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和2014年日曆一樣 網友:每28年能循環用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如果你碰巧翻出一本1986年的舊日曆,那麼撣撣灰就可以用啦,因為它與2014年的日曆日期一模一樣。」2014新年伊始,網絡瘋傳的這條消息讓無數懷舊的人趨之若鶩,更有精明的商家從中覓見商機,將歷經歲月洗禮的老日曆估價而售。還有網友說,日曆每28年就可循環使用。那麼這一說法靠譜嗎?

  1986年日曆今年仍可用

  記者在萬年曆中翻找出這兩個年份,發現無論是1986年,還是2014年,都開始於星期三,同樣結束於星期三,日期與星期從年初到年尾,逐一相對,無一偏差。當然,所謂的相同指的是公曆,從中國傳統的農曆來說,這兩個年份的日期卻有著10天偏差。

  時隔近30年的舊日曆竟與新日曆完全相同,這樣的巧合讓人吃驚。可是如果仔細對比近30年的日曆,記者發現,這種情況還出現過幾次,譬如1997年、2003年的日曆也與2014年相同。而在這幾個年份中,2003年的日曆不僅公曆日期與2014年完全相同,農曆與2014年也僅相差2天左右。如果有人想要拿舊日曆代替,無疑2003年的日曆最為合適。

  不光之前出現類似情況,時間往後再推11年,到2025年,又會出現日曆與今年通用的情況,而到那一年,農曆相差僅有1天。

  「保管好過去的日曆,待某年日期一致,再拿出來使用,或許別有韻味。」

  懷舊日曆網上炒出商機

  翻看著20多年前的日曆,感受著歲月在手中划過,恍惚間有著一種時光倒流的別樣美感。對於一些當年出生的人來說,這樣一份舊日曆更有著別樣的意義。看到了這樣的商機,在一些購物網站上,很快就有商家掛出了精心搜羅來的舊日曆,或者提供「私人定製」的專屬日曆。

  在某購物網站上,記者輸入「日曆1986」等字樣後,很快便搜索出30多家商鋪。這些商鋪中,有的掛出的是從舊貨市場搜羅而來的舊日曆,封面是那個時代紅極一時的女明星,即使只是網上效果圖,一股歲月的沉澱依然能通過日曆上的褶皺表現出來。這樣的一幅日曆,一般掛價在100至200元不等。

  經過歲月洗禮還能倖存的日曆畢竟不多,即使保存下來,亦有殘損,一些商家便打起了「私人定製」的招牌,可以根據顧客的要求量販式製售一批日曆,用技術手段將日曆打磨出陳舊感。而日曆內容,可以是當年風行的人和事,也可以完全依照顧客的需要,每本售價在100元左右。

  可能是很多人還不知道日期重複一事,無論是舊日曆還是定製日曆,近期幾乎都沒有成交量。

  雖然被炒出了商機,但是真想要找到那個年代的老日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80年代之後的日曆除非有特殊意義,一般很少有人收集。」合肥收藏愛好者丁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合肥沒有專門收集日曆的愛好者,也沒有專門的交易市場,想要搜集舊日曆就只能到舊書市場淘換,「有時候可遇不可求。」

  丁先生說,目前能引起收藏者興趣的主要是有著一定年份的日曆,譬如民國、「文革」時期的,他手上就有幾幅那個時期的日曆,時間最長的距今有近100年的時間了。「那個時候叫曆書,除了日期之外還會有一些當時的知識。」而這些日曆的價值正是在這些當時的文化、風俗知識之上,因為偏好不同,並不好估價。

  日曆每28年就能循環用?

  「知道嗎,日曆每隔28年就是相同的?不如重複利用舊日曆吧,很環保!」有網友通過計算,印證了這個說法的真實性。

  網友表示,一年有365天,而365除以7等於52餘1,(也就是說一年裡有52個星期零一天),因此,第二年的同一天,在星期上就是當年的星期加上1。而如果當年是閏年,一年就是366天,就是52個星期餘2天,則就要在前一年的星期數上加2天。

  而4年裡會出現3個平年和1個閏年,因此每過4年後星期數就會順移5天。那麼,過了7個4年,也就是28年後,星期數將會移動35天。由於35正好是7的整倍數,因此星期數正好又移了回來,完成了一個循環。

  那麼,網友的算法正確嗎?對此相關專家表示,這種算法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全對,「它忽略了一個問題,一年並不是整整365天。」

  由於公曆以回歸年為基準,一個回歸年大約是365又四分之一天,精度高一點應該是365.242199天——當然,你還可以進一步提高精度。也就是說,每四年其實有365.242199×4≈1460.97天。因此,按照每年365天來算,每過四年就會少一天,閏年便應需而生。

