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現更省錢省時的登月軌道並申請了專利,使用該路徑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或將產生諾獎級的宇宙發現

2020-10-01 NASA愛好者

NASA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spto)提交了一個前往月球新路線的專利,專利號:10696423。

  • NASA對一個新的高效登月軌道申請了專利,用於將小型太空飛行器送上月球。

  • NASA表示已獲得相關專利和技術許可,以確保實現儘可能的最大範圍推廣

  • 該軌道或將幫助Dapper抵達月球軌道,並反覆飛越月球背面的靜錐區(cone of silence)。

  • 黑暗時代偏振測定法探路者能夠檢測到來自最初的原子、恆星、星系、黑洞暗物質等的信號,從而引發關於宇宙進化的重大發現。

月亮看上去雖然距離地球較近,但實際上在宇宙中又相距遙遠:太空競賽結束幾十年後,登月仍然是一件非常昂貴的事情,而且難以實現。

然而,NASA的最新發現使登月之旅變得更加輕鬆。6月30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並發布了NASA的一系列軌道機動技術專利,美媒《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通過傑夫·斯特克(Jeff Steck)律師的推特得知了這件事情。

該專利技術並不適合載有太空人或漫遊車的大型太空飛行器,而是適用於預算吃緊、擬開展有意義的科學探測的小型任務。利用這一新軌道路徑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可以從月球背面獲得空前的發現。

即將開展的任務被稱作Dapper,旨在對宇宙最初時期發射的低頻無線電波進行首次記錄,當時原子、恆星、黑洞和星系才剛剛開始形成,科學家們可以藉此發現尚未看到的暗物質的最初信號。

一條性價比高的新登月路徑

該圖顯示了NASA本次申請專利的登月軌道軌跡,該軌道旨在小型太空飛行器的油耗和速度之間取得平衡。

圖片來源:NASA

當1969年NASA將三名太空人送上月球時,太空人們僅用了幾天時間便著陸了月球表面。但是,這種直接發射的費用極其昂貴,需要一枚重型火箭才能成功擺脫地球強大的引力束縛。

若時間充裕,使用小型火箭的登月軌道則要高效得多。這適合小型太空飛行器。例如,如果一艘太空飛行器環繞地球運動足夠的時間,便可以獲得地球的一部分動量,通過引力彈弓飛往月球,而這幾乎不需要花費燃料。

軌道修正和在太空中的機動操作仍需要燃料,但是太空飛行器攜帶的每一盎司重量都是極其昂貴的。

Dapper的體積和微波爐差不多,對於這樣的緊湊型太空飛行器來說,軌道演算是非常棘手的,因為容錯餘地非常小。面對從NASA探索者計劃(Explorers program)中以1.5億美元的相對較少的預算完成Dapper飛行任務的的額外挑戰,任務概念背後的團隊意識到他們無法購買自己的火箭來登上月球軌道。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天體物理學家,Dapper任務負責人傑克·伯恩斯(Jack Burns)告訴《商業內幕》:「登月軌道是必要的。我們需要維持較低的發射成本,並找到一種廉價的登月方法。」

他們從確定可以負擔得起的飛行開始:先到達地球同步軌道(geosynchronous orbit)或高地球軌道(high earth orbit),即距地球赤道約22236英裡的區域(約為地月球距離的十分之一),是通訊衛星和其他和其它用途的地球同步衛星的共同目的地。這類任務足以附帶上 Dapper這樣的小型任務。

伯恩斯說:「如果我們能夠發射到高地球軌道、地球同步軌道上,那麼我們可以僅使用少量的燃料就可以完成剩餘的路程。」

通過數字演算之後,任務團隊發現了一條通往月球的低能量新軌道,專利中將其描述為「將太空飛行器從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轉移到月球軌道的途徑」。該軌道藉助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在適當的時候加快或減慢Dapper的速度,從而減少了所需的推進劑的使用量。NASA表示,這種引力輔助的新方法將飛行時間控制在大約2.5個月,而其他類似途徑可能需要6個月的時間。

