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數學有什麼不同?數學基礎應該「打」在哪兒?

2020-11-25 閩南網

3.數學基礎應該「打」在哪兒?

  好的數學課其實界限是有一些模糊的,它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又快又準」不是最重要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繫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數學割裂成一個一個小的知識點,而應該從題目的理解中,一點一點建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記者:情境的變換,需要老師怎麼適應?數學課怎樣教才更高效?數學應不應該提前學?

  王尚志:我說一個老師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老師現在講解問題時很少認真讀題。哪怕是優質課都是這樣,出來一道題,老師直接問同學:「這題大家會不會?看誰算得快!」我每次發現,都問,你們怎麼不讀一讀題?

  我們總是說,數學要重基礎,向課本要效率,但是很多基礎恰恰沒有打好。我們就以最經典的數學題「雞兔同籠」舉例子,大概小學三年級會學到這個題目。一般題目中會標明雞和兔子共有多少只,兩種動物共有多少「腿」,問雞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老師們講解一般都是這樣的:假設籠子裡都是雞或都是兔子,然後進行運算。我聽到一些小朋友會提問題,「為什麼這樣假設?明明兔子4條腿,它不是雞,怎麼能假設是雞呢?」老師一般不會解釋,只會說,「記下來,就這樣算就行」。這樣孩子沒有理解,只是記住了,題目再變,還是不會。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刷題」。這樣一來,學生的負擔就重了。

  這是我們最希望老師做出改變的,改變教學方法,不要「教知識」而是「教能力」。例如,在上面的「雞兔同籠」問題中,讓學生考慮「雞腿和兔子前腿的數量」,比「假設都是雞」要容易理解,差異在於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用他們(大部分)理解水平講道理,奠定好基礎。一道題出來,老師應該先讀題,如何理解題意,有邏輯地思考。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老師們甚至可以讓學生重複一下,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以後再遇到相似的問題,他們自然就懂了。比如除法,要讓學生理解,除法就是「等分」,平均分為幾份。再比如,一些包含「0」的乘除,老師明明知道結果還是「0」,但是不能省略步驟,這是幫助「位數」不出問題的。

  我們說的重視基礎,就是在這裡。好的數學課其實界限是有一些模糊的,它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又快又準」不是最重要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繫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數學割裂成一個一個小的知識點,而應該從題目的理解中,一點一點建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是要建立在一定生活經驗和理解能力基礎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定不要提前學。比如說,學生如果不積累足夠的語文「反義詞」「近義詞」,讓他們學「正負數」就缺乏理解基礎,從「反義詞」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一個提升,再結合「給定0點的情境」。比如海拔這個單位,一定有一個「0點」,有海拔以上,也有以下。進而再去思考「需要設置0點」的情境,例如,描述道路中建築物的位置,循序漸進,使學生學會思考。

  數學需要做題,但是做題的時候要去理解題目,這就叫基礎,而這種基礎就是管用的基礎。這也是我們課程標準的一個新要求,總之,我們希望學生要會學習,更會想問題,以應對未來更多的改變。(姚曉丹/光明日報)

