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防反射、內降噪聲,了不起的「隱身衣」——潛艇消聲瓦面面觀

2020-12-06 和風漫談

潛艇之所以成為令人聞之色變的「殺手」,在於擁有隱蔽和突襲兩大優勢。在深海裡電磁波跑不遠,光線看不見,紅外不靈敏,磁異常距離近,想發現潛艇只能依賴聲音這種手段。

然而海洋是有背景噪聲的,地質變化、洋流運動、海浪湧動、風力吹動,人類活動、各種生物活動都會形成噪聲。所以現代潛艇無不努力的降低噪聲,一旦能融入背景噪聲中,那就將徹底隱身無跡可尋。

為此人們嘗試了各種方式,如更安靜的發動機,減振浮閥,核反應堆自然循環等技術。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重要方法就是敷設消聲瓦,為潛艇穿上一件「超級隱身衣」,使敵人難以發現。

消聲瓦是由橡膠或合成聚合物製成的,內部有上千個微小孔腔,在潛艇、軍艦上起到吸聲、透聲、反射、隔振、減阻、防汙等多種功能。

颱風級核潛艇上的消聲瓦

二戰中德國首先研製出消聲瓦,代號「阿里貝裡奇」(Alberich,取自一部音樂劇中守衛寶藏的隱形人的名字)。

這種合成橡膠瓦由大名鼎鼎的德國法本化學公司研製,採用高分子聚異丁烯均聚物製成,大小約1平方米,4毫米厚,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直徑2毫米和4毫米的圓柱形孔洞。

阿里貝裡奇消聲瓦材料

這種合成橡膠瓦在10-18千赫茲範圍內,能降低主動聲吶15%的反射回波,正好覆蓋盟軍早期ASDIC 聲吶的工作範圍。

由於消聲瓦上的細孔受水壓壓縮變化,所以回波反射率隨潛艇下潛深度不同而變化。這種消聲瓦還能抑制柴油機噪音輻射,降低U型潛艇的聲目標特徵,減小被動聲吶的探測距離。

1940年德國首先在U-11號潛艇上測試,1941年又在U-67號潛艇指揮塔和艇體兩側敷設了消聲瓦。

測試中發現很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膠粘劑強度不足,導致消聲瓦鬆動脫落。海水下環境惡劣,高鹽高溼不說,航行中還會遇到很大阻力,經常將消聲瓦從艇體上剝離。一旦鬆動海水在縫隙處形成湍流,反而加大了水動力噪聲,使潛艇更容易被發現。同時還增加阻力,降低水下航速。

所以工程師們不斷改進,直到1944年底才基本解決膠粘劑問題。為潛艇安裝消聲瓦是個仔細活,要耗費數千工時鉚接膠合,但相比帶來的好處,複雜點也是值得的。

U-480號潛艇上的消聲瓦

新粘合劑首先在U-480號潛艇上使用,取得了優良效果。司令部決定推廣到新研製的XXI、 XXIII型潛艇上。然而德國投降太快,沒等消聲瓦大量裝備戰爭就結束了,最終只有一艘XXIII型 U-4709號裝備了消聲瓦。

二戰後,德國消聲瓦技術被蘇聯和英國掌握,在各自國家中快速發展起來。蘇聯人在消聲瓦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豐碩成果,1965年開始裝備潛艇。隨後潛艇噪聲水平迅速下降,很快就追上了美國同行。

蘇聯消聲瓦以丁苯橡膠為基材,有多種不同規格。不同潛艇上消聲瓦厚度不同,同一潛艇不同位置上的消聲瓦也不相同。

各種攻擊核潛艇、巡航飛彈潛艇一般用50-150mm厚的消聲瓦,能縮短北約聲吶約75%的探測距離。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比較特殊,艇艏是一層液體橡膠蒙皮,能降低阻力,還能根據壓力變化自動調整。

阿庫拉級核潛艇

戰略核潛艇對隱蔽性要求更高,於是消聲瓦厚度也更大。颱風級核潛艇平均消聲瓦厚度達100-200mm,由陶瓷和橡膠複合構成,能降低約10-20dB的聲音強度,相當厲害。

另一邊英國人也在20世紀70年代研製消聲瓦技術,並在「邱吉爾」號核潛艇上試驗。它的消聲瓦基材是聚氨脂,性能也不錯,但與艇體的粘貼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好。導致核潛艇航行時消聲瓦經常大面積脫落,嚴重影響性能。

