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難改「非洲憲兵」心態

2020-11-27 人民網

2013年新年伊始,法國即聯合部分西非國家挑頭對馬裡危機進行軍事幹預。馬裡危機距今已持續近一年,去年3月馬裡首都巴馬科爆發軍事政變,馬裡北部的分裂武裝和極端伊斯蘭勢力乘亂佔據馬裡近2/3國土面積,馬裡陷入憲政失控和國家南北分裂的雙重危機。目前馬裡北部已被極端伊斯蘭勢力全部佔據,近期伊斯蘭叛軍還不斷南下,擬借勢一舉佔據南方在馬裡全境建立伊斯蘭政權,法國國防部長勒德裡昂稱馬裡有成為「非洲阿富汗」的可能。

危機爆發以來,法國作為馬裡原殖民宗主國對此次危機表現得最為積極和關注,法國媒體稱「如何處理馬裡問題已成為法國外交的頭等大事」。去年12月,在法國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終於通過2085號決議案,為法軍事幹預馬里舖平了最後的道路。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1月11日的講話中把「打恐」、「維穩」和「護僑」作為參戰的主要目標,但同時不能忽略法國對非關係中的傳統殖民心態。「法語非洲區」一向被法國視為自己的「後花園」,法國必須保證在該地區的特殊政治、經濟和軍事影響力,這種心態使得法國在歷史上屢屢罔顧他國主權尊嚴,頻頻對非洲進行武力幹預,「非洲憲兵」的形象深入人心。法國也明白在自身經濟困頓之際,在非洲打「發展牌」,拼不過中國、美國和印度,唯有依靠軍事存在才可能為其政經利益「護盤」。近兩年來法國在非洲參與了利比亞、象牙海岸和馬裡三場戰爭,不斷顯露出「肌肉」和「牙齒」的一面,並以「反恐」或「保護責任」的概念作為軍事幹預正當性的理由。

法國軍事介入馬裡雖得到聯合國認可,算是「師出有名」,但在此問題上各方有所分歧。一是馬裡政變軍人強烈反對軍事介入,怕外國軍隊會借打恐名義把其一併作為打擊目標。二是部分非洲國家如南非傾向於用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危機,不太贊同法國和西共體動輒訴諸於武力的做法。三是西方內部意見也不一致,雖然英、美、加拿大等國表示將在情報、後勤上給予支持,但支持力度非常有限,美國負責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卡森強調馬裡應該先恢復憲法秩序再出兵,而法卻執意直接出兵,英國內心也不太願意為法國鞏固自身「勢力範圍」去買單。

戰場上的成功並不一定會帶來地區穩定,強制的手腕並不意味著和平的到來。從2007年至今非洲共有7次軍事政變,6次發生在法語非洲國家,加上利比亞、象牙海岸的戰亂,以及目前中非共和國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勢,法語非洲成為各種政治動亂的「重災區」。法語非洲國家的不穩定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根源,法國在殖民地時期採取「直接管理」的模式,妨礙甚至扼殺了部分法語非洲國家自主理政的能力,在非洲國家陸續獨立後,法國特意培養出少部分非洲親法精英來接替和掌管政權,這批精英「法國屬性」甚至多於「非洲屬性」,上臺後和法國利益緊密捆綁,與中下層民眾關係疏遠,腐敗現象嚴重。從目前看,法語非洲國家最突出的共同特徵就是經濟發展水平普遍落後於非洲其他國家,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中大部分均是法語非洲國家,馬裡北部就是世界上發展最滯後的地區,因此不從根源上尋求問題的解決途徑,非洲的政治痼疾難以解決。

