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院士團隊解鎖三七「密碼」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袤的紅土地上種植著一株株三七,這些被譽為「南國神草」的中藥材是文山的「名片」和支柱產業。但近年來假冒三七的出現,影響了文山三七的美譽度。

記者日前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莊松林院士團隊研發的太赫茲人參皂苷檢測儀,能夠快速、精準地檢測三七中的有效成分,把假貨擋在門外。

「三七功用補血,去瘀損,止血衄,能通能補,功效最良,是方藥中之最珍貴者。」《中國醫藥大辭典》記載,三七中所含有的「人參皂苷」成分,藥用功效明顯。

通常,老百姓和市場主要靠肉眼來分辨三七的品質優劣,這種方法誤差大,還容易混入造假仿冒品。而專業的檢測儀器液相色譜儀要百餘萬元,耗材量大,且使用有機溶劑,每次檢測從前處理到出結果要花費兩三天時間。

有沒有可能用手提式儀器對著三七「掃一掃」,幾秒鐘就能知道其人參皂苷含量呢?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的設想,卻在莊松林院士團隊的努力下成為現實。「不同的物質有著不一樣的波譜,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人參皂苷也有它獨特的『指紋』,我們就用太赫茲技術來檢測三七的有效成分含量。」團隊成員彭灩教授介紹,團隊與文山州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合作開展了應用太赫茲技術解決三七快速及無損檢測的研究,經過兩年多的研發,太赫茲人參皂苷檢測儀正式問世。

儀器看上去只有投影儀大小,主機重量僅6.5公斤,可以對三七切片進行無接觸式檢測。「太赫茲波能夠精準識別人參皂苷的『指紋』,省去了以往的液相色譜儀檢測的樣本粉碎、化學試劑浸泡、回流等步驟,讓快速、無損檢測成為可能。」彭灩說。

三七是文山的「名片」,種植面積達65萬畝,年產量2萬噸,佔到全國總產量的95%以上。在產業扶貧的大背景下,形成種植、加工、營銷、流通和研發為一體的產業鏈尤為重要,這也是文山州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聯繫到上理工科研團隊進行合作的初衷。「提高三七的檢測能力,可以切實加強三七產業的品質監管,從而解決三七標準與國際接軌的問題,提高三七產品的國內外影響力和競爭力。」文山食品藥品檢測研究院院長陸榮安說。

據悉,莊松林院士團隊目前已完成三七藥材的太赫茲徵峰、混合物定性識別算法等流程,後續還將重點研究三七皂苷精準定量評估技術,並進行大量三七藥材樣本的檢測,建立三七的太赫茲「指紋」資料庫,用太赫茲這束「光」將三七產業發展之路照得更明亮。

