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滿倉!日照水庫2020冬捕第一網出魚

2021-01-2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 劉濤 王晨 見習記者 朱子琦

19日上午10時,隨著載有滿倉魚的捕撈船緩緩靠岸,日照水庫2020冬季捕魚拉開了序幕。當天捕撈七斤以上花蓮魚五千餘斤。據了解,今年日照市水務集團擬改變傳統集中批發模式,實行常態化捕魚,建立國企專營直銷渠道,開展食品安全監測、綠色有機認證等工作,全力打造「日照水庫桃花魚」的品牌,為全市人民建立一個安全、放心、全程可追溯的淡水魚銷售渠道,讓正宗、生態的日照水庫魚「遊」上市民餐桌。

迎著朝陽,乘著快艇,記者跟隨日照水庫的漁船來到出魚水面處。收網出漁時,兩邊各有一艘漁船相對而停。一邊漁船的漁夫進行收網,另一邊漁船的漁夫進行封箱,經過兩邊同時發力,魚網裡的「桃花魚」就會湧進魚箱內。沒幾分鐘,魚網裡的魚紛紛躍動,騰空而起,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現場格外震撼人心。「我手裡的這條至少十斤起。」漁民抱起花鰱魚向記者展示道,「這一箱的收成至少有五六千斤。」

這是日照水庫今年冬捕第一網。日照水庫位於日照市東港區西部,始建於1958年,控制流域面積548平方公裡,總庫容3.35億立方米,是日照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日照水庫運行60多年來,在保障抗旱防洪減災安全、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工農業用水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為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庫區生態環境和水源地水質,提升庫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2015年日照市委、市政府啟動了環日照水庫水源保護與生態建設工程,交由日照市水務集團組織實施,具體由水庫開發運營公司作為管理運營主體。

近幾年,市水務集團水庫開發運營公司根據水位、庫容、水質等情況,每年定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目前已形成了良性的生態循環。選擇投放的魚苗主要是鰱魚和鱅魚,俗稱「白鰱」、「花鰱」,具有淨化水質能力強的特點,在天然水體中以藻類為主要餌料來源。兩種魚苗按比例投放,可以有效控制水庫中藻類生長,對補充和修復水庫漁業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好水源地水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日照人民對日照水庫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往年冬捕的日照水庫魚全部向外地大宗批發,長期以來日照市民也難以吃到正宗的日照庫魚,甚至一部分魚被送到一些知名湖泊當了「洗澡魚」。而千島湖、查幹湖等知名湖泊打造的「品牌魚」價格均在40元左右,遠遠高出我們的售價。

從今年開始,市水務集團擬改變傳統集中批發模式,實行常態化捕魚,建立國企專營直銷渠道,開展食品安全監測、綠色有機認證等工作,全力打造「日照水庫桃花魚」的品牌,為全市人民建立一個安全、放心、全程可追溯的淡水魚銷售渠道,讓正宗、生態的日照水庫魚「遊」上市民餐桌。借鑑千島湖等知名湖泊漁業品牌打造的經驗,參照全國各大「品牌魚」的價格,考慮品牌打造投入及未來產品溢價,「日照水庫桃花魚」擬定價38元/斤,開通線上、線下專營渠道,實現「一魚一袋、充氧鎖鮮、現捕現發、活魚到家」。為開展首次營銷推廣,開展「魚」躍全城特惠活動, 7—12斤「桃花魚」實際到手價138—268元不等(折合20元/斤左右)。日照水庫銷售收益全部用於日照水庫水源地生態保護,通過濾食性魚類控藻,打造「以魚淨水、以魚養水,以魚抑藻」的生命共同體,形成「以魚保水、水清魚歡」的良好局面。

為保證魚的質量,每一條日照水庫野生桃花魚都在魚的背鰭掛上了防偽追溯標籤,掃二維碼即可全程追溯捕撈時間、出庫時間、檢測報告等信息,實現「一魚一碼,全程追溯」。

為了回饋日照本地市民,開展「魚」惠全城活動,滿200立減120,滿300立減150,活動時間:2020年12月19日-2021年1月8日。具體價格:

