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觀察|陰魂不散的「非洲憲兵」性侵事件

2020-11-27 澎湃新聞

1月5日,聯合國駐中非共和國特別代表巴爾費·奧農加(Parfait Ononga)在聯合國網站上發表聲明,宣布聯合國對其所派遣的「聯合國中非共和國多層面綜合穩定團」(MINUSCA,簡稱聯中穩定團)所屬藍盔兵在中非所犯性侵行為「零容忍」,他將與聯中穩定團方面通力合作,查清真相、確認並懲辦真兇,「以體現聯合國和聯中穩定團的決心」。

中非共和國的聯合國維和士兵。  聯合國網站 資料圖

藍盔性侵猛如虎

中非共和國是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自獨立起政治動蕩不斷,最新的一場內戰始於2013年反對派聯盟「賽萊卡」(Seleka)席捲半個中非,最終在法國武裝幹預下,花了16個月時間才勉強平息,但國內矛盾、衝突依舊不斷,為此聯合國先是在2014年1月28日通過安理會第2134號決議,向中非派駐「聯合國中非共和國建設和平綜合辦事處」(BINUCA),又於同年4月10日根據安理會第2149號決議,宣布於同年9月15日將在中非一應維和權力交付聯中穩定團。根據2149號決議,聯合國有權在中非部署總兵力不超過12000的藍盔兵維持和平,並由聯中穩定團指揮。

然而這次看上去完美無缺的聯合國維和武裝行動卻從一開始就被莫名其妙的「桃色」所汙染:藍盔兵的性侵行為。

正如今年1月5日紐西蘭駐聯合國大使範伯赫曼(Gerard van Bohemen)所坦言「我們真的是受夠了,總是性侵指控,一樁接一樁,沒完沒了」。

「一樁接一樁」是怎樣的概念?

據法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披露,僅僅去年11月底至今年1月初這短短兩個月期間,有名有姓、有根有據的針對聯中穩定團藍盔兵的性侵和性虐投訴,就有26起之多。

正如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國家報》文章所言,在很長時間裡,聯合國各機構對有關聯中穩定團藍盔兵涉嫌性侵、性虐當地女性的指控、投訴和傳言,通常採取了「冷處理」的措施,畢竟此前負責維和的法國外籍軍團和其它法國軍隊,就曾因在2013和2014年先後有4名士兵涉嫌性侵事件曝光,而令其在許多中非當地人心目中的形象,從救人水火之中的「非洲憲兵」,墮落為對弱小女性伸出魔爪的「臭流氓」,藍盔兵、聯中穩定團和聯合國,可真丟不起這個人。

然而最新的一次投訴性質格外惡劣:涉嫌性侵和虐待當地女性的多達3人,這3人來自不同國家,他們強行闖入原本由藍盔兵負責保護的難民營,逼迫4名難民營女孩接受其蹂躪,手段令人髮指。更有甚者,這4名女孩均是未成年人。

三尺冰非一日寒

事實上,「藍盔」在非洲大地的維和歷史,幾乎一直伴隨著陰魂不散的「桃色」雜斑:2007年,斐濟籍藍盔兵在剛果(金)北基伍省涉嫌性侵當地平民,事發後受到處分;2010年8月,聯合國駐剛果(金)穩定特派團(Monusco,簡稱剛穩團)所屬51名印度籍藍盔兵(其中軍官12名,士兵39名)被爆在執行維和任務的剛果(金)杜爾拉地區集體性侵當地婦女,甚至留下許多「藍盔混血兒」,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更駭人聽聞的,是2010年在剛果(金)北基伍省所曝出的群體強姦案。當時在北基伍省部署了355名裝備精良、有直升機資源的藍盔兵,本應擔負起保衛當地和平居民安全的職責,但這些藍盔兵卻對眼皮底下由武裝分子所發動的集體性侵視若無睹。據調查,在短短兩個月裡,武裝分子在長100公裡、寬40公裡,總面積不過4000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至少強姦了500名以上的當地村民,其中查證到名姓的就有303人(235名成年婦女、13名成年男子、52名幼女和3名男童),928間民宅和42座店鋪被洗劫一空,還有116名平民被劫持,其中最近一次(呂瓦吉村群體強姦案)離藍盔兵駐地僅隔30英裡遠,卻絲毫不見藍盔兵的動靜。