原標題:新課標來了 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記者:作為親歷者,您能不能分析一下數學學科經歷過的幾次變革?不少家長反映,緩解擇校壓力之後,取消各種加分和杯賽,唯一不敢放棄的還是數學。如果問問班裡同學什麼培訓班最受歡迎,答案一定是「數學」,對此,您怎麼看?王尚志:新課標研製的指導思想就是落實中央為教育制定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如何落實這個任務?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教育部專家回應
    王尚志:新課標研製的指導思想就是落實中央為教育制定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如何落實這個任務?換句話來說,數學想要讓孩子學會什麼?走向社會之後,數學能給孩子留下什麼,那就是核心素養。目前,在新課程標準制定過程中,我們希望能給孩子留下的數學素養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據分析。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專家:更強調解決問題能力
    王尚志:新課標研製的指導思想就是落實中央為教育制定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如何落實這個任務?換句話來說,數學想要讓孩子學會什麼?走向社會之後,數學能給孩子留下什麼,那就是核心素養。選修的課程又分成了五類,有適用於向理科發展的數學課程,適用於向文科發展的數學課程,還有適用於體育、音樂、美術的數學課程、適用於特殊人才發展的數學課程,比如說大學選修課程。大學選修課有6個學分,有三個科目:微積分、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概率論。總之,數學在「削枝強幹」,對於不同的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2.數學「更簡單」了嗎?
  • 新課標: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證明題50道!考試必考,務必列印收藏
    新課標: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證明題50道!考試必考,務必列印收藏隨著新課標的不斷實施,初中各科的教材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數學這門學科為例,原先的話對全等三角形這部分知識點考察甚少,而現在的話不僅在選擇、填空題當中有所出現,在綜合解答題當中也是經常考察的。以解答題的前兩道為例,幾乎都是對全等三角形的一個考察,那麼這部分試題應該如何解答呢?
  • 大學數學和考研數學有什麼不一樣?
    考研數學一直是很多考研孩子們的「心病」,面對數學的難點和弱項,我們應該及早開始準備。如果不知道如何入手,看看小編分享「2020考研:大學數學和考研數學有什麼不一樣?」相關內容,一起來看。
  • 高考解析:北京數學難度下降 重點考察基礎(圖)
    北京市的命題人有意識下調所區分的這條線,但並不是說區分度本身不存在。   主持人婁雷:您給大家以各個題型分析一下今年北京卷數學學科的一些亮點都有哪些,特別引起您關注的一些試題。   鄧楊:每年北京卷其實更重要關注的是兩個點,第一是關於新課標的考點和新課標容易突出的點。
  • 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 教育部專家回應
    不少家長反映,緩解擇校壓力之後,取消各種加分和杯賽,唯一不敢放棄的還是數學。如果問問班裡同學什麼培訓班最受歡迎,答案一定是「數學」,對此,您怎麼看? 王尚志:新課標研製的指導思想就是落實中央為教育制定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如何落實這個任務?換句話來說,數學想要讓孩子學會什麼?
  • 高考數學最難的部分 高中數學必修幾最難
    高考數學最難的部分 高中數學必修幾最難高中數學很多題型都是難度比較大的,必修幾的高中數學最難?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數學的最難部分,供參考!高中數學最難的部分是哪裡要說學的話,是函數較難,雖然考試裡它的佔分比例很大,但其實大部分還是強調基礎,所以這塊也並不需太過擔心。。。
  • 數學的基礎是可靠的嗎?
    這樣一來,它就應該列入,而且必須列入;可是,如果把它自身列入的話,這就成為一部「自身列入的目錄」,那麼它自身就沒有資格列入「總目」了!因為這是「自身不列入的目錄」書目的「總目」,而只有「不列入自身」者,才有資格列入。所以,如果把它自身列入的話,那麼它就沒有資格列入。  於是,他就得出這樣的推論:不列入自身,就必須列入自身;列入自身,就必須不列入自身。這是一個明顯的兩難困境。
  • 談談 現代數學的基礎
    下面瞎扯一點基於數學系學生的角度了解的現代數學基礎。1、數學是什麼先扯扯我認為的數學是什麼。 舉例來講,很多學科的基礎定理或原則,如果不存在人,可能就不存在,因為依賴於人的參與,甚至物理學也是如此,沒有人的觀測,物理學的基礎可能就不存在,但是數學不同,例如π這個常數,不管是不是有人,甚至是不是有地球,有時間,有宇宙,都是存在的。 所以我認為數學更是一種人類認識世界的思想和一種思維方式。
  • 高中數學《函數的概念》說課稿
