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藝術理論之二:重視中西方色彩

2020-12-08 藝術鑑賞網客戶端

來源:藝術鑑賞網主講:王合多

中西方色彩體系互補是重彩藝術之路  王合多  中國的五色對應陰陽五行,中國五色是廣義上的科學,和西方色彩體系不是一回事。中國五色具有事物正反兩個方面的屬性,即使相對立,也是相補的。中國五色納入陰陽五行是對巫術世界觀的革命性的進步。陰陽五行中的色彩構造圖式是中國古代科學的基礎,它不是迷信,它是古代認識世界的語言。若濫用就是巫術。  中國五色不是科學的表現物象,而是中國古代認識世界特有的一種方式。用現在人的觀點來看很不科學,也很粗糙。中國五色在中國歷史上它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在中國歷史發展中扮演很重要角色作用。  現在西方色彩科學體系衝垮了我們的一切,使我們棄之不談中國色彩,全認為是糟粕,這樣對我們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能溝壑嗎?我們的繪畫能有真正文化底蘊嗎?能代表中國嗎?  中國五色是宇宙觀,有利於提高我們的繪畫綜合能力,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為什麼要狹隘方式去排斥中國色彩體系呢?中國五色是哲學範疇,世界有可知和無知領域,不存在純科學。西方色彩體系有積極意義,也限制了我們的繪畫色彩的運用和表現力。我們藉助古人的色彩概念來對當代藝術進行重新啟發和認識,重新思考,這就是我們五色體系對西方色彩體系的補充。  中國的歷史是統治階級的權貴史,也是一部五色史。

  察顏觀色中國色彩體系初探  王合多  一.原色  中國色彩體系中的五原色:青、赤、黃、白、黑。  青、赤、黃、白、黑為五正色(五原色),就是五種純正的顏色。正色又稱常色,正色分主色和客色:青為始,赤為榮,黃為主,白為本,黑為終。

  甲骨文的:色字,像把刀砍跪著的人,意思同殺,砍頭見血,中國許多地方的方言都將色字念sa(和殺同音),看來古人把色看成血腥的殺戮。

  二.五色對應五行  中國五色對應陰陽五行中天體表示時令和方位的星辰:木、火、土、金、水這五行。五色也對應:東、西、南、、北、中五方位。木色青--東方;火色赤—南方;土色黃—中央,金色白—西方;水色黑—北方。也對應五行中四靈獸:1.東方,木也,其星蒼龍,為左青龍;2. 西方,金也,其星白虎,為右白虎;3.南方,火也,其星朱雀,為前朱雀;4.北方,水也,其星玄武,為後玄武。

