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與快跑的跑姿,到底有沒有不一樣?

2020-11-30 騰訊網

關於快跑和慢跑的跑姿,我們首先來看一個動圖。

短跑技術(左)與長跑技術(右)

這是一個長跑運動員和短跑運動員的跑步腿部軌跡,可以明顯的看到短跑運動員提膝的動作非常明顯,腳尖在重心下方點地,幾乎沒有腳跟著地的片刻;右邊的長跑選手跑姿則明顯的特點就是重心沒有那麼高,向前提膝的動作幅度縮小到了最省力的幅度,全腳掌著地。

兩個動作產生區別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速度快慢的原因

為什麼短跑運動員相對於長跑有很明顯的腳掌先著地特點呢?排除錯誤跑姿之外,主要的原因在於速度上。跑步速度的快慢由步頻和步幅決定,步頻的快慢達到一定程度後便無法再快,即便是短跑運動員,步頻也不會超過300(蘇炳添步頻約每分鐘288步),所以,在最後拼絕對速度時,更重要的是步幅,短跑運動員的速度正來源於此,他們利用腰腹力量的能力堪稱一絕,下面,我們來看看張培萌在前一段時間的小短片。

可以看到,張培萌在單腳跳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著高速運行,這就來源於他的腰腹力量和下盤支撐力。所以,跑步,腰腹力量甚至要比腿部力量更重要。

2、省力原則與高效原則

短跑運動員的目的在於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終點,所以要運用全身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向前,當然也要以腰腹力量為指導,但是腿部力量也要起到關鍵作用。

但是長跑、慢跑就不同了,它更多的在於省力原則,在長時間的跑動過程中,如果想保持體力充沛,就要完美的運用髖胯腰腹的力量,儘量讓腿步不用力,這樣一來才能持久續航。但是有一個原則是不變的,那就是在重心下方落地,保證在跑步過程中不受阻力,而且時常注意在中心下方落地的話,久而久之便會自然形成腳掌先著地的效果。

跑姿沒有最好的,但有兩個原則是不變的。

我們經常為了腳掌或腳跟先著地的選擇而糾結。時常難以琢磨那些電視上看到的優秀跑姿究竟是怎麼保持前腳掌著地的,到底應該學,還是不應該學,自己的跑姿到底要不要改?

這些困擾自己的問題甚至嚴重阻礙了自己正常的動作越想越不會跑了。我們來分析正確跑步姿勢到底是怎樣的。跑姿各不相同,但一定要保證兩個原則。

塞拉斯·吉普魯託,肯亞長跑高手,1984年出生,知名老將,他的場地3000米PB7分32秒25,5000米PB13分02秒86,萬米27分26秒31。路跑10公裡27分28秒,半程馬拉松PB59分39秒。

今天,他將為我們展示科學跑姿,以3D的形式展現。

實際上跑姿有最重要的兩點要求。

第一,保證腳在身體正下方著地(這也腳掌先著地的正確方式,長時間注意自己的著地腳是否在中心下方便可以自然而然的學會腳掌先著地的跑法。);

第二,保證核心力量推動身體(決定步幅的關鍵)。

我們再來看幾組動圖

跑步必須做到的就是上身的挺拔。因為這樣才能更暢快的呼吸。還有,上身的挺拔能有效的消除疲勞感。

看看世界頂尖選手的動作,不論體力下降到什麼程度,都一定是保持著挺胸的狀態,這對所有跑步愛好者都適用。

跑步傷腿,大家都很清楚,儘量的減少腿部的受力,可以有效的降低腿部受傷的機率,所以,儘量去感覺和嘗試送胯,這樣會使整個跑步過程更輕鬆。

不管是快跑還是慢跑,雖然形式上不同,但是核心理念相同,那就是利用核心力量增大步幅,大部分專業運動員不論快慢都會自然的用腳掌著地方式,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腳掌著地必備三要素。

