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驚現奇葩餡餅:夾滿粉蟲和蝗蟲

2020-12-05 環球網

蟲子餡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11月26日報導,倫敦美食聚集地博羅市場Borough出現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美食:小小的餡餅內夾滿了黃粉蟲、蝗蟲以及一些其他蟲類的幼蟲。據報導,這些蟲子餡餅是由一群小學生製作而成,意在喚醒人們對可持續食物的重視,以及激發年輕一代對於食物環境影響層面的思考。

事實上,這種幼蟲餡餅的創意來自於英國Big Bang青年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鼓勵人們遵守可持續性食物發展模式。由於人口的持續增長,到 2050年預計會達到90億人口,這使地球的可用資源已面臨持續性的壓力。 所以,傳統的肉類生產帶來的是眾多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尤其是大量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

對於昆蟲,營養學家稱其含有豐富的脂肪酸、鈣、鋅、鐵和維生素B12 ,與普通家禽肉類相比,卡路裡含量降低50%,脂肪含量也少了60%。全世界如今已有20億人口食用昆蟲,在泰國,有近2000個農場餵養750萬公斤的各種昆蟲。

電視名人史蒂芬·蓋茲說:尋求食物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方式就是食用這些對環境無影響的食物,這些昆蟲餡餅的確很美味,人們理應該思考改變傳統聖誕晚餐的方式了。 (實習:陳文卿 審稿:張雪)