  三.正色和間色  五色對應五行,相生,相剋。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圖4)。五行相生是正色,五色相剋形成五種間色:青克黃變綠色;白克青變碧色;赤克白變紅色;黑克赤變紫色;黃克赤變流黃。(圖5)在中國傳統裡間色不受歡迎,因此正色和間色就成為明貴賤,辯等級的工具,絲毫不得混用。南北朝時就定立五等官服制:朱、紫、緋、綠、青。朱是正色,紅是間色,後來紅取代了朱,大紅而大紫來比喻官位升遷,紅的發紫就是此意。綠色屬於最低的一種色,元明時代娼妓穿服為綠色,戴綠帽子便是對指男性的汙詞。間色即閒色(複色),《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四.五色顏色法  1.五色狀態。  五色同五行一樣相生相剋,五色制化的狀態就是:被生的是吉色,就是消解了色彩敵對關係;被克的是兇色,樹立了色彩的敵對關係。  2.五色的象徵性。  五色的象徵性:東方屬木,青色,象徵生;西方屬金,白色,象徵死。(圖6)  3.五色吉兆。  如:觀雲佔色叫佔氣,青云為蟲災;白云為喪事;赤云為兵荒;云為水災;黃云為水災。中國中醫裡『望』,就是察顏觀色,看色、看氣色而診斷病人。  中國的歷史是統治集團權貴的歷史,也是一部五色史,是以黃色為主,尚朱(紅)史,現在把黑(水墨)用來代表中國傳統繪畫主流,就是對中國傳統的誤讀。  4.朱色吉祥。  如:朱雀,凡是朱色物象都是吉祥的,尚朱其目的是讓奸臣收斂。黃色是中央黃,是帝王的專用色,同帝王沾邊的才能享用黃色。古人佔色方法和結論,固然牽強附會,或者巫術荒誕,但對缺少監督的帝王,多少起到一種威懾作用。  吉日是黃道,兇日黑道,就是常說的:黃道和黑道。  5.五色尊卑.  帝王標榜五色,用五色來顯示身份,因此五色就有了尊卑,色彩的尊卑涉及到色像、陰陽和生克因素,通常正色尊貴,間色卑賤;陽色尊貴,陰色卑賤;生者尊貴,克者卑賤。繪畫中重彩屬陽尊貴,水墨屬陰卑賤;由此結論:重彩繪畫才能代表中國的傳統體系。  青色是黃色的對敵,黃色是高貴的正色,綠色是卑賤的間色;黑色是赤色的對敵,紫色是間色,但是紫色走運兩千年,某朝代屬什麼,什麼就是吉色,中央黃色永遠就是帝王專用色,帝王號稱天的兒子,方位中央,故稱黃中,黃中就是帝王的代稱,這就是帝王為什麼要穿黃袍。  白色卑賤:東漢平民的別名是『白巾』;唐代平民別名是『白丁』。  黑色卑賤:黑色是皂色,黧色,平民常穿黑衣,因而別名叫皂民,也叫黧民百姓。平民不戴頭巾,別名叫黔首。  6.五色寓意。  五色的呈現,通常是依附物象,形成直觀印象,如;青天,白日,紅口,白牙,黑髮。古人用黃色作為太陽的本色,然後按照太陽與青、赤、黃、白、黑的組合方式,把太陽光暈分為十種,用來觀察和辨別瑞和妖,判吉兇。審視世道變化,這就是寓意。如;太陽暈色發青色預示饑荒;發朱色預示戰爭;發白色預示死亡;發黑色是擔憂;發黃色是豐收。  7.五色分陰陽,分冷暖。  五色分陰陽如:白天和黑夜;男和女。五色分冷暖如:太陽和月亮,晴天和下雨。  8.五色與政治。  用種種物品和顏色來體現行為規範。衣帽,服飾,配飾的顏色用來表明禮數,旗幟和徽章的色彩,用來指明五德和五行。  9.五色與天地人。  天上星宿分五宮,五宮分五色。地分四正四隅,對應四方位的青、赤、黃、白、黑。人分五臟,對應五行。  10.五色與五星。  日月有陰陽,五星代表五行,五時,五色,正方。  11.白色多歧義。  白色象徵純潔;白色象徵殺戮;白色象徵死亡;白色象徵西方;白色象徵女人;白色象徵陰。  12.黑色多晦氣。  在西漢把貪官汙吏比喻為玄英,玄黑也,黑的出奇。古人把結黨營私的黨字用『黨』來表示,意指尚黑。

  五.五色之殤  中國五色納入陰陽五行是對巫術而言是革命性的進步。陰陽五行中的色彩構造圖式是中國古代科學的基礎,它是古代認識世界的語言。若濫用就是巫術。中國古代濫用五色不乏其例,有的也具有科學性,現羅列如下讓讀者甄別。  色界。  色界是指一切有形色、有變化的物象和精神現象。五色  齊全是帝王走運的徵兆,五色相聚是改朝換代的徵兆。  2.五色人相。  看臉色,察顏觀色;面相如命,臉色如運。人體氣色;少年平淡,青年明朗,壯年豔麗,老年蒼白。  3鬼貌青色。  面部骨骼部位發青是貴相,眼珠發青也是好相,如果臉似草莓色,就是鬼相。