1、空中位移的長短、 垂直浮動的高低

我們經常會說步幅,但對於跑步來說,步幅這個詞描述的並不全面,他更適合於描述走路,跑步是有騰空的,是有空中位移的。上面我們說過,自然地跑姿會有腳尖空中的上翹,而如何把上翹瞬間轉化為腳掌觸地,當然就需要空中的作業了,「 步幅」越短,越沒有時間改變上翹,由此導致腳跟著地也是必然。

但是速度選手不然,他們憑藉著長距離的前躥和騰空高度,在空中完全有時間自然地跟隨重力改變上翹為下壓,以腳掌著地。這也是短跑選手為什麼是絕對以腳掌著地的原因了。

2、腿部前後擺動的角度適中;

貝克勒是大家公認的後撩腿第一人,他的後擺幅度讓他的雙腿像鐘擺一樣前後自然做功,並且,如果想用腳掌著地,著地的地點必須在自己的身體正下方(如果永動機成為可能,那麼他絕對是最會用力的長跑運動員)。

業餘跑者在跟隨一些專業名師學習跑步的時候也經常會學習到後撩腿的重要性,只有在跑步過程中腳跟儘量踢向臀部,腳尖不要超過重心,才能逐漸的完成標準動作,讓跑姿顯得更漂亮。

3、整體力量保障

當然,一切運動和姿勢離開力量都是空談,跑步這項運動雖說是腿如車輪一般的運轉,但他更注重的是整體力量的保證,核心力量的強大,沒有強大的腰腹力量,是沒有辦法做到前面兩項的,更別談腳掌著地了,所以,力量訓練是跑者的必修課。

當然,我們普通跑者不要太在乎著地方式,這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準則。唯一確定的是: 跑步,要目視前方,把胸打開,上身微向前傾,讓重力起到作用,小臂帶動大臂,以腰腹為核心,髖胯帶動雙腿,讓所有動作一氣呵成,把跑步當作跳躍,而不是走步,讓全身放鬆,用最小的力做最大的功,這就是正確的跑步動作。