該軌道還具有多種選擇,以便使太空飛行器在幾乎任意時間從任意角度進入月球的任意軌道。同也避免了地球周圍的輻射區域,即「範艾倫輻射帶」(Van Allen belts),該輻射帶會對敏感的電子設備造成損害。

為什麼NASA對登月軌道申請專利和許可

1968年,阿波羅8號太空人拍攝的地球從月球上方升起的照片。NASA將這幅著名的圖片稱作「地出(Earthrise)。

圖片來源:NASA

對登月軌道申請專利似乎有些奇怪,但伯恩斯表示,這與其他任何發明都沒有什麼不同。他說:「這是對行星軌跡進行數值建模的結果。這其實就是一項智慧財產權。」

NASA的高管丹•洛克尼(Dan Lockney)表示,NASA的專利和許可發明實現了技術的「最大範圍推廣」。

NASA代表克萊爾·斯凱利(Clare Skelly)表示:「獲得專利和技術許可是NASA和其他政府機構用來確保獲得政府資助的創新的一種途徑。」

NASA的專利授權費最高可達50,000美元,但通常索價5,000至10,000美元,外加專利使用費。NASA的許可網站顯示:「通過預付費用,NASA尋求收回其在專利申請和維護成本方面的部分投資。」

換句話說:做繁瑣的專利工作,然後收取最低限度的費用,這是推廣NASA勞動成果的一種正式且與行業兼容的做法。

在非正式的情況下,NASA的計劃也讓私人公司和其他國家避免以過高的價格囤積重要的太空技術,這有助於促進美國的太空任務和國際合作。(NASA偶爾也會向公共領域發布專利。)

伯恩斯表示,他不認為NASA會從新登月軌道專利中「賺到任何錢」,因為這通常是歷史記錄的問題。

他說:「這只是一個標誌,表明這是你的智慧財產權:你做成了這件事,你是它的創造者。因此,至少當人們使用它時,他們會給予肯定。」

參考: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nasa-patent-moon-travel-farside-lunar-orbit-dapper-dark-ages-2020-8

