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蘇格蘭建世界首座漂浮風電廠

2021-01-0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 英媒稱,世界上首座完全漂浮的風力發電廠已在蘇格蘭東北海岸附近成形。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23日報導,現有的離岸風力發電廠通常是將基座固定在海床上。而有了革命性的新技術,就能在無法使用傳統方法固定的深水區域進行風力發電。

位於彼得黑德的海溫德風力發電廠是一個試點項目,計劃為兩萬個家庭提供電力。

該項目製造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稱,海溫德風力發電廠的發電量將相當於或超過現有的單個風力發電廠。

該公司希望,這項技術在全球(尤其是在水深的日本海岸和美國西海岸)的廣泛使用能為其帶來豐厚利潤。

該項目主管利夫·德爾普說:「這個技術研發項目是為確保風力發電廠能在遠海環境工作。對漂浮風力發電廠來說,這是打破格局的重大突破。我們相信,這將有助於降低風力發電成本。」

目前已有一颱風力發電機就位,還有四臺在挪威的峽灣等待裝運。

本月底前,所有五颱風力發電機都將運抵距離阿伯丁郡彼得黑德約25公裡的海域。

儘管目前風力發電機的造價高昂,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認為,有關製造商已將傳統離岸風力發電機的造價大幅降低,該公司未來同樣也能大幅降低遠海風力發電機的造價。

德爾普說:「我認為,最終我們將看到風力發電廠能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參與市場競爭。但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建設大規模風力發電廠。」

漂浮風力發電廠的發電塔(包括葉片)高度達到175米,令大本鐘相形見絀。每座發電塔的重量達到1.15萬噸,葉片後面的發電機機艙能承受兩輛雙層巴士的重量。每枚葉片長75米,幾乎達到一架空客飛機的翼展長度。發電機能在最大水深達1000米的海域工作。

葉片是該技術創新的重點所在。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稱,葉片使用了具有技術突破性的軟體,它通過旋轉葉片來減少風、海浪和水流帶來的震動,使發電塔保持直立。