-End-

相關焦點

  • 4分配速算慢跑?5分配速是快跑?究竟什麼樣的速度才是慢跑呢?
    什麼是慢跑很多人對慢跑的印象是那種慢悠悠的狀態,比走稍快一點的狀態。其實,慢跑並沒有一個固定的速度,它是因人而異的。對於初跑者而言,7、8分配速或許是慢跑,5分配速就是快跑了。而對一些大神來說,特別是那些國際健將而言,也許4分配速就是慢跑。判別自己的狀態是是不是慢跑,最主要的就是看自己的心率。
  • 最有效的減肥方法,並不是快跑和慢跑,而是運動加飲食!
    不過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也在堅持跑步,可是體重就是下不去,他們嘗試了慢跑和快跑相結合,也是效果不明顯。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究其原因還是以下幾個環節的問題。1、不要盲目相信只要跑步就能減肥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我每天堅持跑步半小時就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可是當他們堅持一個月後,發現體重並沒有什麼變化時,就會顯得非常沮喪,甚至失去了減肥的動力。
  • 慢跑三千米的配速要多少?
    慢跑三千米的配速建議:成年男性每公裡5′~6′30″成年女性每公裡5′30″~7′三千米是一個非常適合日常鍛鍊的距離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三千米是一個努力一下就能到達的目標。對於喜歡運動的人來說,三千米可以是一個每日的基礎運動量。所以三千米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剛剛好的距離。
  • 5公裡如何跑進20分鐘?跑步教練告訴你秘訣!看看你屬於哪一級
    這部分的練習必不可少,為了培養一個良好的跑步習慣,對步姿、擺臂、軀幹、落地等組合動作的系統性練習是必須的。發展力量和提高有氧能力 準備活動;法特萊克跑:2分鐘盡力快跑,1分鐘慢跑;1分鐘盡力快跑30秒慢跑;30秒盡力快跑,放鬆慢跑2分鐘;重複進行,總計5km。
  • 10分鐘燃燒熱量比慢跑1小時還多?
    【「健身食課」第202篇文章】導讀:不知道你有沒有在健身房做過有氧?跑步機、划船機、健身操……我們今天分享一個最快的燃脂訓練動作!10分鐘燃燒的總熱量可堪比1小時的慢跑!如何更快地減肥?這個燃脂訓練動作,10分鐘燃燒熱量比慢跑1小時還多。如果你想要更快的燃脂速度,我們就需要儘可能地快!
  • 訓練營|跑姿不對,努力白費!
    跑姿是跑友非常關心的問題,正確的跑姿不僅可以提高跑步效率,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受傷。改善跑姿,需要進行跑步專項練習。專項練習是專門針對跑步中的關鍵技術的動態訓練。簡單來講,就是把跑步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來進行練習,最後像組裝汽車一樣將各部分組合運用起來,跑姿不知不覺就會得到改善。
  • 跑步應該跑多快?不同的跑步速度對減脂效果不同
    跑步的時候控制一定的跑步速度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堅持慢跑的時候是為了減脂,而在快跑的時候是為了增加爆發力,不同的跑步速度對身體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我們跑步的時候,心跳速度特別快,氧氣供應跟不上的時候,我們就會出現無氧呼吸供能,這就不算是純粹的有氧慢跑了,速度就太快了。按照心率,我們可以分為以下的幾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有氧運動。我們在跑步的時候如果速度非常慢,或者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心跳不需要加速很快,就可以完成營養物質的運輸和利用。
  • 為正名:你跑的步,沒有一公裡是浪費
    慢跑者多是為了健康跑步,他們可能源於減肥的訴求、增加運動量的訴求;競速跑者多是為了成績跑步,參加比賽、跑出個人最佳、拿到賽事直通資格是跑步最大的動力。而且二者並不會有嚴格的界限,很多競速跑者最初都是從慢跑開始,漸漸把跑步變成了人生追求的一部分;競速跑者也可能逐步從比賽的熱情中沉澱下來,把慢跑變成健康生活的一種形式。
  • 只要每天慢跑3公裡,就可以讓你更健康!
    那麼維持健康的身體,讓自己有足夠體力追求夢想,到底需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做到呢?答案很簡單,放下手上油膩的炸雞、甜度破表的手搖飲料,換上跑鞋出門跑3公裡,那就是最好的開始。許多人逐漸開始愛上慢跑,但還有很多人對運動是有偏見及錯誤觀念,認為跑步會讓小腿變成「蘿蔔腿」,重訓會讓身形變得像「金剛」,運動後進食更會讓體重直線上升,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但如果你沒有建立好跑步的基礎,有時跑步不一定會為你帶來健康。今天小編要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其實跑步很簡單,只要每天慢跑3公裡,就可以讓你更健康。