  不過,增加閏日會「矯枉過正」,讓曆法裡多出0.03天來。這0.03天看上去關係不大,但每過400年就會多出整整3天,不得不需要再修正一下。因此,曆法裡還加了一條特殊的規定:如果年份的末兩位是00,則必須看它的前兩位能不能被4整除。這樣一來,1700、1800、1900都不能算作是閏年了,只有1600、2000這樣的年份才能算閏年。這種規定可以從每400年裡減少三個閏年,和實際情況就大致相符了。

  可見,以「4年一閏」為依據的日曆28年一循環的說法,就有些問題了,它只在這100年內有用,「2000年到2099年這100年的日曆遵循28年一循環的原則,但是到了2100年,這個說法就不成立了,進入了另一個循環中。」

  「如果不考慮農曆,重複使用公曆的話,並不需要等28年!」專家介紹,循環使用日曆,其實只要備齊14種年曆就行了。

  據介紹,日曆的對應主要指的是日期和星期的對應,也就是說與當年的第一天是星期幾以及是否是閏年有關。也就是說,本質上的日曆只有14(7×2)種。找出1月1日是周一、周二、周三一直到周日的平年和閏年各七份日曆,只要集齊這14種日曆,對應到當年的實際情況,綜合起來就成了完整的「永恆日曆」了。

  不過,以上的做法,都是指的公曆與星期的對應,如果再結合農曆算法,情況就複雜了。(本報記者 王偉 李後祥)

