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神秘DNA有助於擊敗病毒,並具有基因組編輯潛力

2020-11-25 騰訊網

噬菌體病毒落在細菌上以插入其基因,但它可能能夠用稱為逆轉錄的奇怪遺傳武器進行反擊

七年前,對自然的了解激發了一項革命性的新技術,當時研究人員將細菌用來阻止病毒的防禦系統轉變為現在稱為CRISPR的基因編輯工具。但是,對於另一位新興的基因編輯人員,這種理解落後於應用程式。幾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將逆轉錄酶(某些細菌中發現的DNA,RNA和蛋白質的神秘複合物)改編成改變單細胞生物基因組的潛在強大方法。現在,生物學正在迎頭趕上,因為有兩組報告顯示,像CRISPR一樣,逆轉錄酶是細菌免疫武器庫的一部分,可保護微生物免受稱為噬菌體的病毒的侵害。

上周,在《細胞》雜誌上,一個小組描述了特定的逆轉錄如何防禦細菌,觸發新感染的細胞自我破壞,從而使病毒無法複製並傳播給他人。該小區紙「是第一個具體確定逆轉錄子的自然功能,」安娜·西蒙,在東街治療合成生物學家誰研究細菌古怪說。迄今為止,僅作為預印本出現的另一篇論文報告了類似的發現。

對復古物的自然功能的新理解可以促進使它們起作用的努力。韋茲曼科學研究所的微生物基因組學家,細胞研究的作者羅特姆·索雷克(Rotem Sorek)說,逆轉錄是「用於準確有效地進行基因組編輯的相當有效的工具」 。但是它們還不能與CRISPR競爭,部分原因是該技術還沒有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發揮作用。

在1980年代,研究土壤細菌的研究人員迷惑不解,發現許多亂拋垃圾的單鏈DNA短序列。當他們得知DNA的每一位都以互補的鹼基序列連接到RNA時,這個謎團加深了。最終,他們意識到一種叫做逆轉錄酶的酶可以使附著的RNA產生DNA,而所有三個分子(RNA,DNA和酶)形成複合物。

在許多細菌中發現了類似的被稱為逆轉錄酶逆轉錄酶的構建體。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生物物理學家伊利亞·芬克爾斯坦(Ilya Finkelstein)說:「它們確實是傑出的生物實體,但沒人知道它們的用途。」

當Sorek和他的同事們通過38,000個細菌基因組搜索用於抵抗噬菌體的基因時,就對它們的功能有了早期的暗示。這樣的基因趨於彼此接近,他的團隊開發了一種電腦程式,尋找與CRISPR和其他已知抗病毒構建體基因相鄰的新防禦系統。一條DNA片段對魏茨曼(Weizmann)研究生Adi Millman來說很突出,因為它包含一個逆轉錄酶基因,其側翼是沒有編碼任何已知細菌蛋白的DNA片段。偶然地,她偶然發現了一篇有關追溯的論文,並意識到神秘的序列編碼了它們的RNA成分之一。「那是不平凡的飛躍,」索雷克說。

然後,研究小組注意到,編碼逆轉錄成分的DNA通常伴隨著一個蛋白質編碼基因,並且蛋白質在逆轉錄之間變化。該團隊決定測試其預感,即序列簇代表了新的噬菌體防禦。他們繼續表明,細菌需要全部三個成分(逆轉錄酶,DNA-RNA雜合和第二種蛋白質)才能抵抗多種病毒。

細菌如何抵抗

逆轉錄酶,DNA,RNA和一種蛋白質的奇特細菌複合物已經變成了基因編輯器,但現在有兩個研究小組表明細菌最初使用它們是為了抵制噬菌體病毒。

許多入侵的噬菌體攜帶抑制RecBCD的蛋白質基因,而RecBCD是細菌抵禦病毒的第一道防線。當它感覺到這個防禦系統已經被解除時,逆轉錄酶啟動了一個備用反應。3每個逆轉錄酶都與一種稱為效應器的蛋白質相關,這種蛋白質對細胞是有毒的。當需要備份時,逆轉錄酶激活這種毒素。4 Ec48激活的效應器會侵入並破壞細胞膜,因此細胞在病毒發生變化之前死亡複製效應器激活細胞自殺抑制因子ecbcd124細菌細胞ec48dnareverse轉錄酶

對於稱為Ec48的回顧,Sorek及其同事證明了相關蛋白通過歸巢在細菌的外膜上並改變其通透性而發出了妙招。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逆轉錄酶以某種方式「保護」了另一種分子複合物,這是細菌抗病毒防禦的第一道防線。Millman,Sorek及其小組於11月6日在Cell上報導,一些噬菌體會使複合物失活,從而觸發逆轉錄釋放出破壞膜的蛋白質並殺死受感染的 細胞。

第二小組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通過阿薩納西Typas,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海德堡的微生物學家意識到旁邊編碼用於在一個retron的基因組導致 沙門氏菌 細菌是有毒的蛋白的基因 的沙門氏菌。研究小組發現,逆轉錄病毒通常將毒素隱藏起來,但是在噬菌體蛋白存在的情況下將其激活。