儘管這起事件的直接作惡者並非藍盔兵,但作為「非洲受欺壓的脆弱和平民眾眼中希望」,他們的做法顯然是無法令人接受的,而對他人性侵的不作為和自己性侵的「很作為」同時同地發生,所產生的轟動效應可想而知。也難怪當年當潘基文試圖用「藍盔兵本可做得更好」、「本應是剛果(金)政府軍擔負更多保護本國公民之責」之類套話塞責時,當地媒體《金夏沙潛力報》就譏諷剛穩團「包辦和強加給我們這麼多東西,可偏偏和平與安全不包括在內」。

近年來潘基文一直苦心孤詣,力圖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恢復藍盔兵的清譽,以重新樹立聯合國在非洲維和使命、在非洲各國官民間的口碑,但顯而易見的是,中非共和國所發生的一切,讓這一努力備受挫折。

正如許多當地評論所指出的,玷汙「藍盔」和聯合國聲譽的不僅是性侵案本身,還有其發案密度、頻率,以及事發後長期被掩蓋隱瞞的事實。

太陽底下無新事

然而又能如何?

誠如一些熟悉當地情況的國際志願者所言,藍盔兵所負責維和的非洲熱點地區,往往也是社會秩序混亂、生活必需品匱乏的地方,「一口乾糧換一條人命」絕非什麼誇張的形容語,僅僅為了換取一塊巧克力、一袋麵粉或一包餅乾,就不惜把自己甚至同伴出賣給「保護者」的「難民營女孩」比比皆是,而藍盔兵恰掌握著這些足以換取女孩身體乃至活生生生命的基本生存資料的分配權,而且在難民營居民眼中要多少就有多少。

正因如此,許多知情者都指出,性侵、強暴事實上僅僅是「藍盔的非洲桃色醜聞」冰山之一角,大多數時候他們根本無需用強,只需幾個糖果或一個不值錢的小玩意,就能誘惑飢腸轆轆且缺乏最基本生活樂趣的「難民營女孩」(當然,有時也包括男孩),而這種誘姦行為同樣是為法律、道德和聯合國準則所不容的,甚至可以說更加無恥和猥瑣。

從1月5日聯合國有關方面的反應看,至少這次他們是認真的,正如他們所言,聯合國和藍盔兵的聲譽,是經不起這樣玷汙的。

聯中穩定團傳出的消息稱,三名涉嫌實施前述性侵案的藍盔兵,分別來自摩洛哥、埃及和加彭,在施暴過程中先後採取了物質引誘、暴力強迫、強姦和性虐等手段,但如前所述,這不過是「局部真相」,且參照此前類似案件的處罰事例,他們將接受的懲罰,也多半是相當有限的。

中非政府日前也宣布「將展開相關調查」,但對於一個自身安全還需要聯中穩定團保護的弱國,它們又能調查和處罰些什麼?

