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步態識別系統!!遮臉也能認出你!!

2021-01-20 布碌侖一點資訊


 

繼人臉識別後,中國人工智慧(AI)公司銀河水滴2日在北京宣布,開發出全球第一個步態識別系統「水滴慧眼」。公司宣稱,該系統有步態識別技術,集步態檔案庫、步態識別、步態檢索、大範圍追蹤等功能,可以實現大量監視器下「步態識別」的實時智能監控。即使目標人物遮著臉,系統也可以依靠走路姿態辨認出來。

 


中國AI公司開發出全球首個步態識別互聯繫統,即使目標人物遮著臉,系統也可以藉由人的走路姿態辨認出來。(騰訊微信照片)


銀河水滴創始人兼CEO黃永禎表示,相較而言,步態識別擁有遠距離,全視角等諸多獨特優勢。此次推出的「水滴慧眼」集成「地圖追蹤,地圖布控,視頻檢索,實時布控,步態抓拍,步態提取,步態比對,步態採集」等八大功能,支持上萬部監視器實時並發,支持海量歷史視頻與實時視頻瞬間檢索與定位。


黃永禎指出,系統能夠基本滿足公共安全領域的基礎需求,可廣泛應用於車站、機場、博物館、學校、商場等城地方,以及核電站、發電站等重要基礎設施。未來步態識別還將在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機械人、醫療康養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據中新社報導,步態識別是近年受關注的新生物認證技術,是通過人的走路方式來識別人身份的方法。之所以可以通過步態來進行身份識別,是因為每個人走路的姿態都不同。肌肉力量、肌腱和骨骼長度、骨骼密度、體重、重心、肌肉或骨骼受損程度、生理條件等因素都會影響人走路的風格。


報導指出,相較於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步態識別技術的研發更為複雜。因為步態是一種既含有生理性又含有行為性的生物特徵。在模型訓練時,步態識別需要基於三維的視頻進行訓練,而人臉識別等只需要二維圖像即可。