相關焦點

  • 上理工顧敏院士團隊研發世界首個超寬帶光學全息技術
    而在光纖通信的高速路上,上海的科研團隊打通了新通道。近日,由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與工程院院士、國際光學丹尼斯·加博爾(Dennis Gabor)獎獲得者、上海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顧敏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創造性地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軌道角動量光束作為光學全息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實現了世界上首個超寬帶的光學全息過程,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術。
  • 啄木鳥維修|格力空調解鎖密碼
    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快要到來,看著氣溫表上的數字一點點下降,各大超市,商場和辦公樓都紛紛打開了暖空調;空調對我們的生活真的很重要,不過,空調也是一個十分脆弱的電器,如果不好好保養,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格力空調解鎖密碼。
  • 大數據儲存能耗驚人,上理工院士提出「光存儲」解決方案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顧敏在報告中指出,雷射光碟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隨著大數據存儲能耗越來越大,光存儲技術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目前,顧敏院士團隊正在與中國華錄集團等企業合作,研發能耗低、存儲壽命長的大數據光碟。
  • 院士探討「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在穗舉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業的創新引領發展。論壇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劉頌豪、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等十多位院士通過特邀報告、圓桌對話等方式出席論壇。國內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領域的知名專家及企業家面對面,共同探討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產業化的關鍵問題以及科技金融戰略。
  • 上理工團隊研發世界首個超寬帶...
    如果將這一技術用於銀行,也許將來人們無需記住密碼,用酷炫的全息「光鑰」就能打開小金庫。上海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就將讓這一場景成為可能。該技術不僅顛覆了全息影像的傳輸方式,更是為傳輸過程設置了一把「安全鎖」。
  • 萬能鑰匙wifi自動解鎖真的能解鎖wifi密碼嗎?
    智慧型手機給我們生活的確帶來了極大的便捷,為了能更好地使用手機更多功能和網絡服務,基本都會通過wifi連接進入網絡,光靠手機流量的話,不僅資費昂貴,速度也不如wifi來得快,但這僅僅局限於自家的無線路由器,想在外面或者隨便一個位置就能輕鬆連接到wifi並不容易,畢竟他們都設置了密碼,
  • 蘋果手機忘了解鎖密碼別慌,可以這樣做!
    由於現在解鎖手機的方法有許多種,例如識別面部、識別指紋、密碼解鎖、聲音解鎖等,這麼多方法中,目前最主流的想必還是指紋解鎖了,因為它方便又快捷,同時不會像輸入密碼那樣有被人偷看的風險。但是,如果某一天突然需要用到手機的解鎖密碼,而自己又因為常年不使用密碼而忘記了該怎麼辦呢?
  • 科普也能很時尚~院士團隊打造「深海奇遇」,就在五角場!
    科普看過千千萬,可你看過由院士團隊汪品先院士團隊打造的《Woo Wall!展示內容為團隊執行的南海科考成果。院士團隊硬核打造!深海的「奧秘」也被團隊生動還原,比如被稱為海底「黑煙囪」的「深海熱液」是如何噴發的?
  • 安卓手機忘記解鎖密碼怎麼辦?三招教你打開手機
    手機忘記了解鎖密碼?某些馬虎或記性不好的用戶,把密碼設得過於複雜,可能就會遇到此類情況。拿去手機店,一般都會給你刷機,但是這種方法處理后里面的聯繫人,簡訊等資料都會沒了。其實如果是安卓手機,重設密碼和解鎖還是很容易的。今天我就教大家兩招,快來看看吧!安卓手機忘記解鎖密碼怎麼辦?
  • 中國院士破譯錢學森「密碼」,抹平與美20年差距
    中國院士破譯錢學森「密碼」,抹平與美20年差距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順利進行,科技在國家的發展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時至今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已經成為工人的事實,它是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根本因素。
  • 素材積累|「農民院士」朱有勇:把文章寫到大地上
    ● 新聞眼2020年12月15日,由雲南省話劇院與普洱市文旅局聯合打造的現實主義題材原創話劇《農民院士》在雲南省大劇院成功首演。 目前,《農民院士》已入選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部'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
  • 陳星旦院士團隊:光譜分析儀
    項目來源:廣東院士聯合會陳星旦院士是我國應用光學領域權威專家。
  • 忘記密碼如何解鎖iPhone手機?1分鐘內快速搞定 超實用
    忘記密碼如何解鎖iPhone手機?前瞻科技1月6日消息:不少iPhone用戶都有過忘記密碼的時候。要是忘記密碼了,該怎麼解鎖呢?近日,網上一段視頻非常火,火的一塌糊塗。上面教你忘記密碼如何解鎖iPhone手機。網友看後,紛紛表示「簡單粗暴」「喪心病狂」。
  • iPhone忘記鎖屏密碼怎麼解決,這兩招絕對管用,3分鐘快速解鎖
    在如今智能機時代,各種解鎖方式有很多,像指紋解鎖、面部識別、屏幕指紋、眼部識別等等,尤其是使用iPhone的用戶,在蘋果公司推出全面屏以後,就已經去掉了指紋解鎖模式,只能利用臉部識別技術來解鎖,這樣使用iPhoneXR以後機型的很多人都很少再用到密碼解鎖的時候,那麼問題來了,你有沒有突然想不起來屏幕解鎖密碼的時候呢
  • X(t)=a·ln(t) 理工男建模解鎖脫單攻略後脫單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 )綜合整理自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作者 : 付迪西)、新華社客戶端、微博@人民日報、@梨視頻、網友評論近日,#理工男建模解鎖脫單攻略後脫單#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 平臥菊三七與三七的區別
    三七的花朵呈傘形花序,單生在枝莖的頂端,長有花80到100朵或更多,總花梗長7到25釐米,花朵很小,呈淡黃綠色。     網絡作者:江灝,發布日期::2018-09-04 21:09:42三、功效區別:平臥菊三七,藥食同源
  • 黃土三七和黑土三七真的有區別嗎?
    三七種植的土壤不一樣,挖出來的顏色也會有差異。 文山主要有四種土色:黃土、紅土、黑土、白土。 其中以紅土地和黃土地所佔面積較多,因此,以紅土三七和黃土三七產量較大,市場上出售的也大部分是這兩種顏色的三七。
  • 聚焦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收官
    南都訊 記者董曉妍 通訊員楊柳青 9月23-24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在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同步開展,現場約200位代表參加。
  • 院士說丨王小雲院士:密碼技術與區塊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密碼協會會士(IACRFellow),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王小雲發表《密碼技術與區塊鏈》主題演講,她認為密碼技術解決信息安全性,哈希函數保障數據完整性,哈希函數和數字籤名算法一起保障可認證性和抵賴性。其中,哈希函數與區塊鏈關係十分密切,保障了區塊鏈的安全性。
  • 南理工這下真的厲害了!
    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青年教師蘭司博士通過與中、美、澳、日等國科學家深度合作探明了人為調控液態金屬微觀結構的作用機制解決了困擾學科領域40年的難題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組成的教授團隊成功合成了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可以造出無汙染的氫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