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酉陽後坪「石花」專家初步判斷為疊層石

2020-11-24 央廣網

  央廣網重慶10月16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吳雁)重慶酉陽縣後坪鄉高坪村3組石院子近日發現石頭開「花」奇觀。縣國土房管局組織107地質隊專業技術人員趕往現場進行調查,初步判斷其為疊層石。

  當地村民田仕宣介紹,他家房屋前面的亂石上,天然形成或密集,或分散的各種「花朵」。有的像一簇簇密集的花朵,有的像一棵棵碩大的花菜,有的像青花碗上瓷花,有的像動物褶皺的腦子,狀態奇特。當地村民說,這樣的石頭附近還有很多。

  該處位於天館背斜南東翼近軸部,出露地層為寒武系中統平井組,巖性為白雲巖、白雲質灰巖、灰質白雲巖,巖層產狀95°∠17°。「石花」呈層紋狀、錐狀,初步判斷其為疊層石。疊層石為前寒武紀未變質的碳酸鹽沉積中最常見的一種「準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機沉積結構。

  據現場初步調查,疊層石分布區域大體呈「條帶狀」,條帶走向約74°,寬約6m,長約600m,面積約3600m2。其形成時間、價值等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核實。

相關焦點

  • 重慶酉陽發現大面積寒武紀疊層石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範聖卿 攝影報導26日,重慶酉陽古生物調查組在酉陽板溪鎮附近據悉,去年10月酉陽後坪鄉也曾發現疊層石,而此次發現是重慶境內的第二次發現。
  • 酉陽疊石花谷10月26日正式開園
    據說,只要看著這些美麗的石花,心中默默地祈禱,便能實現心中美好的願望。酉陽疊石花谷景區供圖  實際上,這些石花是留存了5億年之久的寒武紀時期的疊層石。朵朵漂亮的石花,見證了一場壯麗的地球變遷史。  疊層石的出現 為生命演化打下基礎  2017年2月26日,古生物調查組在重慶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了規模面積不低於2平方千米,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堪稱中國南方之最。  這些好似青花瓷瓷花的「石花」是怎樣形成的呢?
  • 疊層石: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居然還有活的
    10億年前的疊層石的研究還發現,當時的地球黃赤交角約為30°,比現在的23°27′明顯要大,也就是說,當時地球的傾斜角度更大。在重慶酉陽後坪鄉和板溪鎮,於2016年10月和2017年2月分別發現了大面積的疊層石。
  • 重慶石頭上「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秘密被揭開
    老人說,那石花是祥瑞的徵兆,不準破壞它。小孩子則帶著疑惑,一遍遍的問石頭為什麼會開花?很多年過去了,一次巧合,石頭開花的秘密終於被揭開……是怎麼發現的?近日,重慶二零八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致電重慶晚報記者,欣喜地說:「重慶地區發現了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疊層石,這是重慶地區首次發現,在我國整個南方地區都很少見,意義重大。」
  • 重慶石頭上「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 秘密被揭開
    老人說,那石花是祥瑞的徵兆,不準破壞它。小孩子則帶著疑惑,一遍遍的問石頭為什麼會開花?很多年過去了,一次巧合,石頭開花的秘密終於被揭開……  是怎麼發現的?  近日,重慶二零八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致電重慶晚報記者,欣喜地說:「重慶地區發現了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疊層石,這是重慶地區首次發現,在我國整個南方地區都很少見,意義重大。」
  • 疊層石: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居然還有活的
    科學家根據對疊層石的研究發現,在13億年前,地球一年約546—588天、約13—14個月,而且這些研究數據,與天文觀測計算出的結果相差無幾。 此外,專家通過對10億年前的疊層石的研究還發現,當時的地球黃赤交角約為30°,比現在的23°27′明顯要大,也就是說,當時地球的傾斜角度更大。
  • 酉陽發現改變地球演化的化石 揭開封存5億年的氣候密碼
    記者從酉陽旅投集團獲悉,2017年2月26日,古生物調查組在重慶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了規模面積不低於2平方千米,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石上生花」景象。重慶二零八地質遺址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表示。這是改變地球演化的一種化石,正是由於疊層石的出現讓地球大氣氧氣含量急劇升高,為生命演化打下基礎,且對於恢復古地理、古環境與古氣候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重慶一封存5億年的氣候密碼被揭開!
    酉陽疊石花谷景區供圖  2017年2月26日,古生物調查組在重慶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了規模面積不低於2平方千米,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堪稱中國南方之最。那麼,這些石花是怎麼形成的呢?5億年前,海洋中生存著單細胞生物——藍藻,藍藻具有趨光性,喜愛追逐陽光活動,陽光充足時生長較快,相反則較慢,風力小,海浪小,氣候相對穩定,藍藻的生命路徑和活動軌跡得以保留。
  • 重慶酉陽再次發現寒武紀疊層石 堪稱中國南方之最
