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氣候科學家「最愛」坐飛機!

2020-11-04 中國數字科技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氣候變化研究人員決定,不坐飛機或減少飛行從而減少他們的碳足跡。但一項分析表明,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與其他學科的研究人員相比,氣候研究人員的旅行和飛行次數還是更多。

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日的《全球環境變化》上,研究人員調查了來自59個國家、不同學科的1400多名科學家,以了解他們飛行的頻率和原因。這些調查是在2017年進行的,當時新冠疫情還沒有造成廣泛的旅行限制。大多數受訪者來自荷蘭、英國和澳大利亞。

研究發現,氣候專家(佔受訪者17%)平均每年乘坐5次飛機,而其他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平均每年搭乘4次飛機。氣候科學家也比他們的同齡人更經常乘飛機,但由於個人原因較少乘坐國際航班。

與其他領域的科學家相比,氣候學者平均每年乘坐更多的飛機。圖片來源:Andrew McCarenLNPShutterstock

在所有學科中,資歷豐富的教授坐飛機旅行的頻率越來越高,氣候變化領域的教授平均每年坐9次飛機,而非氣候學科的教授坐8次飛機。

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巴斯大學環境心理學家Lorraine Whitmarsh說,雖然每個人差別不大,但加起來卻「很大」。Whitmarsh說,出現這一結果的部分原因可以用氣候研究需要大量實地工作來解釋,這些地方通常是在偏遠地區。Whitmarsh和同事在研究中排除了這一因素,但是依然發現氣候研究人員會更頻繁地乘飛機旅行。

「國際會議也可能產生影響。」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氣候科學家Kim Cobb說。協調全球緩解氣候變化努力的會議——例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有來自不同國家的數百名研究人員參加。

Cobb說:「你需要經常參加一系列會議,以跟上數據,推進發現。」她震驚地意識到,2017年自己80%的碳排放都來自航空旅行。從那時起,她就開始減少飛行次數。「我甚至不打算再坐飛機了。」

