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學數學圖形面積計算題,好多孩子覺得難,難在哪裡呢?
通常孩子們有三種狀態,第一種孩子看到這個題目不知從何下手,東試一下,西試一下,有的時候能做出來,有的時候做不出來,做不做得出全看天意;第二種孩子有認真跟老師學過,能夠記住老師的方法,但是做題速度不快;第三種孩子,看到熟悉的題目秒出答案,遇到新題目,思路清晰,快速做出題目。第三種孩子是我比較提倡的。
在數學教學中,一些基本題型要讓孩子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就像熟悉太陽是圓的一樣,不需要思考,同時,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讓孩子看到題目就知道這裡有什麼東西,需要怎麼思考,來形成數學思維。下面通過一個題目來看下:
例1 下圖長方形被分成兩部分,已知陰影部分面積比空白部分面積大20平方釐米,求陰影部分面積。
首先我們看下知道什麼?
1、從圖中我們看出,總的面積=10x20=200平方釐米
2、根據已知,陰影部分的面積比空白部分的面積大20平方釐米
這裡知道幾個部分的面積呢?沒錯,2個。那麼涉及幾個部分的面積呢?四個,再說一遍,四個。分別是總面積,陰影部分面積,空白部分面積,還有陰影比空白部分大的面積,那麼我們分別用S總,S陰,S空,S大來表示。那麼
S陰+S空=S總 ①
S陰-S空=S大 ②
①式的左邊加一個S空,②式的左邊減一個S空,①式和②式的左邊加起來就是2個S陰,這樣兩個式子左邊就剩下一個面積,而且是我們要求的面積,因此,①式加②式,就得出
2S陰=S總+S大=200+20=220平方釐米
S陰=110平方釐米
這個題目在思維訓練中著重兩點:
1、讓孩子找出有哪些面積,孩子做不出題目通常思維只局限在S總和S大;
2、學會分析面積之間的關係,從而準確找出要求的面積的值。
這個問題到這裡是不是就結束了呢?
我們可以帶孩子來分析總結下:
因為2S陰=S總+S大,所以S陰=(S總+S大)2
這個也是我們要讓孩子記住的計算公式,什麼時候可以用這個公式呢?知道總面積,知道陰影比空白面積大多少,要求陰影面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這個公式。在做習題中,我們再給孩子強化下,遇到一個題目,問下孩子,這個題目中知道什麼?要求什麼?可以用哪個公式?訓練幾次孩子對這類題目就像看見母雞就知道母雞會下蛋一樣,輕鬆解答,秒出答案,同時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觸類旁通一些題目,比如知道總面積,知道空白面積比陰影面積大多少時,求空白面積。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在教孩子的過程中注重兩點:
一、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有助於孩子遇到新題目會思考分析;
二、將一些基礎題目轉化為孩子內在的東西,就想1+1=2一樣,簡單的東西不要浪費孩子的時間,把寶貴的時間用來訓練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出類拔萃。
我是貝爾數學牟老師,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教育教學20餘年,歡迎大家關注我,關注貝爾數學,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