這兩個小組在2019年夏季的EMBL會議上開會。「很高興看到我們的工作具有互補性和融合性,」 Typas說。這些團隊同時在6月的bioRxiv上發布了其工作的預印本。(第二組的論文仍在期刊上審閱。)

甚至在這些發現之前,其他研究人員就利用了Retroson當時神秘的特徵來設計新的基因編輯器。CRISPR可以輕鬆地靶向並結合或切割基因組的所需區域,但是到目前為止,它還不十分擅長在靶DNA中引入新密碼。Retrons與CRISPR元件相結合,由於其逆轉錄酶的作用似乎更好:它們可以產生所需序列的許多拷貝,可以有效地剪接到宿主基因組中。西蒙說:「由於基於CRISPR的系統和逆轉錄技術具有不同的優勢,因此將它們結合在一起是極有前途的策略。」

2018年,亨特·弗雷澤(Hunter Fraser)史丹福大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引入了追溯源的基礎編輯器,稱為CRISPEY(Cas9通過同源性追溯精確並行編輯)。首先,他們進行了追溯,其RNA與酵母基因匹配,但具有一個鹼基突變。他們將它們與CRISPR的「嚮導RNA」結合在一起,後者位於目標DNA上,而CAS9酶則充當CRISPR的分子剪刀。一旦CAS9切割了DNA,細胞的DNA修復機制就會用Retron逆轉錄酶產生的DNA取代酵母基因。

CRISPEY使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生Shi-An Anderson Chen和他的同事有效地製造了成千上萬個酵母突變體,每個突變體僅相差一個鹼基。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確定哪些鹼基對於酵母在葡萄糖中的生長至關重要。「 CRISPEY非常酷,功能非常強大,」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進化生物學家Harmit Malik說。今年,由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喬治·丘奇和麻省理工學院合成生物學家蒂莫西·盧(Timothy Lu)領導的另外兩個小組在bioRxiv預印本中描述了類似的細菌壯舉。

研究人員對逆轉感到興奮,但請注意,他們有很多知識要學習如何將這些細菌之劍變成犁頭。Simon說:「逆轉錄可能會像CRISPR一樣具有革命性意義。」 「但是直到我們進一步了解逆轉錄的自然生物學和合成行為,才很難說。」