相關焦點

  • 1986年日曆"撞臉"2014年 網友:撣撣灰接著用
    同樣的還有1997年、2003年、2025年 你凌亂了吧  專家說,這涉及數學周期,跟7有關  時空穿梭是不少電影裡慣用的手法,對於時間,人們總願意將各種幻想寄託於電影來實現。在新的一年裡,有網友發現,1986年的日曆和2014年有著驚人的相似。用著20多年前的日曆可以照常過今年的生活,這樣的「時空穿梭」背後有著怎樣的秘密?
  • 2014年可用1986年日曆 專家:一般28年一輪迴
    2014年一定要買新日曆嗎?翻出1986年的舊日曆湊合用吧。元旦剛過,就有網友發現,今年的日曆與1986年一模一樣,仿佛時光倒流。而網上原版的1986年日曆也不斷賣出高價。本地天文專家解釋,日曆上星期與日期完全一致的年份並不罕見,一般28年就會重複一輪。
  • 2014年可用1986年日曆 專家稱因曆法周期所致
    元旦剛過,關於2014年的幾個「神奇」之處被眾多網友津津樂道。2014年日曆與1986年日曆驚人相似,僅看公曆,28年前的日曆可再次使用;2014年4月4日、6月6日、8月8日、10月10日、12月12日都是星期五;農曆馬年出現了罕見的閏九月,全年長達383天。  近日,英國一家媒體的報導被廣泛轉載。報導稱,1986年和2014年的1月1日都是星期三,全年的日期數與星期數驚人一致,懷舊者可直接將28年前的舊日曆拿出來用,體驗時光倒流的別樣美感。
  • 2014年日曆與1986年相同可通用 老日曆賣出百元價-廣西新聞網
    2014年日曆與1986年「撞衫」●公曆日期與星期排序完全一致 ●天文界人士稱,有曆法設置閏年等原因;數學教師說,其實就是數學裡的周期性、餘數問題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佘鴻雁「翻出一本1986年的老日曆,撣撣灰塵在今年接著用,因為它與2014年的日期與星期是一致的。」
  • 1971年和2021年日曆一樣,真是「50年一遇」?
    最近幾天網上流傳著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引發了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為何相隔50年日曆會相同呢?↓↓↓日曆共14種排布方式重複並不稀奇為何2021年和1971年日曆會出現重複呢?記者了解到,影響日曆排布情況的要素只有兩點——「該年份的元旦是星期幾」以及「是否為閏年」。例如說2021年元旦是周五,那麼同樣是周五元旦的2016年在2月29日前的日曆,就和2021年一模一樣,2月29日後由於平閏年不同多了一天,就開始錯開。
  • 今年日曆和1971年一模一樣!網友: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最近網上流傳2021年和1971年日曆對比圖引發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1月1日都始於星期五12月31日也都結束於星期五有人感嘆:歲月流逝了50網友李女士回憶,小時候家家都有掛曆,那些掛了一年的精美掛曆常會被父母小心地收好,送給鄉下的親戚繼續掛。「我當時還挺納悶,用了一年的掛曆已經過期了,再掛怎麼看日期呀?」銷售掛曆四十年的金安光老人說,雖然他的顧客中沒有人用舊掛曆,但他確實聽顧客說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日曆完全一樣的情況。
  • 今年日曆和1971年相同 數學老師解日曆「撞臉」秘密
    近日,一張2021年和1971年日曆對比的圖片走紅網絡——兩個年份相隔半個世紀,公曆日曆竟然長得一模一樣,不免讓人憶起那年今天,不少「60後」發朋友圈配圖感慨:「願你走出半生,
  • 今年日曆和1971年相同 巧合還是必然?
    今年日曆和1971年相同,巧合還是必然?數學老師解日曆「撞臉」秘密廈門日報訊 (記者 劉少敏)近日,一張2021年和1971年日曆對比的圖片走紅網絡——兩個年份相隔半個世紀,公曆日曆竟然長得一模一樣,不免讓人憶起那年今天,不少「60後」發朋友圈配圖感慨:「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今年日曆和1971年相同,巧合還是必然?數學老師解日曆「撞臉」秘密
    近日,一張2021年和1971年日曆對比的圖片走紅網絡——兩個年份相隔半個世紀,公曆日曆竟然長得一模一樣,不免讓人憶起那年今天,不少「60後」發朋友圈配圖感慨:「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為何相隔50年日曆會相同呢?這背後還藏著不少有趣的數學知識。
  • 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一模一樣?確實相似,但也沒有那麼神奇
    另外,這裡的相同也只限於公曆,農曆還是不一樣。一、1971年和2021年的日期星期確實相同,但是也沒那麼神奇最近,有網友把1971年的日曆和2021年的日曆拼在一起,稱今年和50年前的日曆一模一樣,並配文:「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1971年和2021年日曆一樣,真的是「50年一遇」?真相來了
    網上最近幾天流傳著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引發了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1月1日都始於星期五,12月31日也都結束於星期五。大家在感嘆時光流逝、歲月無情的同時,也產生了好奇心:這種巧合難道是50年才能一見的奇遇?讀者李女士回憶,小時候家家都有掛曆,那些掛了一年的精美掛曆常會被父母小心地收好,送給鄉下的親戚繼續掛。「我當時還挺納悶,用了一年的掛曆已經過期了,再掛怎麼看日期呀?」銷售掛曆四十年的金安光老人說,雖然他的顧客中沒有人用舊掛曆,但他確實聽顧客說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日曆完全一樣的情況。
  • 較真|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一模一樣?確實相似,但也沒有那麼神奇
    查證者:陳鄲藍|較真高校查證團成員一、1971年和2021年的日期星期確實相同,但是也沒那麼神奇最近,有網友把1971年的日曆和2021年的日曆拼在一起,稱今年和50年前的日曆一模一樣,並配文:「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一模一樣!50年一遇?
    網上最近幾天流傳著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引發了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1月1日都始於星期五12月31日也都結束於星期五大家在感嘆時光流逝、歲月無情的同時有網友發出感嘆 :「時間沒變,我們卻變了,多了50歲! 」「下次日曆留著,以後還可以用!」還有網友原地送上祝福:「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據媒體報導,這種巧合併不是相隔50年才會遇到。
  • 2021年日曆和1971年長一樣?網友:時間沒變,我們變了
    有 情 感 有 情 調 有 情 況 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眾平臺 近日,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在網上引起熱議。
  • 1971年和2021年日曆一樣,真的是「50年一遇」?
    最近幾天,網上流傳著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引發了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
  • 50年一遇!真的假的?2021年日曆和1971年竟一樣→
    大家在感嘆時光流逝、歲月無情的同時,也產生了好奇心:這種巧合難道是50年才能一見的奇遇?1982年、1993年、1999年、2010年的日曆比如2021年的元旦是星期五,2020年的元旦是星期三,2022年的元旦是星期六,那這三年的日曆就不可能一樣。第二個影響因素是當年是否是閏年。比如2016年的元旦是星期五,同時2016年是閏年,2021年是平年,雖然從1月1日到2月28日兩年排布一致,但2016年有2月29日,那從3月份開始,這兩個年份的日曆就會不一樣了。」張健表示。
  • 日曆2017年5月日曆表
    今天萬年曆小編給大家分享了日曆2017年5月日曆表,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點去瞧瞧吧。勞動節的來歷在十八世紀末,美國和歐洲等許多經過了工業革命的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階段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加快經濟的增長,同時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用來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們不斷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陳羽嘯攝   記者曾潔 編輯:覃貽花   隨著國家法定假日全面告罄,2016年已餘額不足,你開始制定新年計劃了嗎?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
  • 日曆的由來:日曆最早出現在哪裡?為何陽曆2月只有28天?
    皇曆分為十二冊,每冊的頁數和每月的天數一樣,每一頁都註明了天數和日期。發展到後來,就把月日、於支、節令等內容事先寫在上面,下部空白處留待記事,和現在的「檯曆」相似。那時,服侍皇帝的太監在日曆空白處記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終,皇帝審查證明無誤後,送交史官存檔,這在當時叫日曆,這些日.歷以後就作為史官編寫《國史》的依據。
  • 三年級第七單元年、月、日——看日曆
    本單元我們要認識年、月、日,掌握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通過看日曆推算經過的時間,並掌握24時記時法。體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年、月、日的認識年、月、日是較大的時間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2014年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用xx年xx月xx日可以表示具體的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