    昨日,酉陽縣古生物調查組在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面積約1.8平方千米寒武紀疊層石。這是繼去年10月該縣後坪鄉之後,重慶境內第二次發現。  「這次發現疊層石的規模,以成片石林形式出現,堪稱中國南方之最。」重慶二零八地質遺址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表示。
  • 會講話的「石中花」 透過五億年疊層石探尋古氣候的奧秘
    「地質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原則是將今論古,通俗的講就是今天是打開過去的鑰匙,通過酉陽大面積的疊層石,可以推斷大約五億年前,酉陽乃至重慶已經就屬於亞熱帶氣候了,這裡曾是溫暖溼潤的淺海地區。」張鋒解釋道。沈中 拍攝據張鋒介紹,疊層石廣泛分布在酉陽縣境內,而在板溪一帶疊層石覆蓋範圍超過2平方公裡,是南方發現的最大規模的疊層石文化。沈中 拍攝疊層巖不怕風吹日曬,越是這樣,形狀越美。沈中 拍攝疊層巖不怕風吹日曬,越是這樣,形狀越美。
  • 原是16億年前疊層石
    龐教授今年已80歲高齡,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老教授,三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管優秀專家。龐其清教授1960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礦產普查系,在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地層古生物研究,1972年至今在河北地質大學任教。他是全國地層委員會侏羅系組成員,中國古生物學會介形類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與普及委員會委員。
  • 石家莊深山 現16億年前疊層石 什麼是疊層石?
    龐教授今年已80歲高齡,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老教授,三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管優秀專家。龐其清教授1960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礦產普查系,在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地層古生物研究,1972年至今在河北地質大學任教。他是全國地層委員會侏羅系組成員,中國古生物學會介形類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與普及委員會委員。
  • 《紅月亮之武陵山歌》4月7日在酉陽電影院點映
    2017-04-01 16:16酉陽新聞網 瀏覽量: 我要評論0酉陽新聞網訊(記者汪登平)2015年在我縣板溪山羊、花田何家巖、後坪半邊山等地取景拍攝,由我縣100多名市民參與演出的展現土家族民族文化和知青生活情景的電影——《紅月亮之武陵山歌》,從4月
  • 重慶即美又好玩的旅遊景點,網紅打卡必備!
    很多小夥伴都想去重慶旅遊吧,夜景、火鍋、美女能讓小夥伴們在重慶樂不思蜀。當然,小編也沒有閒著,專門總結一下重慶十大必去旅遊景點,給要去重慶旅遊的小夥伴們一些指示。話不多說,直接跟隨百度地圖一起盤點吧!第一站——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石窟多達76處,共有造像6萬餘軀,石刻銘文10萬餘字,總稱大足石刻。共290龕窟。著名龕窟,如心神車窟,窟正中之皤龍「心神車」尤為奇偉。
  • 重慶酉陽龍潭古鎮老屋被爬山虎包圍成「綠屋」
    重慶酉陽龍潭古鎮老屋被爬山虎包圍成/4) "← →"翻頁 6月2日,重慶酉陽龍潭古鎮
  • 地質專家在五臺山南臺山麓發現23億年前巨型疊層石
    巨型疊層石 佛教在線山西訊 2008年8月23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著名地質專家李江海,在山西五臺山南臺山麓考察時,發現一個23億年前、體量達450cm(直徑)×500cm(高度)的球狀碳酸鹽巖石,並確定是迄今為止國內已知規模最大的疊層石。
  • 山西五臺山發現23億年前巨型疊層石
    新華網太原8月29日電(記者葉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地質專家李江海日前在山西五臺山南臺山麓考察時發現一塊23億年前的疊層石。  這塊球狀碳酸鹽巖石體量達450cm(直徑)×500cm(高度)左右,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已知規模最大的疊層石。
  • 重慶5年計劃開工建設1700公裡高鐵 高鐵將開進秀山、酉陽
    重慶西站近日,重慶市發布,原高鐵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調整為五年行動計劃,計劃五年時間開工建設1700公裡高速鐵路線,項目總投資1700億元,主要包括9條高鐵建設:1)在建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渝昆高鐵、渝萬高鐵、鄭萬高鐵等4條高鐵785公裡,其中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渝昆和渝萬高鐵已完成總投資
  • 酉陽「天書」多年仍無解(圖)
    ……它們都是字,卻不是漢字,而是幾年前在重慶酉陽發現的「神秘」天書。可近兩年卻並未有任何新字被解讀出來,為何?近日,酉陽面向全球徵集天書「解密者」,如果能有足夠佐證,還有重獎噢!  1千多字天書中僅有30餘字得到破解  古時候,因武陵山地區「蠻不出洞、漢不入境」的皇命戒律,桃花源在武陵大山、在渝之東南沉睡了1600餘年,近年來,這裡被越來越多的專家認定為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原型。事實上,這裡也的確有著曲徑通幽的避世山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