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一家先進蘇格蘭波浪發電企業的盜竊事件已逐漸被淡忘,直到中國出現了一個非常相似的項目」,英國《衛報》10月10日在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題為《神秘的工廠盜竊事件引發對中國人來訪的懷疑》。報導將中國製造的海浪發電機同蘇格蘭企業失竊事件聯繫起來,毫無證據卻公然懷疑中國「竊取」了蘇格蘭波浪發電技術。
事情的起因源於2015年8月5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製造的波浪發電裝置「海龍」一號項目波浪能發電裝置通過測試,成功運行。研究所在當時的報導中寫道:「由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支持的筏式液壓波浪發電裝置在珠海大萬山島南側海域布放成功。目前該裝置已穩定運行兩周時間,各項性能完好並成功發電。在近期大萬山島海域波高不超過1米的海況下,該裝置發電功率最高達到10千瓦,符合設計預期,預計在波高接近4米的海況下,可發出100千瓦的電能。」就是這樣一個項目,讓英國人浮想聯翩。
英方設計
中方設計
《衛報》稱,中國的發電設備讓曾在蘇格蘭再生能源製造商Pelamis公司任職的工作人員「不由地」聯想到,在遙遠的五年前,2011年3月的一個深夜,Pelamis公司的四五臺手提電腦被竊,案件沒有抓到任何罪犯無疾而終。「巧合」的是,盜竊案發生的兩個月前,該公司接待過由中國60多人組成的代表團。於是,便有了整篇文章。
文章寫道,盜竊事件並非「不尋常」,Pelamis公司以前就曾遭遇過銅電纜被盜,但是電腦被盜算是頭一次。
文章稱,中方設備的圖片看起來和蘇格蘭企業當時的設計「粗略上」一樣。曾任Pelamis公司的業務拓展總監馬克斯(Max Carcas)聲稱,中國產品同蘇格蘭公司的產品非常相似,雖然「細節也許不同,但顯然是在驗證蘇格蘭公司的概念」。
文章稱,一種可能是中國工程人員的工作思路同英國同行類似,或者是中國根據網絡上公開的英國項目圖片進行了模仿。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即這家蘇格蘭公司成為了中國「信息竊取」的目標。文章還稱,考慮到英國政府將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交給中國做,這一事件的真相至關重要。儘管如此,英國政府和蘇格蘭政府都沒有就此事挑戰和質疑中國。
有評論稱,這家蘇格蘭企業以前也曾遭遇其他盜竊事件,但就是因為中國人製造出了「概念相似」的產品,英國人就把電腦盜竊事件和中國人聯繫在了一起,進而聯想到「商業信息盜竊」。這聽起來,怎麼都像是「只有我大英帝國可以製造出這樣的設備,你們中國人不可能」的意味。更可笑的是,這家名為Pelamis蘇格蘭公司現已不存在。《泰晤士報》稱,該家公司在2014年破產,其智慧財產權歸另外一家公司「波浪能源公司」所有。《衛報》作為英國一家權威媒體,在滿篇文章中都採用毫無任何證據的推測之言,把一切懷疑武斷推給中國人,這樣寫無法令人信服,恐怕也不太負責任。
針對西方媒體此前類似的臆測和指責,有專家曾指出,中國的專業技術團隊能力不斷提高,就好比武林高手,能從一招一式得到啟發,進行學習。技術研發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種新技術出現,無論外觀還是內部技術,都能被專業團隊破解。這是一個質的變化。現在專業團隊只需要根據公開資料,加以研究,就可以學習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