相關焦點

  • NASA發現更省錢省時的登月軌道並申請了專利,使用該路徑的第一艘...
    NASA對一個新的高效登月軌道申請了專利,用於將小型太空飛行器送上月球。6月30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並發布了NASA的一系列軌道機動技術專利,美媒《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通過傑夫·斯特克(Jeff Steck)律師的推特得知了這件事情。 該專利技術並不適合載有太空人或漫遊車的大型太空飛行器,而是適用於預算吃緊、擬開展有意義的科學探測的小型任務。利用這一新軌道路徑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可以從月球背面獲得空前的發現。
  • NASA找到地球到月球「最省錢省時」的軌道,還成功申請專利
    NASA在前些日子找到了地球到月球最節省成本的軌道,並為這條軌道申請了專利,此舉將對太空探索、各國的太空計劃較量,產生什麼影響?近來NASA成功找出一條更低成本、更省時的登月軌道路線,讓探索月球的腳步更進一步。NASA找到地球到月球最省錢的軌道雖然就宇宙相對距離來說,地球與月球已經非常近,但就絕對距離來說,仍是個距離地球38.4萬公裡的星球,想要將人造衛星、太空探測船等飛行器推送到月球,將耗費大量成本。
  • NASA制定最優「奔月軌道」,可大幅降低成本,已經申請專利
    為了進一步壓縮探月成本,美國NASA在2020年制定了一條最節省燃料的「奔月軌」,旨在節省登月任務時間,節約燃料和大量降低成本。讓人不解的是,美國NASA並沒有將最優「奔月軌道」立即向全世界,而是第一時間跑去申請專利,2020年6月30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並發布了NASA的一系列軌道機動技術專利,該專利技術可以讓太空飛行器旅途變得更加輕鬆。
  • 美國NASA,發明了一種廉價月球快遞,還特地申請了專利
    關於一項登月軌道的專利,在6月30日,他們獲得專利商標局正式授予。這項簡稱為:Dapper,全稱為 the Dark Ages Polarimeter Pathfinder (直譯中文:黑暗時代的偏振探路者)的一款太空飛行器,最初的想法僅僅是為了實現在宇宙中,去到月球上的靜默區,去完成對宇宙中低頻無線電波信號的捕獲,從而收集有關宇宙中的暗物質、恆星、黑洞或星系是如何形成與演變的有關數據、信息與資料。
  • 界讀丨可大大節省登月成本!NASA:快捷且高速,只是不載人?
    ,令人十分耳目一新,在登月上NASA又取得新成就與進展了?據悉,NASA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提交了一個前往月球新路線的專利,專利號為10696423。利用這一新軌道路徑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可以從月球背面獲得空前的發現。比如尚未看到的暗物質的最初信號。而相對於耗時耗力繁雜的大型太空飛行器,NASA的這個專利更加適用於預算吃緊、擬開展有意義的科學探測的小型任務。也藉由此,這個新軌道還可以減少高昂的燃料支出,同時也更快捷方便。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所有申請的截止日期:11月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說,第一個完成登月裝置的公司將是2024年將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公司。他們補充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女性,那就去參加2025年的活動吧。」相關:nasa與商業夥伴合作的登月計劃「走向工業:我們對美國發達的阿爾泰米島登陸者的最後呼籲就在這裡!」美國宇航局局長Jim Bridenstine星期一在推特上宣布。
  • NASA太空飛行器看清印度月球探測器墜毀現場了:碎了一地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一艘繞月球軌道運行的NASA太空飛行器發現了命運不佳的印度「作為印度「月船2號」登月任務的一部分,Vikram被認為是第一艘有望實現在月球表面著陸的印度太空飛行器印度希望藉助Vikram將一艘太空飛行器完好無損地放在月球表面上,以更詳細地研究月球環境。Vikram甚至還攜帶著一輛能夠在月球表面行駛超過1640英尺(500米)的距離的漫遊車,其被用於了解有關月球地面成分的更多信息。但是在9月6日Vikram著陸時,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該著陸器突然與印度航天研究組織(ISRO)的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
  • 中美阿聯扎堆火星,火箭燒的都是人民幣,航天發射如何更省錢?
    天問1號升空瞬間火箭嗖嗖上天,神秘的宇宙被逐漸揭開神秘面紗。但不是每個國家都有探索火星的底氣,畢竟比上天(技術)更艱難的是——省錢啊!想要少花錢,先要知道火箭是怎麼發射的。火箭是通過氣體高速向後推進,產生與地面的反作用力。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我們計劃重返月球以尋求科學發現,獲取經濟利益並為下一代探索者提供啟發。在實現月球表面可持續駐留的同時,我們也將朝著在火星上邁出人類第一步的目標不斷前進。」NASA在其正式計劃中記錄了阿耳忒彌斯計劃迄今為止所取得的進展,明確了關鍵科學、技術和載人任務,以及商業和國際夥伴關係,這將確保NASA繼續引領探索任務並實現載人登月的宏偉目標。
