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膽大的物理學家是第一個飛行的人

2020-11-09 玩紙

1783 年 11 月 21 日,物理學家路澤Jean Francios Pilatre de Rozier以及達蘭德斯Marquis d』Arlandes成了史上最先飛行的人。他們在成千巴黎人,包括皇室成員和富蘭克林的見證下,乘坐由蒙哥爾費兄弟(brothers Joseph and Etienne Montgolfier)設計的熱氣球飛行,很快地激起一股熱氣球風潮。


路澤於1754年出生在法國梅茲(Metz, France),後來在漢斯(Reims)當物理化學教授,也是法國科學院的院士。

蒙哥爾費兄弟來自法國安諾內(Annonay, France)的大家族,好幾代經營造紙企業都很成功。兄弟倆在造紙場內工作,注意到煙總往上升會讓紙張往上飄。兩兄弟先在室內做了幾次氣球試驗都未能成功,他們在紙袋內充滿蒸氣,但那只會讓紙袋很潮溼。他們聽說卡文迪西(Henry Cavendish)的研究顯示氫氣比空氣要輕很多,急著想應用它來讓物體上升到空氣中,可是他們無法設計出裝氫氣的方法。

他們製作出第一個成功的氣球是一個紙和亞麻布作成的袋子,下面有開口,開口處有火將袋內的空氣加熱。袋內的空氣加熱後膨脹,使得裡面的空氣比周圍的密度小,讓袋子上升。

蒙哥爾費兄弟並不十分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他們深信濃煙是讓袋子飛在高空的關鍵,因此他們燃燒像稻草、羊毛、甚至舊鞋,儘可能產生最濃的煙。他們不知道是熱氣讓袋子上升,而似乎相信當時他們已製造出一種新的、以前未發現比空氣還輕的氣體。

儘管他們的了解極為有限,但經過反覆試驗他們還是能製造出一個可行的氣球。在經過幾次小規模的測試後,他們準備好做一次公開的示範。1783 年 6 月 4 日,直徑 10 米大的氣球公開展示,無人的氣球被綁在地上,之後在安諾內的市集冉冉升空。

受此成功的激勵,但又太小心不敢自己飛行,於是蒙哥爾費兄弟計劃另一次載一隻羊,一隻鴨子和一隻公雞當乘客的示範。這次的飛行於 1783 年 9 月 19 日在凡爾賽示範,路易十六和王后瑪莉‧安東妮,以及許多被吸引的巴黎民眾都來觀賞。農場的動物飛行了將近2裡,8分鐘後毫髮無傷地返回地面。雖然國王不喜歡各種煙的惡臭,但飛行本身很成功。

1783 年 11 月 21 日,氣球準備好第一次載人的飛行。雖然路易十六說他要送犯人去做這次有潛在危險的試驗,但物理學家路澤自願有此榮耀可以當第一位乘坐鬆綁熱氣球飛行的人。

他和勇敢同意和他作伴的達蘭德斯從巴黎中心起飛,上升到將近 3,000 尺高,飛行了將近 25 分鐘,然後在郊區降落,距離出發地點大約 5 裡遠。

富蘭克林當時在巴黎任駐法國大使,見證了這些早期的氣球飛行,對飛行的概念深感興趣,他預測熱氣球很快就可用於軍事的偵測行動。可惜的是,富蘭克林至死前都未能親自搭乘熱氣球。

為了避免熱氣球從空中掉下來,必須維持裡面氣體的熱度,而這樣就需在氣球下面燃火,需攜帶大量的燃料,燃火容易產生火花,有讓氣球著火的風險。

另一個物理學家查爾斯(Jacques Alexandre Cesar Charles)製造出第一個氫氣氣球,解決了此難題。不像蒙哥爾費兄弟,查爾斯使用橡膠覆蓋的絲布,可以包住氫氣。在蒙哥爾費兄弟第一次公開示範後不久,查爾斯即成功地在巴黎發射他的無人氫氣球。氫氣球飛行了大約15裡,降落在巴黎外的一個村鎮,嚇壞了當地的農夫,紛紛攻擊該氣球。

路澤也設計了他自己的氣球,使用熱空氣和氫氣的混合物。1785年6月15日,他乘坐他的熱氣球橫渡英吉利海峽時,氣球爆破,他成了第一位死於空難的人。

雖然早期有類似這種的空難,但搭乘熱氣球變成了很受歡迎的娛樂,而這些飛行也激勵了飛行家設計出更可行的飛船型態,最終發展成現今的飛機。雖然氣球作為旅行的用途不大,因為它們既慢且難駕駛,但它們仍時常被用在大氣、氣象、以及天文物理的研究。