  4.男人臉色。。  男臉赤為憤怒,有時候也表示慚愧,有時候也表示浮躁總之,男人臉發赤兇多吉少。男人臉發白是女人像,有小白臉之說。男人臉黃色,寓意喜悅。男人臉發黑,是胸心不開朗。  5.紅顏薄命。  美女又叫朱顏,粉黛,紅粉,有權勢的男性的獵物,容易死於非命。 6.痣兆禍福。  黑痣不如赤痣,赤痣叫硃砂痣,是吉祥象徵。黑痣是兇,看長的部位。『痣不需治,但治必須徹底,尤以黑痣為然——摘自辭海』。  六.五色無所不在  1..五色與五味。  酸、甜、苦、辣、鹹,對應:青酸,黃甜,赤苦,白辣,黑鹹。  2.五色食。  四季五時吃什麼顏色食物為合理,也對應五行相剋關係。  3.五色服飾。  四時五色衣,對應四季色而穿衣,黃袍加身,是帝王的專用服色。衣錦還鄉是指功成名就。唯白衣多不吉祥。烏紗帽,專指官員的帽子。黑衣多歧義。不是五色五行的衣服為妖服。  4.五色戲曲和娛樂。  五色對應五音。戲曲臉譜源於古儺面和紋身。臉譜是中國戲曲人物運用五色化妝的程式,用色豔麗,而強烈。臉譜按:好、壞、忠、奸分類。按五色和間色,雜色來畫臉譜。黃臉:幹練,勇猛,殘暴;青臉:兇猛,堅毅;黑臉:正直,魯莽;白臉:多謀,狡詐;赤臉:忠誠,勇敢。  5.五色節日。  春節寫紅對聯,稱桃符。十五掛紅燈籠;清明素衣掃墓;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除夕,各地風俗各異,都與五色有關。  6.紅、白、喜事。  升遷送紅包;結婚坐花轎,佩紅掛彩;喪事的披麻戴孝。  中國五色存在於各行各業,生活中五色無處不在!  西方色彩學  西方色彩學在中國已經普及了,這裡就不再贅述。