相關焦點

  • 要出魚了!日照水庫「桃花魚」價格出爐!明天上午來看現場直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出魚了,出魚啦!經過十天的圍捕,日照水庫今冬第一網將在19日上午正式出魚!備受關注的「桃花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日照人民對日照水庫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往年冬捕的日照水庫魚全部往外地大宗批發,長期以來日照市民也難以吃到正宗的日照庫魚,甚至一部分魚被送到一些知名湖泊當了「洗澡魚」。
  • 臥龍湖冬捕 「雙頭魚」 拍出788888元
    1月19日,2019第七屆瀋陽(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盛大啟幕。本屆冬捕節主題為「穿越千年,龍湖盛事」,通過全域包裝、全時表演、多地互動等方式,配合VR燈光故事、極光秀等各種高科技手段,一步千年、沉浸體驗,再現大遼冬捕的「龍湖盛事」。
  • 臥龍湖大遼冬捕節開幕 「雙頭魚」拍出79.9999萬元
    1月11日,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盛大啟幕,當天頭網出魚2.9萬公斤,「雙頭魚」(即從第一網捕上來的魚中挑選出的兩條最大的魚)更是拍賣出了79.9999萬元的歷屆最高價。  本屆冬捕節以「魚躍龍湖,盛世康平」為主題,著力營造歡快喜慶的濃濃年味。
  • 吉林八景之一,傳承幾百年的查幹湖冬捕,魚卻越撈越多?
    比如大連的黃桃和山西的老陳醋等等,而東北吉林也有一個很出名的產品,那就是查幹湖的魚。並且,每年在查幹湖進行冬捕也是延續了幾百年的傳統,一直傳承至今。 查幹湖冬捕這種傳統的漁業習俗起源於元朝時期,那的漁業資源自古以來就十分富饒。到了遼金朝代,漁獵更加出名。查幹湖風景秀麗,一條條魚穿梭水中,宛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就連古時的帝王都很熱衷親自來這裡捕魚,後來就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習慣。
  • 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節開幕!每網魚可達約5萬斤,還有1萬多碗魚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天下財經《央視財經》)今天,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節正式拉開大幕。在這裡,當地人仍保留著1000多年前的冬捕傳統。記者卜曉菲:我現在就是在康平臥龍湖冬捕節的開幕現場,現在現場的氣溫非常低,只有零下20攝氏度,但人們參與冬捕的熱情卻非常高漲,現場的觀眾已經達到了20萬人。現在正在進行著冬捕的傳統儀式,這樣的傳統已經延續1000多年了,當時生活在這裡的遊牧民族,以車馬為家,在隆冬時節破冰捕魚,打出頭魚後,擺設頭魚宴,招待各個部族的領袖。
  • 查幹湖冬捕為何越撈越多?頭魚曾拍出296萬天價,如今卻無人問津
    查幹湖冬捕,頭魚曾拍出296萬天價就像查幹湖冬捕,顧名思義就是在查幹湖每年都會舉行冬季捕魚的活動,查幹湖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內,查幹湖冬捕是當地一種流傳了很久的傳統習俗了。據史料記載,查幹湖冬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遼金時代,當時的遼帝聖達宗喜歡吃"冰魚",每年的臘月都會帶領浩浩蕩蕩的家眷和僕人到查幹湖上紮營。
  • 博斯騰湖冬捕和查幹湖齊名,沒有三百萬的頭魚,遊客直言很良心
    冬捕,從字面上來看就是說是冬季捕魚,這在我國北方非常普遍。但是在國內比較有名的應該就是查幹湖冬捕了,基本上每年都會舉行冬捕節,在全國也會引起很大的關注。而除了查幹湖之外,還有一個地方的冬捕也很不錯,這裡沒有三百萬的頭魚,遊客都說它很良心。
  • 【新疆是個好地方】踏雪尋魚·福海冬捕
    福海縣已經逐漸形成了「春觀水鳥,夏戲水,秋賞風景,冬捕魚」的四季旅遊格局。其中「冬捕魚」是福海獨具特色的冬季旅遊項目,經過十二年的運作,福海縣已成功舉辦了12屆烏倫古湖冬捕文化旅遊節,形成了濃鬱的節日氛圍和獨特的冬捕文化。
  • 遼寧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
    光明網訊(記者劉勇)1月27日,第六屆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本屆冬捕節強化「馬背皇宮」即馬背上的漁獵民族文化體驗,形成「一主五輔、六大主題秀場」系列活動。再現大遼皇家捺缽祭祀儀式、「破冰尋魚」古法捕魚等傳統冬捕內容,現場的所有遊客也共同品嘗了在「大遼第一鍋」裡新鮮出鍋的五福魚湯。
  • 魚把頭王文獻說「網事」
