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指導】新版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1.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021-02-24 小學科學網

實驗一:觀察物體的沉浮

觀察準備:磚塊、木塊、塑料塊、裝有適量水的水槽。

觀察方法:(1)用手指捏住磚塊,將磚塊全部浸沒在水中,然後鬆手,觀察磚塊的沉浮情況。

(2)用同樣的方法將木塊和塑料塊分別放入水中,觀察木塊和塑料塊的沉浮情況。


觀察指導:塑料塊的大部分是浸入水中的(如下圖所示),有些同學可能把這種現象記錄為「沉」,這是不正確的。在觀察物體沉浮的實驗中,只要物體不沉入水底,就說明這個物體是浮的。

觀察結論:磚塊在水中是沉的,木塊和塑料塊在水中是浮的。

實驗二:觀察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實驗材料:橡皮、蘿蔔、回形針、木塊、小刀、水槽透明膠帶等。

實驗步驟:(1)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觀察沉浮;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觀察沉浮;推測把它切得更小時的沉浮情況。

(2)蘿蔔在水中是浮的,把蘿蔔切成一半大小,觀察沉浮;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觀察沉浮;推測把它切得更小時的沉浮情況。

(3)一枚回形針在水中是沉的,把兩枚回形針穿在一起,觀察沉浮;把四枚回形針穿在一起,觀察沉浮;推測把更多的回形針穿在一起時的沉浮情況。

(4)木塊在水中是浮的,把兩塊木塊粘在一起,觀察沉浮;把三塊木塊粘在一起,觀察沉浮;推測把更多的木塊粘在一起時的沉浮情況。

實驗指導:①實驗中使用小刀時要注意安全;②物體不能切得太小、太碎,避免水的表面張力影響實驗結果。

實驗記錄:做好實驗記錄表。

實驗分析:通過對橡皮和蘿蔔的觀察,我們發現,同種材料構成的物件,把它們的體積和重量變小,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是不會改變的;通過對回形針和木塊的觀察,我們發現,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把它們的體積和重量增大,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也不會改變。

實驗結論:由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體積和重量,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是不會改變的。

1.只要物體在水中不接觸容器底部,說明這個物體是浮的。

2.小石塊、泡沫塑料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胡蘿蔔、橡皮等七種物體放入水中,小石塊、橡皮、回形針是沉的,泡沫塑料塊、蠟燭、帶蓋的空瓶、胡蘿蔔是浮的。

