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法國要改變「非洲憲兵」的形象
12月6日和7日,法國總統奧朗德主持的「非洲和平與安全峰會」在巴黎的法國總統府舉行,非洲54個國家中,有53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峰會。儘管峰會前一天法國決定出兵中非共和國,但關注峰會不難看出,法國現在卻很想改變其「非洲憲兵」的形象。
峰會最後聲明表示,非洲國家發展危機預防、應對能力很重要,法國支持非盟組建非洲快速反應待命部隊,國際社會應增加對非洲維和行動的資金支持。奧朗德在峰會期間表示,法國在中非共和國部署的士兵最多由目前的1200名增加到1600名,法國的軍事幹預最多只持續6個月,其後將讓位給主要由非洲國家組成的國際維和部隊。奧朗德強調,非洲必須「逐漸承擔起維護自身安全的使命」。非洲許多國家領導人也達成共識:非洲必須擁有自主防衛力量,幾內亞總統就表示:「總讓法國以消防隊的形象出現在非洲拯救我們是不正常的。」
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區的法語國家基本上都是法國前殖民地,這些國家獨立後與法國仍然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法國把這個地區視為自己的「後院」和「勢力範圍」,長期扮演著「非洲憲兵」的角色。現在法國希望「華麗轉身」,也是形勢比人強的結果。
近年來,非洲已成為繼亞洲之後最具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的大陸,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成為各大經濟實體的競爭場所。目前非洲年均經濟增速達6%,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新興市場。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7個國家中,有6個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國家。非洲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增長很快,其利潤到2020年將增長4000億美元。非洲54個國家中,目前已經有26個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非洲人均收入已達953美元。
新興國家近10年來對非洲貿易額增長了10倍,對非直接投資從2007年起增長了21%,其中印度投資237個項目,南非投資235個項目,中國投資152個項目。非洲各國間相互投資從2007年起增加了33%,增長迅速。對服務領域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已經遠遠超過了對礦產資源的投資。
而法國現在則面臨著在非洲被邊緣化的危險。對非洲貿易目前只佔法國外貿總額的7%。法國過去一直是非洲最主要的外國投資方,但近年來在撒哈拉以南的市場份額已縮小到不足5%,遠遠落後於新興國家。
法國目前經濟增長乏力,很希望藉助非洲的發展勢頭,超越其傳統殖民地國家範圍,在更具經濟發展活力的英語和葡萄牙語非洲國家開拓市場和建立合作關係,通過與非洲國家加強經濟聯繫,重建在整個非洲的影響力,同時也為解決法國國內的經濟增長與就業問題找到出路。出兵馬裡和中非共和國已給法國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因此,卸掉「非洲憲兵」的重負也就勢在必然。
就在此次峰會前夕,巴黎還隆重推出了法國與非洲經濟合作論壇。論壇聚集了全球580家企業、200個國際組織、所有非洲國家的代表,以及坦尚尼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等非洲國家的首腦。法國前外長韋德裡納在會上提出了促進法國與非洲經濟夥伴關係的15點建議。可見,法國不再獨演「非洲憲兵」是法國和非洲的共同願望。
(本報巴黎12月8日電 本報駐巴黎記者 梁曉華)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