作者:唐一塵

本文來自: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氣候科學家「最愛」坐飛機
    與其他領域的科學家相比,氣候學者平均每年乘坐更多的飛機。圖片來源:Andrew McCarenLNPShutterstock本報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氣候變化研究人員決定,不坐飛機或減少飛行從而減少他們的碳足跡。
  • 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氣候變化看法兩極分化
    (原標題: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氣候變化看法兩極分化)
  • 乘客坐飛機拍到了天庭,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古裝神話劇,這裡面有很多我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比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白金星、七仙女等,這些人都生活在天庭中,並且他們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小的時候,看到他們說這句話時覺得非常的神奇和奧妙,而長大後卻在想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
  • 調查顯示臺灣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連續下滑
    新華社臺北3月2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經濟研究院25日發布調查結果顯示,2月臺灣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呈現同步下滑,三大產業均連續第二個月下滑。調查報告顯示,2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8.73點,比1月減少5.31,為2019年1月以來的新低;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6.09點,比上月減少3.79點,為2016年9月以來新低;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0.02點,比上月減少5.7點,連續第二個月下滑,為2017年6月以來的新低。
  • 全球科學家最希望在中國哪個城市工作?調查報告來了
    上海已成為全球科學家最嚮往的中國工作城市  在關於全球科學家最理想工作城市的調查中,上海在5個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一(排名依次為:上海、北京、香港、深圳、杭州),約有1.8%受調查科學家把上海作為其理想工作城市的第一選擇。在全球22個創新城市的總體排名中,上海位列第16位,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是波士頓、舊金山(灣區)、倫敦、紐約和柏林。
  • 應對氣候變化,普通人可以採取的 10 種行動
    北京時間1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9月發布的一份新報告中,全球頂尖的氣候學家們發出了目前為止最嚴酷的警告:按目前的行動計劃,我們無法實現把氣溫增幅控制在1.5℃之內的目標。我們還要更努力才行。氣候變化是不容辯駁的科學事實,它對我們的影響也在逐漸為人所了解。
  • 俄羅斯科學家研究顯示全球氣候可能進入新一輪緩慢變冷的周期
    據俄羅斯《塔斯社》近日報導,來自新西伯利亞地區水文科研所水文及生態處的科學家表示,全球氣候變化雖會繼續但不會導致冰川的大量融化,2022年之後全球氣候有望進入一輪緩慢變冷的周期。
  • 氣候變化:拯救地球最有效的辦法有哪些
    你日常力所能及的行動也會促進這種改變——比如減少駕車和坐飛機次數,轉為選擇"綠色"的能源提供商,並且改變你的飲食和購物消費習慣。通過擯除與化石燃料行業相關的金融工具,各個團體可以在為氣候改變作出努力的同時獲得經濟效益。 3. 除了上述方法,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哪些最有效的行動? 隆德大學尼古拉斯(Nicholas)副教授2017年發表與人合著的研究,將148類個人行為按照對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大小進行排序。
  • 調查指出Instagram成美國青少年最愛用社交平臺
    調查指出Instagram成美國青少年最愛用社交平臺 2018年10月23日 15:3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最新調查指出,IG成為美國青少年最愛的社群平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曾經有個笑話說:「父母只能透過臉書去查看孩子最近在幹嘛」。
  • 荷蘭調查顯示身材矮小男性更易產生嫉妒心理
    專題:圖片頻道  天生矮小本已不盡如人意,最近又被科學家扣上了「好嫉妒」的帽子。今年2月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進化與人類行為》刊登了荷蘭科學家的新近研究成果,說經過調查顯示,身材矮小的人更容易產生嫉妒心。
  • 第一次坐飛機要注意什麼?這裡告訴你坐飛機流程
    第一次坐飛機要注意什麼?這裡告訴你坐飛機流程。有些年輕人打算自己出去旅遊,但是缺乏一些旅遊知識,比如說乘坐飛機的流程。我在後臺收到了一位網友的提問,她打算一個人自己坐飛機出去旅遊,但是不知道坐飛機的流程,在網上查了一下,聽說坐飛機要提前兩個小時到機場,問我是不是真的?我在這裡是比較建議大家提前兩個小時到機場的,為什麼呢?坐飛機的流程一般如下:直機–行李託運–安檢–登機口登機到機場找到自己航班的值機窗口,在值機時間內進行值機。
  • 如果地球發生大地震,那麼可以坐飛機躲避嗎?科學家:不可以!
    文/隨風飄散如果地球發生大地震,那麼可以坐飛機躲避嗎?科學家:不可以!有些人在思考如果地球發生了一場大地震,那麼我們坐飛機可以逃過一劫嗎?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疑惑的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是怎麼解釋的吧,眾所周知,地震是因為地底下的板塊運動,是一種來自橫波和縱波的交錯情況,導致地球上的版塊產生了遷移,如果幅度十分大的話,那麼就會出現地震。
  • 耶魯大學調查顯示美公眾對全球變暖認識欠缺
    美國耶魯大學5月19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公眾對氣候變化的態度可以分為六類,其中,52%%的人對此表示關注,僅有18%%的人認為是嚴重威脅,48%%的民眾並無緊迫感。這項由美國耶魯大學和喬治梅森大學聯合進行的研究始於2008年,共對2129位美國成人進行了調查。
  • 地球即將面臨嚴重的氣候災難?四國科學家聯合調查結果出來了
    曾經許多保護環境人士多次聲明,現如今溫室效應已經越來越嚴重,如果不合理使用資源,保護環境,那麼地球用不了多久將會發生嚴重的氣候災難!在此聲明發出之後,引起了許多人的驚慌,但現如今已過去10年,人們似乎把保護環境這件事早已拋之腦後,雖然嘴上說著,但行動卻從來沒有進行過。那麼照此下去地球多久會面臨嚴重的氣象災難呢?
  • 調查顯示男性更願意接觸外星人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牛津大學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與女性相比,男性更願意與外星人對話、「親密接觸」外星人。這是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調查2000名英國人後得出的結論。研究人員10日在英國科學節期間報告,他們就人類是否應開始與外星人對話委託瑟韋申調查公司作調查。調查顯示,65%的男性願意開始接觸外星人,而女性中這一比例為47%。不過,多數人對開始接觸外星人持開放態度,僅14%的調查對象表示不願意。另外,調查對象中,11%希望就開始與外星人接觸這一話題舉行全球公投,9%表示不會參加投票。
  • 調查顯示日本近海生物種類豐富
    日本一研究小組在8月2日發行的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發表文章說,調查顯示日本近海已確認的海洋生物達到約3.4萬種,相當於全球已確認海洋生物物種的
  • 烏鴉坐飛機是什麼意思 烏鴉坐飛機梗介紹
    烏鴉坐飛機是什麼意思 烏鴉坐飛機梗介紹時間:2020-04-24 21: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烏鴉坐飛機是什麼意思 烏鴉坐飛機梗介紹 烏鴉坐飛機是什麼意思?烏鴉坐飛機這個是不少網友都用過的梗吧!在玩遊戲的時候在聊天的時候都會用到這個表情包。
  • 安德魯11英裡都坐飛機
    而坐飛機的費用高達1000英鎊。  7月19日,被認為是浪費金錢在飛機上的「空中英雄安德魯」的安德魯王子坐上他的「松鼠」直升機,從英國波克夏的薩尼希爾地區的家出發,來到漢普郡參加法伯洛福飛機秀。而他整個旅程不到11英裡,所花的時間也不到10分鐘。直升機從距離法伯洛福的布拉客巴希飛機場起飛,來到安德魯王子的家將他接走。
  • 英國最新調查:科學家「擊敗」演員,成為年輕人最理想職業
    【環球網教育綜合報導 記者 陳全】據英國媒體《鏡報》報導,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科學家成為最受英國年輕人歡迎的理想職業。相關人士認為,這可能讓英國迎來發明家、太空人以及工程師等人才的「全面繁榮」。該項針對英國18至24歲年輕人的研究顯示,他們理想的職業生涯是致力於較為深入的專業研究,以加強在特定領域的知識積累。發起此次調查的免費職業生涯教育服務機構SPRINGPOD表示,實驗室裡「白大褂」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位居榜首,第二則是成為演員的熱切期望,第三受歡迎的職業則是教師。
  • 經常坐飛機的人,你們知道嗎?飛機尾跡也在加劇全球變暖!
    經常坐飛機的人,你們知道嗎?當飛機在雲層高速划過,形成長長的軌跡時,其實它們正在變相地「破壞」地球氣候!或許對於不懂科學的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想法,或許人們從沒想到在如此高的海拔上,那些尾隨在噴氣式飛機後面的細小、纖細的雲層軌道可能會導致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