拖運第一座發電塔的工作在挪威一個昏暗的夏夜啟動。船員用粗鋼索將發電塔與拖船相連,並利用遙控潛艇探測水下障礙物。這個龐然大物開始移動,最終漂浮在一個花瓶狀的、入水深達78米的密封管上。密封管的底部填充了鐵礦石,以使其在水中保持直立。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座漂浮式海上風電場在英投產,可供電2萬戶
    全球首座漂浮式海上風電場在英投產,可供電2萬戶 梁有昶 張淑惠/新華社 2017-10-19 15:25
  • 我國首座「海上漂浮式潮流能電站」建成
    電站採用學校自主研發的總容量為300KW的雙機組潮流能發電裝置和漂浮式立軸水輪機潮流能發電技術,其發電容量為目前國際最大,是我國首座漂浮式立軸潮流能示範電站。我國首座「海上漂浮式立軸潮流能示範電站」建成。潮流能電站是一種利用潮汐發電的能量系統,是當今世界新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
  • 大溪地島「海上漂浮城市」明年開工
    「海洋家園研究所」常務董事、「漂浮城市」項目聯合創始人蘭迪·亨肯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從2013年開始,他們一邊募集資金,一邊在調研和評估世界各地的水域。「直到2016年,太平洋東南部的法屬玻里尼西亞發出邀請,我們發現那裡118個島嶼中,面積最大的大溪地島處在颶風帶之外,四季溫暖如春,島上還有國際機場,在其附近海域建設漂浮城市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 全球首座「海上漂浮城市」或於2019年動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全球首座「海上漂浮城市」將在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大溪地島附近海域開建
  • 【工業之美】英國建首座波浪能發電廠 未來或可取代風能
    據《每日郵報》11月7日報導,英國展開了首座併網式波浪能發電廠的建造計劃,預計於2020年完成15個1兆瓦波浪能轉換裝置的安裝,屆時將能滿足6000戶家庭的用電需求。該項目名為「CETO 6」,由澳大利亞卡內基波浪能公司(Carnegie Wave Energy,下稱卡內基)負責。
  • 大溪地島「海上漂浮城市」將開工 現有技術並非困難
    美國智庫卡託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資深研究員道格·班多表示:「面臨如此嚴峻的威脅,海上漂浮城市是島國公民移居的最佳選擇之一。」  漂浮城市確定了地理坐標後,泰爾基金會舉行了項目設計比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建築師。最終,荷蘭一家工程公司以矩形和五邊形連接的鋼筋混凝土平臺方案中標。
  • 英媒:MH370水下搜索沒找到飛機 卻找到了135年前沉船
    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導 英媒稱,世界耗資最巨的搜尋迄今尚未找到馬航MH370航班飛機,但卻意外解決了一個135年前的英國海事之謎。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3日報導,搜尋人員在尋找丟失的飛機過程中找到了兩艘19世紀船隻的殘骸。
  • 英媒臆測中國波浪發電技術或「竊取」自蘇格蘭企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一家先進蘇格蘭波浪發電企業的盜竊事件已逐漸被淡忘,直到中國出現了一個非常相似的項目」,英國《衛報》10月10日在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題為《神秘的工廠盜竊事件引發對中國人來訪的懷疑》。報導將中國製造的海浪發電機同蘇格蘭企業失竊事件聯繫起來,毫無證據卻公然懷疑中國「竊取」了蘇格蘭波浪發電技術。
  • 蘇格蘭獨立公投進入倒計時 英女王表示不介入
    白金漢宮一名發言人表示,英國王室處於政治之上,任何有關女王希望左右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果的言論都是「絕對錯誤的」。這名發言人強調,女王認為,獨立公投是蘇格蘭人民自己的事情。  即便獨立,女王還是蘇格蘭國家元首  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支持蘇格蘭獨立的亞歷克斯·薩蒙德9日說,他兩周前曾和女王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會面。
  • 英媒稱中國量子衛星是神來之筆:開啟世界量子太空競賽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發射的量子通訊衛星已經開啟了世界量子太空競賽,在理論上這種利用量子科學原理的新型衛星能夠提供無法被破解的保密通訊頻道。在安徽合肥的這個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潘建偉說,中國已經開啟了世界量子太空競賽。   量子保密技術在很多方面應該類似於現有的加密的網絡金融數據技術。   報導稱,在客戶和網店分享敏感信息前,雙方要交換複雜的數字,以此把隨後發送的信息字碼打亂。信息裡面還包含了能夠安全破解信息的密匙。
  • 瀕危物種的方舟:俄將建首座地球生物材料庫
    俄媒稱,莫斯科國立大學校長維克多·薩多夫尼奇稱:「俄羅斯科學基金會給予了我們最高額的資助。
  • 這個地方要建機場!世界首座大跨度高鐵斜拉...
    這個地方要建機場!近日,贛州市發改委爭取省發改委下達贛州市2019年機場建設項目省預算內基建資金200萬元,主要用於支持大餘通用機場項目選址、可研報告編制等前期工作。該筆資金的投入,將進一步推動贛州市航空產業發展,加速贛州市通用機場建設,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 蘇格蘭高地驚現「白色彩虹」似拱形霧門
    (BBC中文網)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 英媒稱,蘇格蘭西部地區的蘭諾赫高地驚現罕見的「白色彩虹」。據BBC中文網11月23日報導,當這令人難以置信的白色彩虹出現的時候,攝影師尼科爾森當時正在荒野中,拍下這一美景。尼科爾森表示,「這種沒有顏色的彩虹是由形成霧氣的微小水珠組成的。他說,「能夠目睹這個美景簡直太神奇了。
  • 美媒:蘇格蘭對脫離英有顧慮沒眷戀 去留一線間
    至少在亞歷克斯·薩爾蒙德(Alex Salmond)的願景中是如此;他是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黨魁,頗具領袖風範。至於蘇格蘭獨立後,是否將有資金來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薩爾蒙德眼下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一團迷霧籠罩著蘇格蘭獨立後如何自力更生的問題。在群情激蕩的這最後數天中,薩爾蒙德創造了一個新的流行語:「蘇格蘭隊對陣威斯敏斯特隊。」
  • 英媒:日本研製木頭衛星以減少太空垃圾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英媒稱,為了減少太空垃圾,日本目前正在研製木質衛星。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20年12月29日報導,日本一家大公司與京都大學正在聯合研製他們希望成為世界第一枚的木質衛星。住友林業公司說它已開始研究樹木生長以及木材用於太空的問題。
  • 汕尾建世界首座波浪能電站 今年年底將試投產(組圖)
    汕尾建世界首座波浪能電站 今年年底將試投產(組圖)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實驗室最近研製出了世界上首座獨立穩定發電波浪能系統,通過該系統,人類第一次實現了將波浪能轉換為穩定的電能!  記者昨天(1月23日)實地探訪汕尾遮浪半島波浪能電站工地,廣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主任遊亞戈說,這個波浪能系統將波浪能發電、製造淡水、用戶直接用電三項功能結合起來,最終實現「三合一」,預計在今年年底即可開始試投產。
  • 全球第一個海上漂浮城市,美國日本都望而生畏,明年即將動工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對環境造成了無法挽救的損失,比如全球變暖,這就使得冰川開始融化,海平面開始上升,這一系列的問題開始顯現,已經成為了世界難題,面對海平面開始上升,一些海拔比較低的海島國家就開始想方設法避免對海水的淹沒,搬離故土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們就開始準備填海造陸,建築海上城市
  • 中國內地首座專業「水母館」在青島水族館開館
    中國內地首座專業這是中國內地首座以展示腔腸動物水母為主題的專業展館。
  •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2019-05-02 14Nic Bury)稱,「如果要判斷在海洋生物中找到古柯鹼,是一個薩福克郡、整個英國或是世界的共同問題,我們需要作更多研究。」  「環境健康議題引起公眾關注,原因是問題涉及氣候變化及微塑膠汙染。」  「不過,英國『隱性』化學品汙染(例如毒品)對野生動物健康的影響,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
  • 研究:風電廠可能加劇全球變暖 太陽能更環保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5日消息,雖然風力發電廠一直作為應對全球變暖的策略,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風電廠實際上加劇了全球變暖程度。研究人員表示,風電廠需要的土地比之前設想的要多得多,是早起研究建議的土地量的5到20倍。儘管存在潛在弊端,研究人員仍認為風能比化石燃料具有環保意義。研究合著者、哈佛大學科學家David Keith教授認為,在能源生產方面,「沒有免費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