1.下列物體沉浮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物體完全浸入水中就是下沉

B.物體與容器底部接觸就是下沉

C.物體有一部分露出水面是上浮

【答案】B

相關焦點

  •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第1-2單元複習
    2、能力培養目標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像、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並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 【實驗指導】新版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1.1放大鏡
    觀察方法:(1)用手觸摸放大鏡鏡片的中間及四周,記錄其特點。(2)將放大鏡對著書上的文字,透過鏡片觀察文字的變化。觀察記錄:觀察結論:放大鏡是一種能使物體的圖像放大的裝置,由鏡柄和鏡片組成。觀察記錄:實驗結論:當鏡片中央凸起的程度一樣時,放大鏡放大物體的圖像的倍數與放大鏡鏡片的大小無關。實驗三:生活中有放大作用的物體實驗猜想: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物體都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
  • 小學科學優秀課展播23:六下 月相變化 唐巧
    《科學》六年級下冊三單元《宇宙》單元中第二課,本課旨在利用模擬實驗,幫助學生建立並理解「月球公轉」的大概念。審核|石雷先 更多精彩課例:視頻:2018教科版小學科學優秀課評選獲獎作品展播1  一年級下冊  它們去哪裡了小學科學優秀課展播2:一上   植物是「活」的嗎(教科版)小學科學優秀課展播3:五下 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教科版)小學科學優秀課展播4: 五上  用橡皮筋做動力
  • 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研討會舉行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濤、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李東和總編輯鄭豪傑、教科版小學《科學》主編鬱波以及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教研員和優秀教師參加了本次大會。 教材編寫組構建了教育、教學、科學三位一體的編寫體系,不斷跟蹤和吸收國外科學教育的最新成果,對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科學課程標準和小學科學教材進行了持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運用於新版教材的編寫中,從而真正使新教材兼具引領性和適應性
  • 「闊華網課」五下《浮力》(第一單元第5課|小學科學)
    每天一個科學小實驗,陪孩子一起玩科學。停課不停學,大潘帶你學!歡迎來到闊華網課!本次課程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沉和浮》。我們今天講第5課《浮力》,同學們需要準備以下實驗材料。網課視頻跟著老師邊做實驗邊學習,效果更好喲!實驗記錄單一、泡沫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記錄表二、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塊受到水的浮力記錄表概念整理一、在水中的泡沫塊、木塊等會受到水的一個向上力, 這個力稱為水的浮力。二、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科版) 上下冊複習教學知識點及期末試題
    原標題:小學三年級科學(教科版) 上下冊複習教學知識點及期末試題 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1、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
  • 歡迎訂購《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指導書》《小學科學實驗儀器手冊》
    教育部在《小學數學科學教學儀器配備標準》(教基[2006]16號)中要求,各級各類小學可配備《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指導書》和《小學科學實驗儀器手冊》。為幫助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指導小學科學教室建設和教學儀器配備工作,加強小學科學教室規範化管理與使用,做好小學科學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培訓,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特邀彭志新同志編著了上述兩本圖書。
  • 三年級習作指導: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不能寫成了科學實驗報告
    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有一篇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課本上也給出了小實驗的圖表樣例,我們發現課本上給出的圖表和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的實驗報告單幾乎一樣,所以很多同學把這篇習作,寫成了科學實驗報告。其實這篇語文課的習作和科學課上的實驗報告寫法是不同的,這裡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寫好這篇文章。
  • 【科學魚網課】五年級《運動與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  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  我們需要多次重複實驗,  同時做好實驗記錄。    小學科學實驗盒下冊  開售啦!~  五大優勢·強強聯合  教科版《科學》完全匹配,不用擔心和課堂脫節覆蓋1-6年級,小學階段一網打盡視頻教程教你學,邊看邊學邊做  家長社群助你學,疑難問題在線解答  配套網課資源,在家隨時都能學
  • 退休老師熬夜整理: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知識大全,必備一份
    退休老師熬夜整理: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知識大全,必備一份在小學階段,很多家長只注重語數外這三門學科,並不重視其它副科,例如:道德與法治以及科學,不少學生和家長認為這些課程只是用來充數的,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嘛。
  • 三年級同步作文《我做了一項小實驗》,細講實驗過程怎樣寫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同步作文《我做了一項小實驗》細緻講解。這次的同步作文講解,具體說到「寫作範圍」、「作文題目」、「習作要求」、「作文開頭」、「實驗過程」、「作文結尾」、「作文分段」,重點講解實驗過程怎樣寫。小學階段的作文以記敘文為主,總體上分為三大類「寫物」、「寫人」、「寫事」。
  •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3.3水結冰了》微課導引+教學視頻+活動手冊+教案+課本
    ★科學3-6年級下冊名師課堂第一單元★
  • 【明思 檢測】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上冊期末試題AB卷
    奉獻 • 成就 • 大愛    河北明思 ┃ 基礎教育領航者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1.B  2.A  3.C  4.A  5.B   6. C  7.B   8.B   9.B   10.C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B卷一、填空(每小空2分,共計38分)1、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必須具備(    )、(       )、(    )。
  • 五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匯總!趕緊收藏,只此一份
    在小學階段,我們會接觸到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學科,那就是科學。為什麼會說這門學科是非常有魅力的呢?這是因為在科學這門學科裡,我們需要學習的並不像其他科目一樣,是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是會有一些有趣的實驗等,孩子們的參與感很高。
  • 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電子課本(可下載)
    2020-02-11 20:19:26 來源: 大潘科學實驗站 舉報
  • 【科學魚】1-6年級單元複習匯總
    2020年秋季學期  教科版《科學》複習資料  一、二年級  【知識點】教科版《科學》一年級第一單元《植物》  【知識點】教科版《科學》二年級第一單元《我們的地球家園》  【知識點】教科版《科學》一、二年級第二單元
  • 8.2 力的平衡_八年級物理下冊 電子課本(教科版,有筆記)
    本節筆記: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兩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或者說,如果一個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產生的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那麼,能夠代替那兩個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求這兩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 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梳理,都是老師整理的期末考點,務必列印!
    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梳理,都是老師整理的期末考點,務必列印!科學探究是指通過科學的方式分析、了解科學知識,實現科學知識的內化,是人們在研究各類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問題時所採取的一種常見方法。一般來說,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如下幾個環節:首先,要確定科學探究的內容和方向,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分析問題的可能性結論,並根據結論制訂探究的方式方法;其次,進行實驗操作,做好實驗記錄,查詢相應資料,將實驗結果與分析結論作對比,確認實驗結果的合理性;最後,通過與他人共同交流、探討,得出更為具體和深入的結論。
  • 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精品題
    7、 三年級有男生x人,比女生多15人,女生有(   )人。   (二)、相信你一定能正確判斷。(每題1%)   (1)(a+b)+c=a +( b+c)…………(     )   (2)6a+a=6a                       (     )   (3)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 ,t表示時間,則 v=st。
  • 科學資料|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四年級上冊知識點整理(可下載)
    資源包括教科版3~6年級科學各單元知識點。可直接複製下載使用。  新版小學科學四上複習資料  第一單元 聲音  1-1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  1-8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聲音越高,水越多聲音越低。  1-8撥彈橡皮筋時,皮筋越緊,聲音越高:皮筋越松,聲音越低。  新版小學科學四上複習資料  第二單元 呼吸和消化  2-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氣管、文氣管、肺、橫膈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