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脊髓損傷物理治療在線課程又來了!

2021-02-23 粵工康物理治療科通訊號

各位從事脊髓損傷(SCI)康復的物理治療師請注意!

如果你有興趣了解並參與這項在線課程,請登陸https://scimooc.org註冊!

2018年課程的主要學習網頁是英文,但大部分內容都有中文翻譯,屆時只需查閱另一個網站。本課程需要各位在Facebook(FB,臉書)上參與討論,但考慮到在中國大陸使用FB有一定困難,我們將建立一個微信群,由一兩位學員代表把需要討論的問題及結果整理後與FB進行對接,這樣大家可以同世界上其它國家的脊髓損傷康復同行進行交流。

脊髓損傷物理治療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SCIPT MOOC)再次開放!

緣於受歡迎的需求,SCIPT MOOC回來了!

以下為詳細信息:

課程發起單位:國際脊髓學會教育委員會(ISCoS)

目標受眾:物理治療學生和物理治療師,或對脊髓損傷患者的管理沒有經驗或很少經驗的物理治療師

形式:SCI物理治療在線培訓課程

費用:免費

前提條件:對物理治療理念有一定了解

開始時間:2018年7月30日

註冊網址:http://www.scimooc.org

時間投入:每周5小時

課程時長:5周

課程協調員:Lisa Harvey教授和Joanne Glinsky博士(澳大利亞雪梨大學)

更多詳情:http://scimooc.org/faq

贊助商:精神基金會(The Spirit Foundation)和雪梨大學

The SCI Physiotherapy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SCIPT MOOC) is on again 
Due to popular demand, the SCIPT MOOC is back. 
Below are the details: 
Format: An online training course in SCI physiotherapy. 
Cost: FREE 

An initiative of: 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 (ISCoS) 
Target audience: Physiotherapy students and physiotherapists with no or little experi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eople with spinal cord injuries. 
When: commences 30th July 2018 
Where to register: http://www.scimooc.org 
Time commitment: 5 hours per week 
Duration: 5 weeks 
Course co-ordinators: Professor Lisa Harvey and Dr Joanne Glinsky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Pre-requisites: Reasonable knowledge of the principles of physiotherapy 
Further details: http://scimooc.org/faq 
Sponsors: The Spirit Found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前往註冊網站