相關焦點

  • 切開DNA的魔剪,編輯基因組!揭開諾貝爾化學獎背後的秘密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而在大腸桿菌細胞內,CRISPR序列也同樣能讓細菌記住噬菌體的模樣,抵抗病毒的感染。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科學家們對CRISPR序列的作用做了進一步的完善,並闡明了它的詳細機理。原來在病毒感染細菌後,CRISPR序列會喊來幫手,形成一個具有核酸切割能力的複雜結構,並最終切斷病毒的DNA。對於細菌來說,這是從源頭清除病毒感染的好方法。
  •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的應用
    一、背景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採用可以特異性結合DNA的離心吸附柱和獨特的緩衝液系統,提取全血基因組DNA。離心吸附柱中採用的矽基質材料為新型材料,能夠高效、專一吸附DNA,可最大限度去除雜質蛋白及細胞中其他有機化合物。提取的基因組DNA片段大,純度高,質量穩定可靠。
  • 編寫Python代碼解析病毒基因組
    此時病毒被呼吸細胞所分泌的粘液所包繞,並且周圍還有分泌的抗體、小免疫系統的多種蛋白質。病毒由包膜包裝,包膜上含有S蛋白、M蛋白、E蛋白。病毒內部為病毒RNA。病毒游離於細胞之外時,沒有複製能力,不表現任何生命特徵,只是一種有機物質的存在的形式;但進入細胞後就表現出生命的特徵,能利用細胞體系進行複製,感染鄰近細胞,是一種非常小的感染性細胞內(分子)專性寄生物。言歸正傳,今天就讓我們來編寫Python程序解析病毒基因組。首先,下載病毒基因組信息。
  • 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貢獻 化學諾獎花落她倆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兩名科學家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
  • 細菌的另一種防禦系統,也有基因編輯潛力
    Doudna獲得,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基於這項由細菌/古菌的防禦系統改造而來的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並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
  • 科學家研究單純皰疹病毒基因組的冷凍電鏡結構
    他們提出了單純性皰疹病毒1型病毒粒子的頂端入口和包裝基因組的低溫電鏡結構。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5月29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為更好地定義單純皰疹病毒1型基因組組織和包裝的結構基礎,研究團隊開發了連續的局部分類和對稱鬆弛方法,來處理1型單純皰疹病毒粒子的低溫冷凍電子顯微鏡(冷凍電鏡)的圖像,使他們能夠分離和重構偽二十面體衣殼內的異源對稱和不對稱元素。
  • J Nat Prod:天然產物具有對抗致病病毒的潛力
    2021年1月9日訊/生物谷BIOON/---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卡格斯藥學與製藥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破解了過去引起地方性和全球性大流行的三類病毒的基因組和生活史特徵,並鑑定出具有破壞這些病毒傳播潛力的天然產物,即自然產生的化合物。
  • Jennifer Doudna和David Liu共同討論基因組編輯領域的現狀及挑戰
    撰文 | 小陳責編 | 雪月現如今,基於CRISPR的基因組編輯不僅是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臨床試驗方面開展的新型治療類別。CRISPR工具對於敲入和敲除模型、生物學篩選、以及通過多重遺傳篩選解決複雜的生物學問題非常重要。
  • 什麼是B肝病毒dna 它是怎麼檢查的
    但是B肝病毒dna大家都不怎麼了解。那麼,什麼是B肝病毒dna呢?B肝病毒dna檢查是怎樣的呢?檢查需要空腹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B肝病毒dnaB肝病毒dna是判斷B肝病毒有沒有複製的指標,主要是來判斷人的身體內B肝病毒的多少和傳染的程度。如果檢測值大於1000或者1.0e+ 003拷貝/ML。
  • Koala基因組逆轉錄病毒侵襲後的piRNA反應
    γ-逆轉錄病毒產生剪接環境變化MRNAs和編碼gag、POL和病毒基因組的非剪接轉錄本,但KoRV-A pRNAs幾乎完全來源於未剪接的基因組轉錄本,且具有強烈的感覺鏈偏向性。我們推測,繞過剪接會產生一種保守的分子模式,將前病毒基因組轉錄本引導到pRNA生物發生機制,而這種「先天」的piRNA反應抑制轉位,直到產生反義piRNA,從而建立序列特異性的適應性免疫。
  • Topic:首個人工設計基因組微生物誕生了,是個大腸桿菌
    《自然》15 日發布的一篇論文顯示,在兩年的時間裡,劍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們讀取並重新設計了大腸桿菌的 DNA,創造出了全球首粒全套基因組經過重新編碼的大腸桿菌。它證明了人工設計過的基因組可以產生生命,而微生物在醫療方面的應用也得以進一步突破。
  • 植物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新進展
    這些技術不僅推動了生物學基礎研究的發展,而且在疾病治療、農作物育種、生物能源等方面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產業化價值。基因組編輯技術就是利用人工設計和改造的核酸酶對基因組進行精確的定點修飾,包括對基因組進行靶向基因敲入 (Knock-in)、基因功能敲除 (Knock-out) 以及有目的的片段替換。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轉載)
    Doudna獲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在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後,他又發現大約另外20多種微生物裡,同樣具有CRISPR序列。然而,這種奇怪序列的功能,卻遲遲未能得到解答。微生物的「免疫系統」為了尋找CRISPR序列的功能,Mojica教授每天都在資料庫裡痛苦地搜索,想要發現這些奇怪序列的意義。
  • 魏文勝:基因組編輯---用時間換效率
    2014年9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2014年9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9月26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4基因組編輯研討會在上海好望角大飯店隆重舉行。北京大學的魏文勝研究員參加了此次大會並發表了題為"基因組編輯技術與高通量功能性基因篩選"的精彩報告。
  • NSR 重要觀點:微生物暗物質是什麼?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為豐富多樣的細胞生命形式,存在於包括海洋、熱泉、沙漠等各種生境中。目前有超過 99% 的細菌和古菌物種尚未以純培養方式獲得,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神秘的微生物世界至今也只是窺探到冰山一角。這些只能以免培養方式檢測到的未培養微生物被稱為微生物暗物質(Microbial Dark Matter,MDM)。對於 MDM 認知的匱乏,使得微生物在物種和功能多樣性等方面充滿了神秘色彩。深刻理解 MDM 研究領域存在的挑戰與機遇,將對我們揭開 MDM 的神秘面紗、積累物種和遺傳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 NSR 重要觀點:微生物暗物質是什麼?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為豐富多樣的細胞生命形式,存在於包括海洋、熱泉、沙漠等各種生境中。目前有超過 99% 的細菌和古菌物種尚未以純培養方式獲得,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神秘的微生物世界至今也只是窺探到冰山一角。這些只能以免培養方式檢測到的未培養微生物被稱為微生物暗物質(Microbial Dark Matter,MDM)。
  • 藻類DNA中潛伏巨型病毒基因組
    據《科學》報導,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在幾種常見藻類的基因組中發現了完整的巨型病毒基因組。這一發現表明,這種奇怪的病毒群比科學家想像的更多產,也更具有潛在的影響力。「這些病毒為宿主貢獻的DNA數量和基因多樣性令人震驚。」
  • CRISPR基因組編輯療法的策略與體內遞送
    CRISPR基因組編輯療法的策略與體內遞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6 11:24:27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Guangping Gao等研究人員,討論了CRISPR基因組編輯療法的策略與體內遞送
  • 環境微生物基因組DNA的提取——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掌握溶菌酶—CTAB—蛋白K—凍融法提取土壤微生物基因組DNA的原理。(2)掌握採用溶菌酶—CTAB—蛋白K—凍融法提取土壤微生物基因組DNA的方法及操作過程。(3)熟練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的操作過程。
  • 精準化基因組編輯技術未來或將大有可為
    2020年6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如今,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引發了基因組編輯研究的復興,下一代的CRISPR技術或能幫助科學家們更加有效、更精準地對基因組進行修飾,而且這些工具未來有望作為多種疾病的治療性手段,但其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