    高中數學《函數的概念》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函數的概念》。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 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要學好數學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這麼一個題目:當孩子問: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我們該怎麼回答看到這麼一個標題時候,我也在心裡問自己,學數學有什麼用?學數學有什麼用?儘管學的不算好,但是學了這麼多年的數學,竟然搞不清楚學習數學有什麼用處?數學之於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吃飯的工具,靠著數學賴以為生,混口飯吃。好好想想,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處?
  • 考研考數學,不考數學有什麼區別,看這裡就明白了
    考研考數學,不考數學有什麼區別,看這裡就明白了。考研和高考的不一樣在於高考對於數學是沒得選,大學入學考試沒有選擇數學,所以必須要學習,必須要學,而考研則不同,考研有一定的選擇權,可以選擇不考數學的學科,這無非是給一些「數學盲」的一份厚禮,那不學數學在一定方面上也會有一些不利之處。
  • 小初銜接: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究竟有什麼不同?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小學數學成績很好,可一上初中孩子就感到非常不適應初中數學了!這個暑假過後,也有很多孩子進入初中。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小學和初中數學到底有什麼不同?和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內容多、抽象、理論性強、難度大,因而有不少學生進入初中之後不適應,這就使相當多的學生學習數學感到困難,從而產生畏懼感!其實只要方法得當,完全能夠很好過渡!首先我們來看七年級上冊的數學要學些什麼內容,下面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目錄,分別是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和幾何圖形的初步,是不是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呢?
  • 美國數學有出數學大師,為什麼學得卻比我們簡單?
    每個人都能記住一點:數學成績很好,不代表數學教育也很好。兩種情況有很大不同。的確,如今的美國數學教育,從成績上來說也算世界一流。但是,如果讓美國翻開自己過去的黑暗歷史,估計他們會不高興。而你拿著2000年前的書,還想搞現代數學,那就太可笑了。那時美國有個笑話:如果一個美國人參軍了,他就得去學習基本的計算,否則就不知道這些大炮到底有幾門。那時候的數學基礎很差。因此,別看美國所有的國家都製造了原子彈,但是美國人可能會為賣茶葉蛋而煩惱。
  • 數學究竟有多重要?這些學科離不開數學!
    關於數學的重要性,最常見的駁斥論點就是「學數學有什麼用,連買菜都用不到。」不過,能說出這種話的要麼只是數學系的同學在自嘲,要麼就是真的沒上過大學。有超過70%的大學生都會在大學期間學習高數,即使你的專業跟數學大相逕庭(鼬老師曾聽說有學校的傳媒專業也需要上高數課)。數學只是工具,單單學習數學或許會讓你迷失方向,讓你找不到學習的意義,但是當你開始深入研究專業課時,你才會發現,學好數學只是你開展研究的第一步。
  • 物理學家意外發現基礎數學方程式,不敢相信,寫信告訴天才數學家
    從牛頓發明微積分,到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物理研究逐漸從「實驗-理論」轉為「理論-實驗」,數學也在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弦理論完全就是在數學中發展起來的。數學推動著理論物理大踏步前進,然而我們很少聽說物理對數學做出了什麼貢獻,不過最近,三位物理學家卻在物理研究中,意外發現了一個簡單的數學方程式,或將打開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
  • 培養5種數學意識,掌握5種基礎數學思想,成為一個有數學思想的人
    數學思想的層次要高於數學知識和具體的數學觀點,而低於哲學和一般科學思想,基本數學思想作為數學思想的奠基性或總括性成分,統攝著數學的全部概念和方法。因此,依賴數學思想可以將數學概念、定理、方法等知識內容,籠絡到自己的認知結構當中。
  • 新東方史燕培解析2020北京中考數學:體現數學思維 回歸知識本質
    數學名師史燕培:對,圓綜沒有圓,2019年以前圓綜合會給你畫好圖,第一問讓你證明什麼,第二問讓你求一個線段的長度或面積的大小,去年就給了你三個點,學生們當時看到那三個點的時候有點暈了,圓在哪呀,去哪兒找圓呢?
  • 李大潛院士: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怎麼學好數學?
    首先,教師要精準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定位,要想清楚在中學生這個階段,我們到底要教給學生些什麼。在教材的編寫及實際的教學中,有時候往往會走向一個極端,就是把大學中的一些知識、一些目前時髦而帶有光環的內容,勉強下放到中學來。對於「中學階段本應打好的知識基礎」這一點反而忘掉了或被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