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臆測中國波浪發電技術或「竊取」自蘇格蘭企業

2020-11-26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一家先進蘇格蘭波浪發電企業的盜竊事件已逐漸被淡忘,直到中國出現了一個非常相似的項目」,英國《衛報》10月10日在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題為《神秘的工廠盜竊事件引發對中國人來訪的懷疑》。報導將中國製造的海浪發電機同蘇格蘭企業失竊事件聯繫起來,毫無證據卻公然懷疑中國「竊取」了蘇格蘭波浪發電技術。

事情的起因源於2015年8月5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製造的波浪發電裝置「海龍」一號項目波浪能發電裝置通過測試,成功運行。研究所在當時的報導中寫道:「由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支持的筏式液壓波浪發電裝置在珠海大萬山島南側海域布放成功。目前該裝置已穩定運行兩周時間,各項性能完好並成功發電。在近期大萬山島海域波高不超過1米的海況下,該裝置發電功率最高達到10千瓦,符合設計預期,預計在波高接近4米的海況下,可發出100千瓦的電能。」就是這樣一個項目,讓英國人浮想聯翩。

英方設計

中方設計

《衛報》稱,中國的發電設備讓曾在蘇格蘭再生能源製造商Pelamis公司任職的工作人員「不由地」聯想到,在遙遠的五年前,2011年3月的一個深夜,Pelamis公司的四五臺手提電腦被竊,案件沒有抓到任何罪犯無疾而終。「巧合」的是,盜竊案發生的兩個月前,該公司接待過由中國60多人組成的代表團。於是,便有了整篇文章。

文章寫道,盜竊事件並非「不尋常」,Pelamis公司以前就曾遭遇過銅電纜被盜,但是電腦被盜算是頭一次。

文章稱,中方設備的圖片看起來和蘇格蘭企業當時的設計「粗略上」一樣。曾任Pelamis公司的業務拓展總監馬克斯(Max Carcas)聲稱,中國產品同蘇格蘭公司的產品非常相似,雖然「細節也許不同,但顯然是在驗證蘇格蘭公司的概念」。

文章稱,一種可能是中國工程人員的工作思路同英國同行類似,或者是中國根據網絡上公開的英國項目圖片進行了模仿。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即這家蘇格蘭公司成為了中國「信息竊取」的目標。文章還稱,考慮到英國政府將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交給中國做,這一事件的真相至關重要。儘管如此,英國政府和蘇格蘭政府都沒有就此事挑戰和質疑中國。

有評論稱,這家蘇格蘭企業以前也曾遭遇其他盜竊事件,但就是因為中國人製造出了「概念相似」的產品,英國人就把電腦盜竊事件和中國人聯繫在了一起,進而聯想到「商業信息盜竊」。這聽起來,怎麼都像是「只有我大英帝國可以製造出這樣的設備,你們中國人不可能」的意味。更可笑的是,這家名為Pelamis蘇格蘭公司現已不存在。《泰晤士報》稱,該家公司在2014年破產,其智慧財產權歸另外一家公司「波浪能源公司」所有。《衛報》作為英國一家權威媒體,在滿篇文章中都採用毫無任何證據的推測之言,把一切懷疑武斷推給中國人,這樣寫無法令人信服,恐怕也不太負責任。

針對西方媒體此前類似的臆測和指責,有專家曾指出,中國的專業技術團隊能力不斷提高,就好比武林高手,能從一招一式得到啟發,進行學習。技術研發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種新技術出現,無論外觀還是內部技術,都能被專業團隊破解。這是一個質的變化。現在專業團隊只需要根據公開資料,加以研究,就可以學習借鑑。