相關焦點

  • 法國要改變「非洲憲兵」的形象
    原標題:法國要改變「非洲憲兵」的形象  12月6日和7日,法國總統奧朗德主持的「非洲和平與安全峰會」在巴黎的法國總統府舉行,非洲54個國家中,有53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峰會。儘管峰會前一天法國決定出兵中非共和國,但關注峰會不難看出,法國現在卻很想改變其「非洲憲兵」的形象。
  • 【趣聞】法國小鎮神秘「怪貓」出沒 憲兵捕獲後傻傻分不清楚
    巴黎2月21日電 (龍劍武)最近,法國西北部一個小鎮上出現一隻「怪貓」。
  • 法國防長勒德裡昂:法國不欲充當「非洲憲兵」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電視新聞臺「法國24小時」12月16日報導,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舉行的首屆非洲「和平暨安全國際論壇」首日結束時,法國國防部長勒德裡昂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非洲國家之間應更好地合作以應對安全挑戰,尤其是對抗恐怖主義威脅。
  • 非洲觀察|陰魂不散的「非洲憲兵」性侵事件
    聯合國網站 資料圖藍盔性侵猛如虎中非共和國是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自獨立起政治動蕩不斷,最新的一場內戰始於2013年反對派聯盟「賽萊卡」(Seleka)席捲半個中非,最終在法國武裝幹預下,花了16個月時間才勉強平息,但國內矛盾、衝突依舊不斷,為此聯合國先是在2014年1月28日通過安理會第2134
  • 法軍事幹預馬裡局勢 想撕下"非洲憲兵"標籤很難
    法國想要撕掉身上「非洲憲兵」的標籤,看來很難。近日,由於非洲國家馬裡北部的伊斯蘭極端勢力大舉南下,試圖控制馬裡全境,法國在該國展開了直接軍事幹預行動。法國以非洲一種叫做「藪貓」的動物名稱作為此次軍事行動的代號。  關於這場軍事幹預行動,法國國內其實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但法軍此次行動之快、規模之大,還是讓各界普遍感到出乎意外。
  • 完美破解8969航班劫機案——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經典戰例
    ,這是一大早從巴黎飛往這個位於非洲北岸,昔日法國殖民地的班機。此時,法國政府官員倍感挫折,他們相信法國特種部隊能和平解決這次劫機事件,法航的安全顧問與阿爾及利亞陸軍突擊部隊指揮官取得了電話聯繫,希望可以派遣法國特種部隊前去參與解救人質行動。但是,在阿爾及爾,當局拒絕了所有來自法國軍方的幫助。法國總理通過阿爾及利亞當局,要求劫機者釋放女性以及兒童乘客,以換取飛機飛往巴黎。劫機者答應了這一要求,釋放了63名乘客。
  • 法國人最愛吃的蝸牛,是從非洲進口的大蝸牛嗎?
    如今,在我國很多地方的法國西餐廳裡,也都可以看到法式焗蝸牛這道菜的身影,作為地方特色美食之一,也有很多人沒去過法國,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吃過法式焗蝸牛,那麼,法國人吃的蝸牛,與非洲人喜歡吃的蝸牛是一種東西嗎?根據資料顯示,在19世紀,法國商人在非洲看到非洲人喜歡吃的非洲大蝸牛之後,覺得這是一個商機,於是將非洲大蝸牛帶回法國,還專門辦起了養殖場。
  • 法國畫家用一生的時間,在非洲摩洛哥打造了一個世外桃源
    這是非洲,成千上萬的熱帶植物在那裡快樂地生長。這不是非洲,那裡有雪,有雨和法國的浪漫。從摩洛哥出發,沿途有許多不同的風景。我看過雪山和戈壁沙漠,也去過繁華的古鎮。當我走進馬拉喀什,我將乘坐一輛舊馬車穿梭在城市裡。雨後,天空中有一個深紅色的日落。我認為摩洛哥可以給我足夠的驚喜,但我不在非洲非洲,非洲國家會給我帶來什麼驚喜,直到我走進市長花園。
  • 臺灣憲兵特勤隊曝出隊員兼差當保安醜聞(組圖)
    專責保護臺灣當局領導人的憲兵特勤隊,隊員個個驍勇善戰,卻爆出隊員兼差當保安醜聞。來源:臺灣《蘋果日報》以往神秘的憲兵特勤隊,近年為爭取預算頻頻曝光,還要表演碎大石等「雜技」 。來源:臺灣《蘋果日報》中國臺灣網1月26日消息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灣當局領導人御用憲兵特勤現役「夜鷹部隊」竟成「天鷹保安」!
  • 電影「走出非洲」,觀眾「走近非洲」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非洲電影不多,《亞當》《阿布·萊拉》《空調》等有限的幾部影片成為一扇難得的窗,讓這裡的觀眾窺見非洲電影的歷史和當下——當電影「走出」非洲的時候,觀眾「走近」了非洲。