  西方三原色與光影關係圖標

  周韶華重彩藝術作品

  莫道宏《天眼》 110cm × 180cm 紙本 重彩 2017年

  劉曉霞《神話系列》25x20cm紙本重彩2014年

  魏新《搜尋神命谷系列》多媒材重彩藝術500cmx100cm局部

  肖毓方 《重彩2011-3》 紙本重彩 60x50cm 2011

  譚智勇《色-黃》紙本重彩  楊耀洲重彩藝術作品

  魏啟銘《天極》80x60cm重彩漆藝

  柏元春重彩藝術作品

  界山雪《夢中的都市系列》重彩紙本2014年138ⅹ68cm

  .龍純一《荷花飄香》紙本重彩96X178cm2018

  吳芳重彩藝術作品

  .杜大江 家園 宣紙重彩 68『138 2016

  範江紅《風景秋》布本重彩50x50cm2018年

  周劍/九歌90x90cmcm紙本重彩

  王合多紙本重彩藝術作品  藝術鑑賞網編輯:劉梅(北京)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石虎畫作,還歸人初之夢!
    上個世紀90年代,石虎創作了一批重彩人物作品,題材涉獵廣泛,從古代到現代,從本土到異域,可謂縱橫交錯異彩紛呈。儘管這一時期石虎基本都在海外,但他關注的重點仍然是中國畫的發展與創變,並無一例外地受到國內藝術思潮的影響。當時正值85』思潮之後,它的餘波依然在美術界泛起漣漪。現代重彩繪畫亦面臨著變革和轉型,東西方各種藝術觀念的碰撞,使之逐漸走上西方寫實主義和東方寫意精神相互滲化融合的道路。
  • 孔子和蘇格拉底,中西方的文化巨匠,造就中西方各異的文化精神
    可是,在漢武帝時期後,儒家思想就一枝獨秀,並在後世的歷朝歷代都被重視、應用。而若論中國文明源頭時期的文化巨人,孔子當仁不讓。他被歷代的統治者稱為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不僅形成中國的儒家文化體系,以及中國社會的價值取捨,還塑造了中國文化中"中庸"與"仁"的文化特色。
  • 雲南畫家楊世相與他的丙烯重彩油畫
    1991年參加工作,愛好繪畫藝術,但沒有進過美術院校,是一個自學成才者,獨創丙烯重彩油畫,堪稱中國「油畫一絕」。畫家楊世相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名人書畫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人民文藝家協會會員,人民藝術家書畫院院士,中國民間書畫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民間書畫藝術家協會雲南德宏分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書畫研究會會員,梁河縣詩書畫研究會會員;個人藝術信息分中國文化藝術傳媒網
  • 獻給色彩懷疑論者的《色彩理論設計指南》
    ▲紐約藝術家用彩虹覆蓋圖片,因為有了大量的色彩,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所以今天,要給大家來一次色彩理論的速成課。  色彩理論是我們處理和解釋顏色運用背後的科學。它涉及不同類型的顏色組合、每種顏色的比例以及特定的顏色推薦。
  • 油畫藝術主要由結構和色彩空間組成,色彩空間是油畫藝術的橋梁
    1.油畫藝術的色彩空間關係既油畫的色彩視覺關係,世間萬事萬物當中,物體與物體之間所會產生視覺的距離感,是因為任何物體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色彩空間關係。2.那麼,在油畫藝術創作中,我們會在在油畫平面關係中來創造這種空間的虛構的關係。
  • 中西方大學校訓之比較與欣賞
    厲 風春秋末期,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在《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時對於「大學」一詞的解釋一般認為一是「博學」之意,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中西方各國大學的校訓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認識、欣賞和比較不同大學的校訓,從中可以窺見每一所大學的教育理念、價值取向、文化內涵。
  • 中國藝術的「手繪地圖」
    畫中的福開森雖有著洋人的容貌,但其衣著、身形、氣韻已與中國文人並無二致,而整幅畫的留白、款式也都是典型的中國範兒。這幅造像就像是福開森與中國藝術關係的隱喻:儘管「和而不同」,卻盡受浸染,深得其味。這本演講錄的題材屬於介紹中國藝術的入門讀物。初翻它的謀篇,並不深奧:依據的是大家在初識中國藝術時常會依附的支脈:「青銅器」、「玉器」、「石刻」、「陶瓷」、「書畫」和「繪畫」。
  • 生態藝術學建構的理論路徑:從「美的藝術」到「生態的藝術」!
    與此相應的則是藝術的各種理論形態的生態轉型,生態藝術、生態藝術批評與生態美學已經成為非常值得關注的新興學術領域,但「生態藝術學」的建構至今尚未引起學術界的足夠重視。有鑑於此,程相佔以其生態美學研究為背景,初步梳理了從「美的藝術」到「生態的藝術」的理論脈絡,嘗試著為生態藝術學建構探尋一條理論路徑;張嫣格則以塞尚「知覺的覺醒」為案例,嘗試探討現代藝術與自然的關係。
  • 張張年畫喜盈門:中國傳統年畫藝術
    年畫,過年期間張貼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形式,因時節而名年畫。也有認為,年畫一年一換,張貼後供一年欣賞之用,故有「年畫」之稱。它主要用於新年或歲時節令裝點環境、渲染氣氛,以寄託人們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願望。年畫不僅是年節和民俗活動一種五彩繽紛的點綴,也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審美傳播的載體,可以說是民眾美化生活、表達情感、懲惡揚善、寄託理想的一種特殊話語。
