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軍事幹預馬裡局勢 想撕下"非洲憲兵"標籤很難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法國想要撕掉身上「非洲憲兵」的標籤,看來很難。近日,由於非洲國家馬裡北部的伊斯蘭極端勢力大舉南下,試圖控制馬裡全境,法國在該國展開了直接軍事幹預行動。法國以非洲一種叫做「藪貓」的動物名稱作為此次軍事行動的代號。

  關於這場軍事幹預行動,法國國內其實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但法軍此次行動之快、規模之大,還是讓各界普遍感到出乎意外。

  在過去幾個月內,法國總統、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多次強調,法國不會在馬裡進行直接軍事幹預,將主要負責為西非聯軍提供物資、情報等支援,更不可能派地面部隊參戰。然而,自從打響「藪貓」行動的第一槍後,法國完全由「幕後指揮者」變為「主力幹預者」。法國媒體稱,法國官方雖然稱法軍的角色是「協助」馬裡軍隊,但是,目前的馬裡軍隊毫無戰鬥力可言,法國實際上承擔了絕大部分作戰任務。

  1月15日,「藪貓」行動進入第5天。在這5天內,法國除了派出常駐在非洲國家的特種部隊和幻影戰鬥機參戰之外,還在徵得阿爾及利亞同意後,從法國本土派出陣風戰鬥機通過該國領空,在馬裡北部展開轟炸行動。除此之外,法國的地面部隊陸續從其在查德和象牙海岸的軍事基地抵達馬裡。1月15日法國《世界報》透露,法國向馬裡派出的地面部隊總人數最終將達到2500人。

  對於自己在馬裡如此大動幹戈,法國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反恐」。馬裡在去年3月發生軍事政變之後,形成南北分裂的局勢,北部被伊斯蘭極端勢力控制。法國擔心,一旦馬裡成為「非洲的阿富汗」,恐怖分子就可以此為基地,策劃針對法國在西非利益和法國本土利益的恐怖襲擊。近年來,活動在馬裡北部的「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已經多次綁架法國人質。

  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內,法國一直極力促成國際社會出兵馬裡。但是,雖然有了聯合國的許可,以西非國家為主的國際幹預部隊始終沒有組成。近日,馬裡北部伊斯蘭極端勢力突然發起南下攻勢,觸動了法國的「紅線」。在法國看來,位於馬裡南部的首都巴馬科絕對不能失守,因此,在馬裡率先打響了幹預戰爭。

  法國的這場反恐戰,因為具有很強的「正義性」,因此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在1月14日透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堅持給他打電話致謝,歐盟外長阿什頓也表示支持。美國沒有參戰,但是強調「與法國目標一致」,將為法軍提供情報和空中加油等支持。英國已經派出軍用運輸飛機,為法軍運送物資。比利時、丹麥、德國等也提供一定的後勤支持。

  法國輿論普遍承認,奧朗德出兵馬裡的主要目的是「反恐」,這是毫無爭議的,但是,法軍此次大規模行動也有其他一些目的。例如,1月14日法國《解放報》在一個題為《馬裡,戰爭的原因》專題報導中稱,法國在西非地區有「不可忽視」的經濟利益,其中「最具戰略性」的就是法國核電巨頭「阿海琺集團」在尼日的鈾礦,這些鈾礦滿足了法國核電站1/3的原料需求。經濟利益促使法國極力確保西非地區的穩定。

  幾乎法國所有主流媒體都指出,奧朗德就任半年以來,民眾支持率直線下降,這場在馬裡的幹預戰爭,讓他穿上「軍隊首領」的「外衣」,有助於提高他的民意和國際影響力。《解放報》稱,對於一名總統來說,戰爭從來不是一個壞消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歷史上的民調幾乎毫無例外地證明了這一「規律」。該報強調,儘管奧朗德匆忙出兵,而且沒有履行先前不直接幹預和不派出地面部隊的承諾,但是法國國內幾乎聽不到反對這場戰爭的聲音。《世界報》認為,奧朗德將從這場戰爭中「獲得政治效益」。法國媒體1月14日的一項民調顯示,63%的受訪者支持這場戰爭。

  法國《費加羅報》稱,法國在馬裡的軍事行動,從邏輯上來講,也是2011年軍事幹預利比亞的延續。法國「軍事學院」的前校長樊尚·德波特對該報說:「這實際上是利比亞戰爭的第二場戰鬥。」一方面,馬裡北部的伊斯蘭極端勢力曾經在利比亞充當卡扎菲的僱傭軍,在卡扎菲倒臺後,他們回到馬裡;另一方面,這些伊斯蘭極端分子使用的精良武器,很多都是從卡扎菲的武器庫趁亂搶來的。

  對於這次軍事行動的進展情況,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在1月14日對媒體表示,結果「令人滿意」。法國媒體也認為,這是一場「不對稱」戰爭,法國不僅動用了常年部署在非洲多國的「戰爭機器」,而且從本土派出增援,因此,完成戰爭的第一階段任務,即阻止伊斯蘭極端勢力南下應該不存在困難。