相關焦點

  • 慈谿驚現奇葩菌菇 既像人手又似章魚
    浙江在線6月11日訊(慈谿日報記者 蔣亞軍攝 通訊員 黃士文) 6月10日,在慈谿市橫河鎮一家農場的竹林中驚現三顆既像人手又似章魚的菌類,查找資料後才知道它叫惡魔手指菌。
  • 蝗蟲來襲!建立防禦蝗蟲11道防線
    其實只要有一隻母蝗蟲到達南美,一年可以繁殖兩萬億隻蝗蟲,目前沙漠蝗蟲只有四千億隻。阿根廷蝗蟲看了讓人恐怖。一旦蝗蟲越過了吸蝗機,又過了捕蝗網,那麼還有漏網的蝗蟲,我們就要人工捕捉,用網兜,搞人海戰術,幾百萬人去抓捕蝗蟲,捕到蝗蟲賣給飼料廠,一斤一塊錢,也可以篩選大個的蝗蟲賣給燒烤攤,讓大家品嘗蝗蟲美食。
  • 4000億蝗蟲侵入亞洲,蝗蟲都怕什麼呢?我國人民治理蝗蟲的方法?
    近日,源起東非的蝗災呈現擴大之勢且進入亞洲,巴基斯坦和印度已有多地受到了共4000億隻蝗蟲的攻擊。中科院生態和昆蟲學家康樂院士康樂介紹,我國蝗災治理非常成功,本輪不會對我國形成嚴重威脅。從非洲開始肆虐的蝗蟲,已經蔓延至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蟲數量之多、密度之大是近七十年來最多的一次,這次的蝗蟲是沙漠蝗蟲
  • 特攝新手辦情報匯總 賽羅奧特曼十周年紀念和01閃耀蝗蟲來襲
    特攝系列的新主題手辦在近日有所透露和公開,這次通過雜誌圖透露很多意料之外的新品,下面帶來具體的詳細情報和說明,這次除了賽羅奧特曼十周年紀念版本的手辦之外,還有01閃耀蝗蟲來襲。然後是SHF系列的01一直沒有出的怨念款,也就是閃耀蝗蟲形態,官方先推出的是閃耀突擊蝗蟲,憋了這麼久才出閃耀蝗蟲,不過好在標註了2020年就推出,說明年底之前能等到,這形態也是真的慘,能力不錯,劇情中後期純粹成了炮灰這手辦看著美型,但意外的感覺有點禿頭。
  • 天上掉下大餡餅——陰差陽錯的青黴素
    1928年夏,倫敦的天氣簡直把人熱得出翔。為了儘快避暑,倫敦大學的細菌學教授亞歷山大·弗萊明連實驗臺都來不及收拾好,就帶著行李去海邊度假了。亞歷山大·弗萊明連實驗臺都來不及收拾好,就帶著行李去海邊度假了。等到他享受完假期,再回來已經是9月份了。重返科研一線的他這時發現,走時候沒顧上刷的那些實驗器皿早都發黴了。
  • 神奇的椋鳥與雞鴨,是蝗蟲的殺手
    ,並利用化學藥劑及時防治高密度的蝗蟲發生區。2019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發動「空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隻蝗蟲。2018年曾出動數千隻鴨子和雞。2001年6月新華社報導說,除了粉紅椋鳥,新疆養殖的滅蝗雞鴨也有近70萬隻。2000年媒體報導,浙江當時有3萬隻鴨子乘飛機趕往新疆吃蝗蟲。據錢江晚報報導,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了特大蝗災,除採取化學藥物外,由一群群牧雞、牧鴨組成的「生物部隊」也在新疆的「滅蝗大戰」中大顯身手。
  • 《黑衣人:全球追緝》空降倫敦 錘哥女武神合影驚現最萌身高差
    《黑衣人:全球追緝》近日現身英國宣傳,導演F·加裡·格雷攜主演克裡斯·海姆斯沃斯、泰莎·湯普森齊聚倫敦。,而錘哥和泰莎飾演的那對搭檔正是被派到當地執行任務的黑衣人探員,再次來到倫敦對二人來說可謂是「回到總部報導」。
  • 蝗蟲災害來了,它和螞蚱一樣嗎,能吃嗎?
    近日,一場可怕的蝗蟲災難席捲了衣索比亞、肯亞、索馬利亞等非洲國家,甚至跨越紅海進入西亞地區。在人們還在擔心蝗蟲能否飛躍喜馬拉雅山到達我國境內時,一群吃貨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帶著自家的雞、鴨、鵝部隊共赴前線,打開胃口大吃一頓了。
  • 英語中的黑話:倫敦東區的Rhyming Slang
    Have a butcher’s這種說法,起源於舊時倫敦東區居民的黑話。倫敦東區的黑話,不但生動、有特色,而且很有系統,為英語貢獻了很多短語,今天字典裡仍然能查到。所謂倫敦東區,最初是指聖瑪麗教堂(St Mary-le-Bow)周邊的社區,後來含義擴大,包含了整個East End地區。19世紀時,當地居住的,主要是工人階級和底層民眾,被稱為East Ender或Cockney。倫敦東區特有的發音和詞彙,稱為Cockney English。
  • 日本驚現首部昆蟲零食販賣機
    提起日本除了發達的科技技術之外,讓人想到的還有那些奇葩發明,近日,外媒有消息曝出,日本發明了一種奇特商品販售機,她就是昆蟲零食販賣機日本驚現首部昆蟲零食販賣機(圖片來自:GAMERSKY)  目前,販賣機上畫滿昆蟲圖樣,並沒有真正的昆蟲,還在補充當中,引得無數人圍觀,但是更多的人只是看看,這種昆蟲美食,食用的話還是需要不小的勇氣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 非牛頓流體和老鼠夾哪個更厲害?老外親自試驗,看看效果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非牛頓流體和老鼠夾哪個更強?老外親自試驗,看看效果非牛頓流體,顧名思義,就是不受牛頓他老人家控制的流體,往期視頻中我們也經常介紹,多數都是作死老外的奇葩實驗,非牛頓流體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價容易製作的,把澱粉和一定量的水,按比例攪拌後,就能得到。
