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在科學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很多。要知道古代我國的科學、文化等方面都是在其他國家的前面。現在我們認識下古代的科學先生——張衡。他可是東漢時候的偉大的科學家,發明了許多東西。同時他也是很喜歡文學的人,在文學史上也不可以忽略。今天我們就來熟悉下張衡老人吧。
張衡是漢族人,住在南陽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在東漢時期他也當過許多大官,但是他是個有個性的人,不喜歡官場上的腐敗,喜歡自由。他的父親也是很有名的,他也是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從小張衡就喜歡讀書,學習認真,自己學習五經,六藝也被他學習的痛徹。雖然他很有才華,但是他不驕傲,淡漠名利,喜歡與高雅的人來往,為人很自信,熱愛自然,喜歡美麗的祖國大好時光。
漢和帝統治時期,張衡被推薦,公府派人多次拜訪張衡,但是他都不想去。那時候天下很安穩,他一心只想學習與研究。公元一零零的時候,張衡和鮑德的關係很好,鮑德請求他當自己的主簿,沒辦法,張衡答應了他。當鮑德被調到京師的時候,張衡就辭官了,他不想在這個官場上待下去了。他繼續自己的學習。他擅長研究機械,當後來他當上太史令的時候,他就開始了自己各種發明。
公元一三二年的時候,張衡發明出地動儀,這儀器是銅製造的,頭頂上突出,而形狀像酒杯子,上面還刻上了圖畫,邊上有八個方向,有八隻蟾蜍,其上有含著球的龍。可以說他的地動儀在當時的世界可是非常先進的,可以說張衡是地震測量的先輩,大大超越西方的科技水平,可以測量地震的方向。在同一年,他參加了曆法的討論會,張衡在曆法上也很有研究,他極力反對迷信的說法,張衡認為九道法最準確,可是在大會上沒有人同意他的話,月行為不均勻的現象計算不準確。知道半個世紀以後才被人發現張衡的觀點是正確的。
張衡很聰明,他對數學很感興趣,他可是個全能的人。他也寫過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粗略的計算出來π的值,雖然是理論上的,但是在圓周率歷史上的成績是不可以被顧慮的額。據說張衡也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不存在的東西,用自己的想像力。據說張衡在建州畫怪獸的圖像,但是這個怪獸害怕被人畫出,就不敢現身,但是張衡就把筆丟掉了。當怪獸出來的時候,他悄悄地用腳把怪獸畫了下來,可見出當時張衡的繪畫技術有多好,雖然是個傳說。
張衡不愛虛榮,不喜歡功名,在他當官的時候一直不被提拔,他經常給皇帝進諫但是一直不被皇上接納。公元一三三年,張衡在朝廷上被順帝追問,問他他最痛恨誰,當時在場的大臣很害怕自己被揭穿,都對張衡使眼色,張衡還是說出來了,但是用了不容易你明白的話語。後來那些大臣怕張衡以後「瞎說」,就一起詆毀張衡。張衡很委屈但是不畏懼,寫了許多文章來諷刺他們這些人。
張衡在科學方面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這些與他從小就喜歡科學,認真地學習與研究,同時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他不是在死讀書,他能做到學習的知識用到現實當中。所以人要想成名,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他的研究探索的精神是我們要去學習的,對我們具有指導思想。雖然去世了,但是我們沒有忘記他,聯合國還以他的名字為月球上的山起名字。我們要一直對他抱有極高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