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是什麼?本周日,東南大學教授「硬核」網課將現場揭秘

2020-12-04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3月20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在湖南高三畢業生眼中,江蘇高校一直都是熱門選項;而對於湖南學子,江蘇高校更是青睞有加,往年在湘招生人數都較高。那麼,針對今年高考,江蘇高校又有哪些最新招生政策?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江蘇高校教師無法親臨湖南為畢業生進行宣講,本報將聯手江蘇、安徽、重慶、四川、江西等省市媒體舉行「江蘇好大學來了」系列直播活動,屆時江蘇多所雙一流高校將推出系列頂尖學科直播課程及最新招生政策解析,為高二、高三學生答疑。

開窗通風也能引「毒」入室?被網友傳的「神乎其神」的氣溶膠到底是啥?如何預防室內氣溶膠感染?……3月22日晚7點,「江蘇好大學來了」系列直播活動之一「遇見東南·教授開講」系列線上公開課將重磅開講,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錢華教授將帶來《呼吸道疾病傳播機理及通風控制》。本次公開課將採取線上直播的方式,三湘都市報官方網站、三湘都市報官方微博、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客戶端直播平臺、揚子晚報一直播平臺、新安晚報大皖新聞客戶端直播平臺、重報都市傳媒上遊新聞直播平臺、封面新聞、江南都市報等眾多平臺將同時直播,給大家帶來別開生面的「雲課堂」。直播過程中,學子們可以與錢華互動留言,他將在直播間為大家答疑解惑。

公開課

直播時間: 3月22日19:00—20:00

課程名稱:《呼吸道疾病傳播機理及通風控制》

主講人:

錢華教授,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導,中國環境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主要從事室內空氣環境、通風和數值傳熱模擬的研究。主持或主持完成國家級項目7項及其它項目近20項。已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SCI索引近50篇,論文被SCI期刊引用1600多次。獲Indoor Air 的最佳期刊論文獎,江蘇省科技獎一等獎等。參與編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醫院內自然通風控制傳染疾病指南。

內容簡介

最近爆發的新冠COVID-19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恐慌與生命財產損失。絕大部分爆發和感染都是發生在室內環境。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這次講座將闡述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機理及過程,分析建築環境中影響感染風險的因素。並從建築環境工程控制角度上給出了降低感染風險的措施、方法,並從機理上闡述了方法的作用和意義。

學校介紹

來東南大學讀書,和200多位院士做校友

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併入選雙一流大學A類建設名單。學校坐落在江蘇南京。歷經118載春秋,如今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理學、工學、醫學、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2019年東南大學全面實施按大類招生,按專業分流的培養模式。打破「一選定終身」,讓學生擁有100%自主再選專業的權利。學校按照「強勢工科、優勢理科、精品文科、特色醫科」的學科布局,進行頂層設計,將78個本科招生專業按照14個大類和5個專業進行招生。

東南大學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5個學科入選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學科,這兩項均位列全國高校第8位!此外,12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學列20位、計算機科學列16位。近6年,在代表國家最高科技水平的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東南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通用項目獲獎共20項,通用項目獲獎數並列全國高校第六,江蘇第一!

百十年來,東南大學共為國家培養了33萬英才,其中走出了200多位兩院院士。近年來,東南大學參與了「探月計劃」、「三峽工程」、港珠澳大橋、高鐵技術、南極科考、南海造島、無線充電等國家重大工程。新的時代,新的夢想!東南大學將為早日建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東大氣質、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鬥。

