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表水檢出68種抗生素類汙染物

2020-12-06 中國水網

中國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也正在承受抗生素管理失範的部分後果——一些抗生素,如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嘧啶,在珠江、黃浦江的檢出頻率達到100%。抗生素或正在汙染中國地表水。

4月28日,來自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者在《中國科學》雜誌社科學通報發表名為「中國地表水環境中藥物和個人護理品的研究進展」的評述性文章稱,中國河流及湖泊等天然水環境中已調查研究約158種藥物和個人護理品(英文縮寫為PPCPs,下用英文縮寫),其中包括68種抗生素類PPCPs和90種非抗生素類PPCPs。

有機汙染物PPCPs是近年學術界和公眾廣泛關注的新興環境微量有機汙染物。近年,PPCPs先後在汙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中檢出,並被證明可能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具有一定的風險。聯合國環境署(UNEP)就曾明確提出,必須考慮諸如止疼片和抗生素等PPCPs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

文章回顧國內現有研究後指出,大部分抗生素類PPCPs 在中國地表水環境中檢出頻率都很高,地表水環境中的抗生素總體濃度水平和檢出頻率也都高於西方國家。例如, 磺胺甲嘧啶和磺胺嘧啶在黃浦江所有的採樣點中均被檢出;磺胺甲嘧啶在枯水期的檢出頻率為100%, 濃度範圍為14.9~623.3納克(1納克=1/1000微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美國和日本,幾乎未檢出或以很低濃度檢出磺胺嘧啶。

與抗生素類PPCPs的汙染情況相對,非抗生素類PPCPs檢出頻率則相對較低,檢出頻率大多不高於六成,檢出濃度水平略低於或接近國外報導。但是,主要藥物,如消炎止痛藥、抗驚厥藥、降壓藥、降血脂藥、殺菌消毒劑、激素等,均有檢出。

文章分析稱,水環境中的PPCPs主要來源於生活汙水、醫藥企業或工業廢水排放,農業、畜牧業養殖及水產養殖業的直接排放或土壤滲濾,以及含PPCPs固體廢棄物在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等。

值得注意的是,現有汙水處理工藝對PPCPs的處理效率有限,很難將其有效去除。此外,由於抗生素在中國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和治療用藥使用量大,濫用現象嚴重,也被認為是主要汙染源。如,珠江石井河段就曾檢出濃度高達1080 ng/L 的磺胺甲嘧啶殘留,這可能與該區域養雞場大量使用磺胺甲嘧啶作為飼料添加劑和家禽疾病的防治用藥有關。

與歐美國家對水環境中PPCPs的殘留、環境行為和歸宿展開廣泛研究的情況,中國雖然是PPCPs的生產和使用大國,對於水環境中的PPCPs的研究卻起步晚,報導也很有限。

