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探寶」大美青海河山 掀開地質遺蹟「面紗」
經過近幾年的業務拓展,省地質調查院初步培養了省內唯一一支專門從事地質遺蹟及旅遊地質調查的團隊,同時擁有省內同行中承擔旅遊地質調查最先進的儀器設備,逐漸具備承擔地質遺蹟調查與評價、地質遺蹟保護與開發、地質(礦山)公園申報與策劃、地質旅遊開發與策劃、地學科普(實習)基地策劃與建設、地學旅遊APP開發及資料庫建設等業務的能力。
-
正式命名!湖北省擁有了第九家國家地質公園——騰龍洞大峽谷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廣西都安地下河國家地質公園、西藏羊八井國家地質公園和四川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至此,中國正式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增至219處。 恩施大峽谷七星寨石林石柱林(世界級地質遺蹟)面積3km ,初步統計62座石灰巖石峰石柱,石柱高20—
-
組圖|湖南最美地質風光飛上明信片
今天,送上一組明信片美圖,帶大家飽覽湖南最美地質風光。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位於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以砂巖峰林地貌和巖溶地貌為主要地質遺蹟景觀,園內石英砂巖峰林地貌為世界獨有,被命名為「張家界地貌」。永順猛洞河地質公園。位於湘西自治州永順縣,以峽谷、瀑布、石林、巖溶、三葉蟲化石等為主要地質遺蹟景觀。古丈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
我國地質遺蹟的六大類型
如武陵源石英砂巖峰林地質景觀;梵淨山自然保護區;黃山奇峰;贊皇嶂石巖風景名勝區;丹霞山地質地貌景觀區;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觀區;山東馬山石柱群和矽化木群落;五大連池火山地質景觀;雁蕩山流紋巖峰林地質景觀區;桃渚流紋巖峰林、石林景觀區;潿州島火山噴發海蝕、海積景觀;天津貝殼堤、牡蠣灘保護區;西沙群島石島的地質景觀;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喜馬拉雅山與現代冰川;貢嘎山冰川公園;西藏羊八井地熱田;西藏的間歇噴泉;雅魯藏布江大峽灣
-
探訪貴州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境內,園區內地質遺蹟豐富,巖溶洞穴、峽谷等11類遺蹟共同構成一個以洞穴、峽谷、天生橋、天坑為核心的高原喀斯特景觀。織金洞於2015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實現了貴州世界地質公園「零」的突破。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7月9日,織金洞景觀塔狀石筍——掌上明珠。
-
一圖讀懂湘西地質公園!
擁有記錄揚子地臺演化的完整沉積序列,「芙蓉統」、「排碧階」、「古丈階」3個全球年代地層的2枚寒武系全球層型剖面「金釘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紅色碳酸鹽巖石林等優勢地質資源。 湘西地質公園地質遺蹟特色 園區以巖溶地貌景觀為主體,以紅石林、寒武系金釘子和高原切割型峽谷群景觀為主要特色,兼有典型的地質構造事件、古冰川氣候事件與古生物遺蹟等諸多典型地質現象。
-
神秘天坑遺蹟被發現,奇幻的自然景觀太迷人,它就在廣西
這個天坑群面積很大,位於千米高原,據說觀光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非常大,從現在的發掘來看,這可以說是世界性的天坑遺蹟,那個坡的天坑群的發現,在改善天坑的進化理論上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在推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上有著很高的價值。
-
巖溶動力學理論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新途徑
2010~2015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先後開展了「中國地質碳匯潛力研究」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地質調查研究」項目。項目主要目標任務是理清巖溶作用在全球碳循環中的時間尺度與地位,開展碳酸鹽風化大氣CO2匯的穩定性和量級及其與矽酸鹽風化的對比,估算我國巖溶碳匯,並提出人工幹預增匯途徑與潛力評價。
-
延安發現恐龍遺蹟化石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的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的疑似恐龍遺蹟化石,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據了解,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於2020年8月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地層展布情況及沉積構造現象時,無意中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
-
國土資源部介紹中國地質遺蹟保護情況
1989年,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成立地質遺產工作組,開始地質遺產登錄工作。在此之前的1987年,中國已經開始地質遺蹟保護的法律建設,90年代中期以來逐步開展各種層次的地質遺蹟登錄工作,現已有380餘處被命名國家和省市級地質遺蹟保護區。
-
重慶主城現2.5億年前的波痕遺蹟 發現者建議修地質公園
但日前,西南大學圖書館館員伍定金偶然驅車來到北碚與沙坪垻交界處的採石場,在這片「隨處可見」的巖體上,他有了驚喜發現。山體石壁,五處宛若海浪的凹凸巖體條紋醒目壯觀。經專家初步判斷,這是2.5億年前海洋波浪形成的波痕。而在重慶主城境內,五處波痕遺蹟集中存在的情況尚屬罕見,也證明著重慶曾是汪洋大海一說絕非空談。
-
廣西,發現2000多年的老銅礦,竟然融丹霞與喀斯特地貌於一體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雲南石林、廣西桂林、貴州雷波都是典型的南方巖溶地形,廣東丹山、虎山、湖南丹霞、湖南丹山等地,它們作為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幾乎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點。這些地方很美,但他們是丹霞還是巖溶,在廣西,不僅有丹霞的地形,還有巖溶的地形,知道在哪裡嗎?