英國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上剝落的消聲瓦

後來英國人放棄了艇體粘貼技術,改用實艇現場澆注成型,直接弄成一體的,開闢了一種全新方向。

面對噪聲越來越低的蘇聯先進潛艇,美國人也很著急。所以80年代從英國獲得技術,開始研究消聲瓦。其消聲瓦技術提高很快,基材是聚氨脂和玻璃纖維合成材料,採用雙層鋁板固定式吸聲結構,效果非常明顯。洛杉磯級核潛艇噪聲降到128 dB左右,俄亥俄、海狼級甚至降到120 dB以下。

1988年美軍在洛杉磯級核潛艇「聖胡安」號上首次敷設消聲瓦,艇體裝配借鑑了太空梭隔熱瓦的敷設工藝。

SSN-571聖胡安號核潛艇上的消聲瓦

然而美國消聲瓦的粘貼效果仍然不理想,2018年最新銳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上仍然有大面積脫落現象,讓海軍對相關研製部門非常惱火。

如今美國在積極研製一種類似油漆的「超疏水」塗層,內部充滿氣泡空隙,可以減阻降噪、提高航速。實驗中塗層能吸收91%的傳入聲能,反射率不到3%,效果非常顯著。相比之下,全裸露鋼板聲能反射率高達88%!是一項非常值得關注的新技術。但如何生產出既容易施工,又堅固耐用的實用性塗層仍是個挑戰。

如果你以為消聲瓦只能吸聲隔聲,那就太小看它了,那只是其中一種(無回聲瓦)的功能。

水聲橡膠材料有吸聲、透聲、反聲等三種類型,潛艇消聲瓦中則有去耦瓦、透射損失瓦、無回聲瓦和阻尼瓦等多種分類,組合起來具備吸聲、透聲、反射、隔振、減阻、防汙等多種功能。

維吉尼亞級的主被動聲吶基陣

如聲吶、魚雷的導流罩要用透聲材料,讓聲音透過去。主被動聲吶基陣的周邊就要用透射損失瓦,防止噪聲進入其中幹擾工作。反聲材料則是特意把聲音反射回去,最好100%全反射,如聲吶基陣的反聲後擋等。不同的需要決定了不同的水聲材料。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潛艇水下噪聲源主要有3種:一是螺旋槳噪聲;二是艇體水動力噪聲;三是內部機械和管系產生的輻射噪聲。

所以不僅是艇外吸聲、隔聲,艇內也要減少機械噪聲輻射和抑制振動。除了減振浮閥,還要在機艙內、外面安裝阻尼瓦,吸收機械噪聲阻止其輻射到艇外。

阻尼瓦呈尖劈狀結構,和消音室裡使用的吸音材料結構類似。消音室裡非常安靜,人在裡面說話沒有回聲,能聽到心跳甚至器官運動的聲音。據說美國奧菲爾德實驗室的消音室是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人在裡面不能超過1小時,否則會發瘋的。

雙殼體潛艇在敷設消聲瓦上有天然優勢,如很多蘇聯潛艇在非耐壓殼體內外、耐壓殼體外部都有消聲瓦,且不同位置上使用不同功能的消聲瓦形成複合效果,達到了外防反射、內降噪聲的良好效果,給潛艇穿上一件了不起的「超級隱身衣」。