  • 喜歡慢跑?正確的慢跑姿勢是怎樣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導語:慢跑,可以說是所有地面運動的基礎,無論是網球、棒球、壘球、田徑、球類還是其他的一些運動,都離不開慢跑,尤其是在足球項目中,慢跑的能力往往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在很多人眼中,慢跑非常簡單,而且鍛鍊效果也非常明顯,因此很多人也是非常喜歡這項運動,但是大家知道慢跑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 跑者的高考試卷,你能得幾分?偽跑者絕對不及格……
    A、有規律地快跑和慢跑結合的跑步訓練B、忽快忽慢,訓練心肺的適應能力C、先慢後快地跑步25、什麼是間歇跑?A、一天之中跑步和休息的時間對比B、有規律地快跑和休息結合的跑步訓練C、我歇著看別人訓練26、什麼是跨步跑?
  • 堅持跑步的人,會有什麼好處?
    如果你是以5公裡/小時跑步速度計算的話,那麼5公裡需要跑1小時左右。所以,5公裡需要耗時多久,這是由你的跑步速度決定的。一般進行跑步訓練的人,大都是以慢跑為主,跑速一般控制在8-10公裡左右,也就是說5公裡需要30-40分鐘來完成。那麼,你的跑步速度是多少公裡每小時呢,你計算過了?
  • 十城狂歡落下帷幕,特步企鵝跑·王者快跑如何成為爆款賽事?
    9月的昆明,一場火爆的跑步賽事讓這座詩意的城市沸騰起來,這就是特步企鵝跑·王者快跑。這天,數千名跑友聚集在風景如畫的公園1903,一起揮汗如水、一起恣意蹦迪,把自己對青春、對快樂的嚮往在這裡盡情揮灑。全新的特步企鵝跑·王者快跑在近三個月的時間裡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包括上海、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成都、廈門、蘇州、昆明等10座城市,共計6萬餘名選手參與到賽事中來,其中有高達55%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正是圍繞著年輕人的需求,特步企鵝跑實現了五公裡都市跑與頂級手遊的跨界融合,從線上到線下開啟社交互動的全新探索。
  • 慢跑5公裡需要30分鐘,什麼水平?
    慢跑5公裡需要30分鐘,什麼水平?根據以往的經歷,大多數長期堅持跑步的朋友,他們的速度都維持在半個小時5公裡!這個速度可以秒殺不跑步的朋友,在跑者裡算是比較正常的速度!從心率上來看,30分鐘五公裡慢跑,是什麼水平?大家不要僅僅執著於速度,你要根據效果選擇速度!就算你很能跑,5km跑進了20分鐘,但是你跑傷了,這有什麼用呢?跑步注重效果,沒必要大跑量,高速度!
  • 減脂跑步,每天跑5公裡和隔天跑10公裡,哪個減脂效果更好
    2.運動方面,先做器械鍛鍊,再做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鍛鍊時間都是至少30分鐘,一般45-60分鐘。3.從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時間上來說,對於剛開始減脂的新手來說,大多數人沒有鍛鍊經驗,或者長期沒有運動,剛開始鍛鍊時肌肉力量、耐力、心肺功能、肺活量等指標都非常差,很難堅持長時間的運動。
  • 50歲的人,慢跑多長時間好,多遠的距離更合適?看看你跑對了嗎?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對於那些50歲之前的人或者是寵物運動運動少的人,又想開始重新運動的話,對於慢跑鍛鍊應該跑多久跑多遠,身體才能夠承受得住,尤其是50歲的人。第一件事:去醫院做一次身體檢查在跑步的時候之所以會有人受傷,並不是說跑步本身有多麼的危險,而是從不跑步的人在沒有準備的前提之下就開始進行跑步,尤其是對於那些50多歲的人來說,身體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病痛,有的事自己知道的,有的是自己不知道的,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已經開始衰退的跡象,此時再沒有聽過跑步幾次
  • 慢跑時速度多少最合適?三個運動心率公式告訴你怎麼做!
    慢跑,從名稱上就可以知道這項運動的特點是「慢」,那麼到底該多慢呢?因人而異,而且也並沒有什麼統一的規定要求慢跑應該保持一個怎樣的速度。只要你能以一種適合自己當前身體狀況的相對較慢的速度,跑完一段較長的距離,達到熱身或鍛鍊身體的目的,就算是慢跑了。
  • LSD這樣訓練才有效,95%的跑者都不知道!
    LSD即「長距離慢跑」,Long Slow Distance的縮寫。想要安全地完賽一場馬拉松,長距離慢跑訓練是不可或缺的。看似這個訓練無聊,但卻有效的增強體力,讓你輕鬆應對馬拉松!不過有很多會問既然是長距離慢跑,那到底多長算是長距離呢?
  • 每天慢跑10公裡,能瘦嗎?
    每天慢跑10公裡能否瘦下來?肯定能瘦,就看你能不能每天跑十公裡了。直白點說,即便慢跑10公裡可以有效減肥,這個辦法也不是為運動減肥的新人們準備的。10公裡跑,時間和強度都足夠你用來減肥了無論你跑得多慢,只要你能連續地跑動,完成10公裡的距離,這個跑量和時長,足夠普通人用來減肥了,而且效果會相當不錯。一個60至70kg體重的人,10公裡跑的耗能約在500至800千卡之間。然而問題在於,平時從不運動或很少運動的人,剛開始根本不具備連續跑完10公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