    約了3天,王文獻才匆忙出現在記者面前,他就是傳說中的「魚把頭」、「魚老大」,跟福海當地所有漁民一樣,皮膚黝黑,身材敦實。&nbsp&nbsp&nbsp&nbsp自從福海縣舉辦冬捕節,魚把頭便頻頻出現在電視和報紙上,相似的提問弄得他有些心煩意亂,加上冬捕節前後又是他最忙碌的時候,他開始迴避採訪。
  • 查幹湖冬捕野生魚被懷疑造假?遊客:每年大肆捕撈,居然越撈越多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查幹湖的野生魚,查幹湖每年在冬季都會捕撈大量的魚類,由於這些魚都是野生的,所以深受民眾喜愛。但是現在有人卻質疑查幹湖冬捕的野生魚是造假的,因為每年都會大量捕撈野生魚,但是魚的產量卻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讓人覺得非常可疑。因為查幹湖的魚都是大魚特別的肥美,所以每次捕魚的時候光魚網就幾百米長。
  • 首屆「日照水庫桃花魚」雲烹飪大賽完美收官!
    大賽邀請並選拔了12組省市餐飲行業專業廚師參賽,選手們現場打擂,以「日照水庫桃花魚」為指定食材,以魚為題、以賽為媒,各顯身手。活動通過線上直播互動形式,讓五湖四海的朋友「雲享」日照水庫桃花魚美食盛宴。本次大賽以「」日照水庫桃花魚」為指定食材,12組廚師代表大展身手,憑藉精湛的技巧烹飪出各種美食佳餚:石鍋桃花魚頭湯、翡翠魚丸、新派蘇浙匯燻魚36道造型精巧,色香誘人的「日照水庫桃花魚」菜品相繼亮相,在賽場上爭奇鬥豔。「桃花魚的品質上乘,已經成為日照地標性食材、是名副其實的山東好食材。」
  • 因《舌尖上的中國》聲名大噪的查幹湖,冬捕究竟有什麼魅力?
    場面壯觀,被稱為中華百大美景奇觀的"冬捕",還有味道鮮美的胖頭魚,每年吸引著無數遊客慕名而來,讓這裡的冬天熱鬧非凡。這個地方就是東北吉林查幹湖。但是查幹湖這幾年隨著"冬捕"活動的聲名鵲起,總有一些不友善的聲音傳來,其中以"洗澡魚"流傳甚廣。
  • 德清下渚湖巨網開捕!「頭魚」是條重28.8斤的金色花鰱
    巨網捕魚的喜慶場景和鮮香四溢的魚湯飯,吸引了千餘名遊客趕來下渚湖賞美景、品鮮魚,領略冬捕魅力。德清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下渚湖魚湯飯歷史悠久,早在吳越時期,這裡的村民就以養魚、捕魚為生。歷代下來形成了趕魚、捕魚、吃魚湯飯的習俗。
  • 遼寧康平:臥龍湖畔冬捕忙
    1月11日,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在遼寧康平臥龍湖畔啟幕。本屆冬捕節以「魚躍龍湖,盛世康平」為主題,通過現場建築、燈光表演與實景演出相結合,全景展示冬捕歷史與大遼文化。
  • 寒冬臘月瀋陽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
    27日10時30分,第六屆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臥龍湖在1000多年前為遼代春捺缽之地,捺缽是契丹語,即為帝王的四季漁獵活動。而康平臥龍湖做為遼代春捺缽之地,至今仍保留著捺缽祭祀儀式和古法破冰捕魚的傳統。
  • 查幹湖再現「天價頭魚」,一口拍出300萬,網友:這是「黃金魚」
    是的,沒錯,這是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裡的開頭文案。《舌尖1》不僅帶火了很多與飲食文化有關的美食節目,同時也帶火了很多地方的美食,甚至直接或間接促進了當地的旅遊經濟的發展。要說起這影響最大的,當然要數「查幹湖冬捕」了。
  • 大連水庫裡撈出「怪魚」一碰還咬人!
    一網下去,撈上來一條將近1米長的「怪魚」;它長著四條腿,一碰還咬人!9月20日中午,在大連金普新區巨龍湖,40歲的孫德吉在捕河蟹時,意外撈上來了「四條腿怪魚」。經野保專家辨認,它是一條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大鯢不是大連本地物種,應該是有人把它放生到了湖裡。
  • 竹莢魚:日本第一魚
    ,又味美迷人的魚。竹莢魚,又稱真鰺或鰺魚,長約15至20公分不等,體型細瘦而銀亮。竹莢魚在太平洋、大西洋均有分布,是世界主捕的魚種之一,有三大支群:北太平洋竹莢魚,在我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朝鮮半島、日本、臺灣均可捕獲;南非和西非的大西洋竹莢魚;東南太平洋的智利竹莢魚 。
  • 「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
    新華社瀋陽1月11日電題:「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新華社記者石慶偉、於也童凜冽北風中,銀白色的臥龍湖冰面一眼望不到邊。伴隨著「魚把頭」修士忠的號子聲、20多名漁工的歡呼聲,一大網活蹦亂跳的白鰱魚、鯉魚、草魚從冰水裡被撈出,在冰面上躍動翻騰,再現「冰湖騰魚」盛景。「今年臥龍湖的湖魚又豐收了,漁工們的收入又有了盼頭!」裹著嚴實的羊皮襖,身材高大的「魚把頭」修士忠,抱起一尾近30斤重的大鯉魚,開心地說,「生態環境一年年好起來,方圓120多平方公裡的臥龍湖裡,各類野生魚類資源至少有1000萬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