如今,整體消聲瓦、俄羅斯的複合結構消聲瓦、美國的玻璃纖維制雙層薄板消聲瓦都有良好發展前景,未來將為潛艇隱身提供更大幫助,使其成為真正的「大洋黑洞」!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德拜探測器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這是否意味著,潛艇在敵我雙方隱身與反隱身的對抗中已經確立了優勢地位?恐怕為時尚早,因為一種新型探潛裝備——德拜探測器即將推出,它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目前對潛艇最具威脅的探測裝備一是聲吶,二是磁異探測儀。聲吶是針對潛艇的聲學特性,利用潛艇發出或反射的聲波,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聲探測裝備。而磁異探測儀是針對潛艇的磁場特性,通過潛艇帶來的周圍磁場變化,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非聲探測裝備。
  • 光啟技術股價漲超3倍 市場湧出一股「隱身材料風」
    雷達隱身材料是隱身材料中的一種,除此之外,按頻譜劃分,還有聲、紅外、可見光、雷射隱身材料等。在軍工器材大型裝備中,雷達隱身材料以及聲隱身材料是主要的軍工隱身材料應用。因此在挖掘雷達隱身材料之後,接下來將試圖挖掘聲隱身材料。
  • 英美科學家利用光學原理研製出「隱身衣」(圖)
    日本「隱身衣」 來源:法制晚報  首件二維「隱身衣」問世  據美國媒體北京時間今晨報導,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件二維「隱身衣」。隱身衣的設計者大衛-施伊格稱:「我們創造了一個人造的海市蜃樓。它可以隱藏一些物體,讓觀察者從各個方向都無法察覺它的存在。」  這件「隱身衣」可以阻止探測物體的微波。像光線和雷達波一樣,微波遇到物體時通常會反射回來,所以儀器就會發現這種物體,形成一個可以探測到的影子。  而隱身衣使用的特殊材料,可以讓雷達波、光線或者其他的波繞過物體而不會反彈回來,進而達到不可視的效果。
  • 納米織造隱身衣(圖)
    隱身衣也更體貼,穿一件即可隱形——即便喝了隱形藥水,還得脫光了會使你暴露的衣服,在風裡挨凍。  超材料的隱形把戲  弗拉吉米爾•沙拉耶夫(造出了隱身衣。他不會魔術,也不懂魔法,身為美國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學的材料學專家,他通曉材料反射光線的秘密:「假如一樣東西反射的光線根本沒有到達你的眼睛會怎樣?就跟你背對著它一樣吧。」
  • 「量子隱身衣」面世? 浙大否認研發稱技術上不可行
    記者注意到,不少微博、微信公號在轉載時聲稱,老人手中並非「塑料布」,而是國產「量子隱身衣」,能夠實現人體隱身功能,是由浙江大學研發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不過,質疑聲也相伴而來。一些人表示,網傳視頻可能為拼接而成,並非「隱身」,視頻中同一時間,「有些樹葉晃動有些不動」即是佐證。一名從事視頻製作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畫面效果看,這一視頻應為採用摳像技術編輯而成。
  • 浙大科學家研製「隱身衣」 讓生物隱形
    要隱身,進入隱身衣的光線必須跑得比外部光線快   在這個課題組的實驗中,一隻蹲在六邊形隱身裝置裡的小貓,在特定的某個角度,光線可以直接繞過小貓,並回到原來的路徑出射,產生小貓「隱身」的效果。為了探究隱身衣對不同生命環境的適應性,課題組還研發了一組適用於水中隱形的裝置:金魚遊進這件「隱身衣」,身後的物體仍然一覽無餘。
  • 反聲吶技術終突破,"隱形"潛艇或成現實
    而潛艇的隱身技術主要是減少探測信號和減弱聲吶的消聲技術。這樣就達到了近乎「隱身」的效果,因此這種潛艇通常被稱為「無聲殺手」。在世界範圍內最尖端的隱身核潛艇中,法國自主研發的潛艇可將自身運轉時產生的噪音降到115分貝左右,而
  • 反聲吶技術終於突破,「隱形」潛艇或成現實
    談到隱身技術,大家一般都會想到飛機的隱身技術,而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其實潛艇也有隱身技術。潛水艇在水裡工作,水面上雖然看不見,但卻可以被聲吶探測到。而潛艇的隱身技術主要是減少探測信號和減弱聲吶的消聲技術。這樣就達到了近乎「隱身」的效果,因此這種潛艇通常被稱為「無聲殺手」。
  • 航空結構減振降噪技術研究
    2006年,建設了低聲強混響室、半消聲室、全消聲室、高聲強混響室、高聲強行波管以及氣動管道等關鍵試驗設施,形成了開展結構聲/空氣聲傳播控制方法、艙室減振降噪設計方法、結構氣動噪聲仿真測試及控制方法、結構耐聲疲勞性能驗證、機載設備振動/噪聲環境適應性驗證等研究能力。
  • 中國研究團隊研製出「隱身衣」(圖)
    10月31日,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研究團隊工作人員演示一件「隱身日前,我國科學家運用這一原理,研製出能夠在可見光波段將生物隱形的隱身器件。  「我們在可見光中實驗實現了物體的隱身,而且無需使用精密設計的納米電磁材料。」浙江大學國際電磁科學院陳紅勝教授領銜的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團隊合作,使用玻璃,製造出了能夠在水中隱形的六邊形柱狀隱身器件和能夠在空氣中隱形的多邊形隱身器件,並用兩種隱身器件使金魚和貓成功隱形。