[責編:楊斯涵]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東南大學錢華教授帶你走進「氣溶膠」,解密呼吸道疾病傳播機理!
    被網友傳的「神乎其神」的氣溶膠到底是啥?如何預防室內氣溶膠感染?……3月22日晚7點,「遇見東南·教授開講」系列線上公開課將重磅開講,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錢華教授將帶來《呼吸道疾病傳播機理及通風控制》。此次公開課將採取線上直播的形式,重報都市傳媒上遊新聞將聯手安徽、重慶、湖南、四川、江西等省市強媒同步直播,給大家帶來別開生面的「雲課堂」,為你一一揭曉這些問題的答案。
  • 揭秘太空美食的奧秘,這樣硬核的網課給我來一打
    此次線上課程《太空美食家》順應時代發展,藉助網絡課堂的多元化、便捷性、跨地域性等特色,將「硬核」航天知識與食品安全知識進行完美融合,為孩子們呈現出一場「最接近宇宙」的太空美食課。《太空美食家》網課不僅有趣更有料,中國航天員在太空中有哪些故事?登月計劃對於我們有什麼樣的意義?中國空間站到底有哪些玄機?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航天科技對我們有什麼影響?這些硬核知識都可以通過此次課程得到答案。同學們通過實驗了解FD凍幹技術重點來啦!
  • 著名華裔數學家張益唐教授在東南大學精彩演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0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8月27日晚,應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和數學學院的邀請,著名華裔數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終身教授張益唐先生做客東南大學「吳院大講堂」,為東南大學學子帶來了「我對數學的追求」的專題講座。
  • 東南大學教授尤肖虎:6G可能顛覆現有技術途徑
    原標題: 東南大學教授尤肖虎:6G可能顛覆現有技術途徑 2018中國信息通信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曾劍 攝 12月15日,2018中國信息通信大會在成都舉行,在下午召開的5G前沿技術報告會上,東南大學教授尤肖虎針對
  • Nature:武漢大學藍柯教授團隊報導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途徑空氣動力學
    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截至4月24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275萬例,死亡人數達19萬。
  • 邢定鈺院士受聘為東南大學兼職教授
    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受聘東南大學兼職教授授聘儀式在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田家炳樓隆重舉行。
  • 又燃又勵志,10後為《太空美食家》網課打CALL
    插上「航天夢」的翅膀,一起探索宇宙  國內著名的航天科普專家石磊教授也驚喜現身課堂,向小朋友講述了我國航天的發展歷程,以及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狀態,並希望小朋友們傳承航天精神,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 東南大學教授尤肖虎:無線通信拓路人
    作為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任,尤肖虎的笑聲始終伴隨著採訪的全過程,記者問他平時是不是也這樣,他笑著點點頭:「有些人遇事喜歡發發牢騷,我不愛。消極的事情從積極的方面想,就自然能高興起來了。」  2月14日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尤肖虎正是帶著這樣的微笑走進人民大會堂,接過了「2011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證書。
  •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11-29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南大學王金蘭教授課題組取得新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8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近日,東南大學王金蘭教授課題組在固氮催化劑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Metal-Free Single Atom Catalyst for N2 Fixation Driven by Visible Light」為題發表在化學類頂級期刊
  •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非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非洲科學院(The Af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AAS)致函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鑑於其對世界科學技術的貢獻,通過非洲各界多學科專家的獨立評估和推選以及十個不同領域顧問委員會的評審,正式批准並授予其「非洲科學院院士」榮譽稱號。
  • 東南大學凌一鳴教授研製高功率氦氖雷射器歷程
    東南大學教授、光電子學專家凌一鳴,1940年8月生於浙江棄興。1962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電子工程系,留校任教。60年代初,在閡泳川教授指導下,從事低溫等離子體診斷等科研工作,以及氣體放電和離子器件的教學實驗工作。70年代,又隨閡教授一起轉入雷射領域的開拓研究。
  •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非洲科學院院士」
    曾先後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的我校曹進德教授近日,非洲科學院(The Af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AAS)致函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鑑於其對世界科學技術的貢獻,通過非洲各界多學科專家的獨立評估和推選以及十個不同領域顧問委員會的評審,正式批准並授予其「非洲科學院院士」榮譽稱號。
  • 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東南大學教授劉攀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交通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項目獲得者。祝賀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新媒體工作室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SEUer!這才是打開秋天的方式!
  • 東南大學趙遠錦教授課題組心臟晶片研究獲重要進展
    日前,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趙遠錦教授課題組在心臟晶片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課題組成員基於微流控技術開發了系列仿生螺旋纖維,並將其作為微彈簧用於心肌細胞收縮力學的傳感。
  • 東南大學王承祥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amiaEuropaea或The Academy of Europe)正式公布2020年新晉院士名單,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承祥教授因在無線通信領域的傑出貢獻
  • 武漢大學科研人員在《自然》發表新冠病毒氣溶膠研究成果!
    4月27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漢兩所醫院的新冠病毒氣溶膠動力學分析)的研究論文。
  • 【JACS】東南大學熊仁根教授團隊在分子鐵電科學領域獲新進展
    近日,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熊仁根教授團隊首次提出並利用全氟取代策略成功設計合成了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全氟苄胺)2PbBr4。東南大學為唯一通訊單位和完成單位,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張含悅為論文第一作者。這是在「東南大學十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啟動培育基金的持續資助下,以及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江蘇省「分子鐵電科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所建立的「鐵電化學」學科基礎上,熊仁根教授團隊取得的又一重大階段性進展。
  • 東南大學校友將圖紙描繪在戰「疫」最前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校媒記者 劉辛遙 林斯媛)1957年,16歲的華僑黃錫璆從印尼漂洋過海回到祖國,2年後如願考入東南大學的前身——南京工學院建築系。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有三尊雕像——「中國建築四傑」中的楊廷寶、童寯、劉敦楨,都曾是他的老師。
  • 東南大學近期科研成果掃描!
    文章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0c0705502 東南大學科研團隊在Research上發表綜述論文並組織專刊近日,東南大學十大科學與技術問題之「二維材料的精準構築」研究團隊孫立濤教授和倪振華教授在國際化高水平綜合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