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酉陽再次發現寒武紀疊層石 堪稱中國南方之最

2020-11-24 華夏經緯

  昨日,酉陽縣古生物調查組在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面積約1.8平方千米寒武紀疊層石。這是繼去年10月該縣後坪鄉之後,重慶境內第二次發現。

  「這次發現疊層石的規模,以成片石林形式出現,堪稱中國南方之最。」重慶二零八地質遺址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表示。

  「所謂疊層石,是由於藍藻等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引起的周期性礦物沉澱和沉積物的膠結,從而形成的疊層狀的生物沉積結構。」張鋒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這是改變地球演化歷史的一種化石,正是由於疊層石出現,讓地球大氣氧氣含量急劇升高,為生命演化打下基礎。對於恢復古地理、古環境與古氣候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記者 範聖卿

 來源: 重慶晚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重慶酉陽發現大面積寒武紀疊層石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範聖卿 攝影報導26日,重慶酉陽古生物調查組在酉陽板溪鎮附近據悉,去年10月酉陽後坪鄉也曾發現疊層石,而此次發現是重慶境內的第二次發現。
  • 酉陽發現改變地球演化的化石 揭開封存5億年的氣候密碼
    記者從酉陽旅投集團獲悉,2017年2月26日,古生物調查組在重慶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了規模面積不低於2平方千米,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石上生花」景象。「這次發現疊石層的規模,以成片石林形式出現,堪稱中國南方之最。」重慶二零八地質遺址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表示。這是改變地球演化的一種化石,正是由於疊層石的出現讓地球大氣氧氣含量急劇升高,為生命演化打下基礎,且對於恢復古地理、古環境與古氣候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酉陽疊石花谷10月26日正式開園
    中新網重慶新聞10月16日電 人們通常用「石頭開花馬生角」 來形容要實現某個根本無法實現的目標的難度,說的是只要石頭開花了,或者馬生角了,那個原本無法實現的夢想就會成真。在重慶酉陽,有一個即將在10.26日正式開園的景區,名曰「疊石花谷」。在這裡,就有一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盛開的美麗花兒,叫做石花。
  • 重慶一封存5億年的氣候密碼被揭開!
    中新網重慶新聞10月18日電  地球上的生命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怎樣開始的?無論在什麼時候這都是最讓人感興趣,引起激烈爭論的問題。目前為止,科學屆普遍認為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生命源於海洋。酉陽疊石花谷景區供圖  2017年2月26日,古生物調查組在重慶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了規模面積不低於2平方千米,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堪稱中國南方之最。那麼,這些石花是怎麼形成的呢?5億年前,海洋中生存著單細胞生物——藍藻,藍藻具有趨光性,喜愛追逐陽光活動,陽光充足時生長較快,相反則較慢,風力小,海浪小,氣候相對穩定,藍藻的生命路徑和活動軌跡得以保留。
  • 疊層石: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居然還有活的
    地質學家在澳大利亞、北美和南非三個不同大陸的11個地點均發現了疊層石的身影,其年齡在25億年以上。此外,在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地寒武紀地層中也有發現。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疊層石化石是2016年,於格陵蘭島西南部伊蘇阿變質巖中發現的,約形成於37億年前。
  • 疊層石: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居然還有活的
    攝影/王金成 地球上第一批製造氧氣的微生物製造了疊層石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盤古開天的故事,盤古從沉睡中醒來,發現大地一片混沌,於是用斧頭劈開了天地。混沌的大地,其實是地球產生之初的真實寫照。地球大約誕生於46億年前,這之後很久,地球上都沒有生命跡象,這裡到處充滿了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那時候地球上還沒有氧氣。
  • 石家莊深山 現16億年前疊層石 什麼是疊層石?
    解讀:它是疊層石 是改變地球演化歷史的化石眼前的景象讓大家震驚,而龐教授卻開始了勘察工作。他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又用鐵錘在上面又敲又劃。一會兒又用鐵錘當標尺,拿起相機拍照。看了一會兒,龐教授笑著說:「這不是恐龍化石,也不是動物化石,它叫疊層石,距今已有16億年以上,它是改變地球演化歷史的化石。
  • 平山深山驚現16億年前疊層石 有的像恐龍