  但是,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馬裡北部的伊斯蘭極端勢力以沙漠地形為依託,法國最終是否能夠徹底清剿這股勢力尚存疑問,法國有可能剛從「阿富汗泥潭」抽身,就陷入「馬裡泥潭」。目前,法國正在積極爭取西非國家儘快履行承諾向馬裡派兵。但是,《費加羅報》指出,這些非洲國家士兵需要西方國家對其進行訓練,而西方國家在阿富汗用了10年時間也沒有訓練出一支真正能抵抗塔利班的政府軍。(記者 林衛光)

相關焦點

  • 法國難改「非洲憲兵」心態
    2013年新年伊始,法國即聯合部分西非國家挑頭對馬裡危機進行軍事幹預。馬裡危機距今已持續近一年,去年3月馬裡首都巴馬科爆發軍事政變,馬裡北部的分裂武裝和極端伊斯蘭勢力乘亂佔據馬裡近2/3國土面積,馬裡陷入憲政失控和國家南北分裂的雙重危機。
  • 法國要改變「非洲憲兵」的形象
    原標題:法國要改變「非洲憲兵」的形象  12月6日和7日,法國總統奧朗德主持的「非洲和平與安全峰會」在巴黎的法國總統府舉行,非洲54個國家中,有53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峰會。儘管峰會前一天法國決定出兵中非共和國,但關注峰會不難看出,法國現在卻很想改變其「非洲憲兵」的形象。
  • 馬裡逾百人質經歷驚魂一天 恐怖的一周震動世界
    法國國家憲兵隊在網絡上發文稱,50名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隊員正從巴黎趕往巴馬科。法國《回聲報》稱,在馬裡當地還有法國駐軍3500人,其中一部分已進駐法國駐馬裡使館區進行保護,另外一部分法軍已經前往酒店,但目前法軍沒有直接參與解救行動,只是對馬裡安全部隊提供支援幫助。路透社稱,槍手衝進酒店時曾高喊著「真主至大」的口號,襲擊者還曾釋放了部分可以背誦《古蘭經》的人質。
  • 一個非洲部族國家卻要強行嫁接西式民主,馬裡的出路在哪裡?
    原創 賀文萍 底線思維時隔8年,馬裡再度發生軍事政變、現任政府被推翻,不斷輪迴的現象背後,暴露了一些非洲國家怎樣的通病?法國外長第一時間對馬裡軍人譁變表示了譴責,敦促士兵們返回軍營。繼法國總統馬克龍現身黎巴嫩爆炸現場之後,法國再度高調表明了自己在非洲的政治存在。
  • 時隔8年,西非國家馬裡再度發生譁變,五問釋疑
    8月19日凌晨,凱塔通過馬裡國家電視臺發表電視講話,「自2013年當選以來,我一直在努力讓馬裡復興。如果軍隊的一些人認為,他們的幹預可以結束針對我辭職的訴求,那我真的別無選擇。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此刻,想要感謝馬裡人民對我支持的同時,宣布立刻辭去我的職務」。
  • 法防長:法軍在非洲薩勒赫地區消滅450名武裝分子
    中新社巴黎2月23日電 (記者龍劍武)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斯·帕爾麗23日通過此間媒體透露,法國在非洲撒哈拉—薩赫勒地區開展的反恐行動迄今已擊斃450名極端組織武裝分子。過去一年中,法軍共擊斃120名武裝分子,並向馬裡政府移交了150名俘虜。  帕爾麗還表示,薩赫勒地區是「世界恐怖主義老巢之一」。法國在此實施「新月形沙丘」行動已有三年半時間,其任務是打擊當地肆虐的恐怖主義活動。雖然,法國軍隊不會在該地區永久駐紮,但只要形勢所需就不會撤離。
  • 援助非洲馬裡種茶的安化人
    1970年,41歲的蔣冬興受國家指派,不遠萬裡前往非洲馬利共和國,接替在那裡援助的中國茶葉技術人員,繼續開展茶樹栽培、茶葉豐產實驗等工作。    馬裡是位於撒哈拉大沙漠南沿的內陸國家,在中國援助之前,馬裡的茶葉消費全部依賴進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派出農業技術專家,克服重重困難,幫助馬裡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大面積試種茶樹成功。
  • 非洲馬裡 用可樂果來傳情(圖)
    開朗的非洲女人馬裡旅遊和手工業部的官員日前介紹說,在西非國家馬裡,色澤紅潤的可樂果象徵著愛情、幸福和吉祥,早已成為人們傳遞愛戀之情和婚姻信息不可或缺的「信物」。據介紹,按照馬裡習俗,當男女青年相愛時,男方父母便委託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為「月下老人」,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女方父母徵得女兒同意後,便收下「月下老人」帶來的10枚可樂果。此後的兩周至一個月內,「月下老人」再次登門,聽取回音。
  • 非洲觀察|陰魂不散的「非洲憲兵」性侵事件
    聯合國網站 資料圖藍盔性侵猛如虎中非共和國是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自獨立起政治動蕩不斷,最新的一場內戰始於2013年反對派聯盟「賽萊卡」(Seleka)席捲半個中非,最終在法國武裝幹預下,花了16個月時間才勉強平息,但國內矛盾、衝突依舊不斷,為此聯合國先是在2014年1月28日通過安理會第2134
  • 駐馬裡大使館中資企業力保馬裡華人人身財產安全