  • NASA旅行者1號和2號飛船的主要成就
    1977年至1990年期間,特派團取得了以下成績:第一艘飛越太陽系外四顆行星的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第一次發現四顆外行星(都是宇宙飛船)的多顆衛星的任務:木星3顆新衛星土星4顆新衛星天王星11顆新衛星海王星6個新衛星第一艘宇宙飛船飛越四顆不同的目標行星(旅行者2號)第一艘訪問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太空飛行器(旅行者2號)第一個拍攝木星
  • 專利數據顯示,中國的科研遠未到衝擊諾貝爾獎的層次
    中國著名的防疫專家湯飛凡在上世紀50年代首次發現衣原體,若不是去世早,也鐵定可以獲得諾貝獎。有些諾貝獎的成果主要依靠天才科學家的個人能力,並不需要一流的科研設施和研發環境,所以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國家有科學家做出諾獎級成果並不意外。而像歐美日那樣幾乎每年能夠拿諾貝爾獎才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
  • 諾獎靶點HIF-2α的新藥發現與專利布局
    Semenza,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的成就。該諾獎級的研究成果為貧血、心血管疾病、肺部、黃斑退行性病變及腫瘤等多種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思路,其關鍵發現便是缺氧誘導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轉錄複合體。
  • 阿波羅登月被徹底顛覆,航天科技五院公開設計圖紙!刷新認知水平
    載人登月也始終是我國航天技術發展的遠大目標之一,通過實施載人航天工程,我們陸續掌握了包括載人天地往返、多人多天、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航天員中期駐留等一系列全套載人航天技術;又通過嫦娥探月工程掌握了地月轉移軌道飛行、環月飛行、月面軟著陸、月地轉移軌道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地球、複雜月背地形軟著陸等一系列全套登月技術。
  • NASA60年64座裡程碑:史上速度最快的太空飛行器是哪個?
    1958.10.11NASA使用雷神–艾布爾火箭發射了第一艘飛行器,先驅者1號(Pioneer 1 )。先驅者1號本來雄心勃勃準備前往月球,但一個編程錯誤讓其在發射後不到兩天就墜落地面。它是美國第一艘飛越月球的飛行器。1959.5.28艾布爾和巴克成為第一對經過空間飛行後,活著返回地面的猴子。
  • NASA的Dawn太空飛行器在Ceres的冰殼下發現了一個隱藏的海洋!
    第一個假設是鹹殘留物是由Occator產生的影響的結果,而第二個假設的流體仍從Ceres表面下方冒泡。Dawn的封閉方法旨在解決這個問題。 正如卡斯蒂略-羅格茲(Castillo-Rogez)所說,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煙槍」:水滷石。滷化氫鹽由氯化鈉-海鹽-包圍著水分子組成。義大利和美國的研究人員使用Dawn的紅外測繪儀獲得的圖像,發現了水滷石的確鑿的紅外信號。
  • ...NASA首次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含水量為撒哈拉的百分之一
    SOFIA的飛行高度大約45000英尺(1.4萬米),位於地球大氣中的平流層,可以穿透地球大氣中99%以上的水蒸氣,從而更清晰地看到紅外宇宙。利用SOFIA上的暗淡物體紅外照相機,索菲亞能夠捕捉到水分子特有的波長,6.1微米。
  • NASA最新發現,月球上存在著大量的水,可以供登月人類使用
    該研究基於美國宇航局的「登月偵察軌道器」(自2009年6月以來在月球軌道上)以及該機構的「平流層紅外天文觀測機載望遠鏡」(稱為SOFIA)收集的數據。後者是一架波音747SP飛機,改裝後可搭載2.7米望遠鏡。
  • 阿波羅8號第一個離開地球軌道的太空飛行器也是第一個到達月球並返回
    阿波羅 於1968年12月將8計劃為「 D」任務,這是對低空軌道的LM的測試,而Borman的機組人員將執行「 E」任務,這是更嚴格的LM測試於 1969年初在橢圓形的中地球軌道(如阿波羅9號)上飛行。「 F」任務將在月球軌道上對CSM和LM進行測試,而「 G」任務將是月球降落。
  • 新飛船一身焦黑落地,第二宇宙速度名不虛傳!打響載人登月開頭炮
    新飛船入軌的初始軌道是近地點約162公裡×遠地點約377公裡的90分鐘軌道,而新飛船目標軌道是遠地點8000公裡的大橢圓軌道,這是繼阿波羅17號載人登月任務之後人類載人級太空飛行器飛抵的最高軌道高度。NASA獵戶座載人飛船返回艙此前曾進行過再入測試,但其飛行高度也僅有5000多公裡。
  • 發現、新疆界、旗艦……盤點NASA深空探測三大梯隊
    近日,NASA公布了下一屆「發現」級項目(Discovery Program)的四個候選任務:海衛一飛掠任務TRIDENT、木衛一飛掠任務IVO和兩個金星探測任務DAVINCI+和VERITAS [1]。「發現」級項目(Discovery項目)是個啥?其實,可能大家並不陌生。許多我們熟知的太空探測任務,都出自這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