  • 法國變成非洲殖民地,巴黎四處是黑人,還債還是無奈?
    控制非洲隨著戰後法國的國力衰微和美蘇兩國的推進,法國在非洲的殖民體系逐漸崩潰。但即便如此,法國依舊端著自己五常的面子盡力維持著自己對非洲的影響力,通過援助、經濟和軍事三種手段控制著法語非洲國家。法國的海外援助幾乎全用在了前殖民地國家身上,很少投向和法國沒有歷史淵源的地區和國家。實實在在的用實際行動將法語非洲各國踹入債務陷阱。每當有政治議題的時候,法國就會借債務作為工具來幹涉西非國家內政。將法語非洲繼續掌控在自己手中。
  • 歐洲在非洲的殖民地一般在沿海,法國為何佔領中非?
    不算兩個美洲和大洋洲,歐洲、亞洲、非洲一般會以方位來劃分本洲內的地區,比如歐洲有東歐、北歐、西歐,亞洲有東亞、西亞、南亞、東南亞。不過,非洲的情況有些特殊。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南非。但是,南非由於是一個國家的名字,為了區別作為國家的南非與南非地區,一般將作為國家的南非稱為南非共和國,南非地區稱為南部非洲。非洲還有一個地區,名稱與國家名雷同,這就是中非。中非可以是一個地區的名稱,主要指非洲的中部地區。以國家為單位,有查德、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剛果(布)、剛果(金)、安哥拉、聖多美普林西比,以及中非。
  • 砍殺蔡英文辦公室「憲兵」 呂軍億:要說我是神經病我沒意見
    呂軍億表示,是為了趕走阻擋他的「憲兵」,打掉憲兵的槍,軍刀才會碰到人「要說我是神經病,我沒意見。」(圖片來源:東森新聞雲)針對持軍刀砍殺蔡英文辦公室「憲兵」案,臺北地方法院裁定主嫌呂軍億續押無禁見。開庭時,呂軍億強調,會揮刀僅是因為「憲兵」不讓他進去,因為「憲兵」力氣小,才會被他揮刀打掉槍,還碰到了他。外界要認為他是神經病「我沒意見!」呂軍億向法官表示那個「憲兵」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他看憲兵手上有槍,揮刀是為了打掉槍,刀才會碰到這名受傷的憲兵。他表示,知道這樣衝進去蔡英文辦公室一定活不了,才會寫下警察搜到的文書,「社會認為我是神經病,我也沒意見。」
  • 法國出現「虐馬幫」,割下馬耳朵,挖掉馬眼睛,只因迷信拜物儀式……
    3月4日,在法國中部敘利阿地區訥維市 (Neuvy-en-Sullias),一匹5歲的優秀種馬Flash也被發現倒在血泊中。 從今年年初以來,憲兵收到類似報案的頻率更高。截至今年6月底,憲兵共接到了至少到了11起馬匹虐殺案。
  • 法國讚賞恐襲中的平民英雄 一人曾引導民眾躲冰庫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  董銘】巴黎恐怖襲擊案過後,法國媒體紛紛報導危急關頭勇敢救人的幾名「普通人」。法國輿論一致認為他們夠得上「英雄」稱號。24歲的馬裡黑人拉薩納·巴蒂利因為自己的勇氣和冷靜受到讚賞。1月9日下午,恐怖分子庫利巴利持突擊步槍衝進巴黎的一個猶太食品超市,對著購物的猶太顧客開槍掃射。
  • 兩名法國極限旅行者徒步穿越非洲大陸
    兩名法國極限旅行者2009年2月從南非開普敦出發,現已到達蘇丹喀土穆,稍事休整後進入埃及。  他們打算 徒步穿越非洲後經西亞抵達歐洲大陸,再經東歐走回法國巴黎。整個行程大約2萬公裡,耗時3年。
  • 他從法國偷了啥?
    因為黑火藥子彈在燃燒發射以後,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嗆鼻是小事而往往發射幾輪士兵周圍就會全是黑煙,連敵人在哪都難分清。 直到,俄國決定派遣著名的化學家 季米特裡·門捷列夫以學術交流之名前往法國以試圖拿到無煙火藥的技術。 Ⅲ:間諜門捷列夫 1890年,已經66歲的門捷列夫在俄羅斯帝國軍事部的指示下前往了法國,準備與法國同行來一場"學術交流"。
  • 臺軍「憲兵」操演 雲豹八輪裝甲車首亮相(圖)
    臺軍「憲兵」操演 雲豹八輪裝甲車首亮相(圖) 2012年09月07日 13:2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法國成非洲殖民地?一眼看去全是黑人,馬克龍其實很無奈
    在提到法國的時候大家最開始的印象是什麼呢?如果是前幾年的法國的話,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一些頗為美好的形容詞,比如說優雅、浪漫。但是近段時間的法國卻總是會讓人不自覺的把他和恐怖主義聯繫在一起,更是有不少人指出,如今的法國已經成為了非洲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