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氣候變化看法兩極分化

2020-12-08 網易手機

(原標題: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氣候變化看法兩極分化)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4日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民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看法嚴重兩極分化,這與他們的政治傾向有很大關係。民主黨自由派人士更多認同全球變暖的有關說法,而共和黨保守派人士則更多持懷疑態度。調查發現,70%的美國民主黨自由派人士相信氣候科學家提供了氣候變化原因「全面而準確」的信息,但只有15%的共和黨保守派人士持類似看法;

54%的民主黨自由派人士認為氣候科學家「非常好地」了解氣候變化的根源,但只有11%的共和黨保守派人士與19%的共和黨溫和派或自由派人士持類似看法;55%的民主黨自由派人士相信氣候科學家對全球變暖的根源原因存在廣泛共識,但只有16%的共和黨保守派人士持類似看法。

相對應的是,更多美國民主黨自由派人士認為氣候變化會破壞環境,更傾向通過政策與行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例如,76%的民主黨自由派人士認為限制發電廠排放可帶來很大的積極影響,但只有29%的共和黨保守派人士持類似看法;71%的民主黨自由派人士認為國際減排協議可帶來很大的積極影響,但只有27%的共和黨保守派人士持類似看法。

美國民眾對氣候變化問題存在較大共識的有兩個方面:一是絕大多數人支持氣候科學家在氣候變化政策制定過程中發揮作用,二是絕大多數人強烈支持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的生產。

此外,美國人對氣候變化問題持嚴重擔憂態度的只有36%。美國人也不太信任媒體對氣候變化的報導,只有47%的美國人說媒體在報導全球變暖方面「做得不錯」,而51%的美國人說「做得不好」。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3年發布的權威評估報告曾指出,人類影響「極其可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

[廣告]活動入口:

