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了兒童聽力受損訓練要遵循的原則。這一期,我們就來講一講具體的訓練內容,聽障兒童的訓練內容包括聽覺訓練、言語語言訓練兩大部分。這一期的內容主題是:聽覺訓練的內容及方法。
對聽障兒童進行聽覺訓練是一項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康復工作。內容包括聽覺察知、聽覺分辨、聽覺識別和聽覺理解四個方面。
No.1聽覺察知訓練
察知是從對聲音毫無感覺到注意聆聽聲音的過程。察知各種聲音,應從對聲音的基本特性察知逐步過渡到對語音的察知,其內容有非言語聲和言語聲。
非言語聲:主要是指從聲音頻率入手,訓練兒童察知各頻段的聲音,特別是言語聲的主要頻段。訓練時,首先測查兒童的助聽聽閾,從補償或重建效果好的頻段開始,逐漸提高難度。感知自然環境聲響,把聲音和動作結合起來,引導關注聲音,注意聆聽。如:電話鈴聲、流水聲、杯盤碰擊聲、音樂聲等。
言語聲: 觀察兒童能否感受他人講話的聲音。開始往往只能在表情、動作上做出反應。要注意給他不同頻率、響度、語調、節奏、音長的豐富的語音刺激,有利於吸引其注意力,並能培養他分辨特徵差異。
比如,治療師或家長模仿動物、交通工具的聲音,讓聽力障礙聽到聲音後做出相應動作。例如,治療師把一輛小汽車放在桌上,用手拿好,嘴裡模仿小汽車,嘀嘀,的聲音,隨即推出小汽車。如此反覆幾次,然後,讓患者拿著小汽車,聽到治療師發音後,推出汽車。遊戲可更換為火車、飛機、自行車等物品,讓其聽到更豐富的聲音,並可以觀察他對各頻率聲音的感受情況。
No.2 聽覺分辨訓練
在能夠察覺聲音之後,還要進行聲音分辨訓練,包括:
1、聲學基本特性分辨。如採用聲音與圖片配對訓練的方式,練習聽辨聲音的大小、高低、快慢和節奏、綜合分辨等。
2、語音分辨。包括:時長分辨、聲調分辨和音素分辨。音素和聲調的練習對聽障兒童來說比較困難,甚至比語詞的聽辨還不易掌握,所以,應該根據聽障兒童的聽力狀況設計適合的目標。
No.3聽覺識別訓練
這是聽覺能力的關鍵階段,是聽覺理解的重要保證。其內容與聽覺分辨一致。可採用聲-物匹配法、聽話識別法、聽說複述法等進行練習。
比如:將聲音刺激和發出聲音的物品同時呈現給兒童,讓兒童建立聲音和物品之間的聯繫;當發出「嗚嗚~~~」的汽笛聲時,將玩具火車呈現在其面前;當出現「汪汪~~~」的狗叫聲時,拉一隻狗到兒童面前,並用手指著它。運用聽說複述法則是當兒童聽到聲音或語言時,要進行複述。如:聽到貓叫模仿貓叫;聽到「a」的聲音,自己也發出「a」的聲音。
No.4聽覺理解訓練
這是聽覺能力訓練的最高階段,不再是單純的模仿,而是必須在聽到和聽懂並能表達的基礎上,與其他感知能力結合進行。
因此,首先應把最基本的認知能力作為基本技能,如簡單數字、顏色、物體的形狀認識;然後再過渡到對詞(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簡單短語(單條件、雙條件和三條件短語)和句子的理解,最後達到運用聽說進行交流的能力。在訓練中,初期應根據聽力障礙兒童的能力,以發展他們對詞和簡單短語的理解能力為主。
下一期我們要分享的主題是:
具體訓練內容之言語語言訓練。
關注四川百靈鳥言語訓練中心 官方公眾號,
為你帶來更多乾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