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稀有物種時隔30年現身雲南,名字挺古怪

2020-10-25 一點雲南

雲南被譽為動植物王國,種子基因庫,就連備受世界關注的生物多樣性大會也將於明年在昆明召開。

自然,這片神奇的土地也經常會讓動植物專家收穫意外的驚喜……就在前兩個月,專家學者便在雲南德宏及其鄰近地區展開稀有物種區系調查中,意外發現了稀有物種叢生瓦韋。這次發現,是時隔三十多年後該稀有物種在我國第二次出現,也是雲南的首次發現記錄。

Tao Fujiwara 攝

叢生瓦韋屬於蕨類植物,附生於海拔1600至12200米的常綠林樹幹上或巖石壁。眾所周知,雲南地區以高物種多樣性而著稱,蕨類植物也不例外,僅僅在雲南就分布有全球約10%的石松類和蕨類植物。

而在最近的研究數據中,專家表示雲南地區的物種多樣性存在區域異質性,但有關地區間蕨類植物的物種多樣性格局還沒有完全了解。鑑於近年來該地區生物多樣性的快速喪失,此次對叢生瓦韋的發現記錄,無疑為了解多樣性格局對實際的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Tao Fujiwara 攝

據了解,叢生瓦韋與瓦韋屬內其他組的物種存在明顯差異的譜系;生物地理學分析結果表明,與叢生瓦韋關係最密切的種為日本和臺灣特有種,說明叢生瓦韋為孑遺種。

再者,雲南西部地區的物種分布和化石記錄中,存在著一些在雲南西部與西藏東南部同時出現的共有種,以及中新世以來該地區蕨類植物區系屬組成的連續性。

專家認為,孑遺蕨類植物叢生瓦韋在雲南西部地區的再次發現,不僅揭示了雲南西部植物區系與西藏東南部植物區繫緊密的親緣關係,也表明了該地區在新生代時期已成為孑遺物種的氣候避難所。