    康先生說,這裡的化石在2016年就被他人發現了,一直有人悄悄地上山開採,並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破壞。  「那個山是個野山,沒有正常的路,之前有人花錢開山鋪石,硬是開出一條直抵山腳的石土路。疊層石也曾被一些地質學家推崇為世界同一地質時期的「標準層型剖面」、世界罕見的「地質瑰寶」、「大地的史書」。而用疊層石雕琢的工藝品,更具有極高的科研、觀賞、保健、收藏等多重價值。  龐教授認為,這裡的疊層石範圍不大,不夠典型,自然條件不方便,所以不用專門進行刻意保護,但如果能為附近村民提供經濟幫助,可以適當開發。從保護環境的角度來講,還是少破壞為好。
  • 河北井陘發現距今20億年前古生物遺蹟層及疊層石礁體群
    河北地質大學教授馬寶軍和他的團隊,在千年古縣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新近發現距今20億年之前古生物遺蹟層,以及疊層石礁體群。這兩處遺蹟的發現,可以作為地質工作者進一步研究前寒武紀沉積環境及早期古生物的一個窗口。他們所研究的地層屬於中元古界長城系趙家莊組(地質學術名)。該組可劃分為4段,包括粗碎屑巖層、砂巖頁巖互層、頁巖層和疊層石藻礁層。
  • 這些「重慶之最」 本地人不一定都知道
    據說,這些「重慶之最」的地方,99%的重慶人都不知道!你知道幾個?下面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重慶的「四至」位置 重慶最東最西最南最北在哪裡?酉陽是出渝達鄂、湘、黔的重要門戶,素有「渝東南門戶、湘黔咽喉」之稱。酉陽南與秀山縣、貴州省松桃、印江縣接壤,西與貴州沿河縣隔江(烏江)相望,正北與黔江縣、湖北省鹹豐、來鳳縣相連。
  • 重慶石頭上「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秘密被揭開
    疊層石重慶市酉陽縣一個寨子裡,石頭上竟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那石花,一團團一簇簇,不知過了多少年月。老人說,那石花是祥瑞的徵兆,不準破壞它。小孩子則帶著疑惑,一遍遍的問石頭為什麼會開花?很多年過去了,一次巧合,石頭開花的秘密終於被揭開……是怎麼發現的?近日,重慶二零八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致電重慶晚報記者,欣喜地說:「重慶地區發現了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疊層石,這是重慶地區首次發現,在我國整個南方地區都很少見,意義重大。」說起發現疊層石的過程,還要多虧酉陽縣國土房管局工會主席吳雁。
  • 棗莊發現地質瑰寶疊層石 被稱作「大地的史書」
    棗莊發現地質瑰寶疊層石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濟南5月5日訊(棗莊臺 渠玉峰 沈守濤)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棗莊市山亭區漢諾莊園日前在整理園區過程中,發現了成片的疊層石。
  • Fun分享|疊層石知多少
    百科全書上的標準解釋為,「疊層石,也叫層疊石,一般認為是由某些微生物,尤其是藍菌(舊稱藍綠藻)所黏結堆砌而成,它記錄了古代地球上的生命遺蹟,不過事實上古代的疊層石只有少數含有微生物化石。」地球上有許多形成於前寒武紀的疊層石,其中較早的(如太古元)可能是單細胞藍菌聚落所遺留的化石;較晚的(如顯生元)則可能為真核綠藻的早期型態。
  • 重慶石頭上「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 秘密被揭開
    近日,重慶二零八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致電重慶晚報記者,欣喜地說:「重慶地區發現了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疊層石,這是重慶地區首次發現,在我國整個南方地區都很少見,意義重大。」  說起發現疊層石的過程,還要多虧酉陽縣國土房管局工會主席吳雁。吳雁是在朋友圈裡看到酉陽縣後坪鄉鄉長董澤興曬的石頭照片。
  • 重慶酉陽後坪「石花」專家初步判斷為疊層石
    央廣網重慶10月16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吳雁)重慶酉陽縣後坪鄉高坪村3組石院子近日發現石頭開「花」奇觀。縣國土房管局組織107地質隊專業技術人員趕往現場進行調查,初步判斷其為疊層石。  當地村民田仕宣介紹,他家房屋前面的亂石上,天然形成或密集,或分散的各種「花朵」。
  • 山西五臺山發現23億年前疊層石 迄今國內最大
    昨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著名地質專家李江海在五臺山南臺山麓考察時,發現一塊球狀碳酸鹽巖石竟然是五臺山的地質記錄非常完整,地層也很齊全,完整保存了上萬米厚的古元古代 (25-19億年前)滹沱群沉積地層,完美記錄了這一階段地球的演變歷史,時間跨度達6億年之久,具有全球地質對比價值,堪稱「地球早期地質歷史博物館」。這次發現的疊層石球體形態精美完整,表面紋理清晰,直徑約450釐米,高度500釐米。
  • 疊層石上顯神工 疊層石雕 世界絕活(圖)
    昨天下午,記者在河東區津塘路福東裡趙盛興的家中,看著那些絢麗奪目、玲瓏剔透、巧奪天工的疊層石雕作品,驚嘆趙盛興用罕見奇石雕刻的獨門絕活。  疊層石雕 世界絕活  趙盛興今年60歲,系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市文博學會會員。說他的石雕是獨門絕活,那是因為他雕刻所用的石材,是薊縣中上元古界的疊層石。疊層石堪稱世界罕見奇石。
  • 遊記:前寒武紀!
    洪荒海洋;從前寒武紀海洋開始,藻類和無脊椎動物時代拉開帷幕。前寒武紀:地球誕生~約,前古生代。疊層石見證地球第一次出現氧氣、原核生物等。天津薊縣的疊層石:最早低等原核生物藍細菌,光合作用吸附碎屑留礦物質層,每年一毫米沉積而成。每年1毫米累積的疊層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