  • 試論儒家藝術理論的普遍意義與永恆價值
    相比較而言,關於儒家的藝術思想、儒家的藝術理論,雖然也有一些哲學家、美學家、藝術學家和儒學家在對其進行研究,但是這方面的研究有一點處於邊緣狀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至少沒有得到研究儒家倫理道德和政治思想的學者們足夠的重視。
  • 植物色彩藝術在別墅園林設計中的顛覆性應用
    色彩設計的目的在於增強園林景觀的美感,使其更富感染力,為了使色彩設計效果更加突出,在設計過程中還必須遵循統一協調、對比突出及師法自然等設計原則。那麼植物色彩藝術在別墅園林設計中有什麼應用呢?下面是千盟園景小編的介紹。
  • 色彩理論中什麼是原色?
    它們是色彩的根本,其它的顏色不能通過混合得出原色,但這三個原色卻可以通過相互的混合,或與黑、白、灰的結合得出各種各樣的顏色。色輪是色彩理論的一部分,分為暖色和冷色兩個大類。冷色是綠、藍和紫,從黃綠、綠到藍綠,再到藍、藍紫到紫。紅、橙、黃被稱為暖色。
  • 藝術:藝術本質觀的發展·第五期
    中國美學史上,也有強調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帶有「摹仿說」色彩的美學觀和藝術觀,「師造化」理論就是一個代表。它明確現實是藝術的根源,強調藝術家應當師法自然。這在中國繪畫美學史上,也是前後相承的一條思想脈絡。
  • 素以為絢——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的色彩呈現
    水墨工筆以水墨視覺、工筆暈染為主展開造形生動、主題廣泛、構圖別致、意境脫俗的藝術表現,區別於工筆重彩畫色彩濃麗的表達。當代工筆人物畫在水墨視覺呈現上獨樹一幟,風格各異,別有韻味。代表畫家有盧輔聖、杭春暉、崔進、鄭慶餘、徐華翎、阿海等。水墨工筆人物畫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當代工筆人物畫呼喚水墨精神的融入,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博覽會同期展覽▼展覽 | 筆•墨展期:2020年11月11日至2020年12月20日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二路600號復星藝術中心將於2020年11月11日至12月20日呈現展覽「筆•墨」。本次展覽由「圖畫真解:書畫筆墨演進概覽」和「草篆之境:潘公凱筆墨探索案例」兩個主題章節構成,以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內在精神結構的經典表達形式之一的「筆墨」作為切入點,通過豐富的文獻資料與多媒體記錄呈現中國畫的筆墨複雜衍變的悠久歷史,引領觀眾透過筆墨之精妙,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並在全球性文化視野下對中國筆墨問題進行現代闡釋,展開未來學意義上的思考。
  • Perrier×村上隆:波普藝術的奇妙色彩
    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的漢密爾頓曾經說過:「波普藝術應該具備的品質是通俗、短暫、可消費性、便宜、大批量生產、年輕的、機智詼諧的、性感的、詭秘狡詐的、有刺激性和冒險性的、大企業式的。」通讀下來不難發現,有異於傳統的波普藝術竟充滿著一種濃鬱的「世俗感」,然而,正因為這獨有的直白和對藝術的全新定義,才讓波普藝術能夠在時尚領域保留著經久不衰的地位。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波普藝術,之所以有著如此之大的名聲,離不開當時藝術界最有名的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 色彩幻覺與彩虹奧秘丨色彩的歷程
    這一理論成為繼牛頓光學色彩理論之後最重要的色彩理論,對設計、繪畫、科學、建築及製造等不同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科學到藝術:色彩理論與印象派誕生謝弗勒爾的理論對19世紀晚期的許多畫家,特別是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畫家將染色羊毛的色彩應用轉移到畫筆和畫布上。這其中,尤以法國畫家喬治·修拉對色彩與光學的融合技巧分外著迷。
  • 色彩之約|藍之柔,紅之烈,黃之燦——芬琳漆三原色的藝術
    蘊含著生命的黃芬琳漆——紅黃藍的藝術生活只用紅黃藍三原色加上黑白線條作圖這件事足足流行了100多年,人人看到它都不會陌生,他就是我們永遠榨不幹的蒙德裡安。「和蒙德裡安的早餐」概念公寓保加利亞的一個設計工作室還發布了一間名為「和蒙德裡安的早餐」的概念公寓,標誌性的紅黃藍被設計師圖像3D化,成了一間極富藝術色彩的開放型公寓。
  • 畫家劉葵藝術創作:追求生活情趣,體現自然美感
    劉葵善於從大自然追逐生命之美,從平凡生活中捕捉情感之源,其創作有著堅實的水墨畫功底,又融現代西洋畫之藝術手法,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後來進山區當知青,秀麗山水令人傾倒,也激發出靈感,白天做工時,觀察體會打腹稿,晚上閉門作畫,看著老師寄回的批改過的畫稿而淚如泉湧……再後來,劉葵考入四川美術學院繪畫系,開始學習油畫,對素描的線條和絢麗斑斕的色彩有了更多感觸,並創作多幅作品參加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