買美股,上老虎 - 超低佣金,每股只需1美分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警告:地球氣候開始兩極分化!南方繼續多雨,北方將更乾旱
    受到全球變暖影響而引發的氣候變化不止是溫度上升這麼簡單,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加極端的乾燥或潮溼,地球氣候開始兩極分化......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意味著我們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氣候威脅。此外,研究人員還對降水和蒸發的強度進行了研究,相關數據顯示,未來乾旱季節會變得更乾燥,溼潤季節會則變得更溼潤。
  • 科學家解釋為什麼地球南北兩極氣候變化好似「蹺蹺板」
    科學家提出新解釋:為什麼地球南北兩極氣候變化好似「蹺蹺板」?   新華網上海3月12日電(記者張建松)南北極好像是安裝在地球南北兩端的「冷凝器」,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起著極其重要作用。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提出新解釋:為什麼近60年來地球南北兩極存在相反的、好似「蹺蹺板」的氣候變化?    近幾十年來,許多科學家都從不同的研究角度注意到地球南北兩極呈現相反的氣候變化,北極地區顯著變暖,南極和南大洋則大範圍變冷,地球南北兩極存在相反的、好似「蹺蹺板」的氣候變化。    對於這一現象,國外科學家曾提出與「大洋傳送帶」假說有關的「經向環流」理論。
  • 槍擊案是美國社會兩極分化的真實寫照
    作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王金強  美國當地時間6月12日,美國槍擊案再釀慘劇。弗羅裡達的城市奧蘭多發生美國30年以來傷亡人數最多的槍擊案。這次槍擊案導致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內的50人死亡,50多人受傷。
  • 造成數學兩極分化的原因是什麼?
    初中數學兩極分化現象比小學階段呈現出更為嚴重的趨勢,初二年級尤為明顯。造成兩極分化嚴重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預防分化?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學習興趣缺乏和學習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心理原因。......   初中數學兩極分化現象比小學階段呈現出更為嚴重的趨勢,初二年級尤為明顯。
  • 耶魯大學調查顯示美公眾對全球變暖認識欠缺
    美國耶魯大學5月19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公眾對氣候變化的態度可以分為六類,其中,52%%的人對此表示關注,僅有18%%的人認為是嚴重威脅,48%%的民眾並無緊迫感。這項由美國耶魯大學和喬治梅森大學聯合進行的研究始於2008年,共對2129位美國成人進行了調查。
  • 美報告:氣候變化 美國還沒有準備好?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上周公布的一個新報告聲稱,美國還沒有準備好應對氣候變化,而且負責將最新的科研結果傳達給決策者的政府機構根本無法勝任這一工作。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一部分,是一個政策諮詢中心。
  • 王立勝:從全面小康看毛澤東防止兩極分化思想的時代價值
    ———————————————————— 那麼,如何看待這些差距,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兩極分化」?目前是否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對這個問題,理論界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中國現階段確實存在著很大的貧富差距,出現貧富差距拉大的現象,但尚未達到兩極分化的程度。
  • 氣候變化對臭氧層的區域性影響
    氣候變化帶給臭氧層的消息是喜憂摻半的。但是氣候變化還有另外一個影響,即它可以改變空氣循環的模式。直到近幾年,才有人注意到空氣循環是如何影響臭氧層的。   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大氣科學家達林·沃進行了一次化學氣候模擬,模擬了下個世紀的大氣動力學、能量轉移和化學變化情況。
  • 京大學生消費兩極分化 戀愛消費與飲食不相上下
    京大學生消費兩極分化 戀愛消費與飲食不相上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4日 12: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月消費1000-3000元佔六成    認可實際600-700元就足夠    調查顯示,二外大學生消費從月300元以下至4000元以上均有,兩極分化鮮明,月消費1000元至3000元的佔到六成,請看10人的每月消費額——    300元以下1人    300
  • 調查顯示氣候科學家「最愛」坐飛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氣候變化研究人員決定,不坐飛機或減少飛行從而減少他們的碳足跡。但一項分析表明,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與其他學科的研究人員相比,氣候研究人員的旅行和飛行次數還是更多。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日的《全球環境變化》上,研究人員調查了來自59個國家、不同學科的1400多名科學家,以了解他們飛行的頻率和原因。
  • 調查顯示氣候科學家「最愛」坐飛機
    與其他領域的科學家相比,氣候學者平均每年乘坐更多的飛機。圖片來源:Andrew McCarenLNPShutterstock本報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氣候變化研究人員決定,不坐飛機或減少飛行從而減少他們的碳足跡。
  • 最新調查顯示13%的美國人不知何謂「溫室效應」
    最新調查顯示13%的美國人不知何謂「溫室效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05:48 來源:   中新網紐約1月29日電(鄧悅)由著名的調研公司尼爾森針對全球四十六個國家所作的調查顯示,儘管美國是全球溫室效應頭號來源國,但是卻有百分之十三的美國人對何謂溫室效應卻聞所未聞。
  • ​千萬警惕這一板塊兩極分化!
    今天大盤震蕩,市場上兩極分化,也再次驗證了老高前期觀點:最好還是以中線思路來跟蹤。明天是周四,防範一下大盤震蕩劇烈,防範大盤先抑後揚。今天市場上非常混亂,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市場上熱點並不是特別集中。下圖清晰顯示今天的熱點散亂。在這裡老高要提醒朋友們兩個板塊,農業板塊和食品飲料板塊。前期在大盤還不夠穩定的時候,老高就已經提前給大家提醒了農業板塊和食品飲料板塊的中線行情。
  • 全球風暴或兩極分化!2020年西北太平洋有大颱風?預測略偏多偏強
    在科學中,我們經常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海洋風暴的發展,對於不少的人來說,我們海洋區域的風暴可能會如今變得非常多非常強。但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過去40年之中,我們全球每年平均熱帶氣旋的數量,並沒有一次又一次的創下新高,反而是處於較低的情況。這是什麼情況?地球風暴數量減少了?
  • 全球風暴或兩極分化!2020年西北太平洋有大颱風?預測略偏多偏強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在科學中,我們經常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海洋風暴的發展,對於不少的人來說,我們海洋區域的風暴可能會如今變得非常多非常強。但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過去40年之中,我們全球每年平均熱帶氣旋的數量,並沒有一次又一次的創下新高,反而是處於較低的情況。這是什麼情況?地球風暴數量減少了?這個研究確實有點不符合大家的一個「想法」,我們來看看到底海洋區域風暴是如何發展的。根據新研究表明,其實海洋風暴的發展數量是存在「兩極分化」,那就是有些地區多,有些地區少。
  • 是否儘快接種免費疫苗 調查顯示美國人意見兩極化
    中新網9月8日電 據美國《國會山報》7日報導,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21%的受訪美國人表示,如果新冠病毒疫苗在2020年上市,他們會嘗試立即接種免費疫苗。此外,還有21%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絕不」接種新冠病毒病疫苗。
  • 世界上有個兩極分化的沙漠,常年乾旱荒蕪,到八九月就繁花盛開
    你能想像,兩種極端的氣候景觀出現在同一片沙漠上嗎?你見過沙漠裡的花海嗎?世界上有個兩極分化的沙漠,常年高溫乾旱,一片荒涼,但是每年一到八九月份,就繁花盛開,竟然擁有3500多種植物,被遊客盛讚是沙漠裡最浪漫的奇觀。
  • 衛星雲圖中的氣候變化證據
    過去幾十年來,關於雲層的變化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觀測數據與氣候模式的預測並不一致,這使得雲層成為氣候變化研究中最大的不確定性。7月11日《自然》刊載的「衛星雲圖中的氣候變化證據」(Evidence for climate change in the satellite cloud record)一文,來自美國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觀測數據與氣候模式的預測不一致的原因在於最初設計用於監測天氣的觀測系統在探測雲的變化方面幾十年來一直缺乏足夠的穩定性,除非對其進行修正以消除人為影響
  • 文明越進化,性別越兩極分化?——美國19世紀末的性別迷思
    用性別介入文明觀製造了下列一連串問題:按照進化乃從簡到繁、從同質到異質的軌跡,當時出現了頗為風行的「文明越進化,性別越兩極分化」的信念。它涵示了男性是比較進化的性別之命題。事實上,從達爾文開始,進化論都有「雄性是進化的先鋒,雌性是物種的守成者」之說。然而,文明如果有偏離本能界的傾向,則文明越發達、越現代化,男性就會越趨「女性化」,亦即男性之女性化成為文明沒落的指標。
  • 《靈域》的豆瓣評價:兩極分化十分嚴重!
    從豆瓣上的評價,就可以看出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差評主要集中在探討兩位主演演技不在線方面。比如:「是怎麼做到男女主都眼神空洞和瞪眼演技的?兩人對話仿佛在對空氣自言自語,一個歪嘴一個抿嘴。」「有專門培訓過演技嗎,都想著賺快錢,拍偶像劇也行啊。」好評則是集中在特效還不錯,順帶誇讚一下主演們的演技還不錯,很貼合原著。