發表1月5日聲明的聯合國駐中非共和國特別代表奧農加的名「巴爾費」(Parfait),法語意即「完美的」,此次「藍盔桃色事件」真能借他的好口彩,做到「巴爾費」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法國要改變「非洲憲兵」的形象
    原標題:法國要改變「非洲憲兵」的形象  12月6日和7日,法國總統奧朗德主持的「非洲和平與安全峰會」在巴黎的法國總統府舉行,非洲54個國家中,有53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峰會。儘管峰會前一天法國決定出兵中非共和國,但關注峰會不難看出,法國現在卻很想改變其「非洲憲兵」的形象。
  • 法國難改「非洲憲兵」心態
    「法語非洲區」一向被法國視為自己的「後花園」,法國必須保證在該地區的特殊政治、經濟和軍事影響力,這種心態使得法國在歷史上屢屢罔顧他國主權尊嚴,頻頻對非洲進行武力幹預,「非洲憲兵」的形象深入人心。法國也明白在自身經濟困頓之際,在非洲打「發展牌」,拼不過中國、美國和印度,唯有依靠軍事存在才可能為其政經利益「護盤」。
  • 法軍事幹預馬裡局勢 想撕下"非洲憲兵"標籤很難
    法國想要撕掉身上「非洲憲兵」的標籤,看來很難。近日,由於非洲國家馬裡北部的伊斯蘭極端勢力大舉南下,試圖控制馬裡全境,法國在該國展開了直接軍事幹預行動。法國以非洲一種叫做「藪貓」的動物名稱作為此次軍事行動的代號。  關於這場軍事幹預行動,法國國內其實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但法軍此次行動之快、規模之大,還是讓各界普遍感到出乎意外。
  • 電影「走出非洲」,觀眾「走近非洲」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非洲電影不多,《亞當》《阿布·萊拉》《空調》等有限的幾部影片成為一扇難得的窗,讓這裡的觀眾窺見非洲電影的歷史和當下——當電影「走出」非洲的時候,觀眾「走近」了非洲。
  • 法國防長勒德裡昂:法國不欲充當「非洲憲兵」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電視新聞臺「法國24小時」12月16日報導,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舉行的首屆非洲「和平暨安全國際論壇」首日結束時,法國國防部長勒德裡昂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非洲國家之間應更好地合作以應對安全挑戰,尤其是對抗恐怖主義威脅。
  • 非洲觀察丨非洲正式根除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
    在25日舉行的世衛組織非洲區域委員會第70次會議上,世衛組織宣布,非洲地區目前已根除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這標誌著自40年前消滅天花以來,非洲大陸的第二種造成廣泛傳播的病毒得到根除。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非洲區域根除脊髓灰質炎認證委員會對非洲地區歷經數十年的跟蹤分析後確認,該地區已符合根除野生脊灰病毒標準。聲明說,非洲地區最後一個野生脊灰病毒感染病例於2016年在奈及利亞被發現。自1996年非洲國家啟動根除脊灰病毒倡議以來,非洲大陸共有超過180萬兒童免於終身癱瘓,約18萬人免於死亡。
  • 非洲豬瘟陰魂不散,豬產業鏈幾家歡喜幾家愁
    多種產品被查出非洲豬瘟病毒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非洲豬瘟疫區解除封鎖僅一天後,非洲豬瘟再次出現在新聞頭條中。所幸非洲豬瘟對人體危害不大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非洲豬瘟病毒是傳豬不傳人的,它不是一個人豬共患的疾病。各大權威機構都已明確地指出,非洲豬瘟病毒對人不具有感染性。
  • 非洲體型最大的蛇類-非洲巖蟒
    是非洲體型最巨大的蛇類。非洲巖蟒在捕食方面屬於機會主義者,它能以憑身體使出強勁的擠壓力,將獵物殺死。幼年的非洲巖蟒主要捕食鼠類,對於一些為農作物被田鼠肆意啃食的農夫而言,這些小非洲巖蟒頗為幫上了忙。非洲巖蟒甚少攻擊人類,雖然它們擁有足夠殺死成年人的能力,但迄今為止由非洲巖蟒所造成的致命事件僅有很少,而且受害者大多是小孩。
  • 我讀︱非洲的白色部落:「虛幻」的「假說」與「起源」
    所以,在歐洲一直流傳著對非洲內陸的種種奇怪傳說,比如非洲內陸生活著狗臉人,以及在尼羅河源頭附近存在著赤道雪山。尼羅河源頭當然,歐洲人對非洲內陸的認識也並非都是傳聞,例如非洲內陸居住著很多黑人部落,以及吉力馬札羅山的存在。但隨著歐洲人對非洲內陸的認識逐漸增加,卻也發現了一些超出自己常識的狀況出現,比如在非洲內陸其實也生活著白皮膚的非洲人。