  • 蝗蟲大規模活動,是不是和蜜蜂一樣裡面有一隻蝗蟲王?答案來了
    關於蝗蟲會不會像蜜蜂那樣有一隻蜂王的問題,從蜜蜂和蜂王的生存方式來說,雖然說蜜蜂和蝗蟲都是無脊椎動物,但是蜜蜂和蝗蟲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所以說蝗蟲的群體中並不存在蝗蟲王的說法,就算是蜜蜂的群體,也未必是通過蜂王來進行所有的活動,我們可以具體來看一下,具體內容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 原來,這就是「餡餅定律」
    原來,這就是「餡餅定律」相信每個人都曾幻想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但現實是:「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即使真的有餡餅掉下來,小心地上也有個陷阱在等著你。」這便是社會學中著名的「餡餅定律」。生活中,我們會碰到一些巨大的利益誘惑,他們就像從天而降的「餡餅」,讓人垂涎三尺、難以抗拒。然而,這些看似美味的「餡餅」背後,往往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陷阱。
  • 美食∣關於蝗蟲你應該知道這些
    蝗蟲能吃嗎?蝗蟲能吃。蝗蟲不但營養成分含量合理,而且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低於畜、禽肉類,是肥胖症、高血壓、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我國很多地方有食蝗蟲的習慣,特別是天津人最喜歡吃油炸蝗蟲,爪哇、模里西斯、留尼旺等島居民喜吃油炸蝗蟲。現在很多企業也把蝗蟲做成罐頭出售,有些餐館也有蝗蟲特色餐飲。
  • 蝗災時的蝗蟲不能吃嗎?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完全是兩碼事!
    有人吃蝗蟲和蝗災靠人吃解決兩碼事,你不會真覺得靠人吃能消滅蝗災吧?太文盲了,一是大規模蝗災蝗蟲有毒,吃多了會死人,其次數量太多,快速吃完一個地方的糧食就飛走,蝗蟲能飛一兩千米高。在沒有現代科技加持的古代,蝗災是無解的。其實吃不吃的真的沒所謂,人類不缺這點蛋白質,主要也還是因為不好捉,現在工業滅蝗普遍還是飛機噴灑農藥,但都集中在前期預防,對這種成規模的流動性大群體是否有效真的存疑。
  • 古畫裡的蝗蟲,要比非洲的蝗蟲可愛
    有嚴謹精細中富有生機的工筆蝗蟲,也有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意盡功簡的寫意蝗蟲。蝗蟲同其它昆蟲多出現在野逸派書畫作品中,題材多是田園鄉村,來源多是寫生。一幅寂靜的畫面上有幾隻輕靈的昆蟲,頓時多了幾分生機。黃荃雖然是「黃家氣派」的代表,但是他大名鼎鼎的《寫生珍禽圖卷》裡,也有蝗蟲的身影。躍躍欲跳起的蝗蟲跟其它大大小小的昆蟲,穿插在禽鳥中間,使畫面真實活脫。
  • 蝗蟲止步!
    蝗蟲,最具殺傷力的遷徙害蟲之一,已經威脅非洲、中東和亞洲農業數世紀。如今,它再次捲土重來。而最近,蝗災成為了除疫情之外的另一焦點。此次蝗災於去年年底在東非醞釀興起,為東非地區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情。然而,千億隻蝗蟲並沒有考慮停下前進的腳步,隨後,它們又飛躍至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西南亞國家,讓各國的農業籠罩在恐慌之下。
  • 印度蝗蟲肆虐,小小蝗蟲為何成為人類大敵?
    2020年伊始,在西亞,南亞和東非區域,正在爆發一場規模巨大的蝗災,最開始的時候這波蝗災出現在東非地區,索馬利亞,肯亞等國家,這場蝗災分為許多波,最大的一群蝗蟲數量足足有3000億隻,我們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蝗蟲所到之處可以說是寸草不生,很多人因此沒有了食用的糧食。
  • 《超級水族館》誰的魚缸最奇葩 - 新聞頻道 - 265G網頁遊戲門戶
    《超級水族館》經營史上最奇葩的水族館,繁殖史上最奇葩的海洋生物。綠巨人、蝙蝠俠、蜘蛛俠淪為海底擺設,老式電視機、古董照相機、山神廟應有盡有,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超高的自由性,百種奇葩裝飾物、百萬魚種等你挑!
  • 東非蝗蟲肆虐之際,一部《蝗蟲毀滅日》告訴你蝗蟲能不能飛到中國
    近日,東非蝗蟲肆虐,於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又火了一把。電影的名字叫《蝗蟲毀滅日》。大致的故事是,有位科學家吃飽了撐的製造了一種變異蝗蟲,是沙漠蝗蟲與澳洲疫病蝗蟲的混種,這種蝗蟲有耐藥性,普通的殺蟲劑殺不死它,並且壽命也是一般蝗蟲的3倍,達到了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