相關焦點

  • 天文之最:誰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誰又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在那一天俄羅斯太空人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男人。在俄羅斯東方一號(Vostok 1)航天飛船中他創造了他的歷史——在從沒有人到達過的地方環繞地球108分鐘.加加林的成功拉開了美蘇兩國太空競賽的序幕。每一個國家都想要打敗對方,搶先在太空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例如,在晚加加林一個月後,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
  • 膽大!偷盜電線電纜 麗江警方抓獲2人
    膽大!偷盜電線電纜 麗江警方抓獲2人 2021-01-0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測你是不是一個膽大的人!
    測你是不是一個膽大的人!B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B:你是個膽子非常大的人,從你選擇的圖片上來看,你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你不僅做事大膽,而且你還具有很好的理性思維,你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你從來都不會被一些表面的現象所迷惑,你應該是個非常相信科學,有一定文化修養的人。
  • 第一個發現細菌的人:列文虎克的故事
    我所講的小人國,  不是指英國著名小說  格裡佛遊記中的小人國,  也不是指蘇聯童話影片的小人國;  我講的是真實的科學故事……  高士其在《揭穿小人國的秘密》這首詩中,把微生物世界稱為「小人國」。  微生物天天跟人們打交道,甚至不時從人們的鼻中進進出出。
  • 烏魯木齊航空飛行學員:記本場航空器飛行的第一個起落
    我是2019年第一期改裝學員,我的名字叫作裴尊偉,在經歷了固模和動模的飛行訓練後,於今年6月取得了波音737的籤注。2020年6月28日是我作為737機型改裝學員進行本場飛行的第一個起落,我深知這只是擔起飛行安全責任的一個開始。
  • 第一個在南極上空飛行的中國飛行員
    如今離職退休在家的於志剛,仍談笑風趣,給人以和藹可親的印象。與他談起當年首次徵服南極的情景,他感慨萬千:「去之前,還真有點打怵。南極那地方,冰天雪地,經常有12級以上風暴,外國飛機在那裡飛行時摔了不少架,我們的飛機到那裡能飛嗎?心裡確實沒有底。可又一想我們這麼大的國家還沒有取得《南極條約協商國》的席位,沒有自己的考察站,心裡就有一種責無旁貸的使命感」。
  • 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是什麼?第一個被機器人殺死的人又是誰?
    除了神話故事,其中包括希臘諸神建造的機械僕人,猶太傳說中的泥人和北歐傳說中的黏土巨人,第一個。真品古希臘數學家阿基塔斯在公元前4世紀記錄了一個機器人的例子。他發明了一種木製的,機械的蒸汽操作的鳥,他稱之為「鴿子」。據信,這隻鳥被懸掛在一個旋轉杆的末端,而這個裝置是由壓縮空氣和蒸汽吹來的。
  • 物理學家稱曲率驅動或可實現10倍光速飛行—新聞—科學網
    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墨西哥物理學家明戈·阿爾庫貝利在1994年提出來的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藉助曲率驅動實現超光速的飛行,這是一種由於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而變得流行一時的概念。現在,科學家們認為這一技術可能並非如原先想像的那麼難以實現。
  •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霍金是天文學、理論物理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圖為牛津遊艇俱樂部合照(圖中拿手帕的為霍金)。霍金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 人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後來是如何遇難的
    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是蘇聯太空人,是人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也是第一個從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加加林在1968年8月27日的一次飛行訓練中遇難。當時飛機飛行的區域是在兩塊雲層之間,能見度為零,只能靠儀器辨別方向和高度。與此同時,另一架飛機也在這空域飛行。當加加林的飛機距離這架飛機500米時,即捲入了它所形成的空氣旋流而失去平衡,進入螺旋飛行狀態。加加林立即採取措施,企圖擺脫這種飛行狀態。不幸的是,在螺旋飛行狀態下,儀器失靈,標數不準。根據儀器提供的錯誤標數,加加林認為有足夠的時間擺脫螺旋飛行狀態,所以沒有打開事故彈出艙設備。
