並報請國土資源部批准,同意接收這批珍貴的化石標本,並由遼寧古生物博物館作為館藏。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館,由遼寧省國土資源廳與瀋陽師範大學共建,展品包括迄今世界最早的花「中華古果」、迄今最原始的具毛髮似哺乳動物「巨齒獸」、全球中生代唯一發現會滑行的蜥蜴「趙氏翔龍」等珍品。
-
貴州省古生物化石資源亟須保護和開發
據貴州日報報導,貴州是古生物化石王國,地下有十分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是貴州省地下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公開展出、陳列,用於宣傳教育時,像博物館這類專業單位竟拿不出最有價值的展品。:「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
-
科普|古生物化石保護基礎知識
指在特定(或同一)地質構造、沉積區內,由相同或不同類型的古生物化石點集中分布所構成的區域。產出的化石可以類型多樣、跨越時代。面積小於5平方千米為小型產地,5~20平方千米為中型產地,大於20平方千米為大型產地。其中化石點指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出、相對連續的巖層出露點,不包括單個或零星標本的發現點,是組成化石產地的基本單元。
-
綦江地質探秘之三:綦江古生物 化石密碼
這些化石中,還常常依附有古生動物的骨骼,古植物的枝條、樹葉。這些看起來形狀或紋理奇特的石頭,說不定就是古植物、古動物留在石頭上的標本。化石的全稱是古生物化石。以前,人們常常把古生物化石當成歷史文物來看待,由文物部門實施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也確實發揮了很好的作用。1995年,國土資源部和文化部聯合發出通知,就兩個部門之間在古生物化石和文物的管理範圍和職責分工進行規定。
-
市場價格走高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遭劫
,查獲的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經過國土資源部和海關總署批准後,於近日移交給了浙江自然博物館。此化石屬於白堊紀時代,已有6500萬年歷史,其中19枚恐龍蛋中還含有初具雛形的小恐龍胚胎。最令我國科學家深感痛惜的是,這樣的標本就連我國科學家自己都沒有。 據了解,目前我國不少珍貴的古生物化石頻遭劫掠,盜掘瘋狂,倒賣猖獗,損毀嚴重,流失海外,並有不斷加劇之勢。「這與我國古生物化石的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相關的法規不完善以及法規宣傳力度不夠等因素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