編輯:李曉佳

相關焦點

  • 報告稱地表水含68種抗生素 含量雖低仍具生態風險
    報告稱地表水含68種抗生素 含量雖低仍具生態風險 High antibiotic levels in China's water more>>   近日,有報告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另有90種非抗生素類醫藥成分被檢出。
  • 新型催化劑可有效降解諾氟沙星、四環素類抗生素汙染物
    科技日報訊(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納米材料與環境檢測研究室孔令濤研究團隊,在水中抗生素氧化降解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設計並製備出氧化石墨烯負載的二氧化錳納米針及四氧化三鐵—硫納米複合材料兩種催化劑,並將其用於類芬頓反應中,實現對諾氟沙星、四環素類抗生素汙染物的有效降解。
  • 頭孢類抗生素致死的五種情況
    頭孢類抗生素是臨床不可或缺的抗菌藥物,而且耐受性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頭孢類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噁心、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及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作者對5種臨床常用頭孢類抗生素致死案例用藥分析,主要是想提高大家安全用藥意識,對藥品有敬畏之心。
  • 環境工程|自然水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現狀、來源及危害
    諸多國內外的研究報導指出,自然水環境中已經檢測出多種抗生素,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自然水體。1.海洋中的抗生素海洋是地球上最遼闊的水體,是自然水體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海洋中擁有種類繁多的生物,其生態系統極為龐大。抗生素類汙染物對海洋的汙染不容忽視。諸多研究考察了國內外一些海域中抗生素的汙染狀況,如表1所示,其檢出濃度為0.3~73722 ng/L。
  • 【技術聚焦】水中隱藏的微汙染物不可忽視!
    1.2有機微汙染物的特性及危害a.有機微汙染物的特性:1)  來源廣泛且缺乏登記或管理:截至2017年11月25日,CAS有註冊記錄的化合物超過13455萬種,其中只有387671種(不足0.3%)為已管控或登記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及殘餘都可成為有機微汙染物的來源。
  • 納濾有效去除水中汙染物為飲水安全保駕護航
    藥品和個人護理品種類、主要來源及危害    據介紹,藥物和個人護理品(PPCPs)包括各種處方藥、非處方藥(如抗生素、消炎藥、鎮靜劑及顯影劑)、化妝品等。一般而言,水環境中PPCPs的主要來源包括:生活汙水、醫企或工業廢水的排放;農業、畜牧養殖業及水產養殖業的直接排放或土壤滲濾;含PPCPs固體廢棄物在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等。
  • 抗生素土壤汙染及其修復探討
    關鍵詞:抗生素;土壤汙染;生態風險;植物修復1 環境中的抗生素 1.1 抗生素的存在現狀 抗生素指的是由微生物產生或者是化學合成的具有抗病原 體或其它生物活性的一類物質,主要有四環素類、喹諾酮類、大 環內酯類、氯黴素類等。
  • 7種水產品抽檢 違禁抗生素為啥牛蛙身上有?
    7種水產品,出問題的是牛蛙  違禁抗生素為啥牛蛙身上有  這次市民自己購買送檢的水產品,總的來說質量不錯,但是牛蛙出了問題。  在這次檢測中,實驗室從市民謝女士在城區菜場購買的幾隻牛蛙中,檢測出了呋喃唑酮藥物殘留。
  • 新型汙染物協同作用危害大
    「當環境通過自身的淨化能力無法去除殘留在環境中的抗生素時,可能會導致環境中的耐菌株大量增加,特別是耐藥沙門氏桿菌的增加會增大人和其他生物被耐藥菌感染的風險。」王玉珏告訴記者,少數PPCPs類化合物已被確認具有直接的內分泌幹擾作用,主要是人工合成雌激素,如己烯雌酚、避孕藥等。
  • 口服抗生素和靜脈注射抗生素哪個傷身體?結果讓人震驚
    浙江在線9月3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唐夢霞)為了防止抗生素濫用,國內不少醫院門診停止輸液,可每條街幾乎都能找到的藥店卻不限制購買廣譜類抗生素藥物。  近日,在杭州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出生缺陷防控論壇上,記者聽到了國內少有的聲音:在不得不使用抗生素時,口服抗生素帶來的危害比靜脈注射抗生素多得多。
  • 科技話題:天鏈衛星、竹類新種、月球撞擊坑、新型抗生素、深海化能...
    科技話題:天鏈衛星、竹類新種、月球撞擊坑、新型抗生素、深海化能生態系統 2021-01-0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設計3D-MoS2助催化劑實現對染料類及抗生素類廢水高效處理
    芬頓反應最早由法國化學家Fenton在1893年發現,並因其能產生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等活性氧物種(ROS)被廣泛應用於水中有機汙染物的去除。理想的芬頓反應是Fe2+催化H2O2生成羥基自由基等ROS,但實際上,大多數已報導的芬頓反應並不是真正的催化反應,而只是一個氧化還原化學反應。
  •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
    由於環境包含自然和非自然的部分,城市化加劇後,汙染物排放主要是由於非自然的人類活動造成的。而除此之外,自然界還有許多其他的自然現象和活動,如除了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動,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等,都會造成整個環境的變化。因此,環境工作者在制訂《地表水標準》時考慮的是整個生態系統。《地表水標準》關心的是某一種氮類指標濃度變化及其對水生態糸統的貢獻。
  • 濫用4類抗生素致不可逆耳聾 一招教你識別它!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關於抗生素濫用,全球重災區在亞洲,亞洲重災區在中國……全球最大的動物生產使用抗生素的國家:中國佔23%、美國佔13%、巴西佔9%、印度佔3%、德國佔3%。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遏制抗生素耐藥性的不斷增加,到2050年,這一問題可能導致每年上千萬人死亡。
  • 抗生素汙染上「熱搜」 水處理工藝究竟能否搞定它?
    2.1.2 消毒常用的消毒劑Cl2和ClO2等由於其很強的氧化能力,能不同程度地去除水中的抗生素。Stackelberg等研究了NaClO消毒對113種有機汙染物的去除效果,在接觸時間200~300 min時,磺胺甲惡唑和紅黴素等抗生素的去除率高達75%以上,主要去除機理是與水中的餘氯反應。
  • 不宜和抗生素同用的五類中藥
    抗生素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類藥物,抗生素的最大特點就是抗菌消炎,身體出現炎症時很多人都會自行購買一些抗生素,這也就導致了抗生素的濫用。同時中醫提醒,有些中藥是不能和抗生素同用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氨氧化菌降解磺胺類抗生素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磺胺類抗生素及其耐藥基因在環境中普遍存在且對生態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微生物降解是環境中磺胺類抗生素去除的主要途徑,而氨氧化菌是降解磺胺類抗生素的重要菌群。然而,目前對於氨氧化菌降解磺胺類抗生素的機制了解甚少。
  • 不宜和抗生素同用的5類中藥
    生活中我們一般不會把中藥和西藥合用,但是生病的時候也總是難免,可謂是「生病亂求醫」,中藥也吃,西藥也喝,但是要牢記的是下面的這些中藥是不宜和抗生素一塊吃的。含有鞣質的中藥含有鞣質的中藥不宜與很多種抗生素同服,如羥氨苄青黴素、紅黴素、氯黴素、林可黴素。
  • 今日科技話題:天鏈衛星、竹類新種、月球撞擊坑、新型抗生素、深海化能生態系統
    ——《科技日報》2兩種竹類新種落戶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中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在竹子的種類、分布面積、蓄積量、竹材和竹筍產量等方面居世界第一位。竹類植物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具有巨大的經濟、生態和文化價值,然而竹類植物的種子在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僅有少量保存,這主要是由竹子的特殊繁殖方式所決定的。
  • 微汙染物 未來汙水處理發展的方向?
    在中國,已有約158種PPCPs在河流及湖泊等天然水環境中被調查研究,被報導次數最多的前10種物質均為抗生素。隨著分析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將有越來越多的微汙染物引起關注,但目前依然缺乏統一的排放控制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也缺少相關法律和國際公約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