  • 藝高人膽大 駕駛戰機700公裡時速穿過30米橋洞 剛下飛機立即被逮捕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戰機飛行員也不例外,一旦在飛行中違反規定,極有可能導致災難的發生。1965年,蘇軍一位名叫普利瓦洛夫的飛行員在日常的飛行訓練中,不按規定的動作駕駛,而是開著米格17戰機瘋狂地秀了一把操作:駕駛戰機以每小時700公裡的速度從30米高的橋洞下面穿過。
  • 陝西寶雞人張自力的飛行夢,1995年
    張自力是我國民間航空第一人,我國第一個以私人之力製造出多種飛機並完成飛行之人。下面將會以時間線形式回顧其飛行夢,1961年張自力在上海讀初一時參加少年宮航模活動時留下飛上藍天的種子。其姐夫在空軍服役,或許也有此影響。1978年全國航模錦標賽獲得第四名。1982年奪得陝西省第八屆運動會航模競賽冠軍。1984年下海經商。
  • 直升機能否穿雲飛行?
    答案是目視飛行規則的直升機,絕對不允許穿雲飛行。儀表飛行規則的直升機,必須配有具備儀表飛行能力的飛行員,才可以穿雲飛行。通用航空絕大部分直升機,都是目視飛行規則的直升機,因此本文主要跟大家交流,目視直升機為什麼不能穿雲飛行?穿雲飛行危險在哪裡?1. 為什麼不能穿雲飛行?首先一言簡介目視飛行和儀表飛行。目視飛行指飛行過程中,依靠目視參考,來保持直升機的飛行。
  • 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
    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裡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裡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裡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
  • 誰是第一個會飛行的人?不是加加林,而是這位中國古人
    說到萬戶,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世界上第一個嘗試藉助火箭來升空的人,那麼他後來的結局怎樣了呢?很遺憾的是,最終萬戶遇難犧牲了,但他名垂青史,名聲甚至傳到了國際社會,那麼萬戶一生經歷過什麼呢?根據歷史記載,他的故事要從元末明初開始講起。元朝末年中原的農民起義四起,可見元朝末年的統治是多麼昏暗。
  • 物理學家的兩個定律
    作者:姬揚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物理學研究包括實驗和理論,而物理學家需要技巧和信心。
  • 第一個人造元素—鎝的故事
    1937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家歐內斯特·勞倫斯,使用回旋加速器加速氘原子核去「轟擊」42號元素鉬,製得了43號新元素。然後送給兩位義大利化學家佩裡埃和西格雷進行鑑定,並由他們將其命名為「鎝(Tc)」。這第43號元素「鎝」就是第一個人造的元素,而「鎝」的希臘文原意就是「人工製造的」。
  •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膽大三人組逐滅魂器,小精靈多比神兵天降
    但這個狸貓換太子的招數還是沒騙過伏地魔,哈利和伏地魔正面剛上了,而此時哈利手中的魔杖卻意外的戰勝了伏地魔,就這樣,除了負傷的幾人以及領了盒飯的瘋眼漢穆迪外剩下的人還算平安。羅恩家正在籌備羅恩哥哥比爾和芙蓉的婚禮,而魔法部長也給他們帶來了鄧布利多的遺物,膽大三人組中羅恩領了熄燈器,赫敏領了一本故事集,哈利的則是第一次在魁地奇比賽中抓到的金色飛賊和格蘭芬多之劍(劍卻沒有交到哈利手上)。
  • 尤裡·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到底怎麼了?
    太空人尤裡·加加林(Yuri Gagarin)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人類歷史上有許多開創性的第一次,但只有一個人可以聲稱是第一個在外層空間。每個人都遭受了痛苦--他的兩個兄弟姐妹最終在勞改營中度過了戰爭。後來,加加林上了許多技校,但飛行俱樂部在薩拉託夫,這真的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一旦他有了他的第一次飛行體驗,他擁抱了他的新的激情,並利用他的周末學習飛行。
  • 二戰大數據故事:數學家、物理學家、概率論擊敗德國潛艇
    Michael Moritz在其LinkedIn上發表了一篇有關數據挖掘在二戰裡運用的文章,帶我們領略了沒有MapReduce的情況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使用大數據克敵制勝的故事。這段漸漸隱去的插曲被記錄在Blackett’s War —— Steven Budiansky新書,講述了一個由厭戰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組成的小團體,通過專心的審查對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並對匯聚出的信息進行分析,最終說服盟軍海軍和空軍領導人放棄了他們教條、根深蒂固的偏見以及虛榮,並改變了他們的戰鬥方式,它標誌著運籌學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