相關焦點

  • 推薦|物理治療師可以參考的神經康復英文網站
    3、http://www.asialearningcenter.com/ASIA的在線學習網站,由美國脊髓損傷協會主辦,需要註冊之後才能進入課程學習。(花錢的註冊可以得到他們出具認可的證書,不花錢的註冊沒有證書,但照樣可以學習)4、http://www.physiotherapyexercises.com/講完SCI的評估,就需要講治療了,該網站匯聚了物理治療在SCI方面的幾乎全部視頻、照片,而且有中文版可以選哦5、http://health.yahoo.net/human-body-maps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前景廣闊!
    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使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臨床研究的方向。幹細胞移植為脊髓損傷提供了一種新的臨床幹預辦法。傳統方法幹預脊髓損傷效果不盡人意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具有很高致殘率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據統計,亞洲創傷性脊髓損傷的年平均患病率為12.1-61.6人次/百萬。
  • 基因修飾白細胞濃縮液有望用於脊髓損傷的治療
    取血後第2天,建立中度脊髓損傷小型豬模型,並於術後4h進行靜脈輸注白細胞濃縮液。白細胞濃縮液治療後1周,螢光顯微鏡觀察到挫傷脊髓中表達增強綠色螢光蛋白的白細胞。實驗獲得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在塑料血袋中成功製備腺病毒載體介導的Ad5/35F基因修飾的白細胞濃縮液,其有望用於脊髓損傷的治療。上述研究結果發表於《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1年第2期。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藥物、手術等治療方式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神經再生的問題,近年來,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神經幹細胞(NSCs)成為研究的焦點,有望為SCI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現就NSCs移植在脊髓損傷治療中的應用做一綜述。
  • 自體富血小板血漿聯合骨髓濃縮物治療脊髓損傷
    細胞移植療法已在脊髓損傷後神經再生相關動物研究中顯示出希望;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單一細胞移植治療策略實現脊髓損傷後的功能恢復較為困難。與其他基於細胞的療法相比,骨髓濃縮物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廣泛的可利用性,無道德方面的問題,還可能是幹細胞(例如造血和間充質幹細胞)和其他祖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多種生長因子的豐富來源。
  • 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研究進展
    目前,全球範圍內數百萬人遭受著脊髓損傷帶來的痛苦。脊髓損傷後神經的自我修復能力有限,多種應用於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的治療方法如神經保護及神經再生治療等,其療效均難以令人滿意。本文對脊髓損傷後神經自我修復過程及相關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 日媒:日本將用iPS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新媒體專電 日媒稱,日本厚生勞動省專家委員會近期批准了慶應義塾大學使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移植使因事故等損傷的神經再生,恢復失去的運動機能和感覺。
  • 日本學者成功讓小鼠中樞神經再生,或可用於治療脊髓損傷
    日本學者成功讓小鼠中樞神經再生,或可用於治療脊髓損傷 日本九州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了抑制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細胞再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克服這一障礙讓中樞神經細胞再生的方法。
  •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創傷等各種原因導致脊髓結構破壞、神經傳導通路中斷,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固有再生能力有限且損傷局部環境不利於再生,常導致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陷。背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固有再生能力有限,脊髓損傷常導致患者出現永久性的感覺、運動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尚無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恢復的方法。現研究認為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由於介導了細胞移植的主要治療作用且避免了細胞排異等問題,因此將成為治療脊髓損傷的有力工具。
  • 日本批准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試驗
    北京時間2月18日消息,在日本,每年大約有5000人遭受脊髓損傷,而患有某種脊髓相關損傷的人數估計超過10萬人。對此,日本厚生省批准世界首例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試驗,使得這項研究有望於造福這些患者。據報導,日本厚生省(衛生部)當地時間2月18日,批准了世界上通過人造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病人的首例臨床試驗。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向日本厚生省提出了這項試驗的申請,他們將把從所謂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中產生的神經細胞注入四名在運動或交通事故中受傷的患者體內。
  • 治療脊髓損傷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3期臨床成功!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整理,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日本藥企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評估Tarlige(mirogabalin)治療脊髓損傷(SCI)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CNP)的3期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
  • 日本正式確定利用iPS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計劃
    日本慶應大學岡野榮之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經確定利用iPS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再生醫療臨床研究計劃。根據此計劃預計2016年IPS細胞脊椎損傷再生技術將正式應用於臨床治療。
  • 世界首例:日本批准使用 iPS 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試驗
    北京時間2月18日消息,在日本,每年大約有5000人遭受脊髓損傷,而患有某種脊髓相關損傷的人數估計超過10萬人。對此,日本厚生省批准世界首例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試驗,使得這項研究有望於造福這些患者。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999年,McDonald等在大鼠SCI模型中首次證明了NSCs移植治療SCI的潛力。之後大量動物實驗表明,移植不同來源的NSCs都可以分化為神經細胞,促進軸突再生和再髓鞘化,減小脊髓空洞形成和損傷範圍,促進SCI動物的功能恢復。NSCs這些特有的生物學特性,使其成為極富應用前景的治療SCI的候選細胞之一,國內外都在努力嘗試開展臨床試驗。
  • 日本將開展全球首例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臨床試驗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2月18日報導,日本政府已批准世界首例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試驗位於東京的慶應義塾大學研究小組將負責開展實驗,採用能發展成體內任何細胞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用以醫治脊髓嚴重損傷的患者。   慶應義塾大學表示,該試驗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重點放在4名在14至28天內受傷的患者。該團隊將把200萬個iPS幹細胞移植到患者脊柱,然後接受康復治療並進行一年的觀察。
  • 日本批准誘導多能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人體臨床計劃
    1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政府醫療技術主管部門)的專門會議批准了慶應大學使用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計劃。這將成為全球首例向患者移植使用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製成的神經幹細胞,改善運動機能的臨床研究。預計最早將於2019年夏季啟動。
  • 國際期刊Cel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移植物有望治療脊髓損傷
    美國每年有近1.8萬人患有脊髓損傷,另有29.4萬人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永久性癱瘓或身體功能減弱,如膀胱控制或呼吸困難等。論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轉化神經科學研究所主任、神經科學教授Mark H.
  • 創傷性脊髓損傷後脊髓微環境失衡的研究進展
    創傷性脊髓損傷(tSCI)主要由暴力,如車禍、高處墜落等造成的SCI,也存在無骨折脫位SCI的情況。非創傷性脊髓損傷主要指的是由腫瘤、感染或椎間盤退行性疾病等急慢性過程造成的損傷。由於病因學較大的異質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SCI。全球tSCI的發生率約為13/100000,每年新增患者約9.3萬例,致殘率約為130/100000。每年需花費數以百億美元用於患者的治療和康復。
  • 間充質幹細胞技術治療脊髓損傷再添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也曾表示:「我們主要治療脊髓損傷的方向第一就是想辦法改善微環境,第二是提高神經細胞的再生能力。」近日,日本批准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Sudhof)就曾表示過「像帕金森綜合症、脊髓損傷等疾病可以用幹細胞治療。」
  • 第一三共Tarlig治療脊髓損傷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3期臨床成功!
    日本藥企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評估Tarlige(mirogabalin)治療脊髓損傷(SCI)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CNP)的3期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這項研究在亞洲(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274例脊髓損傷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中開展,採用雙盲的方式評估mirogabalin與安慰劑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結果顯示:從基線檢查至服藥治療第14周平均每日疼痛評分的變化顯示,mirogabalin優於安慰劑,達到了主要目標。此外,沒有觀察到額外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