相關焦點

  • 英媒:蘇格蘭建世界首座漂浮風電廠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 英媒稱,世界上首座完全漂浮的風力發電廠已在蘇格蘭東北海岸附近成形。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23日報導,現有的離岸風力發電廠通常是將基座固定在海床上。而有了革命性的新技術,就能在無法使用傳統方法固定的深水區域進行風力發電。
  • 波浪能穩定發電?波浪能發電在中國前景分析
    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廣等優點的波浪能,是一種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潔能源。  但要想有效地利用波浪能來發電用電,就得需要成熟可靠的技術和穩定工作的設備工具。   7月10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透露,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
  • 海洋波浪也是清潔能源:我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胡喆)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記者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我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洶湧起伏的海浪蘊藏著無盡的能量。
  • 中國單臺裝機功率最大波浪能發電裝置在深圳交付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王振鵬):6月30日上午,自然資源部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項目「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在深圳正式交付。
  • 波浪能發電在中國的商業化之路
    自上世紀70年代初起,一些國家的科研工作者開始研究如何將波浪能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到70年代末期,中國也加入了這項研究的行列。1988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工作至今的遊亞戈,一直從事著波浪能研究的工作。
  • 波浪也能發電 我國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日前,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   業內專家認為,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波浪穩定發電乃至海洋能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波浪發電有望在商業化道路上邁進一大步。
  • 波浪發電裝置突破關鍵技術
    據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 中國電科38所突破波浪發電關鍵技術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記者3月13日從中國電科38所獲悉,該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基礎。
  • 海南島3年海浪發電試驗: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南島3年海浪發電試驗: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
  • 三沙波浪能發電項目預計年底投運
    為有效解決三沙分散式深海島嶼供電問題,海南電網公司於2018年開始開展「含波浪能發電系統的海島智能微網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項目研究。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展,三沙供電局通過與三沙市政府、有關軍事單位充分溝通,已順利完成用海的申請、項目環評報告等前期工作,現已進入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實施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可投運發電。
  • 科學網—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
    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 王振鵬供圖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鄭望舒)6月30日,自然資源部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項目「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首臺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在深圳正式交付。
  • 海洋能源 深水網箱還能靠波浪能發電?
    如何將海洋波浪對網箱的破壞力,轉化為深水養殖生產急需的電力,這一技術難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被攻破。&nbsp&nbsp&nbsp&nbsp目前,由浙江海洋學院研發的自升式平臺「海院1號」是波浪發電裝置利用海浪發電,攻克了多項重大關鍵技術,被專家認為是目前最穩定、實用的波浪能發電裝置。
  • ...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
    自然資源部設立海洋可再生能源項目「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在珠海市大萬山島開展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場的建設。本次交付的500kW波浪能發電裝置是該波浪能場的首臺進場裝置,擁有中、美、英、澳四國發明專利,設計圖紙獲法國船級社認證。
  • 我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中國證券網訊 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 中國海洋大學主持研製的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成功下水
    中國海洋大學主持研製的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成功下水「10kW級組合型振蕩浮子波能發電裝置」在青島市黃島區齋堂島海域成功投放。
  • 中國海洋大學研製出新型海洋波浪能發電裝置
    本報綜合消息 近日,由中國海洋大學主持研製的「10千瓦級組合型振蕩浮子波能發電裝置」在青島市黃島區齋堂島海域成功投放並進入試運行,這標誌著我國在波浪能陣列化開發與工程應用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據介紹,這套裝置的研製得到了國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資助,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南海兆瓦級波浪能工程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
    6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發設計、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的自然資源部海洋可再生能源項目「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儀式舉行。
  • 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新聞—科學網
    王振鵬/供圖 6月30日上午,自然資源部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項目「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在深圳正式交付。據悉,該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發設計、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是我國單臺裝機功率最大的波浪能發電裝置。
  • 波浪發電設備促進海洋能產業發展
    而波浪發電是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    波浪發電是繼潮汐發電之後,發展最快的一種海洋能源利用形式。1995年,英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商業性波浪能電站。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世界上已有英國、日本、愛爾蘭、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丹麥、印度、美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研發的波浪能發電裝置漂浮在海面上或固定在海岸邊。
  • 中國波浪發電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0年)
    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世界上已有英國、日本、愛爾蘭、挪威、西班牙、葡葡牙、瑞典、丹麥、印度、美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研發波浪能發電裝置,漂浮在海面上或固定在海岸邊。  我國沿岸波浪能資源理論平均功率約1285萬千瓦,具有良好的開發應用價值,建立波浪能發電系統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波浪發電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良好。微型波浪發電技術已經成熟,小型岸式波力發電技術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