    新華社巴馬科3月25日電(記者 王子正)西非國家馬裡21日突發政變以來,首都巴馬科及其他一些地區局勢混亂,發生多起打砸搶事件,當地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中國駐馬裡大使館、當地華僑華人團體和中資機構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團結互助,沉著應對,力保大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 敘外長說盡全力保衛國家 各國對軍事幹預立場不同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圍繞最新的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的疑雲,一些西方國家不斷拉高軍事幹預敘利亞政局的調門。對此,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27日表示,敘利亞已經做好全力保衛國家的準備,俄羅斯、伊朗等國認為,軍事幹預將危及整個地區。
  • 局勢升級!非洲強國正式宣戰,轟動全球,土耳其的噩夢來臨
    局勢升級!非洲強國正式宣戰,轟動全球,土耳其的噩夢來臨 近段時間以來,利比亞的局勢持續升級,越來越多的大國介入其中,讓局勢變得越來越複雜。土耳其出兵利比亞後,協助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擊潰了哈夫塔爾元帥部隊,讓哈夫塔爾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 三家馬裡華僑華人社團向馬方捐贈防疫物資
    (中國駐馬裡大使館網站圖片)中國僑網5月11日電 據中國駐馬裡大使館網站消息,5月5日和8日,三家馬裡華僑華人社團華聯會、華協會和中企協分別向機場、警察、憲兵等部門及巴馬科大市場馬方商戶贈送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 法國軍方空襲馬裡中部,何為「新月形沙丘」行動?
    在行動支援上,法軍以後勤裝備和空中火力支援為主,1月5日發動的空襲正基於此而展開,「新月形沙丘」這一海外反恐行動,有助於打擊法國境內的恐怖主義。21世紀以來,法國深受恐怖主義的襲擾。2007至2013年,歐盟成員國共發生2208起恐怖襲擊事件,其中法國佔比近四成,達866起。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法國有相當一部分移民來自西北非國家,其國內恐怖組織與非洲恐怖勢力有著密切聯繫。
  • 法國2士兵在馬裡喪生,其中1人為亞裔面孔,馬克龍悲痛親自致敬
    據海外網1月4日報導,法國陸軍新聞辦公室1月3日發布的一張組合圖,顯示了在馬裡東北部執行任務時,被簡易爆炸裝置炸死的兩名法國士兵。法國總統府表示,兩名法國士兵在西非國家馬裡的裝甲車被爆炸擊中,目前已經死亡。其中1人為亞裔面孔,是越南裔33歲女性,她還留下了一名幼子。
  • 【趣聞】法國小鎮神秘「怪貓」出沒 憲兵捕獲後傻傻分不清楚
    當地憲兵部門派人捕獲後數度發布烏龍消息,才最終搞清楚這隻神秘貓科動物的身份。濱海塞納省憲兵發現的神秘「怪貓」上周日,法國濱海塞納省憲兵部隊在該省貝爾尼埃鎮(Bernières) 附近發現了一隻長相類貓的小動物。
  • 辛巴威局勢突變 危機或進一步加劇
    辛巴威軍方當地時間15日凌晨通過國家電視臺否認發動軍事政變,並表示總統穆加貝目前安全。 新華社發    辛巴威首都哈拉雷15日凌晨傳出疑似爆炸聲。有目擊者稱,總統穆加貝私人住所附近傳出槍聲。前一晚,一些軍車封鎖了哈拉雷周邊地區的交通。    專家認為,軍方的介入程度、穆加貝應對危機的能力都是影響危機走向的關鍵因素。
  • 撕下中文標籤露出「核汙染」產地, 曝光日本產品濟南有售
    撕下包裝袋中文標籤產地為「核汙染區」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在無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籤,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籤後,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為東京都,名列禁止進口名單。當晚,記者走訪經四路無印良品店發現,店內有多種央視所曝光的涉嫌產地來自日本核汙染輻射區的食品。
  • 非洲馬裡的多貢人為何讓人覺得神秘?網友:源於一個故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類未解之謎更是數不勝數,如埃及金字塔,秘魯的薩克塞華曼城,玻利維亞的普瑪之門......今天要聊的是,非洲馬裡的多貢人部落,他們的天文知識,同樣讓人無解。非洲馬裡的多貢人,被認為是埃及人的後裔,多貢人以其宇宙論,其密教,其神話和傳說而廣為人知。 多貢人以其宇宙論,其密教,其神話和傳說而廣為人知,吸引了眾多前來瞻仰其文化或是觀光的遊客。據估計其人口大約300,000人,居住在尼日西南方,馬裡的莫普提(邦賈加拉,Koro, 邦加島),在Douentza附近,還有布基納(瓦西古亞西北)北部的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