  • 【趣聞】法國小鎮神秘「怪貓」出沒 憲兵捕獲後傻傻分不清楚
    當地憲兵部門派人捕獲後數度發布烏龍消息,才最終搞清楚這隻神秘貓科動物的身份。濱海塞納省憲兵發現的神秘「怪貓」上周日,法國濱海塞納省憲兵部隊在該省貝爾尼埃鎮(Bernières) 附近發現了一隻長相類貓的小動物。
  • 聯合國部隊性侵108人 3名女孩被逼與狗性交
    中非共和國位於非洲大陸中部。受反政府武裝、民族衝突和地區暴力外溢等因素影響,中非局勢長期動蕩,多次發生兵變和政變。聯合國安理會2014年4月通過決議,部署中非共和國多層面綜合穩定團。中非穩定團包括大約1.2萬名外國警察和軍人,還有500多名外國平民僱員,任務期原定於2015年4月30日終止。
  • 一個新的海洋正在非洲形成
    得益於使用新的技術工具,地質學家幾乎可以確定一個海洋正在非洲東部阿爾法地區(衣索比亞北部)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這樣的現象。非洲大陸將會被分隔成兩塊這個現象將使非洲大陸分隔成兩塊並形成一個新的海洋,整個過程可能需要500萬到1000萬年。研究這種情況的地質學家已經觀察到,在這個位置,一些從從地球深處移動到地球表面的物質正在形成一個海洋地殼,其構成和密度與大陸地殼的構成和密度有很大不同。
  • 《非洲國》出版:實錄非洲50年來的動蕩與悲情
    >書名:《非洲國——五十年獨立史》(上下冊)作者:[英]馬丁·梅雷迪思  譯者:亞明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定價:86.00元出版時間:2011年8月【編輯推薦】《非洲國》是繼根室《非洲內幕》之後,一本全面介紹非洲大陸政治、歷史的扛鼎之作,雖然內容厚重,但閱讀起來頗為輕鬆。
  • 為什麼去非洲觀察獅子的人可以不關車窗?不怕被獅子吃了嗎?
    為什麼去非洲觀察獅子的人可以不關車窗?不怕被獅子吃了嗎?非洲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地方之一,這裡生活著眾多有名的動物。到非洲遊玩的人總要去看看一種兇猛的大貓——非洲獅。如上圖,雖然正坐在車裡觀察幾米開外的獅子的幾名遊客臉上充滿笑意,但還是表現得有些拘謹,生怕一不小心驚動了臥在地上的母獅。而母獅呢,顯然對眼前的人熟視無睹,根本不放在眼裡。母獅不去攻擊車裡的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第一,草原上獵物豐富,獅子餓不著,所以不用冒著危險去攻擊人。
  • 動物世界-非洲金貓
    非洲金貓 又稱原貓或非洲原貓,分布在西非和中非的熱帶雨林地區。
  • 超級巨蟒【4】-非洲巖蟒
    Python sebae非洲巖蟒
  • 非洲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最近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出現:網上出現很多諸如非洲人眼裡中國是怎樣的,非洲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樣的問題討論。同樣的問題,「非洲」替換成「美國」「印度」等等任何一個外國國家,不變的是,這些問題都引來了大量的討論。
  • 智人是如何穿越沙漠、走出非洲的?人類進化史9:走出非洲
    當非洲的智人在南非的海岸邊重建家園之後,有一些「探險家」嘗試離開海岸,去尋找那扇走出非洲的大門。但是,在他們的面前有一道巨大的沙漠屏障,那就是撒哈拉大沙漠。這片沙漠把我們的非洲家園和世界的其他地方分隔而開。
  • 哈佛大學非洲和非洲裔美國人研究成立五十周年側記
    2月28至29日,哈佛大學非洲和非洲裔美國人研究系和非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哈佛大學非洲和非洲裔美國人研究五十年的大型學術研討會。羅楠也從現場給我們帶來了最新的研究動態,以下是研討會側記的全文:今年是哈佛大學非洲和非洲裔美國人研究(African and African American Studies,簡稱AAAS)成立50周年。
  • 【微言新識】認識非洲大蝸牛
    近日,網上盛轉這樣一條微博:「拳頭大小的蝸牛驚現福州街頭。經鑑定,這是『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公布的有害入侵物種,其破壞力很強,會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連水泥都吃。提醒:非洲大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千萬別摸,更不能吃!」。 「非洲大蝸牛」究竟是什麼?讓廣東省疾控中心專家為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