  • 周雪:如何製作一件隱身衣?| 有意思博物館回顧
    只需兩步 我是來自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的實驗員,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主題就是如何製作一件隱身衣。哈利·波特有件非常奇特的隱身衣,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隱身衣嗎?這樣的話製作隱身衣只需要兩個步驟:首先認識顏色,然後隱藏顏色。
  • 中國潛艇和美航母較量,中國潛艇兩次迫近美小鷹號航母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安靜的潛艇,基洛級潛艇的隱蔽性和安靜程度則是中國海軍所需要的,在1996年「基洛」級潛艇噪音降到118分貝,則是相當了不起,而改進型636型基洛級潛艇靜音效果進一步降低,再加上裝備著「俱樂部」反艦飛彈包括3M54E1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最大射程達到300公裡,引進俄羅斯常規潛艇得意之作,將幫助中國改進039型常規潛艇。
  • 改變光的折射使物體隱形 「隱身衣」在俄羅斯問世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綜合消息) 《哈利·波特》電影中可以隱形的魔法鬥篷也許將在生活中成為現實,俄羅斯烏裡揚諾夫斯克州立大學一名科學家最近已經發明出了一種特殊的「隱身衣」,並且申請了專利。加多姆斯基教授發明的「隱身衣」利用了光的特性和物體的光反射原理。人類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射到物體上後,物體又反射了光。只要中斷這個過程,人就看不到物體。加多姆斯基教授說:「現在,我們只能使靜止的物體隱形,因為物體移動時,光的輻射頻率會發生改變,所以我們目前無法使移動的物體保持隱形。然而,我相信科學家不久就會製造出類似哈利·波特魔法鬥篷之類的移動隱身衣。」
  • 聲學大觀園:全球各種酷炫消聲室分享
    自由場是指聲波在無限大空間裡傳播時,不存在任何反射體和反射面。聲波在自由場或半自由場空間裡傳播有特定的物理定義,包括:對點聲源聲壓隨距離衰減,這就是聲能的反平方律;聲壓級在常溫常壓下等於聲強級。這是在消聲室裡測量聲功率的理論基礎。自由聲場要求聲場中只有直達聲而沒有反射聲。
  • 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
    導讀: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前不久,微信上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自稱有隱身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老人身體時,老人確實消失了。雖然從圖片上來看,這種面料的效果十分驚人,但也不能說明量子隱身衣就真實存在了。其實如果隱身衣能夠發明出來,那它的用處是非常大的。在以前,我們利用環境來為我們打掩護,其實也就用到了這樣的原理。但那就比較簡陋,而現在,我們的技術發展起來,說不定真的有一天有能夠讓自己隱身的衣服。這樣,在軍事方面的應用肯定極為廣泛。
  • 浙江大學研製出「隱身衣」:可使貓和金魚隱形
    」裝置內「轉變」,但穿過裝置後仍按照原來的方向傳播。  那件讓哈利·波特在魔法學校自由穿梭的隱身衣,將不再只出現在虛擬世界中。近期,一則關於「隱身衣」的新聞引起極大關注。新華社11月1日報導:浙江大學研製出了六邊形玻璃「隱身衣」,使鉛筆、金魚和貓成功隱形。
  • 量子隱身衣背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解釋
    當然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但是,科學上,她會,進行一些,科學的方法,然後會創造出一種隱身衣,穿上之後你就可以隱身了,畢竟我們時代發展的比較快,解隱身衣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世界上真的存在隱身衣嗎?到底它應該是如何製作的呢?
  • 聲全息技術:讓聲音唾手可「見」
    因為雙耳內各有一個鼓膜,聲音傳遞給鼓膜施以力學振動,會使神經元產生相關的生物電信號,傳入大腦便形成了聽覺。如果有人告訴您:聲音也可以「看見」,您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其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看似違背常識的奇思妙想,如今也能變成現實。能「看見」聲音就是這樣——歸功於一種被稱為「聲全息技術」的黑科技。
  •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隱身衣可3D列印
    ■本報記者 沈湫莎  想擁有一件哈利·波特小說中的隱身鬥篷麼,科學家說沒問題。在昨天上海科協大講壇舉辦的「3D列印與超材料智造」上,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辛皓教授表示,可以通過人為控制電磁波折射率的手段,讓衣服「隱形」。「我相信有生之年能夠做出這樣的衣服。」辛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