相關焦點

  • 生物識別之步態識別
    生活中我們是否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往往前方走來一個人,離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們卻能一眼就認出這個人是我們熟悉的某個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的走路姿勢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太熟悉,儘管距離我們還是很遠,卻能夠根據他的步態一眼認出他。
  • 步態識別研究取得新進展 將應用於個性化精準健康
    紅網時刻11月29日訊(記者 何青)步態識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者所關注的一種新的生物認證技術,它是通過人的走路方式來識別人的身份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不看臉也能認出你。近期,步態識別研究再傳好消息,基於運動傳感器的人體步態特徵識別研究取得新進展。
  • 步態識別100問之「步態識別與行人再識別的區別?」
    >,顧名思義就是跨越攝像機鏡頭追尋你,具體來說,就是通過你的衣服、帽子、手套、鞋子、髮型、背包等外在「蛛絲馬跡」來跨著鏡頭「追蹤」你。No,No,No, 渾身赤裸的肉色就是你最明顯的特徵,跨多少個鏡頭,都能被找出來!那不斷地換衣服,ReID就不好使了吧?好吧,算你狠。再來看步態識別:通過身體體型和行走姿態分析人的身份,其物理基礎是每個人不同的生理結構:身高、頭型、腿骨、臂展、肌肉、重心、神經靈敏度等。
  • 步態識別才是最終的識別模式?
    步態識別是一種新興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旨在通過人們走路的姿態進行身份識別,與其他的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步態識別具有非接觸遠距離和不容易偽裝的優點。在智能視頻監控領域,比圖像識別更具優勢。步態是指人們行走時的方式,這是一種複雜的行為特徵。
  • 無臉識別成功率能達到91.5%
    人臉識別的重要基礎是什麼?大概是清晰的面部照片?不不不,日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成果卻可能會改變你的想法。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人臉識別算法,名為Faceless Recognition System(FRS),也就是無臉識別。
  • 對比其他識別方式,步態識別具有更高防偽性
    通過對技術不斷深入和發展,繼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靜脈識別等基於人體生物特徵為識別方式的技術後,步態識別逐漸被開發出來,步態識別以人的形態作為識別基礎,屬於動態生物特徵。對動態生物特徵進行實時識別,那就意味著步態識別流程對比靜態會顯得的複雜,主要有採集步態、分析圖片、特徵提取、數據對比四大流程步驟。
  • 智慧醫療將迎來步態識別:輔助診療 助力科研分析
    12月16日,銀河水滴創始人兼CEO黃永禎博士在「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學術論壇」上表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支撐下,我國智慧醫療進入飛速發展時期,智慧醫療科技研究與產業發展步入新的階段,步態識別技術在輔助診療、醫學研究與科研分析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相關解決方案擁有部署快捷、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等諸多優勢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北京時間07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生物識別六大技術(指紋、臉象、虹膜等)趨勢分析。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 指紋和臉,真的能代表生物識別嗎?
    但是人臉識別安全性頻繁暴雷,導致生物識別的安全性備受關注,那麼生物識別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門生意?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並非最好的生物識別方式從應用趨勢來看,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但是從技術角度和安全性來說,兩者均不能算是理想的生物識別方式。
  • 2020 Frontiers in Neurorobotics丨一種康復機器人步態自適應識別方法
    一種康復機器人步態自適應識別方法張熹 供稿
  • 戴著頭盔去看房就真能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
    近日,一則「頭盔哥買房」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關注,據悉這是「頭盔哥」為了規避人臉識別系統而使出的「奇招」。因為售樓部有人臉識別,通過識別系統可以辨別自然到訪客戶與渠道客戶。依託技術的進步,即使戴了口罩,依然能通過人眼虹膜進行識別。
  • 他為何一生都記不住一張臉 揭秘「臉盲症」
    母親表示永遠無法原諒舒瓦瑟的這種漠然,他自己則在網上寫道,這全都是因為臉盲——他對母親並沒有什麼不滿,只是沒能認出這個撫養他長大的人而已。   許多人都會記不住人的名字,舒瓦瑟卻記不住人的長相——這種病叫做面容失認症(也叫臉盲症),可以看見別人的面孔,卻記不住具體的長相。對他們來說,每張臉都差不多——都有鼻子、嘴巴和眼睛,就像許許多多的鋪路石一樣沒什麼區別。
  • 很多手機和軟體都能刷臉 但你知道區別麼?
    用戶提前上傳個人照片儲存於系統中,每次驗證時,線下拍照與系統中存儲的照片進行對比來確定「你是不是你」。  例如,去銀行開通一張新的銀行卡的時候,銀行櫃員拿著你的身份證跟你本人做對比,核實你是不是身份證上的人,這就是1:1的場景。
  • 刷臉時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談到刷臉很多人應該不是很陌生,在很多的場合都逐漸使用刷臉支付,現而且正在慢慢被大家所接受。對於目前的刷臉技術剛進入人們的視野,通過下文的相關信息或許能幫助您了解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下面為您介紹一下刷臉技術的相關信息:1、刷臉支付的原理刷臉支付的原理是人臉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是生物識別的一種方式。
  • 校園一卡通到校園「刷臉通」?其實只是人臉識別系統的冰山一角!
    人臉識別技術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是無處不在,比如在手機上的手機支付,身份校驗,甚至現在去銀行辦理業務時除了必要的身份證件之外,還需要做人臉識別以驗證是否為本人。人臉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物特徵,在安全的應用幾乎涵蓋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 用人臉識別來抓罪犯,未來生物識別技術還有哪些想像空間?
    日前,河北籍逃犯李某帶著家人到桐鄉烏鎮景區旅遊,但是剛進入景區,自己就被人臉識別監控探頭識別、定位,最終「自投羅網」。傳統的人工識別犯罪不僅效率低,還極有可能造成漏網之魚,要在數以百萬計的人流中找出罪犯無異於大海撈針。
  • 神奇的步態分析系統,助力發表Cell、Neuron等頂刊論文
    來源:瑞沃德生命科學目前實驗動物的步態分析在基礎研究中的價值,日益獲得研究學者認可。其中DigiGait步態分析系統接連出現在多篇頂級期刊文獻中,如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euron等。其到底有何神奇之處?且跟小編一探究竟。
  • 再論人像智能鑑定系統
    人(臉圖)像=人像? 在視頻偵查領域,「人臉圖像」經常代以「人像」的稱呼,但「人像」就=「人臉圖像」嗎? 我們必須明確的是: 人像是指人體圖像,並非僅限人臉圖像。
  • 刷臉識別性取向,AI 有這麼可怕嗎?
    「AI 已經能看出你藏起來的小秘密了!」史丹福大學的兩位研究員發布了一個研究報告,他們用數十萬張約會網站的照片來訓練一個面部識別系統,嘗試讓 AI 學會通過照片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同性戀。(研究介紹頁)權威外媒《經濟學人》第一個報導了這個研究,之後其他媒體也做了跟進的報導,諸如《可怕!AI 只要一張照片就能看出來你是不是同性戀》的標題很快散播在各家媒體網站上。
  • 為何DigiGait步態分析系統,接連助力發表頂級期刊文獻?
    目前實驗動物的步態分析在基礎研究中的價值,日益獲得研究學者認可。其中DigiGait步態分析系統接連出現在多篇頂級期刊文獻中,如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euron等。其到底有何神奇之處?且跟小編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