相關焦點

  • 雲南野外發現稀有物種叢生瓦韋
    時隔三十多年,科研人員再次在野外發現稀有物種叢生瓦韋,上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藏東南發現。中國西南尤其是雲南地區以高物種多樣性而著稱。蕨類植物也不例外,僅僅在雲南就分布有全球約10%的石松類和蕨類植物。最近的研究表明雲南地區的物種多樣性存在區域異質性,但有關地區間蕨類植物的物種多樣性格局還沒有完全了解。
  • 時隔兩年 珍稀物種亞洲金貓再次現身雲南高黎貢山
    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貢山分局在嘎足站獨龍江人馬驛道上,用紅外相機拍攝到兇猛貓科動物——亞洲金貓,這是貢山自然保護區時隔兩年後再次發現金貓蹤跡,2018年7月16日在丙中洛首次用紅外相機拍攝到金貓影像。
  • 6種消失多年的稀有物種,第4種僅在中國現身一次
    日本狼,曾經在日本地區分布的一種狼,是北海道狼的近親物種,也是體型最小的狼種,因傳染病以及人類的滅狼行動而逐漸瀕危稀有,最終走向滅絕,至今已消失了一百多年。瓜達魯貝美洲大鷹,這類稀有鳥類是一種獨一無二的鷹類,它是隼和鷹的同類,體型比鷹要大得多,其巨大的身軀看起來就像是一類遠古物種一般,遺憾的是這類稀有物種在20世紀後便消失不見了。北非紅麋羚,紅麋羚曾是非洲地區非常多的動物,後來因人類活動導致棲息地縮小,甚至是嚴重的濫捕行為導致了紅麋羚變得稀有,而生活在北部的紅麋羚亞種沒能倖存下來,至今已消失超過七十年。
  • 雲南高黎貢山近30年發現518種新物種
    【雲南高黎貢山近30年發現518種新物種】雲南高黎貢山,有高等植物5728種、動物2389種,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近30年來,高黎貢山成為我國發現新物種最多的地區,累計發現新物種518種。
  • 紅色瀕危物種雲貓現身雲南保山:渾身斑點,野性十足
    近年來,人類不斷完善生態環境,致力還給野生動物一個家,於是不少珍稀野生動物紛紛現身大眾面前。就在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7至9月份紅外相機影像時,意外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
  • 分別宣布絕種71年和50年生物現身,為何多個物種都如此,
    在全球範圍內,野生動植物數量真的很多,如果你踏入叢林,便能親眼看到大量動物和植物,即便是一名經驗豐富生物學家,相信很多也叫不上名字,因為登記在冊的動植物仍然只是總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未知,等待人類再去研究。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分別宣布絕種71年和50年生物現身,多個物種都如此,什麼原因
    在全球範圍內,野生動植物數量真的很多,如果你踏入叢林,便能親眼看到大量動物和植物,即便是一名經驗豐富生物學家,相信很多也叫不上名字,因為登記在冊的動植物仍然只是總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未知,等待人類再去研究。
  • 雲南又發現新物種!名字很可愛,為什麼雲南會有那麼多新物種
    我國雲南地區,因為氣候多樣性和複雜的地貌特徵,自古以來,就是生物們的重要棲息地,根據數據統計,我國脊椎動物和獸類動物中的53%、昆蟲類動物的52%、鳥類動物的65%,都生活在雲南,而且其中包含著多種珍稀物種,甚至有一些只分布在雲南地區。此外,由於特殊的生態環境,雲南也不斷有新的物種被發現。
  • 稀有金龜被宣布滅絕,今日卻在雲南重現,為何滅絕物種會再現?
    隨著物種多樣性的減少,科學報告也顯示我們的地球或許會出現第6次的生物滅絕,因此一切也就預示著我們在將來能夠看到的生物會越來越少。這裡說在線和重現,是因為在2020時聽到了與之相對應的狀況,比如在2020年5月,一種叫做枯魯杜鵑的植物。在四川又被發現了,研究人員認為他其實已經消失了90年,並且真的是非常的稀有,但這次。
  • 分別宣布絕種71年和50年生物現身,為何多個物種都如此,什麼原因
    在全球範圍內,野生動植物數量真的很多,如果你踏入叢林,便能親眼看到大量動物和植物,即便是一名經驗豐富生物學家,相信很多也叫不上名字,因為登記在冊的動植物仍然只是總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未知,等待人類再去研究。
  • 已經消失了30年的物種重新被發現,它是地球上最小的偶蹄動物!
    最近,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於11日發表了一項生態學研究,一種在科學上被認為已消失的鹿類有蹄類動物,在越南野外被重新發現,最後一次聽到這個物種的信息是在1990年,當時這種銀背鼷鹿被獵殺,製成了一個標本,時隔30年,研究人員首次拍到了活的銀背鼷鹿。
  • 「稀有物種」現身揚州,趕緊看看它們長啥樣
    「稀有物種」現身揚州   半蹼鷸,也是「鷸蚌相爭」中鷸鳥的一種。跟很多鷸鳥一樣,長長的嘴巴是它最為明顯的標誌之一。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一書中,半蹼鷸被列為「稀有物種」。   「稀有物種」半蹼鷸在揚州屬「過境鳥」。
  • 坐標雲南!兩個全新物種被發現,為何自然界不斷有新物種出現?
    據報導,近日,來自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科學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Taiwania》和國內核心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我國雲南地區,發現了2個全新的植物物種,它們一個取名為紫花黃藥,一個取名為大葉可愛花,光是從名字上來看,它們就美麗極了!
  • 滅絕百年的物種不斷現身,印度「金龜」是其一
    在2012年7月,紐幾內亞的一家博物館中,迎來了一位罕見的「客人」,它是一種紐幾內亞特有的生物——紐幾內亞大耳蝙蝠,雖然地球上蝙蝠的種群非常龐大,但是,紐幾內亞大耳蝙蝠卻是一種在19世紀末,就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它的再次現身,令人非常驚訝。
  •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你見過嗎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你見過嗎 2020-06-28 15:19:13  來源:@央視新聞
  • 6億年前的桃花水母,突然現身雲南和四川,能見到它是一種福氣
    6億年前的桃花水母,突然現身雲南和四川,能見到它是一種福氣在我國古代,有一種叫做「桃花魚」的生物,它們形如榆莢、大小各異,而且還會變換形態,有的時候一連數年在水中看不到它們的身影,而有的時候則又會突然出現,猶如一朵朵盛開的「桃花」一般。
  • 滅絕百年的物種不斷現身,印度「金龜」是其一
    在2012年7月,紐幾內亞的一家博物館中,迎來了一位罕見的「客人」,它是一種紐幾內亞特有的生物——紐幾內亞大耳蝙蝠,雖然地球上蝙蝠的種群非常龐大,但是,紐幾內亞大耳蝙蝠卻是一種在19世紀末,就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它的再次現身,令人非常驚訝。
  • 世界上最小有蹄類哺乳動物,時隔30年被重新發現!
    隨著人類活動擴張造成的環境破壞,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地球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根據聯合國(IPBES)5月發布的報告,人類活動對地球的衝擊,導致高達100萬個物種瀕臨絕種。且過去40年來,動物種群數量減少了一半。
  • 世界最小「大象」消失52年再現身:形似老鼠體重不到1公斤!
    並且在遠古時期就存在了,由於身形微小,容易躲藏,所以即使在史前幾次大型災難中都成功地活了下來,這個物種至少在0.23億年的進化歷程中沒有改變過,這些讓它經歷千百億年的時光成為地球上十五種活化石之一。因為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太多了,這可是長達幾十年的、將世界大多數國家捲入進去的戰爭時代啊,那些經濟損失暫且不談,光是那些核武器使用過的遺留,也是會對環境造成長達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汙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必然會導致物種數量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