-
江西省人民政府 規劃計劃 江西省地質環境監測規劃
「十有縣」稱號;省級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平臺初步建立;建成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19處,專項監測點67處,地質災害綜合監測無線報警儀217處。(3)初步建成覆蓋全省重要礦集區和大中型礦山的省市兩級、群專結合的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網絡。(4)初步建成覆蓋全省地質公園、礦山公園和省級以上重要地質遺蹟的省市兩級、群專結合的地質遺蹟監測網絡。
-
巖溶特色專題上線「地質雲」提供服務
為推動巖溶地區地質調查研究成果有效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新開發了「巖溶資源與環境專題」和「巖溶石漠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題」,日前在「地質雲」首頁正式上線。為推動巖溶地區地質調查研究成果有效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新開發了「巖溶資源與環境專題」和「巖溶石漠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題」,日前在「地質雲」首頁正式上線。
-
一座地質公園 一部地球歷史
,見證了中國地質遺蹟的保護與發展,留存了這片國土上最珍貴的地球印記。園內有3處世界級地質遺蹟點,花崗巖複式巖體等遺蹟充分展現了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碰撞發生期的巖漿活動和構造活動。同時,園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生態資源豐富,有1460多種植物和216種珍稀野生動物。九華山不僅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地質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華山古剎林立,文物古蹟眾多。自山麓向上攀登,99座名寺古剎林立山中,萬餘尊佛像星羅棋布。
-
河北井陘發現距今20億年前古生物遺蹟層及疊層石礁體群
河北地質大學教授馬寶軍和他的團隊,在千年古縣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新近發現距今20億年之前古生物遺蹟層,以及疊層石礁體群。這兩處遺蹟的發現,可以作為地質工作者進一步研究前寒武紀沉積環境及早期古生物的一個窗口。他們所研究的地層屬於中元古界長城系趙家莊組(地質學術名)。該組可劃分為4段,包括粗碎屑巖層、砂巖頁巖互層、頁巖層和疊層石藻礁層。
-
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居全球首位|你去過幾個?
20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地處揚子與華夏古板塊的結合帶,其珍貴地質遺蹟具有沉積學、地層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和地貌學等多學科價值。21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迄今共發現100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巖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
-
井陘一地發現距今20億年前古生物遺蹟層,加以規劃將不可限量!
河北地質大學教授馬寶軍和他的團隊,在千年古縣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新近發現距今20億年之前古生物遺蹟層,以及疊層石礁體群。這兩處遺蹟的發現,可以作為地質工作者進一步研究前寒武紀沉積環境及早期古生物的一個窗口。 他們所研究的地層屬於中元古界長城系趙家莊組(地質學術名)。
-
2017第五屆亞太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將在織金洞召開
屆時,來自亞太地區多個成員國的世界地質公園代表及地質地學專家學者數百人將聚集於「寶楨故裡•洞天織金」,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圍繞「加強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科普知識的公眾教育」、「提高世界地質公園的知名度」等內容,共同分享地質公園建設和管理的各項經驗,介紹各公園開展的新活動與共同項目,確定未來地質遺蹟保護、自然與文化遺蹟價值提高、環境教育、地質旅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共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