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 劉濤 王晨 見習記者 朱子琦
19日上午10時,隨著載有滿倉魚的捕撈船緩緩靠岸,日照水庫2020冬季捕魚拉開了序幕。當天捕撈七斤以上花蓮魚五千餘斤。據了解,今年日照市水務集團擬改變傳統集中批發模式,實行常態化捕魚,建立國企專營直銷渠道,開展食品安全監測、綠色有機認證等工作,全力打造「日照水庫桃花魚」的品牌,為全市人民建立一個安全、放心、全程可追溯的淡水魚銷售渠道,讓正宗、生態的日照水庫魚「遊」上市民餐桌。
迎著朝陽,乘著快艇,記者跟隨日照水庫的漁船來到出魚水面處。收網出漁時,兩邊各有一艘漁船相對而停。一邊漁船的漁夫進行收網,另一邊漁船的漁夫進行封箱,經過兩邊同時發力,魚網裡的「桃花魚」就會湧進魚箱內。沒幾分鐘,魚網裡的魚紛紛躍動,騰空而起,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現場格外震撼人心。「我手裡的這條至少十斤起。」漁民抱起花鰱魚向記者展示道,「這一箱的收成至少有五六千斤。」
這是日照水庫今年冬捕第一網。日照水庫位於日照市東港區西部,始建於1958年,控制流域面積548平方公裡,總庫容3.35億立方米,是日照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日照水庫運行60多年來,在保障抗旱防洪減災安全、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工農業用水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為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庫區生態環境和水源地水質,提升庫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2015年日照市委、市政府啟動了環日照水庫水源保護與生態建設工程,交由日照市水務集團組織實施,具體由水庫開發運營公司作為管理運營主體。
近幾年,市水務集團水庫開發運營公司根據水位、庫容、水質等情況,每年定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目前已形成了良性的生態循環。選擇投放的魚苗主要是鰱魚和鱅魚,俗稱「白鰱」、「花鰱」,具有淨化水質能力強的特點,在天然水體中以藻類為主要餌料來源。兩種魚苗按比例投放,可以有效控制水庫中藻類生長,對補充和修復水庫漁業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好水源地水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日照人民對日照水庫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往年冬捕的日照水庫魚全部向外地大宗批發,長期以來日照市民也難以吃到正宗的日照庫魚,甚至一部分魚被送到一些知名湖泊當了「洗澡魚」。而千島湖、查幹湖等知名湖泊打造的「品牌魚」價格均在40元左右,遠遠高出我們的售價。
從今年開始,市水務集團擬改變傳統集中批發模式,實行常態化捕魚,建立國企專營直銷渠道,開展食品安全監測、綠色有機認證等工作,全力打造「日照水庫桃花魚」的品牌,為全市人民建立一個安全、放心、全程可追溯的淡水魚銷售渠道,讓正宗、生態的日照水庫魚「遊」上市民餐桌。借鑑千島湖等知名湖泊漁業品牌打造的經驗,參照全國各大「品牌魚」的價格,考慮品牌打造投入及未來產品溢價,「日照水庫桃花魚」擬定價38元/斤,開通線上、線下專營渠道,實現「一魚一袋、充氧鎖鮮、現捕現發、活魚到家」。為開展首次營銷推廣,開展「魚」躍全城特惠活動, 7—12斤「桃花魚」實際到手價138—268元不等(折合20元/斤左右)。日照水庫銷售收益全部用於日照水庫水源地生態保護,通過濾食性魚類控藻,打造「以魚淨水、以魚養水,以魚抑藻」的生命共同體,形成「以魚保水、水清魚歡」的良好局面。
為保證魚的質量,每一條日照水庫野生桃花魚都在魚的背鰭掛上了防偽追溯標籤,掃二維碼即可全程追溯捕撈時間、出庫時間、檢測報告等信息,實現「一魚一碼,全程追溯」。
為了回饋日照本地市民,開展「魚」惠全城活動,滿200立減120,滿300立減150,活動時間:2020年12月19日-2021年1月8日。具體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